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注:游記采用文字在上,圖片/視頻在下的方式敘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21天 都江堰 勝地尋蹤</b></p> <p class="ql-block">數千年前建成的都江堰,一直源源不斷的向成都平原供應純凈的水源,成就了今日的天府之國。</p> <p class="ql-block">大禹說過治水先治沙。源自青藏高原的岷江,江水急促,一頭撞在了堅實的玉壘山上拐了一個大彎。帶沙石的河水在經過彎道時,大部分的沙石會沉積在內彎處,少部分的沙石會沿著外彎流走。這天然的彎道就是第一次過濾。之后古人在江中修了一座“小島”,即魚嘴金剛堤,它的頂尖處叫魚嘴。金剛堤把岷江水分成了外江和內江,外江水一直流向長江。金剛堤的形狀配合玉壘山又形成了一道大彎,當內江水經過這道彎時進行了第二次過濾。之后古人又在金剛堤后方的內江處修了一個堰,即飛沙堰。堰和壩的區別是,壩是完全擋住水,而堰既擋水又讓水漫過,可以降緩水流。當內江水小時,沙石在水中盤旋后沉積在飛沙堰上,當內江水大時,飛沙堰上的沙石被沖到下流。這就是第三次過濾。經過3次過濾后的內江水已經相當純凈了,之后古人就在玉壘山上鑿了一條運河,純凈的內江水就通過這條運河源源不斷流向成都平原,而運河的進水口就是寶瓶口。</p><p class="ql-block">除了治沙,都江堰也治水。魚嘴利用地形的優勢和內外江深度的不同,把進入的水按比例劃分。當豐水期時,外江水有6成,內江水有4成,這樣就減少了進入成都平原的水,降低了洪災的可能。當枯水期時,外江水有4成,內江水有6成,這樣就保證有充足的水進入成都平原。當干旱期時,內江水不足以漫過飛沙堰,這時的飛沙堰就成了一個壩,確保內江水全部流入成都平原。</p> <p class="ql-block">如此大的工程,古人竟只寫下了6個字的維護手冊,即深淘灘低作堰。</p><p class="ql-block">枯水期時,把內江封住不讓水進來,然后清除沉積的沙石。要挖多深呢?挖到江底埋有臥鐵的地方,這就是深淘灘。挖出的沙石可以堆放到飛沙堰上,但不能堆的過高,這就是低作堰。維護完后就可以放水了。</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和都江堰同時期建的水利工程現在全部都毀之殆盡了,唯有都江堰還在正常運行。中國古人太有智慧了。</p><p class="ql-block">一起來看看現實中都江堰的核心吧。首先是魚嘴和金剛堤。</p> <p class="ql-block">然后是飛沙堰和寶瓶口,以及寶瓶口里的運河。</p> <p class="ql-block">來到玉壘山上的秦堰樓,這里是俯瞰魚嘴金剛堤的絕佳地,同時也可以看到對面連綿的青山。左邊的一座山就是有名的道教圣地青城前山。</p> <p class="ql-block">為什么道教圣地會建在都江堰旁邊?除此,玉壘山上還有老君殿和二王廟。道祖老子是道教中太上老君的化身。二王廟供奉的是都江堰創建者李冰和其兒子二郎。二郎怎么看都挺像道教中二郎神的形象。李冰在史記中被稱為蜀守冰,在之后的史書中加上了李姓,而李姓又是道家的常用姓。種種跡象讓我不得不懷疑都江堰可能不是一個單純的水利工程,它很可能和道家是有關聯的。</p><p class="ql-block">時光飛逝轉眼就是數千年,都江堰,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工程,依舊默默的造福著萬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22天 青城后山 賞景不問道</b></p> <p class="ql-block">青城山分前山和后山,前山是道教圣地,后山是避暑勝地。成都人說外地游客喜歡去前山,而本地人更喜歡來后山。青城后山有3條線,五龍溝,飛泉溝和白云寺。徒步愛好者會從其中一條溝上,穿過白云寺后從另外一條溝出,耗時一整個白天。</p><p class="ql-block">我們選擇徒步白云寺和五龍溝。坐金驪索道上,走10幾分鐘到又一村,然后坐白云索道上 。以白云索道上站為徒步起點,穿過白云寺后又回到又一村。這條線很長,耗時又費力,途中許多階梯都很高。本來山頂的白云寺是一大亮點,但現在在維修,不過山腰的兩處佛洞算是比較大的亮點。如果只是來青城后山賞景避暑的話,完全可以不走白云寺這條線。</p> <p class="ql-block">五龍溝是公認的青城后山精華。從又一村開始,我們要徒步穿越五龍溝到山下。五龍溝最大的亮點就是無處不在的小溪,完全可以和重慶黑山谷的媲美。溝內植被茂盛甚至連光線都擋住了許多,水中的石頭長滿了厚厚的青苔,一路上還伴隨著各種鳥兒蟲兒的歌聲。</p> <p class="ql-block">有一個三層瀑布我認為是五龍溝的精華。這也是滇川西大環上中下3部曲里唯一一張豎構圖。</p> <p class="ql-block">五龍溝雖美,但也有一個問題,就是路太窄,周末節假日人特別多,想要停下來拍張照也會擋住別人的路。為了記下美麗的瞬間,我也是厚著臉皮了。</p><p class="ql-block">最后提醒下,上青城后山的公路比較窄,開車注意安全。游客中心有個卡點,事先在網上買了票就可開車通過,可把車停泰安古鎮停車場。或是把車停游客中心,坐電瓶車進。穿過泰安古鎮就可上山了,古鎮里各種小吃一應俱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23天 畢棚溝 漫步雪山下</b></p> <p class="ql-block">坐景交車來到龍王海,司機會給乘客充足的時間走棧道瀏覽,然后開到棧道出口等待。下車處看到的是龍王海的外部,湖面寬廣。</p> <p class="ql-block">來到龍王海的里面,水很淺非常的清澈,顏色和外部不同。</p> <p class="ql-block">景交車的終點是上海子服務區,從那里我們坐電瓶車來到磐羊湖。磐羊湖的觀景視角主要分兩塊。一塊是沿著公路邊賞湖,最大的亮點是湖后面極奪目的金字塔雪峰。我們在時雪峰被云霧包起來了,所以就到了另一塊視角,即公路的對面(湖內測)。這里可把湖作為前景,公路邊的青山或是前方的雪峰為背景。</p> <p class="ql-block">離開磐羊湖,繼續坐電瓶車來到燕子巖窩(這段電瓶車和前面一段是分開買票)。燕子巖窩位于三面山的腳下,被三面山所環繞,且其中兩面是雪山。好幾個雪峰聚集在此,所以這里是近距離觀雪峰群的絕佳地。</p> <p class="ql-block">從燕子巖窩回磐羊湖,我們沒有坐電瓶車,而是在步游道上徒步了4.5公里。一路都是沿著雪山腳下走,伴隨著溪流,草甸和小樹林,經過1,2個小湖,多角度回望燕子巖窩的雪峰群。這不是徒步,是漫步,是享受。</p> <p class="ql-block">再次回到磐羊湖,這次我們到公路邊賞景。運氣好,湖后那吸引眼球的雪峰完全露出來了。金字塔的雪峰和翠綠的湖水,這簡直就是天作之合。</p> <p class="ql-block">從磐羊湖回上海子服務區,我們還是沒有坐電瓶車,而是繼續在步游道上再走4.5公里。雖然離雪峰越來越遠了,但周邊的山形同樣很美。</p> <p class="ql-block">回到服務區后就坐大巴出去了。</p><p class="ql-block">我喜歡輕徒步,雪山下漫步的感覺讓我流連忘返,后會有期畢棚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24天 達古冰川 溫暖的冰天雪地</b></p> <p class="ql-block">坐景交車來到索道站,坐號稱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索道上到雪山頂。出索道站前做了充分的心里準備(曾坐索道上過石卡和玉龍雪山頂,一個狂風肆虐,一個寒意濃濃)。出了索道站迎來的就是大霧,天地一色。</p> <p class="ql-block">走上棧道,感覺不到一絲風。太陽努力的從厚實的云霧中射出光明,一股暖意從下而上直奔心頭。就好像是棧道上裝了地熱,身體暖起來了,而內心更像是被祥和的擁抱著,暖暖的。很快就不得不把羽絨服脫下,而旁邊更是有游客脫得只穿著T恤。這是4860米的雪山頂嗎?這顛覆了我對雪山頂的認知啊。</p><p class="ql-block">上達古雪山頂不是為了坐著喝一杯咖啡,我要用腳,用身體和內心去感受他。圍著棧道慢慢的走了一大圈,工作人員只是把離索道站近的棧道上的部分雪除了,絕大部分棧道上還原封不動的留著幾十厘米厚的積雪,只得踏雪而過。而棧道外的積雪,最低處至少有1米厚。</p> <p class="ql-block">雪山就是雪山,大霧過后又是冰雹。這里的冰雹像小干冰似的,打在身上也不濕。冰雹過后藍天終于露出來了。</p> <p class="ql-block">這里離海拔5100米的達古主峰已經相當近了。細賞達古群峰的云卷云舒。</p> <p class="ql-block">群峰下的冰川湖,淚湖,居然在夏季還結滿了冰。</p> <p class="ql-block">俯瞰世界最高索道穿梭于云間。</p> <p class="ql-block">纜車在經過一金字塔雪峰時顯得如此渺小(左下角)。</p> <p class="ql-block">大霧再起,美景瞬間消失殆盡,雪山告訴我們是時候離開了。</p><p class="ql-block">除了雪山頂外,達古景區里還有許多景點,但是景交車只會選擇性的停幾個,游客如果對個別點感興趣也可要求停。每個點的停車時間只有幾分鐘,只夠下來拍幾張照。如果要深玩,車不等人就走了,玩完后只有等下一班車。</p><p class="ql-block">車子去程時停了下面的點。</p><p class="ql-block">澤娜措</p> <p class="ql-block">達古湖</p> <p class="ql-block">洛格斯神山</p> <p class="ql-block">回程時我們要求車子在紅軍橋和紅軍湖停一下。紅軍橋是紅軍當年駐留三達古村準備翻越達古雪山時的印跡,而紅軍湖是紅軍當年宿營,起灶做飯、飲馬的湖泊。</p> <p class="ql-block">景區里的洛格斯神山有一條朝圣之路,終點洛格斯神山非常之美。這條路很適合輕徒步愛好者(比如我)。下次來達古時我也許不會再上山頂,但一定會走朝圣之路。</p><p class="ql-block">離開達古來到查針梁子,這里是長江黃河分水嶺,同時也能遠望兩座神山(左為達古雪山,右邊的不好意思忘記名字了)。遠望達古,難以想象幾個小時前的自己還在他的頂上轉悠呢。</p> <p class="ql-block">開向若爾蓋,不知不覺就日落了,意外的在大草原上欣賞了一場日落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25天 黃河九曲第一灣 白黃河相匯</b></p> <p class="ql-block">每一次靠近黃河都會有一種極強的歸屬感。來到九曲第一灣,心里很激動。</p><p class="ql-block">我們先是爬棧道(可選電梯)來到一座小山上遠觀黃河與白河相匯。藍天白云,草原河流,視野遼闊,心曠神怡。</p> <p class="ql-block">之后來到河邊,在棧道上很容易就看到了土撥鼠。</p> <p class="ql-block">小土撥鼠總是打擾媽媽休息。</p> <p class="ql-block">小孩與土撥鼠對望,小孩想這是啥?土撥鼠想能給我點吃的嗎?</p> <p class="ql-block">白河也叫嘎曲河,沿著河邊走可以看到紅軍當年渡口的遺址。</p> <p class="ql-block">“天上”來的黃河水來到四川與白河相匯。白河在匯入黃河前分成了兩條,一條窄(在上),一條寬(在下)。黃河水呈土黃色,白河水偏向咖啡色,兩者匯合時顏色漸變明顯。一起來欣賞匯合的瞬間。</p> <p class="ql-block">整條黃河都是在北方流動,而九曲第一灣是黃河的最南處。源自青海的黃河專門來到四川與白河相見,二者合一后像蛇一樣繼續前行。</p> <p class="ql-block">合一后的黃河回到北方,經過甘肅的邊界回到青海,穿過甘肅和寧夏來到內蒙,沿著陜西和山西的邊界走,穿過河南和山東后匯入渤海,中華文明由此誕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26天 花湖 草原上的明珠</b></p> <p class="ql-block">黑頸鶴是我國珍稀保護鳥類,若爾蓋大草原是它們的家。花湖是若爾蓋大草原中的一片濕地。抱著看黑頸鶴的心態我們來到花湖。在景交車上時看到了兩只,可惜來不及拍下。進入景區我們繞了一大圈只見到唯一一只黑頸鶴,既失望又滿足啊。</p> <p class="ql-block">都說,除了黑頸鶴,在花湖還有許多其他鳥。來了后發現沒有想象中的多(也許是在昆明看慣了成群飛舞的海鷗吧)。</p> <p class="ql-block">都說,夏季的花湖草地上長滿了花。來了后發現沒有想象中的多,而且種類很少,主要以小黃花為主(也許是因為昆明既是春城又是花城吧)。</p> <p class="ql-block">怎么沒有人說花湖的魚呢?其實這里有很多魚,深水區淺水區都有,淺水區的大多躲在水草下。</p> <p class="ql-block">花湖是若爾蓋大草原中的一顆明珠。湖中有一叢叢草和一朵朵云,一眼望去豁然開朗。</p> <p class="ql-block">不止是我們,一只鳥兒也沉醉在這一望無際的美景中。</p> <p class="ql-block">望向另一面,遠處一座山很吸引我,山形好看,下面是綠色上面是土黃色。以這座山為背景,不同角度的花湖為前景,留下了一組留念。</p> <p class="ql-block">看完草原,接下來我們要去看水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27天 九寨溝 七星連珠醉九寨</b></p> <p class="ql-block">6月16日這天有罕見的七星連珠天文現象,而這一天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九寨之旅。</p><p class="ql-block">早上8點不到就來到九寨溝,而景區要8點才開門,只有在游客中心廣場等待(等的人很多)。廣場上有一個藍色玻璃的藝術品,它的底面也是藍色還會反光,看著很像玻璃其實是水。老媽踩了上去腳濕了。短短幾分鐘內又有3個游客中招,看來往日中招的人不在少數。</p> <p class="ql-block">來到游客中心,這是不小心進了某個高鐵站還是機場呢?</p> <p class="ql-block">即將檢票時,主檢票通道的系統出故障了,游客不得不等待。20分鐘后已經排成了好幾條長龍,游客開始騷動。景區不得不開啟僅有的幾條備用通道,游客一擁而上,場面好嚇人,還好沒有人摔倒。</p><p class="ql-block">坐車來到日則溝,最里面的3個景點是原始森林,天鵝海和芳草海。來九寨溝的重點是看水不是看樹,所以森林被我屏棄,另外兩個自九寨溝地震后就未開放過,所以箭竹海成了第一個欣賞的。</p><p class="ql-block">箭竹海</p><p class="ql-block">這里是當年張藝謀拍《英雄》的取景地。短短幾分鐘,我的心理防線就崩潰了,我恨自己,恨自己沒有早點來九寨溝。湖面太靜了,完全是一面鏡子。</p> <p class="ql-block">熊貓海</p><p class="ql-block">沒有箭竹海清,但顏色更鮮艷。</p> <p class="ql-block">五花海</p><p class="ql-block">九寨溝三大精華之一。如果說箭竹海是一面鏡子的話,那她就是一個雙面鏡。水面極靜,水質極清,不僅倒影了周邊的景色還看清了水底的物體。不過五花海也不是唯一的“雙面鏡”,巴塘措普溝里的志瑪擁措和康珠拉措可與之媲美(感興趣的朋友可看游記第11天,措普溝)。</p> <p class="ql-block">孔雀河道</p><p class="ql-block">九寨溝里的溪流一定要贊下,她不止有木格措溪流一樣的清澈,而且還透著誘人的淡藍色。</p> <p class="ql-block">金鈴海</p><p class="ql-block">水里有魚,水上有鴨,是小動物的水上樂園。</p> <p class="ql-block">珍珠灘</p><p class="ql-block">九寨溝三大精華之二。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不會相信世界上還有如此美麗的水流。如其名,像散落的珍珠。</p> <p class="ql-block">珍珠灘瀑布</p><p class="ql-block">九寨溝三大精華之三。瀑布很寬,視覺沖擊力非常強,但她最有名的是86版西游記唐僧師徒從上面走過。</p> <p class="ql-block">鏡海</p><p class="ql-block">我們在時有許多波紋,鏡海這個名字更適合箭竹海。</p> <p class="ql-block">來到諾日朗中心,這里是景區里唯一的服務區,也是轉乘中心。在這里我們坐車去則渣洼溝。</p><p class="ql-block">長海</p><p class="ql-block">她不僅是九寨溝最大的湖,而且特別美。從高處俯瞰像極了西藏昌都三色湖的黑湖,湖邊艷藍色,湖中黑藍色。這里還有一棵造型奇特的老樹。</p> <p class="ql-block">五彩池</p><p class="ql-block">雖然是九寨溝最小的湖,但卻波光粼粼。</p> <p class="ql-block">上,下季節海屬于季節性湖泊。在夏季,一個全干,一個只有一點點水,所以沒有開放。再回到諾日朗中心,開始玩最后一條溝樹正溝。</p><p class="ql-block">諾日朗瀑布</p><p class="ql-block">比珍珠灘瀑布要高一點,但視覺沖擊力上遜色一籌。</p> <p class="ql-block">犀牛海</p><p class="ql-block">可以走公路對面的沿湖棧道,但是往景區出口相反的方向。時間有限我們只是在下車處欣賞。</p> <p class="ql-block">老虎海</p><p class="ql-block">在公路對面的棧道上沿著湖走。湖水顏色比犀牛海鮮艷,湖中好多小魚。</p> <p class="ql-block">樹正瀑布和群海</p><p class="ql-block">傾斜的坡式瀑布里長滿了小樹。瀑布流出的水形成了樹正群海。</p> <p class="ql-block">臥龍海</p><p class="ql-block">她的后半段是我見過所有湖泊中顏色漸變最夸張的。</p> <p class="ql-block">火花海</p><p class="ql-block">湖的一邊有好幾個小瀑布。</p> <p class="ql-block">雙龍海</p><p class="ql-block">顏色淡的可愛,但我只得匆匆而過。</p> <p class="ql-block">雙龍海瀑布</p><p class="ql-block">聽說是九寨溝地震后突然出現的。</p> <p class="ql-block">蘆葦海</p><p class="ql-block">99%的人都只是在車上看她,因為要么沒時間,要么走不動。我屬于那1%。</p> <p class="ql-block">盆景海</p><p class="ql-block">到達時光線不好了。類似盆景的景色黃龍有很多,比九寨溝的好看。</p> <p class="ql-block">九寨溝開放的所有湖泊在一天內都看完了,沒有遺憾了。當天共走3萬3千步。下次來九寨溝我不會像這次那么趕,要用2,3天來感受她,去自己喜歡的湖邊慢慢的走走,靜靜的坐坐,這才是欣賞絕世美景的最佳方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28天 黃龍 彩池間的玉龍</b></p> <p class="ql-block">來到黃龍景區,正前方兩座高聳的金字塔峰很吸引眼球。他們不屬于景區,一直很好奇他們到底叫什么。</p> <p class="ql-block">坐景交車來到索道站,坐索道上山,朝五彩池走去。路上偶遇一只正在吃東西的小松鼠。它比之前見過的松鼠要好看,背上有花紋。它把東西嚼碎儲存在嘴里,所以嘴巴鼓鼓的,特別可愛。</p> <p class="ql-block">當玉翠峰出現在眼前時,既意外又驚喜。之前做攻略時怎么沒有人提過他呢?玉翠峰是何等的存在啊。黃龍鈣化池的水大多都來自他的冰雪融化。黃龍最頂的五彩池就在他的腳下。黃龍古寺和黃龍中寺都是正朝他,表示人們對神山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與玉翠峰相望的是座不知名的山。雖然不是雪山但山形好看,整個景區都看得到他。</p> <p class="ql-block">來到五彩池,人挺多。她號稱是黃龍所有彩池中最美的。</p> <p class="ql-block">有些人來黃龍只為看五彩池一眼。他們坐索道上,徒步近3公里來到五彩池,玩完后又原路返回,坐索道下(全程徒步近6公里)。殊不知,這樣既多花了索道費又遺失了黃龍一半的美景。其實,下面許多彩池都比五彩池漂亮,比如婆娑映彩池和明鏡倒映池等。我認為最佳的游黃龍的方式是坐索道上,然后去五彩池,賞完她和玉翠峰后徒步近5公里下山(全程徒步近8公里)。這樣既不會太累又可以看完黃龍所有的美。</p><p class="ql-block">我們離開五彩池下山時,玉翠峰正悄悄的用云擋住自己。走到黃龍中寺回望他,他已經完全把自己擋住了。</p> <p class="ql-block">下山的過程是驚喜更是享受。一起來看看除五彩池外其他彩池的魅力吧,另外還有那奇特的地質構造。</p> <p class="ql-block">游完黃龍,我們這趟滇川西大環的自然景觀基本就結束了。接下來的兩天行程是不一樣的體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29天 映秀震中遺址 震源之行</b></p> <p class="ql-block">參觀了映秀漩口中學地震遺址,大家很安靜,心情很沉重。</p> <p class="ql-block">又參觀了對面山上的震中紀念館。出來時看到草地上有一片小白花正對著下面重建的映秀鎮。他們沒有走,一直守護著新家園。</p> <p class="ql-block">我獨自一人沿著岷江邊走來到天崩石。它是大地震時從山上崩下來的一塊巨石。</p> <p class="ql-block">繼續走來到百花大橋遺址。大橋在大地震時倒塌了,現在還能看到部分殘骸。旁邊是新修的高架橋。</p> <p class="ql-block">大橋遺址挨著一座山,山下有一段3公里長的溝谷叫牛圈溝,它是大地震的震源點。通過遺址旁的吊橋,我來到山上,在山間小路中走了一段。途中有許多白色的喇叭花。</p> <p class="ql-block">來到山腰的震源村。這座山上原有的兩個村子都在大地震中毀了,重建時把兩個村子合為一個叫震源村。</p> <p class="ql-block">震源村的正下方是個新修的大壩。大壩位于牛圈溝內,但應該不在溝中心,中心還要向前一點。</p> <p class="ql-block">離開村子往山下走。見到一個小壩,離大壩有幾百米遠。我感覺這里可能是牛圈溝的中心地帶,也就是說,當時大地震第一時間從這里開始撕裂大地。現在這里有一條小溪,溪水特別清純。</p> <p class="ql-block">沿著公路我又往前走了幾百米來到公路的U型彎處,旁邊有個告示牌說前方是村子的取水口。沒有再沿公路走,而是順著土路往前方走了一段。看到了一池由溪流集結而成的清澈泉水,旁邊還有一只在靜靜休息的大蝴蝶。</p> <p class="ql-block">前方不再有路,在此就掉頭了。回去時沒有再經過震源村,而是走它下面大壩旁的土路。在路上看到一群自由飛舞的白蝴蝶和一對可愛的蜻蜓。</p> <p class="ql-block">災難可以毀滅家園,毀滅不了心中的愛。家園在災難后重建,文明在災難中延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30天 臥龍熊貓基地 黑白寶寶</b></p> <p class="ql-block">自駕車在游客中心買了票后可開上去,非自駕的可在游客中心坐電瓶車上。</p><p class="ql-block">臥龍熊貓基地的全稱是臥龍中華大熊貓苑神樹坪基地。它的規模沒有成都的熊貓基地大,但它有3個優點。1. 風景好。它是臥龍自然保護區的一部分,四周青山環繞,藍天白云。</p> <p class="ql-block">2. 人少。里面清靜自在,遇到熊貓做搞笑動作時可以不用和別人擠著看。3. 天氣好。這里海拔1800米左右,不像成都那么悶熱,晴天幾率大,綠樹成蔭空氣質量好。</p><p class="ql-block">都說在臥龍基地看熊貓最好在早上,因為熊貓早上進餐,接近中午吃飽了就會回窩睡覺。其實,這種說法只對一半。大熊貓吃飽了確實挺懶,許多都回窩了,運氣好會見到個別的在外面睡大覺。</p> <p class="ql-block">但是小熊貓不一樣,他們吃飽了喜歡在外面玩耍。如果一個院子里只有一只小熊貓,它會去找媽媽玩,媽媽心情好的話陪它玩一會兒。如果運氣好遇到一個院子里有兩只小熊貓,嘿嘿,那就大飽眼福了。它們會不停的打鬧,而且媽媽也會參與其中。</p> <p class="ql-block">說來挺好玩的,黑白精靈滇金絲猴拉開了進川西的序幕,而黑白寶寶川大熊貓拉下了出川西的帷幕。</p><p class="ql-block">最后,推薦一家映秀鎮的酒店,汶川明揚客棧。推薦理由:1. 在岷江邊風景好。2. 性價比非常高。3. 老板娘非常熱情。4. 衛生做的非常干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31天 回家 簡單總結</b></p> <p class="ql-block">大理,麗江和香格里拉這條線已經相當成熟了,尤其大理和麗江,不愧為國際級旅游城市,配套設施非常齊全。這條線最大的特點是風和日麗,陽光明媚。</p><p class="ql-block">川西與西藏接壤是藏區,兩者都是以雪山湖泊為主的景色,加上去年才圍著西藏游了一大圈,所以以他們為對比做個總結。</p><p class="ql-block">1. 川西挺像西藏林芝,雪山青山,綠樹成蔭。川西不像西藏阿里,阿里是一望無際土黃色的格調。阿里的一措再措基本都是大湖,川西有很多湖,但都不大。</p><p class="ql-block">2. 川西和西藏的公路基本都是國道,但川西的路況要好許多。</p><p class="ql-block">3. 川西的住宿性價比非常高。同等條件的住宿,西藏的要貴一倍。</p><p class="ql-block">4. 西藏大多是野景,坐車看景的時間很長,下車后也是以觀景為主,徒步較少。川西的景點大多已被開發,景區很大,徒步較多。</p><p class="ql-block">5. 西藏旅游最大的成本是住宿和油費。每年10月中旬后冬游西藏更是各大景點免門票。川西旅游最大的成本在景區里,門票費,景交車費,索道費,電瓶車費一應俱全。</p><p class="ql-block">6. 川西和西藏的氣候有些相似,6,7,8月是雨季。都說7,8月是他們的旅游旺季,那是因為學生放假,出游的人多了。從觀景的角度說這不是最好的季節,雨水多,不容易看到雪峰,比如我們8次看貢嘎就只見到一次。我認為最好的觀景時段是晚秋和初冬,一是秋景和冬景更迷人,二是晴天概率高更容易見到雪峰。但這個時段有個安全問題是早晚溫度低,路面可能會結冰,所以帶上防滑鏈是必要之舉,開車一定要慢。</p><p class="ql-block">此次滇川西行共行駛近6000公里。平均每兩天做一次核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出來久了很想家。回家前先來酒店旁的岷江和鮮水河交匯處靜賞了幾分鐘(岷江淺色,鮮水河深色)。</p> <p class="ql-block">開啟回家模式。從映秀出發,全程高速,開了10個小時近1000公里回到昆明。回到家很開心,爽爽的睡了一大覺。第二天起來,心情莫名的失落,故寫下此游記作為永久的回憶,也希望能幫到大家。</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施秉县|
原阳县|
汶上县|
宁海县|
聂拉木县|
美姑县|
天峻县|
济宁市|
宁强县|
洛浦县|
正定县|
鸡西市|
友谊县|
调兵山市|
平邑县|
龙南县|
宁武县|
绥中县|
平定县|
石林|
天祝|
伊宁县|
天水市|
凤翔县|
西昌市|
启东市|
沁源县|
平武县|
永州市|
宝应县|
古浪县|
莱芜市|
健康|
潞西市|
武陟县|
怀来县|
个旧市|
永州市|
红桥区|
松潘县|
定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