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節假日,打開朋友圈,都能看到很多朋友分享他們的快樂。<br>但他們的開心是真的嗎?還是為了掩蓋內心的痛苦。<br>或許,有些笑不是真的開心。<br>他們只是用一張張的圖片掩蓋起自己真實的模樣。<br>下次,當你發覺你朋友似乎有不妥的地方時,不如主動問一句“你還好嗎?”<br>朋友圈是一個人的另一張“臉”。<br>你可能不知道,你的朋友圈,不止暴露了你的生活。<br>還可能暴露了你的抑郁傾向。<br><br> 01 <br>“曬照狂魔”<br>可能是潛在抑郁癥患者<br>一項發表在EPJ數據科學雜志上的研究結果表明:<br>只需要根據Instagram和其他社交平臺上的信息,就可以識別一個人是否有抑郁傾向。<br>預測準確率高達70%。<br>研究人員選取了包括健康人、臨床抑郁癥患者、以及患過抑郁癥后康復的人在內的166位Instagram用戶。<br>對他們發在Instagram上的四萬多張照片進行了人工評分和電腦測評。<br>人工評分時,實驗員根據照片給人的直觀感受進行打分。<br>電腦測評則是借助軟件,分析照片的色彩飽和度、亮度以及清晰度,同時還會通過面部識別監測人臉。<br>測試結束,研究人員發現:<br>患有抑郁癥或有抑郁傾向的人,更偏愛模糊褪色或者“黑白灰”等暗色系的照片;<br>非抑郁用戶則更喜歡色彩明亮豐富、清晰的照片。<br>不止如此,抑郁用戶更喜歡用黑白濾鏡,非抑郁用戶更偏愛彩色濾鏡。<br>實驗者指出,用發布在社交平臺上的照片色調和亮度判斷一個人是否是否有抑郁傾向,雖然不能百分百準確,但足以作為診斷的一個參考依據。<br>研究結果中,還有幾條有趣的發現:<br>有抑郁傾向的用戶,更喜歡發布含有人臉特寫的照片,照片中的人數比非抑郁用戶少很多。<br>抑郁患者或有抑郁傾向者發布的照片,收獲的評論數要比非抑郁用戶多;<br>但非抑郁用戶獲得的點贊會更多。<br>雖然距離精確預測還有一段距離,可這種方式,對普通人來說,卻有著重大意義:<br>也許多留意一下朋友圈照片的細節,就能在某個時刻拯救一顆瀕臨崩潰的心。<br> 02 <br>朋友圈的碎碎念<br>也能看出是否抑郁<br>一張普通的照片就能反映一個人的心理。<br>那一段精心編輯的文字又是否能暴露一個人的狀態呢?<br>國內也有人做過一項實驗:通過學生用戶在微博上發布的動態來識別他是否患有抑郁癥。<br>研究人員抓取了學生們的個人資料和微博信息,給非抑郁用戶和有抑郁傾向的用戶分別做了人工標注。<br>確認了關鍵詞詞頻、表情符號頻率,對比了這些用戶在社交網絡上的語言、行為各方面的差異。<br>并通過計算機程序算法,建立了一個“抑郁傾向用戶分類識別模型”。<br>結果顯示,在社交網絡中,潛在的抑郁癥患者更傾向于:<br>“在休息時間活躍,與他人建立聯系的意愿更低,在網絡中受到關注也比較少?!?lt;br>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在網絡上表現出的負面情緒傾向,遠遠超過非抑郁用戶。<br>比起朋友圈,現代人似乎更傾向于在微博表達負面情緒。<br>一些不敢發在朋友圈里的話,大多消極且喪。<br>朋友圈一片歲月靜好,微博翻了幾頁只有“人間不值得”。<br>微信里是積極向上的進步青年,微博里是天天把“死”掛在嘴邊的絕望少女。<br>只是因為微信里的大都是熟人,而微博可以只有自己和陌生人。<br>那些不想被人察覺的痛苦,就一股腦地丟到更加無法被人發現的地方。<br>即使是這樣,我們還是時不時會在朋友圈里刷出這樣的一些動態:<br>“生活不順嗎?多照照鏡子, 你就明白原因了?!?lt;br>“如果擺錯地方,鉆石也會被當作石頭。但石頭不管擺哪,都還是石頭?!?lt;br>一段看似調侃實則喪氣的文字,再配上一張表情包。<br>或者是曬出一件剛經歷的傷心事,可非要用“我沒事”來掩蓋。<br>想得到安慰,又要假裝堅強。<br>心理科醫生表示:“人們在朋友圈發布的內容往往受到性格的影響,有的人善于管理情緒,有些人則不善于管理。<br>同樣的一個小事故,可能有人會開開玩笑就過去了,有的人則會憤怒?!?lt;br>發朋友圈來宣泄負面情緒本身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br>可“情緒會裹挾思維,如果不積極管理、及時調整,就有可能影響到對生活的認知,不管發生什么,都會給自己負面暗示。”<br>這樣潛在的抑郁癥患者,需要自己稍稍“走出來”,更需要朋友多給他們一些關心。<br>通過朋友圈,或許就能看出一個人的抑郁情緒。<br>很多人,可能只是在假裝快樂。<br> 03 <br>抑郁<br>可能離我們很近<br>微博也好,朋友圈也好,一些很喪的段子總能引來不少人點贊。<br>當代人的情緒變化,也許真的沒那么樂觀。<br>而抑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長期負面情緒累積的后果。<br>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數據,目前抑郁癥是全球第四大疾病。<br>全球有超過3億人罹患抑郁癥,并且,任何年齡段都不能幸免。<br>剛剛過去的世界心理健康日(10月10日)上,Kantar Health發布了《全球健康調查》(Global Health and Wellness Study )。<br>報告顯示,在美國,有28.4%的人經過自我檢測后發現抑郁癥狀。<br>在中國,這個數字是3.7%,目前已確診的抑郁癥患者為3000萬人左右。<br>這其中只有不到10%的人能得到專業的救助和治療。<br>更多的患者或許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患有抑郁癥,更別提治療。<br>抑郁癥診斷起來并不容易,普通綜合性醫院的非專業心理科醫師,對抑郁癥的識別率也很低。<br>何況,在很多人眼里,抑郁癥是“矯情”,是一時“難過”,而不是病。<br>所以許多人不愿讓別人知道自己“可能病了”,更無法從旁人那里獲取幫助。<br>常常導致的結果是,誤診、漏診、病情延誤。<br>而對于更多的人來說,抑郁癥或許稍顯嚴重,抑郁情緒卻可能經常出現。<br>或者是因為工作不滿意受到挫折,或者是因為感情不順心遇到傷害……<br>抑郁情緒總是和坎坷相伴,說來就來。<br>它可能就潛伏在你朋友圈里的某一張照片、某一句留言里。<br> 04 <br>適時的關心<br>有時可以救人一命<br>很多時候,我們能感受到自己情緒的低落,卻很難察覺身邊朋友的異樣。<br>尤其是那些選擇用微笑掩蓋悲傷的人。<br>臨床心理學上有一種常見心理疾病,叫“微笑抑郁癥”。<br>患者總在他人面前表現得很開心,內心卻時刻承受著抑郁的折磨,每天都在低落的情緒中掙扎。<br>外表性格張揚的陳奕迅,會唱《孤獨患者》給自己聽:<br>“我是個有情緒病的愛哭鬼,表面是樂觀的人,偶爾會許多感觸,不是不知足,我很知足。可心中就是有一股悶氣,很難過。”<br>五年前,南京一位大四女生@走飯在微博上留下遺言:<br>“我有抑郁癥,所以就去死一死,沒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離開。拜拜啦。”<br>其實她在微博里,也寫過很多有趣的小段子。一邊展現著幽默風趣,一邊傾訴著自己的絕望。<br>“你看的朋友圈,其實是朋友發出的‘求救信號’。”<br>很多時候,這并不是一句玩笑。<br>職場要求所有人“刀槍不入”,成人世界要求人“不動聲色”,父母要求孩子“樂觀堅強”……<br>于是只好藏起悲傷,帶上“微笑面具”。<br>偶爾實在忍不住了,才會把自己的失落小心翼翼地藏在朋友圈里、歌詞里……<br>或許,關于抑郁癥的研究能否真的用來預測抑郁癥,實驗結果并非那么重要。<br>重要的是,它提醒了我們:<br>是不是該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朋友圈?<br>是不是可以偶爾給予一些朋友更多溫暖?<br><br>抑郁癥不是絕癥,大約85%的抑郁癥患者都會克服病魔,而不是走上自殺的道路。<br>有網友在Instagram上發現一件暖心的事情:<br>當你搜索#depression(抑郁癥)的時候,系統會自動詢問你是否遇到了困難,是否需要幫助。<br>未必所有抑郁傾向的人,都會被這一點小小的溫暖感動。<br>但可能每一個正在經歷抑郁情緒的人,都希望在難過的時候,能有一雙手稍微拉一下他們。<br>2017年美國MTV 音樂錄像帶大獎現場,三位說唱歌手帶來了《1-800-273-8255》這首歌。<br>一群人穿著白色T恤走上臺,他們的衣服正面無一例外都寫著一串號碼“ 1-800-273-8255 ” ,背面寫著 “ you are not alone ”(你不是一個人)。<br>這串號碼是美國預防自殺熱線 。<br>而穿著白色T恤的所有人,都曾有過自殺經歷。<br>他們用這種方式告訴觀眾:當你感覺情緒低落、甚至有自殺念頭的時候,別忘了尋求幫助,你永遠不是孤單的一個人。<br>表演結束第二天,打入預防自殺熱線的電話,出現50%的增長。<br>現代人變得越來越容易抑郁。<br>一件小事,就足以讓人崩潰抓狂。<br>越來越喪,也變得越來越需要一句安慰,一個擁抱。<br>如果你也發現,最近好朋友突然開始在朋友圈里發布各種暗色系的圖片。<br>或者一些消極、略顯疲態的文字。<br>別怕麻煩,主動地找她聊天,了解她的近況吧。<br>他們需要你,幫助“作繭自縛”的他們,“破繭而出”。<br>有時候,“不被理解之痛,也是死亡的推手?!?lt;br>來源:槽值(id:caozhi163)<br><br>【文章來源:525心理網 。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請及時聯系刪除,謝謝。】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吉沙县|
宣城市|
开平市|
田东县|
长岭县|
剑川县|
高雄市|
北票市|
武功县|
榆树市|
南平市|
桐乡市|
尤溪县|
惠安县|
大安市|
格尔木市|
土默特左旗|
体育|
彰化县|
车险|
台湾省|
紫阳县|
镇巴县|
林芝县|
八宿县|
南川市|
茌平县|
七台河市|
虎林市|
星座|
大姚县|
海南省|
汝州市|
仙居县|
游戏|
蕲春县|
赣榆县|
普洱|
加查县|
徐州市|
布尔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