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那年 ,我16歲

罌粟

<p class="ql-block">  1977年,我高中畢業了,作為家里的老大,我理所當然地去當了知青,那年,我16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nbsp;那個年代,只要是初中以上的城鎮戶口畢業生,下放到農村去鍛煉,都被稱做知識青年。農村戶口的畢業生叫回鄉青年。高中畢業后被分配到一個傣族村子當知青。一起去的有5個同學,葉翠云、楊志霖、劉松林、吳耀南、還有我。加上原來知青戶的戶長白樺、成員李瓊、王美珍、馮蓮梅、張喬玲,一共10人組成了知青戶。全村40多戶人,知青是其中一戶。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個村子比其他村子好很多,雖然每個工分的含金量不高,每天只有幾角錢。但這里的村民自己會種菜,而其他村的人不會。這村有一個人犯了重婚罪。去勞改時學會了種菜的手藝,回村后就讓他帶了幾個婦女,專職給村子里種蔬菜,也就是種些韭菜、茄子、香瓜之類的。村里人很尊敬他,沒有管他出去叫勞改,人們總是說:他在外面學習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nbsp;那時是公有制,公社下面是大隊,大隊下面是生產隊。通常以村子劃分為一個生產隊。村民有村民的樸實和狡猾,想吃肉時就會發生牛滾坡事件,因為放牛都是在山坡上放的,差不多70度的陡坡,牛不小心摔死也是正常的。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摔死牛的意外事件,村里人就能打個牙祭,可以名正言順吃牛肉,每戶一份。 </p><p class="ql-block"> 那時候實行的平均分配原則,有一點共產主義的影子啊。村里分菜分肉都按戶分,知青戶算一戶人家,十個人也只分得一份。雖然說知青插隊,是響應國家號召,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貧下中農們潛意識里認為知青們是去搶他們飯吃的,知青沒有太多的農業知識,卻拿最高的工分,政策規定知青每天十分。說到農業知識我就忍不住發笑,小時候喜歡看書,看過一篇小說,是馬克吐溫還是誰寫的《我是怎樣編輯農業報的》,看了幾次都笑暈。書里有個不懂行的小編說:&nbsp;&nbsp; 蘿卜成熟時為避免摔壞,不要用桿子去打,而要讓小孩爬到樹上輕輕地搖。哈哈。 </p><p class="ql-block"> 傣家人習慣依河而居,各家各戶的房屋離不太遠,一般的屋頂都是土夯的,少數有錢的人家會用水泥抹頂。各家的樓房都是下面養畜,上面住人。為方便通行,各家與鄰居之間的房頂上都用獨木或竹子搭一個簡易的梯子做橋,就象老電影《地道戰》里的高房工事,可以竄來竄去。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知青戶建在公路下邊。公路上的行道樹是攀枝花樹,每當花落時一地鮮紅,村民就會撿了肥厚的花瓣去喂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nbsp;知青的屋子就在村子的最右邊,與村民不同的是,不是吊腳樓,而是一排平房,拐角一間廚房,宿舍的墻是用土筑的,頂是用土夯的,用竹籬笆隔了房間,每人一間。晚上各自睡在床上講故事,整個戶的人都能聽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架竹梯搭到房頂,可以在天熱的時節爬到房頂去,或看月亮或想嫦娥,或者直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房后一條清澈的小溪流過,窗子用木條隔了,再加兩扇木板開關,沒有玻璃。由于天氣燥熱,基本不用關窗,只在窗外種了一些叫做藤三七的植物,綠色的葉子爬上窗戶的木條和后墻,便于散熱。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此常有不速之客竄入室內。有個夜晚,一女生在睡夢中感覺蚊帳與墻之間有響動,以為是老鼠,順手一抓,揑到了一冷冷的東東,開燈一看,是一條小翠蛇。一激靈甩到地上,那蛇慢悠悠順竹籬笆墻游走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nbsp;男生們夜里都不關門睡覺,知青戶養了一條頗具靈性的黑狗,聽到了動靜它會分辯,說漢話的不咬,聽到傣語就吠,所以村子里的人晚上一般都不敢來串門。 </p><p class="ql-block"> 知青戶的院子,象征性地用土墻圍了一圈,與丁字形的房屋構成一個四合院,圍墻只有一米高,方便翻墻。墻外,就是通往河對面村子的道路,右邊是一片茂密的果林,種著荔枝樹和芒果樹,再遠處就是一層層的香蕉地了。芒果樹高大,未成熟的小芒果象一個個綠色的小雞蛋,隨風搖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nbsp;當荔枝成熟的時節,一串串紅艷艷香噴噴的果實很是誘惑。有民族風俗說女人不能上樹,怕影響來年果樹收成。我們都是夜里偷爬上樹,吃完了把皮核往小溪一扔,沖走。稍微麻煩點的是吃香蕉,香蕉砍下后,要在河邊沙灘上刨個坑,把香蕉埋進去。做個記號,利用沙熱捂三天,就可以挖出來吃了,噴香。但香氣四溢也不好,會被人先下手為強挖走了。后來想了一下辦法,把香蕉放進腌菜罐,將一些干了的香蕉葉點火后扔進去,蓋上蓋子捂,捂幾天就熟了,窮則思變,知識就是力量啊。 </p><p class="ql-block"> 為了證明知識有用,再講一個小故事:知青們總會本能地運用一切機會,改善生活狀態。傣家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只要有機會,就會舉行活動。知青們利用五四青年節、國慶節、傣族潑水節,祭龍等日子,積極參加活動,自己寫自己演,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這樣可以不用下田下地上山去,也能拿工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值日是輪流的,值日生必須挑水做飯喂豬。當然,還有碾米。那時沒有碾米機,用很原始的水車帶動石碾子來碾。碾出的米,還需要人工用篩子簸箕篩篩簸簸。即使年紀最小的也不例外。我那時還沒長高,夠不到灶臺上的甑子,要踩著凳子上去抬飯甑。同樣要輪流做10個人的一日三餐,外加剁豬食、挑水。我最怕的就是下水田去拿豬食葉,那是去拿水芋頭葉回來煮了喂豬,田里有水蛇。輪到煮豬食,我就去采楮皮樹的樹葉子,好歹爬樹沒有水蛇。葉子煮了喂豬,一樣好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次村里下任務,要每人把十斤殼花生剝出花生米,做種子用。如果靠自己剝,我估計天亮也完成不了,就到生產隊部去,邊剝花生邊講故事,村里的小孩們都圍攏來聽。順手就幫我剝完了。 </p><p class="ql-block"> 但是,不是所有問題都能用知識來解決的,比如,大家都知道理論上殺鴨是怎么操作的,可是一旦付諸實踐,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一次知青戶想打牙祭,決定殺鴨,男生吩咐女生燒好開水備用,一個男生提著菜刀就上陣了,可是面對鴨子那對黑溜溜的眼睛,他一下子手軟了,不知如何下手。在同伴們的督促下,他咬緊牙關對著鴨脖子一刀砍下去。結果那鴨硬生生撐著那無頭的身子圍著他轉了四圈半才倒下。他跳到床上用被子捂著,一直發抖,發誓再也不吃鴨肉了。看來僅有理論是不夠的。 </p><p class="ql-block"> 知青的生活是清苦而無奈的,幾乎沒有什么正規的娛樂活動,看電影要走路到6公里外的公社去,知青們不大敢去,因為路上要經過一棵古老的龍樹,其實就是一棵榕樹。傳言說夜里12點會有一個穿白衣的女人在那里梳頭,所以每次鼓起看電影的勇氣,走到那里都往回走了。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夜晚很寂靜,消磨時光的方法,就是圍坐在灶房的八仙桌邊,就著25瓦的電燈玩撲克,打一種叫中心五的牌,類似現在的升級,但是只玩一副牌。輸了的就蹲在條凳上灌冷水,一肚子水啊還得蹲著不讓坐,輸一次灌一瓢水,難受去吧,哈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nbsp;不玩牌的日子里,就圍坐在灶房里講恐怖故事,那時其實也沒多少故事可講的,無非就是《26號廢墟》、《恐怖的腳步聲》、《梅花檔》,重復的講。但每次說到腳步聲就會驚恐,隨即作鳥獸散,射箭一般奔回自己的屋,插上木門拴。等到第二天煮飯的人早上起床時,會發現月光下有個人影站在門前,遂驚叫。再看,原來是把蓑衣掛在鋤頭上,戴了頂笠帽用來嚇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當然,也有熱愛看書的,那會兒時興看手抄本《第二次握手》,輪流躲著看。想看更多的字很不容易,都盼著郵遞員來。或看信或看報。記得看了篇報紙《哥德巴赫猜想》,于是找了數學本來解題,幻想成為陳景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nbsp;那年剛恢復高考,我沒考上大學,又不想報中專。 沒多久,一起來的同學考上學校走了,原先的老知青也考工走了。我當時只想盡快參加工作,賺錢幫父母養家。我們家三個孩子,我是老大。我和阿葉繼續在村子里,不是看春花,賞秋月。而是薅夏日的稻田,割秋天的谷子。插隊十三個月后我考進了銀行,每月工資30.50元,實現了協助養家的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nbsp;這段不長不短的時光,是我離開學校跨入社會的第一步,各種經歷都是一種磨練,是對人生的嶄新認知。對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以后的歲月里,對苦與樂的概念有了自己的判斷標準。簡而言之,有“知青”這碗酒墊底,什么樣的酒我全能對付。</p><p class="ql-block"> 本想寫寫自己的芳華,沒想拉拉雜雜寫散了。也許我的芳華本身就是一些記憶的碎片。好像沒有發生過什么有趣的事,或者生活就是這樣,淡淡的又五味雜陳。卻是真真實實的記錄了流逝的歲月,而這一切終將成為我生命里揮之不去的記憶,青春曾在生命的歲月里唱過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调兵山市| 大厂| 安庆市| 辽中县| 沙坪坝区| 竹溪县| 视频| 佛学| 潜江市| 阿拉善左旗| 乳山市| 滁州市| 兰溪市| 明溪县| 修文县| 鄂伦春自治旗| 太原市| 岑溪市| 山阴县| 自贡市| 肃宁县| 永城市| 榕江县| 佛坪县| 镇宁| 沛县| 翁源县| 波密县| 汶川县| 沂南县| 卢湾区| 西充县| 重庆市| 六盘水市| 卓尼县| 两当县| 皮山县| 富宁县| 桐梓县| 新郑市| 南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