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土爾其領土橫跨歐亞兩大洲,主要部分在亞洲,但土爾其不認為自己是亞洲國家,它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更自然的融入了歐洲。從歷史上看,曾興起于我國西北地區(qū)的游牧民族,在公元六世紀時建立了突厥汗國,被唐王朝滅國后,部分突厥人融入漢回蒙藏,向西遷徙的余部成為現(xiàn)代土耳其民族的來源之一。千年之前的土耳其帝國在奧斯曼時期達到鼎盛,疆域跨歐、亞、非三大洲。土耳其繼承了羅馬帝國文化和伊斯蘭教文化,東西方文明在歐亞交匯處得以整合。重現(xiàn)歷史上的輝煌,一直是土耳其的大國情懷與追求。作為一個來去匆匆的游客,看到現(xiàn)代城市與古老城堡在這里交相輝映,似乎對土耳其人心中的光榮與夢想,多少能感知一二。</p> <p class="ql-block">一,伊斯坦布爾:土耳其第一大城市,座落在劃分歐亞洲界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兩側。歷史上,這里曾有拜占庭、君士坦丁堡、新羅馬等威名遠播的響亮市名,是羅馬帝國、拉丁帝國、奧斯曼帝國的首都,公元十七世紀時為全球第一大城市。</p> <p class="ql-block">二,蘇丹阿赫邁德廣場:三座高聳入云的紀念碑矗立在廣場中線,年代最為久遠的已近三千五百年了!下圖依次為:塞奧里西斯方尖碑、碑基座,青銅蛇柱(殘存部分),君士坦丁方尖碑,碑基座。最后一張是廣場上三碑合影,只是青銅蛇柱殘存部分太小,在遠碑前右側位置。</p> <p class="ql-block">三,藍色清真寺:土耳其的國家清真寺,也是奧斯曼帝國的清真寺古跡,全名為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因其中一室內部的磚石顏色而被稱為“藍色”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四,地下水宮:伊斯坦布爾老城居民,很長時間里常在夜深人靜時聽到地下有波濤洶涌之聲卻不明所以。上世紀六十年代,考古學家在老城地下發(fā)現(xiàn)地宮,多少代人的疑惑才有謎底:這是公元六世紀拜占庭時期因戰(zhàn)爭需要而建的地下蓄水池,由336根粗大石柱撐起巨大拱頂,存水量可供全城人飲用月余。水宮中有兩個被圧在石柱下的頭像,一個頭部倒置,一個側臉向下,是何人因何故被置于石柱之下現(xiàn)尚未考。</p> <p class="ql-block">五,博斯普魯斯海峽:在小學地理課上初聞此地盛名,它是連接黑海和地中海的咽喉水道,又是土耳其歐亞兩大部分的分界線。海峽上有數(shù)座大橋橫跨,乘船游覽,兩岸建筑鱗次櫛比,富有伊斯蘭的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六,安卡拉:土耳其首都,第二大城市。</p> <p class="ql-block">七,凱末爾陵:位于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凱末爾是土耳其共和國的締造者,第一任總統(tǒng)。他結束了奧斯曼帝國六百多年的封建統(tǒng)治,通過“凱末爾改革”,使土耳其成為政教分離的世俗國家,為土耳其走上現(xiàn)代化之路奠定了良好基礎。</p> <p class="ql-block">八,鴿子谷:位于格萊梅地區(qū)。這里有許多景色宜人的山谷,大多以山體顏色或形狀命名,如白色谷、玫瑰谷等。鴿子谷是其中之一,谷內山巖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鴿子洞,有密密麻麻的鴿子棲息于此。</p> <p class="ql-block">九,露天博物館:土耳其最享盛名的旅游勝地之一,名列世界文化遺產。它由成片的、分布廣闊的、錯落有致的巖窟教堂、清真寺、修道院等組成。山體多呈圓錐形,遠觀壯美,近賞精致。</p> <p class="ql-block">十,清真寺:土耳其人多信仰伊斯蘭教,清真寺在各地隨處可見,規(guī)模不一,形態(tài)各異,成為一道富有當?shù)靥厣娘L景線。</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續(xù),敬請關注《游走在歐亞大陸的交匯處(下)》,主要介紹古希臘故域遺址、廢墟以及體現(xiàn)當?shù)靥厣淖匀伙L光。如下圖:</p> <p class="ql-block"> 2018年 1月游覽</p><p class="ql-block"> 2022年 7月制作</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义县|
石泉县|
阿坝|
台江县|
即墨市|
锦屏县|
乌审旗|
深圳市|
车险|
桑日县|
惠安县|
尼木县|
铁岭县|
漯河市|
桐梓县|
高邑县|
常州市|
荆门市|
丰都县|
云龙县|
融水|
康保县|
扎赉特旗|
万安县|
安阳市|
宝丰县|
乌拉特中旗|
专栏|
朝阳区|
千阳县|
云南省|
息烽县|
罗江县|
松溪县|
怀远县|
洮南市|
迁西县|
白沙|
安乡县|
邹平县|
开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