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一次不畏艱難險阻的遠征,它已經成為世界軍事史上的三大遠征之首!當年的紅軍指戰員背負著民族的光榮和夢想,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我們退休了帶著感恩的心沿著英雄的足跡重走紅軍長征路,去親身感受和學習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偉大精神;去親身領略祖國的繁榮昌盛,山河美好;去親身感受扶貧攻堅的偉大成就;去親眼看看人民朝氣勃勃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這一集是《土城古鎮》。</p> <p class="ql-block"> 在土城,為孫子買了一把仿制小木槍和一本小人書。</p> 遵義會議后,1935年1月19日,中央紅軍兵分三路向川南開進,預想奪取土城以及赤水縣城之后,再在瀘州和宜賓之間北渡長江,進至川西北與紅四方面軍會合。至此,中央紅軍長征進入“四渡赤水”階段(1935年1月19日-3月22日),毛澤東時任前敵司令部政治委員,朱德時任前敵司令員。二個多月時間內,3萬多紅軍轉戰于川貴滇三省,六次穿越三條河流(包括往復四次渡過赤水河),巧妙地穿插于國民黨軍重兵圍剿之間,不斷創造戰機,成功擺脫了國民黨幾十萬大軍(國民黨中央軍周渾元、吳奇偉兩部8個師,湘軍3個師,滇軍3個旅,川軍12個旅,桂軍3個師,黔軍3個師)的圍追堵截,繼續踏上了北上抗日的征途。由此,四渡赤水戰役成為長征途中紅軍以少勝多、爭取主動、出奇制勝的經典戰役。1960年毛澤東會見了英國元帥蒙哥馬利,蒙哥馬利問毛澤東,(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中,哪一次才是你平生最得意之筆?毛澤東搖了搖頭,說道:“四渡赤水才是我平生最得意之筆。”可見,長征途中的四渡赤水給毛澤東留下的記憶有多么深刻!<br> 1935年1月24日,紅一軍團擊潰黔軍侯之擔部劉翰吾旅,攻占土城;29日,全軍一渡赤水,離開土城挺進川南。 四渡赤水紀念館 土城鎮里的紅軍遺跡遺址眾多,出了紀念館是“長征街”(老街)長約5里路。<br> <p class="ql-block"> 毛澤東舊居是當時偽鎮長的一個小三合院,1935年1月26日至28日,毛澤東與周恩來分別住在右廂房、左廂房。</p> 毛澤東舊居內景。 <p class="ql-block">朱德舊居</p> 土城長征街。 女紅軍街 土城女紅軍紀念館外景 土城渡口 <p class="ql-block"> 在這赤水河中有一塊近似方形的巨石,就是毛澤東等候上前線的朱德歸來的地方。朱德奮不顧身上前線,毛澤東不顧安危等他回:那是在土城附近的青杠坡戰斗中,戰事十分吃緊,我軍大部陣地被突破,前敵司令員朱德提出要親臨火線指揮作戰,毛澤東連抽了幾支煙都沒有同意。朱德把帽子一摘對毛澤東說:“得啰,老伙計,只要紅軍勝利,死我區區一朱德何以足惜,更何況,敵人的槍是打不中我朱德的。”至此,毛澤東只好默默地點點頭。在土城街上,200多紅軍戰士為送朱德總司令上前線舉行了歡送儀式,毛澤東舉手呼口號:“歡送朱總司令上前線!”“英勇紅軍戰無不勝!”兩人手拉手走在歡送隊伍最前面。就要到前沿陣地了,毛澤東、朱德、周恩來三個人圍成一個圓圈,緊緊靠在一起互相說著只有他們三個人知道的話。此時此刻,他們之間說了些什么,沒有任何人知道,這是一個永遠的歷史之迷。隨后,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圓圈散開,朱德退后兩步,向毛澤東敬了一個軍禮,兩人再次緊緊握手……。朱總司令上前線極大地鼓舞了全軍士氣,紅軍最后抗住了敵軍的沖擊。但青杠坡戰斗還是失利了。紅軍一渡赤水河時,毛澤東堅持不等到朱老總就不走,任身邊的人怎樣催促,槍炮聲如何越來越緊,他就坐在河邊這塊方形的大石頭上不動,焦急地等待著趕赴去白馬山上指揮戰斗的朱德歸來。一直等到朱德從前線安全返回后,毛澤東才和他一起過河。</p><p class="ql-block">朱、毛,朱、毛,有朱、毛才有紅軍啊!</p> <p class="ql-block"> 紅軍離開土城,一渡赤水,拉開了紅軍長征“四渡赤水”戰略轉移的序幕。</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睢宁县|
桐乡市|
元谋县|
报价|
新巴尔虎左旗|
东台市|
霍城县|
临夏县|
利津县|
漳平市|
南江县|
东城区|
巢湖市|
渝中区|
鸡东县|
兴海县|
四平市|
栖霞市|
萍乡市|
星子县|
肇源县|
富裕县|
长岛县|
天长市|
贵溪市|
乌审旗|
友谊县|
台东市|
河曲县|
香河县|
武定县|
钦州市|
红安县|
泗水县|
凤阳县|
调兵山市|
六安市|
临邑县|
新密市|
上蔡县|
龙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