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釋義/喬麗卿 圖/網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正道章</b></p><p class="ql-block"> 德足以懷遠,信足以一異,義足以得眾,才足以鑒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p><p class="ql-block"> 行足以為儀表,智足以決嫌疑,信可以使守約,廉可以使分財,此人之豪也;</p><p class="ql-block"> 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見嫌而不茍免,見利而不茍得,此人之杰也。</p> 【釋義】 <p class="ql-block"> 正道就是合于道的意思。萬事萬物的發展合于道就是正道,人悟道、體道、證道,合于道就是正道。要想合于道,就必須先修身立道。 《素書》把把圣人或君主以“人之俊”“人之豪”“人之杰”分為三類,或三個層次。“人之俊”以德、信、義、才、明示人;“人之豪”以行、智、信、廉示人;“人之杰”以守職、處義、見嫌、見利正確處理而示人。</p><p class="ql-block"> 人之德就是依道得仁。品德高尚,仁德足夠,可以心懷志遠,讓人心悅誠服,可以讓遠方之人歸附,感覺為德高者所用而光榮;人誠信足,就是合道得仁的一種境界,堅守仁德,始終如一,就是信。有信之人,言出而定乾坤,能力異于天下之人,當然可以統一不同政見。何況群人需首,必然需要這么個人物,調和思想,信服眾人;道義足以獲得得眾人擁護,既然得到擁護就會被推舉為領袖。義是道德的表現和準則,歸附不一定是衷心擁護,以義當先,守義足夠,才能服眾,歸附了的人才會堅定擁護;才能足夠,便可以史為鏡,借鑒先賢,審察得失之道,洞察古今,通達無礙;智慧能夠洞察世事,練達人情,包容萬事萬物。賢明睿智,賞罰分明,公道正派,就可以引領屬下,成為屬下標桿,使屬下有方向、有規矩。具備德、信、義、才、明方面的人可稱之為“人中之俊”了。</p><p class="ql-block"> 言和行是相對,行為舉止合道依仁,必然成為世人之楷模,起到榜樣的作用;人智慧足,就可以解決各種疑難問題,殺伐果斷、明辨是非,在功名利祿、是非恩怨等復雜矛盾面前,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識大體,顧大局,以大智慧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判斷;守約是一種表率,又有足夠的智慧去解決問題,同時又是有誠信的,只有足信才能有守約;廉潔奉公,賞善罰惡、重義輕財,能與屬下同甘共苦,這樣的人可稱之為“人中之豪”了。</p><p class="ql-block"> 恪盡職守,在其位謀其政就是不廢。恪守自己的本位,能拿得住、立得起,不讓事業荒廢掉,并且做得好;恪守信義,處理事情始終秉持正義,始終能夠堅守義的原則,不改初衷,不忘初心,不會遇到困難就開始退縮。處義而不回,就是義之所在;面對嫌疑之事不茍且,立場鮮明,是非明辨,恪守正義。但一定會遭到嫌疑、誤解、毀謗,關鍵是能頂住壓力、義無反顧,不回避矛盾;看到利益,不采取不正當的手段而茍得。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絕不取不義之財,恪守正道,不見利而忘義。這樣的人可稱之為“人中之杰”了。</p><p class="ql-block"> 綜上所述,正道章雖然將圣人或君主分為人之俊、人之豪、人之杰,但從現實意義上或現代社會而言,也非常具有指導意義,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而且通過開化和努力是可以做到的。如此看來,恪盡職守、處義不回、廉潔奉公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美德。只要我們懂得“道德仁義禮”五位一體,用“道德仁義禮”來不斷地去修正我們自己的言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恪盡職守,就起碼會成為新時代“人中之杰”,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潭县|
海盐县|
涪陵区|
堆龙德庆县|
德庆县|
荔波县|
桦川县|
壤塘县|
二连浩特市|
会同县|
城固县|
安阳市|
清流县|
桐柏县|
中西区|
额尔古纳市|
中牟县|
孟州市|
石阡县|
承德市|
济宁市|
大荔县|
疏附县|
克拉玛依市|
沁阳市|
金门县|
灵璧县|
安庆市|
新民市|
罗源县|
株洲县|
青冈县|
甘德县|
巴塘县|
闸北区|
东丽区|
邯郸市|
丘北县|
白玉县|
连城县|
海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