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都知道湖南人愛吃辣、四川人愛吃辣,其實浙江也有個地方的人愛吃辣。在嗜辣這件事上,衢州作為浙江很能吃辣的城市,在長三角的美食版圖里占據一席之地。倘若地處錢塘江中上游的金衢盆地是一口熱油巨鍋,那么衢州人最想做的一定是抓滿一把紅彤彤的辣椒,遍撒鍋中,任辣香翻滾流淌、恣意飛舞,宣示著這座至辣之城的天賦異稟和特立獨行。</b></p> <p class="ql-block"><b>曾經有這樣一個段子——幾位上海人到衢州出差,再三叮囑飯店廚師不要放辣,結果端上來的菜雖沒辣椒,但還是被辣得滿頭大汗、口舌冒煙。他們生氣地跑到后廚去“理論”,仔細復盤后恍然大悟,只能無奈感慨:“這還了得,原來衢州連菜鍋都是辣的!”</b></p> <p class="ql-block"><b>這些年,隨著重慶火鍋、水煮魚、麻辣香鍋、小龍蝦等辣味美食在天南地北攻城略地,辣,漸漸演化成一種國民口味。越來越多追求無辣不歡的饕客,紛紛慕名來到衢州尋辣。對他們而言,這里已經成為長三角“熱辣之都”。這也難怪,“衢州之辣”頻頻成為熱搜爆款。在抖音、微博、微信、B站等社交媒體平臺上,美食大咖盜月社、張喜喜、烏啦啦等前赴后繼來挑戰(zhàn)“衢州之辣”的最高段位。透過視頻,老饕們額頭冒汗、毛孔張開,為億萬網友真實演繹了什么叫“在衢州辣得上頭”“媽媽,我在衢州辣哭了”……</b></p> <p class="ql-block"><b>有這樣一種說法,辣椒作為舶來品的歷史不過400年。據考證,古代文獻里最早記錄的辣椒,出現于晚明浙江文人高濂所著的《遵生八箋》。彼時辣椒雖早已從海上絲綢之路登陸浙江,卻難成氣候,撼動不了江南滋味的大格局。“出師不利”的辣椒,宛如一個失意之人,只好默默卷起行囊,從沿海向內陸地區(qū)輾轉漂泊,潛行蟄伏于崇山峻嶺中,等待著伯樂垂青。</b></p> <p class="ql-block"><b>“既然辣椒敗走浙江,可它怎么又卷土重來,最終扎根衢州?”關于衢州為何擁有嗜辣的基因,一直眾說紛紜。比較流行的說法來自人文地理上的解讀。衢州地處浙皖閩贛的四省邊際,素有“四省通衢、五路總頭”之稱,山水相依促成了人文相親,也融合出了獨有的美食流派。歷史上各路人流、物流、商流在衢州匯聚、流動,不僅造就了昔日經濟繁榮的蒸蒸景象,更是催生了海納百川的美食文化。這其中,辣味在衢州萌發(fā)、傳播、生根,成為一股潮流時尚。同時,衢州特殊的盆地和山區(qū)地貌,也驅使人們用辣椒替代珍貴的食鹽,來祛除悶熱和濕冷,辣味飲食的意義價值得到彰顯,并真正為普通百姓所接受、認可和喜愛。衢州菜,因此既承襲了贛菜的辣,又吸收了浙閩菜的鮮和徽州菜的咸,經過砥礪切磋和苦練內功,形成一套衢派辣味寶典——“鮮辣大法”。比如衢州境內與江西接壤的常山縣,便屬該市首辣之縣,當地甚至有紅辣椒炒青辣椒號稱“絕代雙椒”這樣的奇菜。</b></p> <p class="ql-block"><b>衢州菜的代表之作“開化青螄”,曾在《舌尖上的中國2》火熱打榜。作家龍一風卷殘云下肚后,如是總結衢州的鮮辣大法:螄肉脆鮮,尾端清甜,當然,還有調味的辣,是那種揮汗如雨的辣,也是酣暢淋漓的辣。</b></p> <p class="ql-block"><b>辣,從三衢大地四散而去,引領著衢州人創(chuàng)造出千種風姿、萬般風情的辣味人間。衢州作家許彤在《衢州有意思》一書中生動地描述了衢州人的一天:早晨從加了辣椒的豆腐花、烤餅、擱袋餅、醬粿開始,出差、旅游總要帶上一罐衢州杠醬。哪怕是在酷夏,也要在沒有空調的大排檔里點上熱辣辣的菜肴,儼然是“活在浙江的四川人”。辣椒映照了衢州人的“溫雅、堅韌、豪邁、勇毅”性格底色,也陪伴著衢州人在大江大河的變革浪潮中不斷探索和突圍。用衢州話來說,這里的人骨子里都帶著一股辣椒般的“殺勁”。世人皆知衢州美食的頂流是“三頭一掌”,可誰又曾想到,它卻是無中生有的時代浪花。</b></p> <p class="ql-block"><b>食物匱乏的上個世紀,精打細算的衢州人常去國營食品公司冷凍廠“撿漏”,買少人問津的兔頭等下腳料。為了讓骨多肉少的兔頭嚼出人間至味來,衢州人競相搭配辣椒、中藥材等各種佐料進行反復烹飪,讓冰凍兔頭“起死回生”。 上世紀80年代末,第一批勤勞的衢州阿姨在家門口擺出了鐵鍋,售賣自家的秘制香辣兔頭。久而久之,衢州的酒肆菜館里,也開始風靡以鮮辣兔頭、鴨頭、魚頭、鴨掌為代表的“三頭一掌”,逐漸成為一邑風景。至今衢州最好吃的“三頭一掌”,都藏在犄角旮旯不起眼的弄堂里。“三頭一掌”的流行,促使辣味成為衢州一張獨特的標簽,開始走出衢州、走遍四方。</b></p> <p class="ql-block"><b>22年前,《浙江日報》頭版曾刊發(fā)一篇通訊并配發(fā)短評,對比了衢州的兩張鮮辣美食名片“兔頭”和“不老神雞”在品牌化和產業(yè)化之路上的迥然境遇,疾呼“營銷創(chuàng)新”和“產品創(chuàng)新”攸關產業(yè)的生死存亡。來自新世紀的靈魂拷問,讓衢州人痛定思變——如何端著鮮辣美食大步流星走出去?怎樣抓住更多的胃,拴住更多的心?“衢州之辣”加速開啟模式創(chuàng)新、管理創(chuàng)新和品牌創(chuàng)新。</b></p> <p class="ql-block">中國食文化研究會授予衢州何家鄉(xiāng)長風村“中國辣村”稱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放眼五湖四海,衢州菜系遍地開花。僅在杭州,就有大大小小1300多家衢州飯店。近年來,衢州全力培育“三衢味”區(qū)域公用品牌。按照“標準統(tǒng)一+嚴格監(jiān)管+多場景運營+源頭可溯”的標準化產業(yè)化模式,“三頭一掌”、龍游飛雞、江山獼猴桃、常山胡柚汁、開化清水魚等衢州美食都成了“三衢味”品牌標志加持賦能的“香餑餑”。通過頻頻與衢州城市品牌“南孔圣地·衢州有禮”聯(lián)袂營銷,“衢州之辣”慢慢演變成一種共情、一</b>方文化、一道潮流。又土又重口,越辣越吸金。衢州人炒辣椒,爆出了“辣”一抹絢麗色彩。來吧,這個火辣辣的夏天,就去熱辣辣的衢州。</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江市|
安仁县|
蕲春县|
缙云县|
健康|
新晃|
南靖县|
大港区|
八宿县|
名山县|
深州市|
买车|
右玉县|
陆丰市|
富顺县|
江川县|
应用必备|
荆门市|
姜堰市|
综艺|
昂仁县|
桂林市|
潍坊市|
如皋市|
浦城县|
牟定县|
博爱县|
遵化市|
清流县|
信宜市|
甘谷县|
张家川|
婺源县|
五家渠市|
伊金霍洛旗|
元朗区|
扬州市|
奉贤区|
宿迁市|
柳林县|
克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