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同 煤 驕 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從大同煤礦共青團崗位走出的正省部級干部支樹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晉能控股組建后,同煤集團在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但人們仍然懷念大同煤礦這個無形資產(大同煤礦曾在煤炭系統世界知名,中國第一);仍然懷念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那時的大同煤礦;仍然懷念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那時大同煤礦工人們的沖天干勁;仍然懷念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大同煤礦那時的社會風氣;仍然懷念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那時的大同煤礦的輝煌發展歷程。而讓人們引以為榮的是:大同煤礦曾在前六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共為祖國的能源發展貢獻優質煤炭21億噸,(21億噸煤炭按1米的見方排開,能繞中國960萬平方公里周長22000千米95.45圈),六十年來大同煤礦共為國家上繳利稅近500多億元。大同煤礦不但出煤炭而且還出人才,記得那個時候,先后從大同煤礦走出了韓英、王茂林、胡富國、王森浩、王君、支樹平、閆武宏、靳承緒等八個省部級干部以及邵金旺、陳日新(2018年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于“改革先鋒”稱號)、肖向東、劉守仁、馬杰、朱曉喜、彭建勛等為首的幾百名廳局級干部,以金智新(院士)、向寶璜(出席黨的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代表)、陳志清、張枚同(煤炭行業文化終身成就獎)、黃樹芳(煤炭行業文化終身成就獎)為首的上千名科技及文化界各類優秀人才。他們是大同煤礦的驕傲!也是大同煤礦輝煌發展歷史的見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原中央委員、國家質檢總局黨組書記、局長支樹平,是地地道道的大同煤礦職工子弟,是大同煤礦培養起來的干部,是從大同煤礦共青團崗位走向正省部級領導崗位的。多少年來,他雖然離開了大同煤礦,但并沒有忘了同煤,但凡見了同煤人,就要告訴大家,我出生在同煤,同煤是我的第二故鄉,我是地地道道的大同煤礦人,他時時刻刻關注著大同煤礦的發展,只要一有機會就總想幫大同煤礦一把。我們大同煤礦人,為有這樣的驕子而感到無比自豪和榮幸,并感到無尚的光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和支樹平是在貧困時結交的知心朋友,我們從認識到現在已經有50年的友誼了。50年來,無論是同在基層當干事;無論是同在任基層團委書記;無論是在雙方處于上下級關系;無論是一個在政府任職、一個在企業任職;無論是在雙方職位差距越拉越大,工作之地相距越來越遠;我們都相互掛念、不離不棄;我們都心心相印,情同手足;我們都肝膽相照,親密無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原中央委員、政協常委、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質檢總局黨組書記、局長,現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會長支樹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作者和支樹平同志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作者和支樹平同志兩家人的合影。從左至右李春萍(作者愛人)、谷泉、支樹平、邢雁伶(支樹平愛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我們倆是同在基層當干事時做知心朋友的。當年我在局團委當干事,支樹平同志在永定莊礦黨辦室當干事。我們倆有三個共同點:一是我們倆家庭都很貧寒;二是我們倆全家都是姊妹六個;三是我們倆都喜歡寫作,都在崗位上從事文秘工作。我們倆初識于一次蹲點工作中。1976年7月28日唐山發生大地震,其對大同波擊也很大。當年永定莊礦完不成生產任務,加之地震工人們返鄉避險的很多。為此,大同礦務局派出局工作組去永定莊礦蹲點,我從局團委被選派到局工作組隨團蹲點,任務主要是為蹲點工作組領導寫材料做宣傳工作。當年支樹平同志在永定莊礦黨辦室任秘書,是永定莊礦黨辦的主要筆桿子,主要為礦領導寫材料。由于工作需要我們倆經常接觸,后來就處成了知心朋友。對于支樹平同志的家庭和為人,我最初是聽當年的永定莊礦黨辦副主任孫輔智同志介紹的。他對我說:“支樹平同志的父親叫支彩,原是我們礦一個隊的隊長,六六年出了工傷,七五年初病重去世了,家里七口人,他母親一個人拉扯著六個孩子,生活來源主要靠支樹平同志每月36元錢的工資,非常困難。支樹平同志人品好,文學功底好,記憶力好,過目不忘,干工作不怕吃苦,有一股“拼命三郎”的勁頭。一次,給礦黨委搞一個大材料,幾個秘書們搞了好幾稿,領導還是不滿意,最后這個任務就落在了支樹平同志一個人的身上。為搞好這個講話稿,支樹平同志翻閱了大量資料,又一連熬了幾個晚上,突然支樹平同志發起高燒來,我叫他到醫院檢查一下,他堅決不肯,一直熬到把講話稿圓滿完成。寫完講話稿后,到醫院一檢查,說他的扁桃體化膿了,需要手術,沒辦法他才住了院,并做了手術?!甭犃藢O主任的介紹,我從心底非常佩服支樹平同志的為人、學識、能力、和工作的敬業精神。當年工作組要求“三同”,即同上同下同勞動,我們工作組就住在礦招待所,而礦上黨辦室每天陪同我們的就是孫輔智副主任和支樹平同志。按照“三同”,我們要下井到區隊去和工人們一起勞動,上井后還要跑區隊了解掌握生產動態,平時要給工人們寫勸返信,遇有開大會除了要給領導連明晝夜寫講話稿外,礦上的大會會標、發通知、貼標語都是我和支樹平同志的工作。那個時候我和支樹平同志幾乎天天在一起,形影不離。支樹平同志對我特別關照,那個年月,礦上招待所的伙食并不怎么好。支樹平同志經常領著我到他家吃飯。支樹平的母親叫管珍蘭,是個家庭婦女,識字不多,老實本分,但中國人從古至今贊美偉大母親的特質都具備了。她在四十歲丈夫就去世了,身邊還帶著六個孩子。她堅毅、勤勞、吃苦、善良、勇敢,硬是憑著一股決不在困難面前低頭的精神,帶著六個孩子撿炭、撿菜葉、拾土面、吃糠咽菜度過了最困難的幾年,直至把六個孩子一個個養大成人,而她卻苦了一輩子,終身未嫁。老人家對我也非常好,她的大同土飯如:莜面窩窩、莜面魚魚、攪拿糕、攪塊壘、稠粥等等,做的都很有大同特色。每次一去樹平家,老人家一見我,總要問寒問暖,還經常說:“谷泉,樹平的家就是你的家,來礦工作就進家來?!庇幸淮?,我腳生了癬,腳痛的不能走路,樹平除了要陪著我吃飯外,還得領著我去永定莊礦醫院看病,隔幾天換一次藥,直至腳完全好了。支樹平同志和我是知心朋友,有什么知心的話都和我講。他曾對我講:“他從小就很苦,因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在礦井下當隊長,經常不在家。特別是他十三歲那一年,父親出了工傷,一直躺在病床上,家里劈柴、打炭、擔水的活都是他干,家里沒炭燒,他每個星期還要跑到幾公里之外的狼溝去撿炭。他從小長到大,遇到最難的一件事,就是他父親因工負傷在太原住院并去世在路上,那個時候他才剛剛參加工作,沒有一點社會閱歷,父親在太原住了幾個月,送飯、端屎、倒尿全是他伺候,住院期間為讓醫院給父親好好看病,每天他還要代醫院拖地打掃衛生。后來,他父親病重醫院勸其出院,沒辦法硬是他將父親背著上了火車,結果父親在火車上去世了,他還不敢哭,生怕火車服務員把他們攆下火車,硬是偽裝著父親還活著,假裝伺候著,直至返回大同。我父親去世后,家境陷入極度貧困。全家七口人,只靠我一人一月36元工資維持生活。父親去世當月即1975年元月只領到8元工資(因上兩月在太原陪侍父親,幾乎沒工資收入)。剛剛安葬了父親,眼下又要過年,手頭太緊,悲愁交加!7名老同學見狀,慷慨捐助35元,幫助這個家度過了這個最悲痛、最艱難的大年。此番恩情,終身難忘,我常常感念在心。其中一位同學,父親去世,我已在局里工作,專門趕到礦上去抬棺送葬,以盡感恩之情、報答之心。”按我們大同的鄉俗,只有兒子才應盡這樣的責任,而支樹平同志卻能做到。中國最早的一部詞典叫《爾雅》,對孝的釋義為:“善事父母者為孝”,孝道對中國人的意義,不僅是治家治國之道,而且是人的靈魂歸宿所在。我想就這一件事情就能說明:支樹平同志從小就是個十分孝敬父母的孩子,而且是個知恩圖報,樂于助人的人。他懂得:孝道是治家治國的根本,這也是他在后來的發展中,之所以能夠挑起更重的擔子的原因之一。他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佼佼者,也是我們這一代人學習的楷模和榜樣。我以我能和支樹平同志結為知心朋友,這是我這一生的榮幸。講起我和支樹平同志在永定莊礦一同下井、一同跑區隊、一同給職工寫勸返信、一同為領導寫材料、一同發通知、一同寫大會會標、辦礦黑板報的故事,能講幾天幾夜,講也講不完。特別是后來,在他任了局團委書記,家搬到局里后,我成了他們家的???,我們倆的愛人又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兩家親如一家,彼此之間的友誼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當年的局黨委書記邵金旺,他是個老干部,對工作十分負責任,當時局里生產十分緊張,為了保證國家經濟建設的需求,經常組織全局高產,他經常提的口號是“抓革命,促生產”(因那是文革剛結束不久)。當年給永定莊礦派工作組,就是他的主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8年,大同礦務局永定莊礦黨委辦公室全體人員的合影。三排左二是支樹平同志。二排中間者是孫輔智同志(之后他入伍當兵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張照片是谷泉同志(后排左)和支樹平同志(后排右),在一九八一年同在基層從事共青團工作時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當年大同礦務局政治部領導和部門負責人的合影。照片上二排左起第四人是政治部副主任張紹然(當年永定莊礦工作組組長),第六人是局黨委副書記肖向東,第七人是政治部主任方琪,第九人是局工會主席李錦輝,第二人是宣傳處處長劉守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永定莊礦黨辦副主任孫輔智,后任大同市市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支樹平是我們那一茬團干的佼佼者。支樹平同志是1977年5月進入大同礦務局共青團系統的,1985年8月離開大同礦務局共青團系統的,(中間去永定莊礦掘進區任黨總支書記半年),在大同礦務局共青團系統連皮工作了九年。我從1976年5月進入大同礦務局共青團系統,(1982年7月~~1983年7月在局黨校脫產學習一年)自至1984年7月離開大同礦務局共青團系統,和支樹平同志在大同礦務局共青團系統一起工作了八年,應該說對他還是比較了解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①支樹平同志在永定莊礦任團委書記期間,該礦團委在局團委內部是經常出經驗的單位。據我記憶,僅我和局團委姚銀貴同志就先后幾次,深入到永定莊礦團的系統總結他們礦團委的經驗。局團委曾多次在他們礦召開現場經驗交流會。支樹平同志還在局團委在俱樂部召開的全局青年工作會上,介紹過他們礦團委組織廣大青年開展“爭先創優當能手”的經驗。支樹平同志在永定莊礦擔任團委書記期間,他們礦團委主動向礦黨委請纓,帶領青年們承擔了永定莊礦生產過程中的急難險任務。為保證青年突擊活動順利進行,他們先后組建了采煤青年突擊隊、工程青年突擊隊、機電維修青年突擊隊等十幾支青年突擊隊。無論井上井下,每遇急、難、險任務,就能看到青年突擊隊的身影,他們不計報酬,加班加點,苦活累活搶在先,超額完成任務,贏得了礦黨政領導和職工群眾的高度贊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②支樹平同志在任永定莊礦團委書記期間,干得最漂亮的一件事情是:給中央調查組匯報青年職工的思想狀況。1981年9月,中共中央書記處組織國家機關干部到全國各地進行職工思想狀況調查。時任煤炭部總工程師的王森浩(后任山西省省長、煤炭部部長)帶領一個調查組進駐了大同礦務局。中央調查組在永定莊礦調查期間,聽取了礦團委書記支樹平同志的匯報。在長達三個多小時的匯報中,支樹平同志用翔實的材料,對不同層次、不同崗位靑年職工思想狀況作了深入的剖析。他的匯報,中心突出,層次分明,邏輯嚴密,有數據、有事例、有故事,語言生動傳神。讓在座的調查組成員,對這位年輕干部的文才,口才贊嘆不已。事后,據上層人士透露,聽了支樹平同志的匯報后,中央調查組專門出了一期簡報,題目是:《一個了解青年的團委書記》,并向上級匯報了支樹平同志的工作情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共青團大同礦務局第七次代表大會召開,樊榮枝同志(二排右起第十一人)當選局團委書記。局領導肖向東(二排右起第十七人)、馬朝智(二排右起第十八人)、高保林(二排右起第十六人)參加了大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世紀80年代初,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王建功同志曾來大同礦務局團委調研。這是他和全體團干的合影。三排左起第七人是王建功書記,四排左起第四人是支樹平同志,二排右起第四人是作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81年7月,樊榮枝書記(二排左六)調離大同礦務局團委。這是全局各基層團委書記歡送樊榮枝書記的合影。第四排左起第五人是作者,第六人是支樹平同志,當年我們倆站在一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當年,支樹平同志在永定莊礦任團委書記,他們團委在大同礦務局團委組織的“百日出滿勤,百日無事故,百日破紀錄,百日多貢獻”的活動中,破了許多記錄,創了多個水平,支樹平同志曾代表永定莊礦團委在“共青團大同礦務局四百競賽活動總結大會”上介紹經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大同市參加完團干學習班,團干們在大同公園劃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當年大同市團委舉辦的團干學習班,安排的學習內容很多,業余時間還安排了很多活動。其中最精彩的是:大同市各單位團委書記組成一個隊和大同礦務局團委(各基層團委書記)組成一個代表隊打比賽。支樹平同志打前鋒,我打中鋒,我倆配合默契。樹平的精準投籃,我的轉身投籃,把大同市代表隊打的稀里嘩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3、在礦務局團委書記這個崗位上大顯身手。一九八二年九月,支樹平同志被提拔為共青團大同礦務局委員會負責人,同年十二月由中共大同市委常委會任命為大同礦務局團委書記。當月,支樹平同志即赴北京,出席了共青團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并被選為團中央委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當時的大同礦務局,是全國最大的煤礦,下屬40多個縣團級單位,30多萬職工家屬,號稱“百里煤?!薄_@是一個施展才華的大舞臺,在這個大舞臺上,支樹平同志經過苦苦思索,再經過與同事們的集思廣益,確立了面向多數、面向全體青工的著眼點,鮮明地提出了“兩個多數動起來”和“喚起全體”的口號,確定了“當好煤炭基地建設突擊隊,工作打向全國去”的奮斗目標,帶領數以萬計的團員青年,開拓、創新、拼搏、奮戰,導演出一個個豐富多彩、有聲有色,影響了大同一代青年人的青春劇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①傳達會議精神,開創了礦務局共青團組織的先河。一九八二年十二月,支樹平同志出席了共青團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并且被選為團中央委員。大會閉幕后,經過嚴密組織、精心準備,支樹平同志在大同礦務局大禮堂給全體青年們傳達了共青團“十一大”會議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天,偌大的一個大禮堂座無虛席,井然有序,參加會議的基層團組織負責人和團員青年代表全神貫注地聆聽著支樹平同志充滿語言藝術感染力的演講。支樹平同志時而幽默風趣,時而慷慨激昂,妙語連珠,滔滔不絕。他把共青團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新思想,新精神,新方向,新舉措用富有藝術魅力的語言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他的報告如一縷春風撲面而來,他的報告像一場春雨漂灑而至。讓人覺得新鮮異常,讓人覺得振奮異常,讓人感到共青團前景一片美好,前途一片光明。他的報告贏得了在場青年代表同志們的一陣陣掌聲。據細心人統計,那掌聲足足響起四十九次!這在大同礦務局的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它開創了大同礦務局的歷史先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②開辟新的活動領域,開創了礦務局共青團組織的先河。支樹平同志在總結共青團傳統經驗的基礎上,從企業生產經營的實際出發,不斷開辟新的活動領域,把“改革創新,以變應變”的思想,貫穿于“愛崗爭優”以及“包、保、創、建”等系列活動之中。突出抓了五個適應:一是適應企業分工趨細、責任到崗的新情況,組織引導全體青年愛崗爭優,由過去八小時以外為主頻繁突擊轉到以八小時內為主的盡職盡責、爭優秀、多貢獻上來。二是適應企業競爭趨強、全面承包的新形勢,組織成建制的青年突擊隊帶頭承包,起示范帶頭作用。三是適應企業管理趨嚴、環環緊扣的特點,組織青年以發揮體力優勢和發揮智力優勢并重,參加管理,保生產保安全。四適應企業分配趨活、勞動所得和勞動成果緊密相聯的新變化。組織引導青年創效益、創高分,變過去的義務勞動為主為多勞多得多貢獻,勤勞致富爭冒尖。五是適應企業改革趨深、青年活動領域擴大的新課題,建立經?;那嗄昃W絡,為共青團組織更加深入地滲透到企業內部、特別是經濟領域提供抓手和依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③求爺爺告奶奶爭取到活動中心,開創了礦務局共青團組織的先河。說起創建青年活動中心,當時的局團委人都知道來之不易,這是支樹平同志求爺爺告奶奶跑下來的。支樹平同志任局團委書記后,一直想給青年人找一個集中活動的地方。為此,他幾乎轉遍了新平旺的每一個角落,終于發現,在局機關俱樂部東側有一處閑置的建筑比較理想。據說這里原是線路工區的會議室,有人說是準備用來做長途汽車站的。為了爭得局領導的同意,他從房管科找起,一直找到行政處長、分管副局長、局黨委書記,一次次反復說明局團委創辦“青年活動中心”是開展“寫礦山,畫礦山,唱礦山”的活動的需要,是開展文體活動對場地的實際需求,終于得到局領導的認可,同意將該建筑交由局團委做青年活動中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④修建的校北街青年路,開創了礦務局共青團組織的先河。大同礦務局辦公樓東南是學校聚集區,這里有礦務局一中、二中、三中、煤校、技校,正對辦公樓的大街叫校北街,每天數以萬計的學生上學放學都從這條大街通過。但是,當年的校北街只是一條土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就像人們說的那樣,晴天是“揚灰”路,雨天是“水泥”路。為了解決學生們行路難的問題,支樹平同志想把校北街的道路改造作為“青年文明路”的示范目標。他帶領局團委機關人員進行現場勘測,制定了規劃設計方案,組織動員平旺地區機關、醫院、學校的團員青年投入到這項造福后代的青年工程上來。校北街的道路改造工程,從83年春天開始,支樹平同志身先士卒,帶領團員青年挖土方、搬石頭,-米一米地整理路面。局團委的行動得到局筑路隊、工程處等單位的支持,他們支援材料,岀動車輛和專業人員積極配合,終于將一條高低不平泥濘坑洼的土路,硬是修理成了平坦整潔的大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⑤青年歌手演唱會,開創了礦務局共青團組織的先河。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局團委開展的“唱礦山”活動在百里煤海蓬蓬勃勃,聲勢浩大。當時,大同礦務局工會副主席、文委秘書長張枚同創作的歌曲《年青的朋友來相會》,深受廣大團員青年的喜愛,在礦山青年中廣泛傳唱。為了把“唱礦山”活動引向深入。在支樹平同志的倡導下,局團委組織了全局“青年歌手大獎賽”。這次“青年歌手大獎賽”,從基層團組織開始,層層組織,層層開展,處處演唱,把歌聲唱到了車間、工廠,井下大巷。局團委還將“青年歌手大獎賽”中選拔出來的優秀歌手,組成了青年歌手巡回演唱團,深入到大同煤礦各基層單位,包括偏遠的重點工程建設單位和地區偏遠的單位駐地,為全局職工送去了熱情洋溢的歌聲,受到了廣大礦工的歡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⑥遍布礦山角落的“五小”競賽活動,開創了礦務局共青團組織的先河。大同礦務局在全國煤礦企業中,當年屬于最大的企業,團的組織也屬于團干人數最多的企業。為了將團的突擊作用參與到煤炭生產建設的各個方面去,局團委號召團員青年開展以“小革新、小竅門、小建議”等內容的五小競賽活動。煤峪口礦采煤一區五隊團支部書記趙光明,在局團委的指導下,應用QC技術、通過組織青年QC攻關活動,提出對采煤五隊由8101一1工作面直接采到8601一2工作面,這項過空巷的方法采用了QC工作法,得到區隊領導的認可,從七月下旬開始到九月順利進入新工作面,節省搬家用工1500個,回收煤柱原煤2665噸,創造價值61萬元。這項成果獲得大同市全面質量管理優秀小組獎,獲得國家級優秀QC小組證書和獎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⑦共青團山西省委基地建設青年突擊隊經驗交流會在大同礦務局召開,開創了礦務局共青團組織的先河。1983年8月,共青團山西省委在大同礦務局召開了“山西省煤礦基地建設青年突擊隊經驗交流會”,這次會議,規??涨?,影響深遠,中共山西省委第一書記李立功到會并講了話,支樹平同志代表大同礦務局團委在會上介紹了經驗。這是對大同礦務局十幾萬團員青年的鼓勵與鞭策,也是對支樹平同志擔任局團委書記以來工作的肯定和支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支樹平同志擔任大同礦務局團委書記以來:1984年5月,局團委被團中央命名為“新長征突擊隊標兵”;1984年10月,局團委被團中央宣傳部、中央電視臺和《青年文摘》雜志社聯合授予“第一屆全國五四青年智力競賽組織獎”;1984年12月,局團委被共青團山西省委授予“新長征突擊隊紅旗”;1985年5月,局團委在省青年群英會上榮獲“新長征突擊隊紅旗”稱號,團委書記支樹平被評為優秀團干;1985年8月,局團委被共青團中央命名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1985年12月,局團委被共青團山西省委、山西省煤管局和山西電力工業局聯合評為“為重點建設獻青春競賽先進單位”;1985年12月,局團委被共青團大同市委評為“先進團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提升為局團委書記的支樹平同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82年9月,支樹平同志提任共青團大同礦務局團委書記時,和全體團干的合影。照片上前排左起第五人是局黨委副書記郝萬琪,依次為局黨委副書記高保林,局團委書記支樹平同志。三排左起第五人是作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支樹平同志(前排右三)任局團委書記時,局團委全體人員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局團委開辦的文化活動中心被青年們稱為“青年活動樂園”(這是當年的報道)。一年來,接待參觀各式展覽青年一萬多人次,舉辦各種大型聯歡15次,舉辦各種培訓班主23個,舉辦其它活動50多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青年們在文化活動中心跳青年交誼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局團委在文化活動中心舉辦手風琴培訓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支樹平同志任大同礦務局團委書記時,組織局本部地區團員青年修好的校北一條街,現在越發容光煥發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全局歌詠比賽大賽中,煤礦二中代表隊獲冠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支樹平同志任大同礦務局團委書記時,發動青年們展開“唱礦山”活動,一直延續至今,現在起名“礦山百靈”,已經連續搞了十四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煤炭部組織的全國機掘隊“雙上綱要”競賽活動中,大斗溝礦青年機掘隊以單孔2.187米的優異成績獲得.“三連冠”。這是局團委書記支樹平給該隊授“青年開拓先鋒”錦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支樹平同志擔任大同礦務局團委書記時,曾創新開展了“五小活動”,這個活動深入人心,一直延續至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煤峪口礦團委在舉辦青年“集體婚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局團委正召開青年工作研究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看!這幫青年團干部有多自信,多自豪!前排正中是局團委書記支樹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共青團山西省委員會青年突擊隊現場經驗交流會在大同礦務局召開,中共山西省委書記李立功(二排右起第15人)同志親臨大會,二排左起第十一人是支樹平同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4、支樹平同志不論官當多大,平易近人,謙虛謹慎,深得廣大群眾的好評。1985年支樹平同志調離了大同礦務局,他先后任共青團山西省委副書記,共青團山西省委書記,山西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山西省委組織部長,中共河南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河南省委副書記,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副書記,黨的第十八屆中央委員、國家質檢總局黨組書記、局長,全國政協常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現任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會長。我和他是50年的知心朋友,如果讓我來公正地評價一下他,我認為他有五個最突出的優點:一、是人品好。人品的好與壞,評判的標準有五個:①真誠(對人坦誠)、②誠實守信(群眾口碑好)、③謙虛(從不自滿)④、善良寬容(在別人困難時,總能伸出援助之手)、⑤感恩(知恩圖報)這五個方面支樹平同志都占了。過去我一直不明白山西省委書記胡富國,為什么當年要選(團省委書記,年令僅41歲)的支樹平同志任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后來又提任省委常委、組織部長直到今天我才找到答案,胡富國書記真是眼光敏銳、見解高超、獨具慧眼呀!二、是博聞多識。支樹平同志論基礎文憑并不高,但他多少年來一直在孜孜不倦學習,而且是活到老學到老,一直從大專讀到博士,從沒耽誤過一天學習??急本┟焊稍褐?,我也曾考過電大。那個時候團干單位都給放假了,而支樹平因當時已任大同礦務局團委書記,他既要堅持正常工作,還要參加考試,從沒休息過一天,但當年他在電大班的考試成績名列前茅。人們說他過目不忘,這是實事。但我認為:在這個世界上天才是極少數的。我和支樹平相處了50年,據我了解:支樹平之所以能夠做到過目不忘,這和他的勤奮精神有很大關系,其吃苦精神是一般常人所不能比的。每次團的系統開大會,他不拿稿子一講就是三個多小時,而且重復、啰嗦語言很少,可想在這背后,他要比別人多付出多少?這些只有他自已知道。三、是盡職敬業。這一點我不說大家也知道。他二十九歲就當了局團委書記(正處級),后來到了團省委工作,從副職又提升為正職(正廳級);后榮調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提任山西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副省級);1998年10月調任河南省省委常委、組織部長,接著提任河南省委副書記;2005年轉調國家機關:國家質檢總局任副局長、副書記,后又提任國家質檢總局局長、黨組書記(中央委員),他不論走到那里,那里的工作都搞得非常好,而且所到之處,沒有壞名聲,群眾評價都極高,反映都很好,這不能不說他是個盡職敬業的人。四、是無論官當多大,沒一點架子。2012年10月,同煤集團重組漳電,支樹平同志幫了很大忙。在中國證券會重組委無條件通過同煤的重組方案后,當時漳澤電力個別領導有些灰溜溜的感覺表現了出來,支樹平同志得知后,把同煤集團重組漳澤電力領導組全體、漳澤電力領導及中間機構30多人請到質檢總局慶祝,開頭有一段話他說:“重組漳澤電力這既對同煤好,也對漳澤電力好。從同煤講:煤電一體,今后可以發展的更好。而從漳電講:找到了新婆家,這樣可以避免退市。漳澤電力是央企,而同煤過去也是央企。那個時候,同煤的黨委書記中組部任命,同煤的局長國務院任命。同煤集團在煤炭系統世界知名,并不比中電投差。他說自己是大同煤礦的職工子弟,如果沒有大同礦務局的培養,自己不會從一個窮小子,一步一個臺階走到今天,而且還當了國家的高級干部。同煤是他出生的地方,是他的第二故鄉,対于同煤集團的發展和前景,他在時時關注,希望同煤人、攜手漳電人,把大同煤礦的事業共同辦好,讓同煤集團的明天更美好!”一番話說的大家都笑了。支樹平同志平易近人,從不擺官架子,尤其是見到曾經和自己一同工作過老同志,總要問長問短,并予以關心。在見到同煤子弟后,總要摸摸頭、親親臉。對于同志們找上門求他辦事,從不推托,能辦則辦,不能辦則總要解釋清楚。五、是為人謙虛謹慎。他的兩個兒子都是憑自己刻苦學習考上了大學,學校分配的工作,也都不在他領導或分管的省份、單位工作。他常對他們說:“在這個激烈競爭的社會,不要靠父母,不要靠關系,這一切一切都是靠不住的,能靠住的只有你自己!”他要求他們:“要靠自已的打拼,闖出一片新天地!”兩個孩子也樸實謙虛,工作上也很努力。支樹平的愛人邢雁伶,她當過老師、在煤炭系統機關工作多年,她賢惠、善良、吃苦、肯學、勤勞、平易近人,沒有一點“官太太”的架子。邢雁伶的父親是個解放前參加工作的老革命,在大同市政府機關工作是個處級干部,邢雁伶當年找支樹平時,支樹平在學校當教員,支樹平的父親當年在井下工作是個隊長,后來不久就去世了。全家七口人,全靠支樹平一個人的工資支撐,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邢雁伶也沒有退縮,邢雁伶看對的是支樹平的人品、學識、能力。在支樹平同志擔任領導后,經常連點加班,有時幾天家里也見不到人影,在支家、邢家邢雁伶要上管支家、邢家雙方的父母親,下還要照看兩個孩子,特別是在她的兩個孩子上初中后,邢雁伶不但要在生活上關照全家,還要輔導兩個孩子的學習,有幾年把邢雁伶忙的焦頭爛額,但邢雁伶同志非常支持支樹平同志的工作,從來沒有抱怨過,從來沒有在支樹平同志面前發過一次脾氣。邢雁伶同志在她們單位是高管,工作非常認真,學習非??炭?,工作從不讓人瞧不起,她在單位非常低調,在一個單位工作了十幾年,直到退休,人們一直都不知道支樹平是她的愛人。支樹平同志對秘書、對我們這些多年的好朋友,要求也很嚴,每次去他家,他總要告訴你:要敬業工作,廉潔奉公,絕不可學一些壞習慣、壞習氣、壞作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與支樹平同志是知心朋友,他的成長我看的清清楚楚,他的一些優良品格和敬業精神及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影響了我一生。1996年他南開大學政治經濟系研究生畢業,并拿到碩士研究生學位;在他的影響下,我2000年中央黨校科社系本校在職研究生畢業,并拿到了研究生文憑。我和支樹平同志無話不談,在大同礦務局任礦黨委書記工作那一段,支樹平同志已任共青團山西省委員會書記,每遇難題、特別是難解的疙瘩,我總要追到太原向他述說,每當此時他總要給我做思想工作,我有很多缺點如:脾氣暴躁、說話不拐彎,平時工作容易得罪人,就是支樹平同志指出后改正的。他對我十分關心,1984年我考取了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學院,臨行前他向當年大同礦務局主管干部工作的局黨委副書記郝萬琪同志推薦了我。1995年,大同礦務局調整干部,當年大同礦務局黨政并沒有推薦我,但我在群眾推薦時名列前茅,當年中組部有個文件規定:凡提拔任用干部,群眾推薦必須超過投票者半數。當年,來大同礦務局考察干部的有五家上級組織:中央組織部、國家人事部、煤炭部人事司、山西省委組織部、大同市委組織部。當時支樹平同志任山西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山西省委組織部對這次考察負有監督責任。當時煤炭部在全國一共考察了200多名干部,這些同志先后都安排了,唯有我一直遲遲安排不了。支樹平同志代表山西省委組織部曾多次趕到煤炭部和其商量我的安排問題。后在他的溝通下,煤炭部和山西省委協商同意,把我安排在了煤炭部、山西省共管單位:太原煤氣化總公司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提任山西省委常委、組織部長的支樹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作者夫妻兩人和支樹平同志愛人邢雁伶(左二)、支樹平同志大兒子支吉(左一)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支樹平是個知恩圖報的人,雖然他離開了永定莊礦,但他心里總惦記著永定莊,但凡回到大同,只要有時間總要返回永定莊礦看看原來的礦山,看看原來和他一起工作過的老領導老同志。這是2011年8月2日,支樹平(左一)又一次來到他曾工作過的永定莊礦看望干部職工,和礦領導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18年8月9日,時任十三屆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支樹平(右三)時隔7年再次來到永定莊煤業公司看望干部員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支樹平同志知恩必報。這張照片中坐在凳子上的叫郝萬琪(己故),原是大同礦務局的局黨委副書記,是支樹平同志的老領導。在郝萬琪書記退休、特別是生重病的十年中,不論工作多忙,支樹平同志只要一有時間就去家探望他。他去世后,他的愛人、孩子支樹平都予以關照,多少年來從未中斷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張照片二排左起第六人叫毛生淵,原是大同礦務局的團委書記,曾任永定莊礦黨委副書記,是支樹平同志的老領導,文革中就因寫了一篇文章受到影響,之后組織上又給他恢復了副處職務。支樹平同志有情有義,不忘舊恩,不論是毛生淵同志受到沖擊,還是恢復了職務,支樹平同志對他的關懷始終如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張照片中坐者叫李占林(已故),原任永定莊礦黨委書記,是支樹平同志的老領導,退休后生了重病。此時,支樹平同志已升任副省部級干部,后來又提任正省部級干部,無論是在太原工作,還是在河南工作,特別是調回北京工作,每年春節放假,支樹平同志總要抽出時間去探望李占林書記。這張照片是2012年春節期間,作者(右三)陪同支樹平同志(右四)去看望李書記時和他全家人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支樹平同志在回答記者的提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支樹平同志在全國質檢大會上講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支樹平同志和外國友人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支樹平同志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王毅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支樹平同志在質檢系統下屬單位調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支樹平同志參加國際質檢工作研討發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支樹平同志和董明珠同志進行親切交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支樹平同志深入基層調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支樹平同志(中)檢查基層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支樹平同志(右)在聽取基層單位領導匯報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支樹平同志離開大同礦務局已經40年了,雖然他離開了大同礦務局,但大同礦務局的老百姓并沒有忘記他,總要說起他,說他是大同礦務局走出去的優秀干部,說他是大同礦務局的驕子!說他是大同煤礦職工的驕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章中的主要內容采編、調研由原同煤集團老年戰略研究會副秘書長、原大同煤礦團委書記毛生淵同志,同煤集團原文委主任李君同志,大同煤礦著名作家劉云生同志負責,同煤集團老年戰略研究會全體同志參與研究討論方案,在調查過程中我們還專門采訪了原在支樹平同志身邊工作過的如:常征、劉珂、胡永剛、范云等同志,最后由原同煤集團黨委副書記、同煤集團老年戰略研究會會長谷泉同志進行修改、統編,并配以照片說明和音樂)</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O二二年七月九日</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旌德县|
买车|
山东省|
广饶县|
博罗县|
渭源县|
七台河市|
小金县|
民丰县|
衡阳市|
康乐县|
观塘区|
武清区|
四川省|
刚察县|
西丰县|
武夷山市|
久治县|
涞源县|
三门县|
蓝田县|
深水埗区|
嘉义县|
固阳县|
杭锦旗|
西宁市|
和平县|
云浮市|
平乐县|
陇西县|
潜江市|
丹凤县|
富源县|
宜宾市|
东兰县|
大厂|
江永县|
长垣县|
龙游县|
太原市|
库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