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遼寧朝陽鳥化石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中華龍鳥是介于爬行動物和鳥類之間的過渡類型,是一種小型獸腳類恐龍。鳥類是由恐龍演變來的結論,正是由中華龍鳥的發現得出的。它長有絨毛說明它開始從冷血的恐龍向溫血的鳥類進化,是鳥類的鼻祖。</p><p class="ql-block">中華龍鳥屬于獸腳亞目美頜龍科中華龍鳥屬。生存于距今1.4 億年的早白堊世,發現于遼寧省朝陽市下轄的北票市上園鎮四合屯。體長約1 米,前肢粗短,爪鉤銳利,后腿較長,適宜奔跑。中華龍鳥體表的原始羽毛很可能是鳥類羽毛的前身,主要起著保護皮膚和維持體溫的作用,它的發現為鳥類起源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證據。</p> <p class="ql-block">鎮館之寶</p> <p class="ql-block">鄒氏尾羽龍產自遼寧北票。該尾羽龍屬尾末端具有較長的扇狀排列的尾羽;種名“鄒氏”則是獻給關心化石研究、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的。鄒氏尾羽龍代表了世界上已知的第二種長著真正羽毛的獸腳類恐龍</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第一朵花</p><p class="ql-block">中生代朝陽曾處氣候溫濕、水草豐盛的環境。在這里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花——遼寧古果(繼而發現了中華古果和十字中華果)。這一重大發現是全球被子植物起源與早期演化研究的新突破。</p> <p class="ql-block">1.45 億年前盛開在中國遼西地區的世界上最早的花——遼寧古果、中華古果,被歸屬于迄今最古老的被子植物(有花植物)新類群古果科。按植物學界傳統理論,被子植物是從類似于現生木蘭植物的一類灌木演化而來的,然而中華古果卻是一種小的、細嫩的水生植物,更像是草本植物,雖具有花的繁殖器官,卻沒有色彩奪目的花瓣。</p> <p class="ql-block">三燕麗蟾生存于早白堊世的遼西,與狼鰭魚、孔子鳥、中華龍鳥等熱河生物群的成員共生。這表明早在恐龍時代無尾兩棲類就已在此演化,從而將我國蛙類發展史大大地提前了。三燕麗蟾的種名“三燕”二字取自遼寧朝陽的古稱“三燕”。</p> <p class="ql-block">顧氏小盜龍是在景區建設現場挖掘到的,它是目前發現的第一批會飛的恐龍。鳥類飛行起源的兩大推斷“樹棲起源說”和“地棲起源說”,至今仍然存在著爭議,顧氏小盜龍化石的發現,有力地支持了“ 樹棲起源說”,是鳥類起源于恐龍的主要證據。</p> <p class="ql-block">古生物化石博物館—龍行天下</p> <p class="ql-block">熱河生物群廳。</p><p class="ql-block">該廳是博物館的核心展廳,保存有帶毛恐龍、早期鳥類、早期哺乳動物、最早的被子植物、翼龍以及大量無脊椎動物化石。</p> <p class="ql-block">在中國遼寧發現的早白堊世鳥類化石超過了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個地區,這里陳列著燕都華夏鳥、嬌小遼西鳥、圣賢孔子鳥、原始祖鳥、朝陽會鳥等鳥類化石14屬19種60多枚,“鳥化石公園”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被譽為鎮館之寶的“永恒的愛”,展示了兩只沉浸在愛河中的鸚鵡嘴龍,被火山定格在歷史的瞬間,成為愛的絕唱。凄美悲壯的瞬間令人震撼,“永恒的愛”一名詮釋了這一永恒的主題。</p> <p class="ql-block">母子情深……</p> <p class="ql-block">羅漢疊……</p> <p class="ql-block">朝陽地質長廊是遼寧朝陽鳥化石國家地質公園內的一個景點,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內地層剖面地質長廊,建筑面積約6700平方米。游客可以在棧道自由穿行,感受化石發現的過程,了解化石成因,探求遠古的氣候、生態、環境、火山噴發等信息。地質長廊還展示了古生物化石、含化石地層、地質構造等地質遺跡,是中生代古生物化石寶庫。</p> <p class="ql-block">朝陽古生物化石博物館隸屬于遼寧朝陽鳥化石國家地質公園,由朝陽市政府投資建設,是一個集化石展覽、化石收藏、化石和地質知識科普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具有科學性、知識性、觀賞性和趣味性,是自然科學普及和教育的重要基地。</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水县|
阜宁县|
个旧市|
木兰县|
淮滨县|
浮梁县|
寻乌县|
米泉市|
清河县|
尼木县|
蓬莱市|
安西县|
安国市|
郸城县|
隆化县|
贵定县|
阿拉善右旗|
巫山县|
苍南县|
留坝县|
苏尼特右旗|
拉萨市|
犍为县|
巴马|
塔河县|
治县。|
古浪县|
苏尼特左旗|
泾阳县|
阳曲县|
高安市|
兴仁县|
九龙城区|
南京市|
北安市|
九江县|
宁化县|
彭泽县|
吉林省|
南京市|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