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最近一次一起坐飛機出游,已經是兩年半之前,去的古巴。入夏之際,決定到不列顛哥倫比亞(BC)省的溫哥華島一游。以前雖然去溫哥華兩次,但有點來去匆匆,錯過了好幾個著名打卡點,而溫哥華島上的人文和自然景觀也值得一游。還有,西部有些鳥類是在東部看不到的。同時考慮到畢竟是國內旅行,風險相對也小一些。<br><br>6.12 <div>我們訂的是晚班飛機,預定9:30起飛,結果晚點兩小時,到溫哥華已是次日凌晨兩點,在旅館只呆了六個小時。被疫情憋壞了,大家瘋狂出行,機場十分混亂,時刻表上的航班幾乎都是晚點的。</div> 6.13<div><br></div><div>早晨起來,我們就去機場取預定的車,旅館有來往機場的接駁車,很方便。租車公司給了一輛新的韓國KN SUV車,才開了2000公里,就是加速有點肉。<br><br>先到機場附近的鳥類保護區轉了一圈,已經過了遷徙季,這里鳥不多,而且風巨大,呆了一會就撤了。</div> 接著去拜訪以前曾多次一起出游加美歐的伙伴,他們從多倫多遷居溫哥華,一家三代其樂融融,男主人特地到市場上買了當地特產斑點蝦,活蹦亂跳的,讓我們大快朵頤。臨走,女主人又塞給我們一袋她包的肉粽,還貼心地附帶一個有蓋的玻璃大碗,方便我們用旅館的微波爐加熱。<br> <p class="ql-block">酒足飯飽后,直奔港口,搭乘前往溫哥華島維多利亞的輪渡。BC渡輪運作得很有序,到維多利亞的船是它最大的輪渡,可以裝載358輛汽車和2100名乘客,船上有兩層,可以裝汽車,包括大貨車。乘客可以提前預約,按時上船就行。一個半小時后,輪渡駛抵溫哥華島,再開車40分鐘就到了維多利亞。</p> 去維多利亞的路上 維多利亞是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省會城市,位于溫哥華島南端,以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命名,是太平洋西北部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英國人的定居點始于 1843 年。<br><br>維多利亞也被譽為“花園城市”,是一座有很多旅游景點的美麗城市,我們的旅館面對維多利亞港灣,毗鄰省議會大廈,和歷史悠久的皇后旅館遙遙相望,性價比不錯。<br> 略事休息,我們便沿著港灣邊走到漁人碼頭,這是一個旅游景點,有很多浮在水上的小房子,色彩艷麗,我們去的時候,大概比較晚了,游人并不多,顯得有點冷清。<br> 房子不大,細節不少 有些是水上旅館 街頭雕塑 到了晚飯時間,我不想吃西餐,沒想到在市中心竟然找不到中餐館。在地圖上看到一家越南餐館,看著不遠,結果卻走了半個多小時。吃完也找不到Uber,不得不再走回旅館。LD直抱怨,為了口湯,要累死自己嗎?雖然是有點遠,不過吃到了一碗熱乎乎越南米粉,我還是很開心的。<br> 快到夏至了,九點多天還亮著,燦爛的晚霞映紅了天空,又倒映在平靜的海灣,顯得格外迷人。<br> 街頭演出即將開場 議會大廈 6.14 <br><br>三小時時差,所以早醒。吃了早飯就出門,先到魁達洛城堡(Craigdarroch Castle)打卡,城堡是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煤炭富商Robert Dunsmuirs 所建,不過在他死后10個月才落成。他未能享受到這座新居,現在成了加拿大的國家遺產。時間還早,我們就在外面轉了一圈,也沒有其他游人。<br> 接著前往唐人街打卡,也是因為早,街上沒什么人,店鋪都關著。維多利亞的唐人街是加拿大最古老的唐人街,在北美僅次于舊金山,是19世紀淘金熱涌入的華人最早形成的聚集地。<br> 大牌坊是唐人街的標志,街道上掛著各式燈籠,街本身并不長,走一會就到頭了。 中式娃娃 街上有兩條很窄的小巷子,番攤里 (Fan Tan Alley)和龍巷(Dragon Alley),里面有很多店鋪,不過巷口有門,晚上上鎖,我們只能隔著鐵門看看里面。<br> 中餐館都在這里啊 打卡最好的理由 街上有一幅壁畫,描述了當年的街景,我乘機玩了個穿越。<br> 溫哥華市政廳 下一個目的地是郊外的布查特花園(The Butchart Gardens),由于時間還早,我就在附近的公園拍鳥,收獲了幾個新品種。<br> 栗背山雀(Chestnut-backed Chickadee) 暗眼燈草鹀(Dark-eyed Junco)俄羅崗版 橙冠蟲森鶯(Orange-crowned Warbler) 布查特花園是世界著名的花園,由布查特夫婦在周游世界時,收集的花木種植而成,自1904年建成以來,不斷完善擴大,形成了今天的規模。花園原來是一個石灰巖礦,用來生產水泥。在石灰巖采光后,布查特夫人決定把它建成一個花園,就是現在的Sunken Garden。 難以想象這里曾經是光禿禿的石灰坑<div><br></div> 里面的日本花園是他們請日本園藝師設計建造的。 錦鯉是日本花園的標配 意大利花園原來是他們的網球場,而玫瑰花園則是他們的菜園,不過我們去的時候大部分玫瑰還沒有開放。<br> 布查特花園經過幾代的傳承,仍然屬于布查特家族,現在由他的曾孫女擁有和管理。<br> 中午在附近的Langford小城吃了泰餐,然后到Goldstream省公園。這里的省公園都是免費向公眾開放的,而安省公園都要收費,而且費用不低。<br><div><br></div><div>我上島找鳥拍,主要找東部沒有,或者少見的鳥。<br></div> 阿拉斯加鷦鷯(Pacific Wren) 美洲旋木雀(Brown Creeper),這種鳥東部也有,但是毛茸茸的苔蘚背景是西部才有的。 黑頭威森鶯(Wilson‘s Warbler),東部比較少,溫哥華島上很多,它的小黑帽子很可愛。 一只海鷗站在我們旅館房間窗臺上討吃的 回到維多利亞,吃完晚飯,天還很亮,等到九點多,我一個人到附近拍港灣和城市夜景,雖然佳能R5相機拍鳥已經用了多時,但拍風光還是第一次,有點手忙腳亂。<br> 中景 近景 <div>著名的皇后酒店,iPhone拍的夜景很不錯,當然細節上還是比相機差一些。</div> 再見了,美麗的維多利亞,明天將深入島的腹地。<br><div><br></div> 6.15<br><br>一大早就出發,先到0公里處打卡,這是加拿大橫貫公路最西端的起點處。 這里有一座Terry Fox的紀念碑,我們以前在紐芬蘭的圣約翰斯(St John‘s )時候,在加拿大橫貫公路最東端的起點,也看到有一座他的紀念碑。<div><br></div><div>他是一位骨癌患者,截肢后計劃長跑橫穿加拿大,為癌癥治療籌款,可惜途中因癌癥復發,而不得不止步于安省的雷灣,不久后去世,年僅22歲。維多利亞的0公里處本來是他計劃的終點,可惜壯志未酬,但他未竟的事業被加拿大人發揚光大了,現在每年都有Terry Fox Run,可以為癌癥研究籌到大量資金。</div> 在紐芬蘭圣約翰斯(St John‘s)的Terry Fox的紀念碑 位于安省的加拿大橫貫公路的中間點 附近還有一個海邊臺階,上面有好幾個加拿大有代表性的野生動物圖案,生動可愛。<br> 離開維多利亞后,我們沿著島的南岸和西岸向北開,然后再橫穿溫哥華島回到島的東邊,晚上住在Duncan。這幾天是少見的大退潮,海水退得很遠,在島西南角Sooke Harbour,見有個人在海灘上很專注地埋頭拍著什么,很好奇,就走過去一看究竟,原來他在用高像素的相機在拍海洋靜止生物,像海帶和海星一類的東西。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無所不愛。<br> 到Sandcut海灘,走了很長的步道才到海邊,有一個小瀑布流向大海,只看到兩個人在沙灘上遛狗。 相互陪伴是最美好的愛 布滿青口(Mussel)的礁石 <p class="ql-block">到了Port Renfrew,本來想去海灘看海星,一看要走2.5公里,就作罷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Port Renfrew附近的仙女湖,湖面上有一段被淹的木樁,有一棵小道格拉斯冷杉(Douglas Fir)破木而出。由于小樹只有木樁作為唯一的支持和營養來源,它的發育并不正常,長了三四十年,看起來還是株小樹苗。木樁本身就是道格拉斯冷杉,這棵死樹為小樹奉獻了自己的全部所有,想想有點感動。孤獨的小樹讓攝影師們趨之若鶩。</p> 中午,在一個小鎮上,看到緊挨著有兩家餐館,一家是連鎖的,一家是當地的。我們進了當地的快餐店,吃了魚和薯條,一份有兩個人的量。店里陳列了許多老物件,女孩說是她父親多年來收集的,這種風格獨特的布置,在連鎖店是看不到的,算是一個驚喜。<br> 流行的快餐 林中人家的走地雞 回了島東邊,我們又向南折回到金索爾棧橋(Kinsol Trestle),它是世界上最高的獨立式和最壯觀的木軌棧橋結構之一。 橋長 187 米,高出科克西拉河 44 米,是一個令人驚嘆的結構。橋是由加拿大北方鐵路公司在1920年建成,曾經用于旅客和貨物的運輸,直至1979年。后來省政府買下了路權,包括索橋,2008年,決定把索橋作為歷史遺跡保留下來。<br> 用木條搭的一座大橋 下午到了Duncan,它被稱為圖騰的首都,據說是收集圖騰最多的地方。 <div>黑頭斑翅雀(Black-headed Grosbeak)</div><div><br></div>傍晚在附近拍鳥,逮到一個新品種。可惜不久開始下雨,收工。<br><div><br></div><div>(待續)</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洼县|
肥东县|
进贤县|
通江县|
佛山市|
内江市|
台江县|
澄迈县|
阳山县|
竹溪县|
福泉市|
长阳|
吴忠市|
松潘县|
文登市|
新巴尔虎左旗|
固安县|
湛江市|
噶尔县|
虎林市|
绵竹市|
望都县|
阳新县|
孟村|
长海县|
望江县|
平江县|
昭觉县|
屏东县|
泰和县|
扎囊县|
星座|
泰来县|
中方县|
茶陵县|
平舆县|
舞钢市|
西宁市|
西吉县|
宜章县|
双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