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沒想到倪炳祥同學(xué)為我們安排得這樣周到,第一天全程陪同,第二天他因又有接待任務(wù),安排我們游廣順州署,中華杏樹王和600年樹齡的杉樹王,這都是我心儀的地方,景點奇特新鮮,看后有收獲。炳祥真是摸透了我的心思,十分感謝你的安排,這次長順游改變了我對長順無景的看法。</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廣順鎮(zhèn)位于苗嶺山脈中段,北倚天馬山,中有玉帶河,氣候宜人,歷史文化悠久,是貴州省八大古鎮(zhèn)之一,素有“陳谷爛米廣順州”之稱,是研究古夜郎文化重要遺址。據(jù)《廣順州志》等史料記載,廣順州署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間(1666年),經(jīng)過幾次擴建,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基本形成州署應(yīng)有的規(guī)模,總占地面積45畝。因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毀于戰(zhàn)火。同治三年(1864年),僅存下來建筑屋基。現(xiàn)今,廣順州署,按照歷史文獻記載進行恢復(fù)重建。</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穿過南城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分別寫著“紫氣東來”、“政在惠民”、“德行天下”、“剛健正中”的四合牌坊,這種四合牌坊全國少見,我只在安徽歙縣見過許國坊,雖也是四合坊,但它只有八柱,而此四合坊卻有十二柱,氣勢為雄偉。四合坊左邊是“南湖秋月”供人休閑的一排亭臺樓閣,右邊就是州署廣場了。進入州署廣場,面前是氣勢磅礴的九龍照壁。</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進衙門,再入儀門,左側(cè)是兵、刑、工三房,右側(cè)是吏、戶、禮三房,這“六房”也正對應(yīng)著明清時期中央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再往前就是大堂、二堂、三堂了。大堂是州署的主體建筑,是知州辦理公務(wù)的地方;二堂則分左右,左為辦事房,是州署官員處理一般事務(wù)的場所,右為輔政堂,是州署官員思考問題、安排政事的地方;三堂就是知州及家眷的生活起居地了。</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為扮靚長順對外的旅游窗口,長順縣打造了集鄉(xiāng)愁館、博物館以及廣順州署、但家花園、南城門、西城門、一河兩岸景觀等完全清代建筑風格的廣順州署文化園,再現(xiàn)了351年前的廣順州繁華小鎮(zhèn)。</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整個廣順州署的建筑全是新建,只有南湖橋和去思碑可能是原貌。因為對景點不熟,但家花園沒有去,遺憾!</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陰雨,到廣順州署參觀游的也就我們幾個外來人,未見其他游客,從昨天到今天所游景點,僅粉黛亂子草的游人多一點,從中可以看出游人的愛好,還是花花草草,對歷史人文興趣不大。州署旁的小吃一條街基本沒開門,更無游人,收不到門票錢,可惜了政府的資金的投入啊!</span></h1> “剛健正中”的四合牌坊。 許國石坊,又名大學(xué)士坊,俗稱“八腳牌樓”。位于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城內(nèi)陽和門東側(cè),跨街而立。立于明萬歷十二年十月(公元1584年)。許國石坊是許氏衣錦還鄉(xiāng)時在家鄉(xiāng)歙縣立此坊。許國石坊,其不是通常的四柱而是八柱,形成四面圍合,全國僅此一例牌坊是封建社會為旌表功勛、科第、德政 ... 九龍照壁 廣順州署 南城門 南湖橋 去思碑(亦稱“德政碑”。碑志之一種。舊時官吏離任時,地方士紳頌揚其“德政”,著文勒碑,表示去后留思之意。) 西城門 小吃街 玉帶河 州署全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阳县|
林芝县|
仲巴县|
咸阳市|
霞浦县|
绥宁县|
锦屏县|
稷山县|
洛南县|
济源市|
锡林浩特市|
太白县|
岐山县|
康定县|
台北市|
象州县|
闸北区|
龙江县|
同江市|
莱州市|
琼海市|
绥江县|
武胜县|
岳池县|
苍梧县|
汉源县|
湘潭县|
桂林市|
邓州市|
江山市|
榆树市|
故城县|
邢台县|
班玛县|
大关县|
上杭县|
扎赉特旗|
稷山县|
油尖旺区|
丰台区|
黔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