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口碑傳頌的書法大家涂廷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夸獎。”這句話用在書法大家涂廷多先生身上,那是再合適不過了。在襄陽,他是一個代表性的文化人物,是婦孺皆知的“涂老爺子”。我在網絡上搜索一下關鍵詞“涂廷多書法”,鋪天蓋地呈現出來的是涂廷多先生的書法作品圖片,而關于他本人的介紹,權威性詞條上的文字不足500字,真是難以置信,可謂“低調到塵埃里了”。可見,關于他的事跡,見諸文字的不多,大多是口口相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卓然超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涂廷多何許人也?他1945年出生于湖北襄陽,字群子。我想:“群子”意為百姓中普通一員,也有老百姓的兒子之意。他五歲習書,從藝五十余載,通過長期不懈的奮斗,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成為書法大家、書法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p><p class="ql-block"> 他是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三、第四屆理事,中國書協第五屆事業發展委員會委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湖北省政協第八、九屆委員,原湖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湖北省書畫研究會主席團成員,襄陽市書法家協會第二、第三、第四屆主席,襄陽棋院院長,隆中書畫院院長,高級工藝美術師。</p><p class="ql-block"> 他的書法,取法乎上,又隨時代,碑帖融合,博采眾長。其書風“厚重雄強、蒼勁瀟灑”,“高古拙樸、大氣豪放”。欣賞他的作品,給人以觸及靈魂的震撼和催人奮進的力量。他待人真誠、辦事嚴謹、樂施奉獻、善推新人。他重視個人努力,尤重集體之合力。數十余年間,其作品多次在國內外重大展覽、重要報刊、出版社入展、發表、出版或獲獎。是“襄陽孟浩然詩會”、“中國襄陽米芾書會”、“全國財稅系統書畫大賽”、“全國六十二座歷史文化名城書畫攝影大賽”、“紀念襄陽解放五十周年中國書畫展”等全國性活動的主要組織者之一。是《書苑》、《中國財政四十周年書畫作品集》等數十部專業性大型圖書的主要編輯者。著有《涂廷多書法選》、《涂廷多書法輯》、《行書楹聯墨跡選》、《涂廷多書法藝術/榜書作品選集》、《襄陽建城二千八百年記》、《硯田涂廷多》等。沈鵬、王學仲等先生曾為他作品集題寫書名。二000年被中國書法家協會評為德藝雙馨會員,二00八年被中國書協評為書法家進萬家先進個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初心不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涂廷多先生出生于舊社會,家庭貧寒。家里人曾因求人寫對聯遭拒,感情受到很大打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他少小學書,稍通書法門徑,就定下初心: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無論外界風云如何變幻,他一生堅守初心,始終不渝。</p><p class="ql-block"> 他常年奔波于城市鄉村,深入各行各業,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傳播書法藝術,指導習書創作,努力實踐自己的追求和夢想。</p><p class="ql-block"> 在襄陽的大街小巷,在偏僻的山村,在機關、軍營、學校、醫院、工廠、商場,甚至小吃店、美發店、小茶樓,更不用說名勝古跡、文化場館,都能見到他的書法作品,而且大部分為無償奉獻。他曾遭到有些人的非議,認為他作為一個書法大家“太沒有身價了”,而他總是淡淡一笑回應。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是黨和人民哺育了他,是社會在他從藝工作困難時伸出了援手,這一種恩情,一生一世難以報答!</p><p class="ql-block"> 在抗震救災中,他組織書法家和社會愛心人士義捐,危難時刻見真情。他組織多次向貧困山區捐贈,資助貪困學生。他還結對幫扶困難戶,使其脫貧致富。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中,他又以年邁的身躬,把文化藝術的種子播撒在田邊地頭。此類助人為樂的事情,不勝枚舉。</p><p class="ql-block"> 2019年,樊城區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涂廷多先生擔任高級顧問,為黨員和社區群眾講述自己做為一名文化工作者,以文修身、以文治家、以文報國的生動故事。組建家庭教育輔導講師團隊進社區、進學校。開展“家風家教公益講座進社區”,普及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弘揚優秀家風文化,拓寬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實現形式,推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關心青少年事業做實做細接地氣,受到基層和群眾的普遍歡迎。</p><p class="ql-block"> 2022年4月,涂廷多通過媒體得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樊城董家臺社區黨委書記唐玉敏想請書法家為洛陽市贈送的牡丹畫團扇題字時,涂廷多則用題字“博愛”“友善”等表達了對戰疫英雄們的敬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桃李芬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涂廷多等前輩書法家的培養下,襄陽已有50多名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省市級會員數百名。在他任襄陽市書協主席期間,襄陽曾創造在湖北省書法屆展中四連冠的佳績。著名書畫家、藝術評論家嚴學章曾和涂廷多共事多年,他認為,從襄陽走向全省全國的有影響的書家,要么是涂老師的學生,要么得到過涂老師的幫助指教,可謂桃李滿天下。</p><p class="ql-block"> 即使是象我這樣的書法愛好者,他也樂此不疲地給予指教和幫助。2015年元月,襄陽市美術館舉辦了“三羊開泰一一田文化、趙開成、劉陽書法展”,作為荊楚文化春節惠民活動之一。當襄陽電視臺突然提出要釆訪我時,需要請涂廷多老師評點一下我的書法作品。時間緊迫,我撥通了涂老師電話,他當即答應。我把他直接從工作室接到采訪地一一米公祠。面對鏡頭,他略加思考地說:“他(劉陽)是博覽了漢代隸書的碑刻,又研究出適合自己表現手法的,表現自己意識的那種隸書書風。”如無平時對后學的關注關心,是斷然說不出這句簡短而準確評價的。</p><p class="ql-block"> 青年書法家李俊杰談到一件往事,他說:“我在學習書法這件事上很幸運,遇到了很多貴人的鼓勵和幫助。雖說我從小就練字,但一直是自己瞎琢磨,離專業差得遠。我起初想學好書法,于是寫了一封信給襄陽市書法家協會,討教寫字的訣竅,我當時誰也不認識,也沒有寫具體收信人,沒想到卻真有老師回信,信上鼓勵我要堅持學習。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回復我的是著名書法家涂廷多先生。”</p><p class="ql-block"> 李俊杰出生于1980年,他在涂廷多老師的指導幫助下,經過多年學習,轉益多師,以“師古不泥”的態度學習傳統經典,終于成長為一名頗具影響力的“書壇俊杰”。其作品在第八屆中國書法篆刻展、全國第四屆正書展等大型展賽中斬獲大獎,并十余次入展全國展。剛屆不惑之年的李俊杰,如今于書法五體皆能,并形成了古雅厚重又空靈精微的藝術風貌,他現在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湖北省書法院首批研究員、湖北省書協創作研究員、湖北省優秀文藝人才庫專家,作品被中外文化藝術機構收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添彩名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1年6月,襄陽市被授予中國書法名城稱號。當時,中國書法家協會相關領導,在位于漢水河畔的米公祠前為襄陽舉行了命名授牌儀式,襄陽市成為湖北 省 第 一個、中國第九個中國書法名城。涂廷多和襄陽書法界多年的宿愿終于圓夢。</p><p class="ql-block"> 中國書法名城評選活動由中國文聯、中國書法家協會(簡稱中書協)于2006年啟動,在全國僅評選10個城市,此前有蘇州、杭州等8個城市獲得該稱號 。2008年,襄陽市啟動了“中國書法名城”的申報工作,作為最初申報的組織者之一,時任市書協主席的涂廷多見證了這塊“國牌”從申報到授牌的全過程 。</p><p class="ql-block"> 中國書法名城這塊“國牌”的取得,不僅是襄陽文化藝術界的大事,也是全市人民的大事。2006年底,涂廷多得知中書協將在全國評選“中國書法名城”,便開始積極領會相關文件精神,整理相關資料文件,裝訂成冊。</p><p class="ql-block"> 申報“中國書法名城”的城市需要達到諸多條件,例如:該城市歷史上要有書法名人;后人要有該著名書法家的紀念場館;不僅要有書法組織,還要有相關活動。而這幾點襄陽均達到申報標準:襄陽有米芾,有米公祠,有襄陽市書協,舉辦過米芾書會、中國財政四十年書畫展等大型活動。</p><p class="ql-block"> 于是,涂廷多便建議省書協向中書協報告,開始申報籌備工作。當時省文聯和省書協高度重視。他們都認為,“中國書法名城”不僅是襄陽的,也是整個湖北的。</p><p class="ql-block"> 可以說,襄陽能夠被授予“中國書法名城”稱號,首先得益于襄陽出了米芾。米芾,這位中國書畫史上的奇才,以他在書法、繪畫、收藏、鑒賞等方面的成就,自北宋以來,影響了一代又一代書畫愛好者,為華夏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貢獻。歷代襄陽人也一直以米芾為榮,據說自元代以來,人們就修建廟宇紀念他。經過明清兩代和近年的擴建,形成了今天占地一萬多平方米的米公祠。而擁有跟書法大家有關的歷史遺跡,是“中國書法名城”評選的另一重要標準。</p><p class="ql-block"> 除了歷史上要有書法大家,有一支有影響力的書法家隊伍外,良好的書法氛圍和群眾基礎、市里對文化建設的重視、書法教育的普及、書法品牌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等都是“中國書法名城”考核的標準。襄陽的書法隊伍建設在全省位居前列,并且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當年申報時,襄陽已有中書協會員50余人,省書協會員246人,襄陽市書協會員660人,有350余件作品在中書協舉辦的各類大賽中入展,襄陽市書協還被中書協授予“全國書法家進萬家活動先進集體”稱號。1985年11月,中書協、省書協、市文聯、市書協等聯合舉辦了米芾書會和米芾書會書法作品展。時任中書協主席的舒同和86名中外書法家、書法理論家以及日本代表團一行,央視等27家新聞媒體光臨襄陽,共同上演了一場空前的襄陽米芾文化盛會。大會收到中外書法精品300余幅,書學論文100余篇。中書協主辦的《書法通訊》評論本次書會“對歷史文化名人的專題研究尚屬首次”。</p><p class="ql-block"> 襄陽能夠得到這塊“光芒四射”的牌子,是襄陽文化積淀的結果,也是市委、市政府和文聯等部門關懷重視的結果,是襄陽書法家和廣大書法愛好者努力的結果,也是社會各界支持的結果。</p><p class="ql-block"> 2008年,中書協經過初步研究,把襄陽納入預選的范疇。2009年,中書協對襄陽進行了第一次考察驗收。在當時的匯報會上,中書協領導肯定了襄陽的成就,同時也對襄陽創建中國書法名城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見和建議。此后,襄陽根據中書協提出的建議進行了整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投資數億元新建和擴建各類文藝場館,先后新建了展覽館,擴建和修繕了米公祠等;整合仲宣樓等10余處資源共2萬多平方米展廳,作為書法繪畫展覽交流場所;每年投入60多萬元專項經費用于舉辦各類書法活動,并把書法藝術內容納入全市中小學教育教學體系,新命名了“米公小學”等一批書法特色學校。“這才是襄陽,襄陽書法藝術不怕后繼無人。”當年,驗收團看到米公小學的學生們在操場上共同揮毫書寫時贊賞不已。</p><p class="ql-block"> 2011年1月21日,經過最后審查,中國書法家協會正式授予襄陽“中國書法名城”稱號。涂廷多說:“米芾不僅是是襄陽人民的寶貴財富,還是全國的、世界的精神財富。襄陽書法界、襄陽市民,有責任、有義務弘揚米芾的書法藝術和藝術思想。我們要珍惜、維護、運用好‘中國書法名城’這塊牌子,把米芾書風傳承好,把襄陽的書法事業發展好,助推襄陽文化的繁榮,為襄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增光添彩!”</p><p class="ql-block"> 2019年9月,“慶祝新中國七十華誕/涂廷多書法展”在大圖美術館舉行。涂廷多老師這次書法展,展出了近幾年創作的精品力作,人書俱老,表達了他愛國、愛黨、愛人民、愛家鄉的真摯情感。各級領導和各界人士,紛至沓來,觀展熱情持久不衰。</p><p class="ql-block"> 我懷著感恩和崇敬之心參觀完每件作品,駐足沉思良久,感慨萬千,揮毫寫下感言:高山仰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10日于鹿門精舍</p> <p class="ql-block">涂廷多先生在襄州區龍王鎮松樹坡村考察文旅助推鄉村振興工作</p> <p class="ql-block">為七里山森林公園題字</p> <p class="ql-block">在樊城區金牛村指導文化建設</p> <p class="ql-block">在米芾故里米莊鎮指導美麗鄉村建設</p> <p class="ql-block">為襄陽古城門書寫對聯</p> <p class="ql-block">參加楊守敬書法作品展暨藝術研討會</p> <p class="ql-block">“慶祝新中國七十華誕/涂廷多書法展”部分作品欣賞</p> <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在參觀涂廷多書法展后留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远县|
东光县|
盈江县|
宝清县|
大庆市|
四会市|
土默特左旗|
施秉县|
青州市|
卓资县|
广汉市|
遵化市|
汉川市|
通州区|
大关县|
桑植县|
阿坝|
开远市|
榆社县|
嘉鱼县|
宁陕县|
濮阳县|
古蔺县|
甘洛县|
桂阳县|
广丰县|
南宁市|
织金县|
阿合奇县|
宁安市|
宁阳县|
株洲市|
贵定县|
积石山|
孟连|
珲春市|
石门县|
吉安县|
临颍县|
新乡市|
十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