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濟南因境內泉水眾多,擁有“七十二名泉”,被稱為“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濟南八景聞名于世,是擁有“山、泉、湖、河、城”獨特風貌的旅游城市。</p><p class="ql-block">趵突泉公園始建于1956年,因為公園里有趵突泉而得名。公園小巧玲瓏,清靜幽雅。</p><p class="ql-block">大門正中匾額上“趵突泉”三個貼金大字,是1959年郭沫若寫的。</p> <p class="ql-block">趵突泉,濟南三大名勝之一,乾隆皇帝南巡時因趵突泉水泡茶味醇甘美,曾冊封趵突泉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見于古代文獻的濟南名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趵突泉泉眼位于趵突泉公園內的濼源堂前。民國二十年(1931年)四周用石砌岸。幾經變化,形成長方形泉池,長30米,寬18米,深2.2米。</p><p class="ql-block">泉水從地下石灰巖溶洞中涌出,每天涌出7萬立方米泉水,泉水有三個出水口,最大涌水量為16.2萬米/天。趵突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18℃左右。</p> <p class="ql-block">水中的石碑上刻“趵突泉”三字,是明代胡纘宗書寫的,如果細心點會發現“突”字少了上面的那一點。</p><p class="ql-block">一種說法是表達人們的愿望,希望泉水永遠噴涌沒有盡頭。一種說法是講趵突泉水流旺盛,把突上的點沖走了,順著護城河流到了大明湖,所以大明湖的“明”字上多了一橫。</p> <p class="ql-block">確實“大明湖”的明字多了一橫??????</p> <p class="ql-block">雙御碑,碑高近3米,寬約1米。正面是康熙皇帝(1684年)題書的“激湍”二字,背面是他的孫子乾隆皇帝(1748年)題詩《再題趵突泉作》。</p><p class="ql-block">祖孫二帝同時在一塊石碑上題字,非常罕見和珍貴,“雙御碑”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濟南流傳著這樣幾句話:“雙御碑前繞一繞,幸福平安馬上到;雙御碑上摸一摸,心想事成好運多”。</p> <p class="ql-block">康熙所題“激湍”二字中的“激”字,中間部分卻寫成了“身”。康熙這樣寫是要把自己的“身影”留在趵突泉的“激湍”中。</p> <p class="ql-block">泉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一陣微風吹過,湖面泛起層層波紋,五顏六色的魚兒穿梭在泉水中。</p> <p class="ql-block">天尺亭是趵突泉地下水位遙測點,為北方園林建筑罕見的仿古園林竄頂式三角亭構造。</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根楹柱均刻有七言聯一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水底洞天巧測脈</span></p><p class="ql-block">二:城西泉上最關情</p><p class="ql-block">三:歷下靈源永相思</p> <p class="ql-block">趵突泉曾經居住過中國歷史上最有才華的婉約派詞人—李清照。也許每日與泉水為伴,李清照的詞總如水般溫婉柔軟。一代才女的絕世風華就這樣和趵突泉聯系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大明湖是濟南的著名景點,它有著“泉城明珠”之稱。“四面荷花三面柳,半城山色半城湖”這句話說得就是大明湖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早在唐宋時期,大明湖就以其撼人心弦的美景而聞名四海,并獲天下第一湖之美譽。</span></p> <p class="ql-block">大明湖由眾多泉水匯流而成,是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素有“泉城明珠”的美譽。</p> <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曾三游大明湖,并留下許多動人的傳說。</p> <p class="ql-block">走在橋上邊走邊看, 可謂一步一景,映入眼簾的都是垂柳、小橋、流水,頗有江南庭院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在湖的一角有一個荷花池,池里種滿了荷花。圓圓的荷葉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荷花則競相綻放,美景如畫。</p> <p class="ql-block">荷花嬌美綻放,也有粉嫩的荷花骨朵含苞待放,成為夏日園區內一道靚麗的風景線。</p> <p class="ql-block">歷史悠久的大明湖,有眾多的建筑,雕梁畫棟,記錄了很多古代政客的政績。</p> <p class="ql-block">大明湖很大,是一個值得花半天時間細細品味的地方,這里有湖水的靈動,也有北方園林的建筑景觀。大明湖的文化底蘊是很豐厚的。</p> <p class="ql-block">五龍潭是濟南一大奇跡,五龍潭公園內,散布著形態各異的26處古名泉,構成濟南四大泉群的五龍潭泉群。</p> <p class="ql-block">五龍璧。整面龍璧都是青灰色的,沒有一點染色,唯一的區別就是龍身上的顏色較深一些,而其他部分的顏色更淺一些而已。五條龍全都是傳說中的深潭里的蛟龍,龍首較大,龍身較細長,左右兩側各有一對蛟龍在龍璧的左右兩端做追逐狀,中間那條稍大一點的龍正從水中飛出,昂首向天,追逐著空中的那顆明珠。</p> <p class="ql-block">標志性的五龍迎客。五條石龍,身形修長,昂首挺胸,聳立于眼前,十分威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公園的建園風格兼具南北造園之精華,是以潭池溪港等景觀構成,質樸野逸為特點的園林水景園。</p><p class="ql-block">此水域風景秀麗、錦魚嬉戲,素有“夾岸桃花,恍若仙境”之美譽,風景幽雅獨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五龍潭又稱龍居泉、灰灣泉,位于五龍潭公園內。潭池以自然山石駁岸,長70m,寬35m,水深6m余,是濟南最深的一處泉水。</p> <p class="ql-block">五龍潭水面寬闊,澄澈如鏡。潭邊曲欄畫橋、亭臺樓閣、楊柳倒垂、青松翠竹、怪石嶙峋。</p> <p class="ql-block">五龍潭與隋末唐初的山東英雄秦瓊的傳說有關,傳說秦瓊的宅第在一次豪雨之后下陷,形成的五龍潭。</p> <p class="ql-block">月牙泉為民國《續修歷城縣志》所著錄的濟南名泉之一,屬五龍潭泉群。泉池周圍砌以高低錯落的太湖石,水中立一高達3米的太湖石,猶如月宮中的玉兔。</p> <p class="ql-block">公園內環境優美,風景幽雅,獨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濰坊青州古城有著一千多年的建城歷史,所以在古城里仍然保留著許多古老的民居建筑和一些古老的地方民俗活動。</p> <p class="ql-block">青州古城是國內外罕見,至今保存完好、山水城一體的明清古城。</p> <p class="ql-block">府文廟是由明代知府李仁在明洪武五年改建元代太虛宮而成,這里也是青州府儒學的所在之處。</p> <p class="ql-block">青州古城偶園,是清朝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兼刑部尚書馮溥的私家花園,當地人稱為“馮家花園”。</p><p class="ql-block">馮溥在京城為官時住在萬柳園,所以他就將皇帝賜給他在青州的宅第稱為“偶園”,取“無獨有偶”之意。</p> <p class="ql-block">偶園的規模雖不大,但它結構嚴謹,布局得體,別有一番情趣。</p> <p class="ql-block">偶園內還存有“福、壽、康、寧”四大奇石。這些奇石玲瓏剔透,氣度不凡,在當時就有“一兩石頭一兩銀”的說法,可見這些天然巨石的珍貴。</p> <p class="ql-block">灑落在偶園街和南門大街上的牌坊,是歷代名人來此停留的痕跡,宋代詞人李清照也曾旅居于此,留下了很多佳作。</p> <p class="ql-block">古城街道兩邊的商店也是文旅商家比較多,包括煙臺書法,文墨絢制,整個歷史文化氛圍非常濃厚。</p> <p class="ql-block">青州現存古槐400余棵,明代及明代以前的約占一半,樹齡最長的為宋代古槐。青州古城內的宋代古槐,高10米,冠幅10米,胸圍4.4米,樹齡有800多年,為偶園街區內重要的歷史標志物,也是古街上一道靚麗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14天的旅行圓滿結束,我鐘意的是沿途風景和過程,</p><p class="ql-block">去了不一樣的地方,看了不一樣的風景,知道了不一樣的事,感悟了不一樣的人生。這才是旅行的意義……</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林左旗|
吉木乃县|
北流市|
邵阳县|
来宾市|
卫辉市|
平凉市|
曲松县|
尼勒克县|
孟津县|
大化|
顺平县|
周宁县|
岳普湖县|
达拉特旗|
台北市|
北辰区|
南澳县|
罗城|
余姚市|
海宁市|
墨脱县|
鸡泽县|
巴楚县|
公安县|
禄丰县|
滁州市|
临夏县|
瑞丽市|
松滋市|
云和县|
通榆县|
赞皇县|
兴安盟|
定边县|
临汾市|
于都县|
岫岩|
吉林省|
大安市|
卢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