<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Nancy??走走拍拍/原創(chuàng)制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趕上三年疫情,誰都出不了國,正好把回憶再整理一下,也算是對自己有個交代吧!</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參加英國團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來自能夠去全世界著名的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親眼一見。這兩所學校為人類培養(yǎng)了眾多的頂尖人才,說是人類教育的里程碑也不為過。</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小姨最小的孫,一個天資聰穎的孩子,憑借自身努力在2020年被牛津大學歷史專業(yè)順利錄取,讓我覺得曾經(jīng)親眼見過這所大學有了一層特別的意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劍橋大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劍橋大學以其高素質(zhì)的教學和研究水準而聞名于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800多年的校史匯聚了牛頓、開爾文、麥克斯韋、玻爾、玻恩、狄拉克、奧本海默、霍金、達爾文、沃森、克里克、馬爾薩斯、馬歇爾、凱恩斯、圖靈、懷爾斯、華羅庚等科學巨匠,彌爾頓、拜倫、丁尼生、培根、羅素、維特根斯坦等文哲大師,克倫威爾、尼赫魯、李光耀等政治人物,及羅伯特·沃波爾(首任)在內(nèi)的15位英國首相;至2018年10月,共有118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世界第2)</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又是一個晴朗的天。我們的車停在劍橋大學那個比較背靜的門附近。大家開始徒步進入劍橋校區(qū)。大學沒有圍墻,與小鎮(zhèn)并無二致。</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先到達乘船地點準備撐蒿游劍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劍河兩岸風景如畫,置身其中完全能體會著名詩人徐志摩對劍橋的眷戀之情。</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劍橋大學的管理機制</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劍橋大學實際上只是一個組織松散的學院聯(lián)合體,各學院高度自治,但是都遵守統(tǒng)一的劍橋大學章程,該章程是由大學的立法機構(gòu)起草通過的,每年還會修訂。劍橋大學只負責考試與學位頒發(fā),而招收學生的具體標準則由各學院自行決定,并自行招生。劍橋的31所學院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只有10萬人左右的小鎮(zhèn)里。這些學院建于不同的時代,最早的已有七、八百年歷史了。就像它們的建筑一樣各具特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長長的劍河,我們坐在小船上愜意地游覽,往返看著兩邊的風景。那一幢幢建筑不僅為各學術(shù)團體所用,也成為建筑風格不同的藝術(shù)品,向外人展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劍橋國王學院大門。我們在這兒解散也在這兒集合。</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一學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這棵蘋果樹可不一般,這是曾經(jīng)掉下來蘋果砸著牛頓的那棵蘋果樹。講解牌上告訴我們原來的那棵樹已經(jīng)死去了,后來又種一棵及其相似的,為紀念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走在劍橋小鎮(zhèn)。生活設(shè)施一應(yīng)俱全。要想好好逛,一定要住上兩天,可惜我們時間有限,只得匆匆而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這里可以感受年輕人蓬勃的朝氣和濃濃的學院風。</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國王學院</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牛津大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來到牛津大學時已是晚霞滿天。和劍橋一樣的沒有圍墻,但又和劍橋風格不同。我們被導領(lǐng)著匆匆走過,只對兩幢建筑留下印象,一個是授學位的地方,我們在那里拍了照片,二是牛津大學的老校門,早期只有109名學生時,每天晚上鐘樓敲鐘109下,表示學生已全部到齊。</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老校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兩所著名學府,我們所能感受到的很有限,但是它們存在的意義卻非同尋常。這是多少泱泱學子向往的地方,又是多少曾經(jīng)在這里學習生活過的人們驕傲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小外甥告訴我們他在牛津大學生活的情況,他最喜歡的就是學校圖書館,讀書的感受真的不一樣,所有人都沉浸其中,都能在這里找到自己需求的東西。生活便利,即使驚擾世界三年的疫情,也阻擋不了學子們的學習和生活,一切皆來自于不一般的優(yōu)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逗留的時間有限,介紹的東西也受限,期待以后能夠補充更多的內(nèi)容與大家分享。</span></p> 謝謝欣賞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行唐县|
富宁县|
临城县|
松阳县|
阿鲁科尔沁旗|
大同市|
丽江市|
贵南县|
方城县|
平顶山市|
安多县|
孙吴县|
金湖县|
昭通市|
琼海市|
黑河市|
丹寨县|
海门市|
台州市|
红桥区|
津南区|
灵石县|
松江区|
闽清县|
桂林市|
昭通市|
鸡西市|
南漳县|
平武县|
合阳县|
禹州市|
雷州市|
陈巴尔虎旗|
金华市|
建德市|
宁德市|
新郑市|
福建省|
遂昌县|
荣昌县|
五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