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很多國人對“淞滬抗戰”和后來的“淞滬戰役”分不清楚。</p><p class="ql-block">淞滬抗戰又叫“一二八淞滬抗戰”發生于“918事變”之后僅僅4個月,</p><p class="ql-block">即1932年1月28日</p><p class="ql-block">“918事變”后,國民政府不敢抵抗,請出了國際聯盟來調停調查。</p><p class="ql-block">國際聯盟要求中日兩國軍隊都從東北撤退,日本就想在敏感地區制造事端,轉移了國際上的注意力。</p><p class="ql-block">當時擔任日本駐上海武官的田中隆吉戰后寫的回憶錄里說,“想讓滿洲我獨立起來,可是外國方面非常麻煩,于是關東軍高級參謀板垣征四郎大佐打了一個電報給我。他跟我說,外國的目光很討厭,你在上海搞出一些事來……”</p><p class="ql-block">田中隆吉便和他的姘婦川島芳子icon指揮一些日本特務和浪人先打砸中國的商店、襲擊中國警察、毆打搶劫中國路人……然后他們自己又燒了一些日資企業和工廠,然后嫁禍于中國人。</p><p class="ql-block">搞出這些事端之后,日本海軍陸戰隊icon就以“保護僑民和日資企業”為借口在上海進入臨戰狀態。</p><p class="ql-block">當日本特務在上海市區鬧事的時候,南京國民政府對日本方面所提出的所有無理要求全都接受了,同意把有抗日傾向的19路軍調離上海市區。</p><p class="ql-block">可是19路軍的移防還沒有完成,1931年1月28日夜間,日本海軍陸戰隊1000多人就在20輛裝甲車掩護下,沖出了日租界向19路軍發起了進攻。</p> <p class="ql-block">十九路軍的領導人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發布了一個《告全體官兵同志書》,鄭重宣布“不抵抗無以為人,不抵抗無以救國,認清楚此事與仇日拼命。”</p><p class="ql-block">前線的旅長翁照垣icon提出:日本海軍陸戰隊只有2000多,人而29軍十倍于敵,此時應該主動出擊,沖入日租界,將日軍全部消滅。但是南京國民黨政府嚴厲阻止,嚴令絕對不允許這么干。而且倉皇的把政府辦公地從南京遷到了洛陽。只允許“一面抵抗,一面交涉”。</p><p class="ql-block">日軍得到增援之后,不斷從租界向中國軍隊所轄的閘北區開槍開炮,中國軍人卻奉命不能向日租界開火,只有敵人的沖進華界才能開火。這樣一來,來犯的日軍一看形勢不利便縮回租界,中國官兵又不能追擊,戰斗打得相當被動。當時人形容為“日本是拳腳相加,中國只能用一只手來還擊”。</p><p class="ql-block">上海的日本海軍陸戰隊面對中國29軍的堅決抵抗受挫之后,就放慢進攻節奏,等待陸軍第9師團和混成第2次旅團登陸。</p><p class="ql-block">日本援兵到達之后,于2月中旬日軍又發起瘋狂進攻,19路軍和第5軍在廟行進行反擊,打退了日軍的進攻,取得淞滬抗戰中間的最大的一個勝利。</p><p class="ql-block">不過當時中國前線的部隊沒有增援,總兵力只有4萬人,日軍卻把這個第11、第14師團也趕到上海增援,兵力已經將近10萬人,又有海空的優勢火力掩護。日軍憑借火力優勢,突破了19路軍和第5軍的陣地。</p><p class="ql-block">19路軍和第5軍被迫撤退。</p><p class="ql-block">英美出于保護自己各自利益的想法開始出面調停。1932年5月中日簽訂了《上海停戰協定icon》。這個協定規定日本保留在上海的駐兵權,中國不允許再在上海駐軍,只允許有警察和地方保安隊。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喪權辱國的條約。</p><p class="ql-block">“一二八淞滬抗戰”雖然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但也客觀反映出蔣介石的國民黨政府消極畏戰的態度。</p><p class="ql-block">當二十九軍旅長翁照垣提出主動進攻日軍的時候,整個南京政府的軍政要人中,只有張治中將軍一人支持主動出擊,其他人都選擇要忍讓的態度。</p><p class="ql-block">翁照垣是廣東惠來人,他很早就投身于中國革命了。他從軍多年之后又是學習深造。</p><p class="ql-block">1927年夏,他考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icon,主修騎兵科,主攻戰術學icon。 1929年夏畢業前夕,他在日本參加了一次海陸空聯合大演習,發現飛機的速度快得驚人,感到未來時代一定是空軍時代。于是,翁照垣開始向往學習航空知識。</p><p class="ql-block">1929年冬,翁照垣湊集了兩千塊錢,前往法國巴黎摩拉納航空學校學習航空技術,老師是法國著名飛行員德脫拉野。1930年10月,翁照垣畢業了,同時還加入了國際飛行協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淞滬抗戰之后,翁照垣官至中將軍長職位,曾幾次北上抗日,但由于當局的不抵抗政策與腐敗行為而告終。</p> <p class="ql-block">156旅上尉參謀張君燮(梅縣),</p><p class="ql-block">156旅6團3營中校營長吳履遜(揭陽),</p><p class="ql-block">156旅旅長翁照垣(揭陽),</p><p class="ql-block">156旅上校參謀主任丘國珍(海豐)</p> <p class="ql-block">國學大師章炳麟贈翁照垣一聯:李廣從來先將士,衛青未肯學孫武。來稱贊他在淞滬抗戰中的功績。</p><p class="ql-block">九·一八事變爆發的時候,翁照垣得知張學良不抵抗的消息,他氣憤異常。這樣寫道:有槍在手,為何不抵抗……張學良就是一位滿身是嗎啡針孔的少爺。</p><p class="ql-block">翁照垣的話,絕對能羞得張學良無地自容。</p> <p class="ql-block">抗日名將翁照垣,淞滬抗戰時是第19路軍的156旅旅長,在他的《淞滬血戰》里,他這樣寫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日軍初次的交戰,我們發現我們的士兵不可思議的勇敢,而敵人卻出乎意料的懦怯!在這次戰斗中,我第五團第一營第二連下士班長潘德章,當敵人在廣東路街口用鐵甲車沖鋒時,他沉著地用機槍掃射,擊斃數十名日軍,后來一顆敵彈打中了他的左臂,他仍咬緊牙關繼續射擊終使敵人狼狽而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連上等兵伍培、伍全兄弟二人,在閘北寶山路奮不顧身地和敵人肉搏。他們左沖右突,見一個刺一個,刺斃約十幾個之后,終為敵人所害,而敵人比他們多十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連中尉連附譚紹平和上士班長張桂林,在閘北寶山路寶源路口,當敵人沖來時,他們酣戰如狂,在擊倒十幾個敵人之后,自己也受了傷。同伴請他們退下,他們卻反而沖上前去,終于在一陣敵方的炮火之下,以身殉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他如第二營第五連連長鐘國華、第三營第八連少尉連附(***),都在截擊敵人的鐵甲車時,表現出特殊的勇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以說,正是戰士們的舍身抗敵這種大無畏英雄主義精神,才使得我們最終可以以劣勢裝備打敗當時在武器裝備上大占優勢的日本鬼子。</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汾西县|
邹平县|
甘德县|
洛宁县|
明星|
莲花县|
临沧市|
含山县|
柳江县|
工布江达县|
绥化市|
万载县|
伊川县|
嘉定区|
德化县|
诸暨市|
文登市|
南康市|
上犹县|
馆陶县|
沙雅县|
玉门市|
九江县|
通辽市|
家居|
思茅市|
淅川县|
德化县|
手机|
楚雄市|
蓝山县|
霞浦县|
五家渠市|
拉萨市|
江津市|
浦县|
南康市|
芷江|
万山特区|
梧州市|
丰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