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神農架原始森林位于湖北省西部,是我國中部地區最大的原始森林,神農架瀕臨長江三峽,東與襄陽市保康縣接壤,西與重慶市巫山縣毗鄰,南依宜昌市興山縣,北倚十堰市房縣、竹山縣和武當山風景區,總面積3253平方公里。神農架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兼世界地質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原始森林公園,濕地自然保護區于一體。2014年7月,我們一行五人赴湖北武漢調研考察結束后,返回時專程赴神農架一探究竟。</p><p class="ql-block"> 據考,遠古時期神農架是一片汪洋大海,經燕山和喜馬拉雅運動逐漸隆升為陸地,并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神農架群”和“馬槽園群”地層;神農架的高山峻嶺平均海拔1700米,其中海拔3000米以上山峰有6座,2500米以上20多座,最高峰為神農頂,海拔3105.4米;由西南向東北地形逐漸降低,最低點石柱河,海拔高度僅398米,地形相對高差達2708.2米;神農架是長江和漢水的分水嶺,境內有香溪河、沿渡河、南河和堵河 4個水系;地處中緯度北亞熱帶季風區,氣溫偏涼且多雨,“山腳盛夏山頂春,山麓艷秋山頂冰,赤橙黃綠看不夠,春夏秋冬最難分”;神農架區域還有許多神奇地質現象:如紅花鄉境內潮水河,早中晚河水各漲潮一次,每次半小時,漲潮時旱季水色混濁、梅雨季碧清;宋洛鄉有一處冰洞,每當洞外溫度28℃以上時,洞內就開始結冰,地下水沿洞壁滲出凍結成晶瑩的冰簾,向下延伸可達10余米。洞底的滴水則結成形態多樣的冰柱,頂端呈空心蘑菇狀。</p><p class="ql-block"> 汽車沿山路盤旋而上,直達海拔3106.2米,被譽為“華中脊梁”的神農頂,該景區以多樣性森林自然生態為特點,面積883.6平方公里。一行人拾階攀頂,放眼高山峽谷,竹林蒼翠,高山草甸,高山杜鵑花嬌艷欲滴,美得令人心醉;據說神農頂海拔2000余米處,漫山遍野箭竹林,是珍稀動物大蠑螈、川金絲猴、云豹、金錢豹、亞洲黑熊的棲息地,也是傳說野人出沒的地方;板壁巖是神農頂風景區的地質奇觀,有一片怪石突兀山巔,形態各異,生動有趣,有神龍錦屏,金雞報曉,雛鳳待哺,生命之根,美女照鏡,會仙門,飛來石等,尤其是景區入口的巨大“板壁巖”,遠觀似駱駝飲水綠洲,近看如玉樹群猴蹦跳,真可謂“鬼斧神工,栩栩如生”;神農頂西側海拔2950米的神農谷原名“風景埡”,埡口呈U字形,站在埡口望四周,只見山巒起伏,怪石嶙峋,云飛霧繞,景色極其壯觀;金猴嶺山勢高峻,氣候寒涼,森林茂密,藤葛攀掛,疊瀑高懸,如海洋般的箭竹林,特別適合金絲猴生活、覓食、嬉戲。</p><p class="ql-block"> 神農祭壇位于神農架旅游區的南大門,是祭祀神農始祖功德和國人尋根祭祖的文化旅游區,祭壇四周,群峰爭奇,百川秀麗。景區分為祭祀區,古植物園,千年杉樹,蝴蝶標本館,編鐘演奏廳五部分。炎黃祖先的神農氏祭壇高21米,寬35米,神農巨型牛首人身像氣勢恢宏,雙目微閉,安祥深沉;祭壇依山而建,分為天、地二壇,神農巨型牛首人身雕像,以大地為身,高聳在蒼翠群山的正中間;天壇下方為地壇廣場,圓心圖案代表天,正方形代表地,五彩石分別代表木、火、土、金、水五行;據記載:始祖神農氏嘗草行醫療疾,神農架是他經常采藥嘗草的地方,青山環抱的神農祭壇,從地壇至天壇有343級臺階,虔誠的拜香客,一邊燃香祭奠始祖神農氏,一邊念念有詞,歷數祖先的豐功偉績。</p><p class="ql-block"> 距離神農壇4.8公里的老君山下的天生橋景區,發源于老君山黃巖河,千萬年來地下暗流的沖刷溶蝕形成“天橋飛渡”奇觀,黃巖河勢若蛟龍,從葫蘆狀的孔洞湍流而過,氣勢恢宏壯觀;天生橋有風情萬種的飛瀑,鬼斧神工的天然石橋,險峻扼要的石壁棧道,文人墨客修養創作的山寨,獨具匠心的水車作坊,神秘獨特的巴人部落等景點,共同組成一幅絢麗的山水畫卷。相傳:“太上老君煉丹在此取水時,正值山洪暴發,老君將拂塵架于黃巖河兩岸,立變石橋,從此山民們不再受洪水的危害”。順著臺階進入景區,步入眼簾的是“一水橋”,代表古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說,抬頭向上看,瀑布從巖壁縫隙中激飛而瀉,如花四濺,似銀河瀉地;兩岸鳥語聲花香,宛如峽谷奏鳴;險峻的石壁棧道下有碧璽般深水潭,其中潛伏著神農架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鯢(娃娃魚),天空中常有老鷹盤旋,時而閃電般雷霆攫食,故稱為“鷹潭”。恰如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中“鷹擊長空,魚翔淺底”之說。</p><p class="ql-block"> 香溪源是香溪河的源頭,北距木魚鎮約5公里,據《興山縣志》:“昭君臨水而居,恒于溪中浣手,溪水盡香”、“香溪水味甚美,常清濁相間,作碧膩色,兩岸多香草”,故名“香溪”。著名詩人徐遲曾于此親書“香溪源”三個大字。相傳這里曾是炎帝神農氏當年采藥時的洗藥池。池水盡得百草之精華,盡融神農之精神,故渴飲香溪水不僅能使人貌美如昭君,更能使人崇高如屈原。香溪源頭,奇峰競秀,林海深處,云游霧繞。林間野花競放,山中溪河縱橫。這幽谷清溪,香花遍野的靈秀之地,是溪水終年飄香的真正原因。有人用四句話總結說:碧水源流長,神農百草房,佳人傳美名,香溪水更香。香溪源發源于海拔2800米的風景埡,東源出于龍口河、長方河,匯入興山縣東河后注入香溪;西源出于木魚河、當陽河、九沖河,匯入興山西河后注入香溪;此處的香溪源于木魚河中上游跳架溝,泉流在一深潭中涌出,水質清亮碧綠,飲之甘涼爽口,富含人體所需多種微量元素。每年三月香溪河畔桃花盛開時,香溪水可看到一種淡紅色的魚,身分四辨,形似桃花,名桃花魚。傳說昭君回鄉省親,臨別時依依不舍,手彈琵琶向親人告別,悠揚婉轉的琴聲,兩岸桃花紛紛飄落水中,隨著琴聲化作桃花魚。魚群圍著船兒,一直護送昭君遠去;香溪源頭,奇峰競秀,林海深處,云游霧繞,幽谷清溪,花香遍野,奇花異草,競相開放,這才是溪水飄香的真正原因。香溪流域面積3099平方公里,上游地勢高峻,海拔在2500米以上,沿途經過昭君故里寶坪村,寶坪村又叫明妃村。杜甫詩云:“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傳說昭君的珍珠曾落入香溪中,故溪水湛藍碧透,水味含香;寶坪村一帶有關昭君的傳說和遺跡很多,有昭君寨、望月樓、梳妝臺、楠木井、珍珠潭、繡鞋洞、妃臺山、昭君臺等。傳說香溪的源頭是神農氏的洗藥池,得神農百藥之精華,受天地日月之靈氣,其周圍古木參天,山花爛漫,溝谷中可見許多古代冰川遺址的巨大漂石;香溪源頭是遠近聞名的茶鄉,這一帶晝日暮雨,云彌霧漫,空氣濕潤,香溪碧水、草木芳香,采日月之精華,集天地之靈氣,造就了神農奇峰茶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傳說王昭君常在香溪河畔采茶,還把自己焙制的新茶,送給四鄉八鄰的姐妹們品嘗,凡喝過昭君茶的姑娘個個變得美如仙女;唐朝茶葉專家陸羽泛舟長江經香溪口,為香溪水清澈甘甜吸引,尋至香溪源頭后用香溪源水煮茶,滿口清香,心曠神怡,欣然將香溪源稱為“天下十四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神農頂</p> <p class="ql-block">神農頂景區</p> <p class="ql-block">華中第一哨</p> <p class="ql-block">雛鳳待哺</p> <p class="ql-block">板壁巖</p> <p class="ql-block">美女照鏡</p> <p class="ql-block">生命之根</p> <p class="ql-block">高山杜鵑</p> <p class="ql-block">風景埡大霧</p> <p class="ql-block">金猴飛瀑</p> <p class="ql-block">神農圣壇入口</p> <p class="ql-block">神農壇</p> <p class="ql-block">杉王</p> <p class="ql-block">天生橋巖洞</p> <p class="ql-block">鷹潭</p> <p class="ql-block">虎潭</p> <p class="ql-block">遠山人家</p> <p class="ql-block">中華鱘</p> <p class="ql-block">大鯢(娃娃魚)</p> <p class="ql-block">香溪源</p> <p class="ql-block">大水車</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闻县|
且末县|
四子王旗|
隆子县|
会理县|
乡宁县|
安福县|
嘉鱼县|
南靖县|
福安市|
西昌市|
岗巴县|
班玛县|
伊宁县|
疏附县|
离岛区|
北川|
东乌珠穆沁旗|
玛沁县|
杂多县|
安多县|
务川|
吴旗县|
新乐市|
策勒县|
嘉峪关市|
同心县|
罗甸县|
江永县|
郓城县|
句容市|
康保县|
合水县|
大竹县|
安化县|
南京市|
屯留县|
泽库县|
衡山县|
霍山县|
许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