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從我記事,便知道家里有一只圓形竹籃,父親和母親叫它“圓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家的圓籃不是很大,但做工十分的精致。圓籃被桐油刷過,雖有了些年月,但仍不失光澤。</p><p class="ql-block"> 我家的圓籃不常用,大多的時候,被父親掛在那房梁之上。那年表姐生了兒子,父親和二伯要去做“滿月客”,便用了圓籃。</p><p class="ql-block"> 表姐嫁在縣城。表姐夫家全是吃“國家糧”的。在那個年代,表姐夫家算得上是殷實之家了。大姑媽愛好,生怕失了臉面,便特意招呼兩個弟弟:“到大地方做客,禮物要準備得好一點,你們是我的娘家人。”大姑媽的話,父親和二伯是絕對要聽的。</p><p class="ql-block"> 父親取下圓籃,抹去灰塵;母親東拼西湊,讓禮物裝滿了整只圓籃。二伯家也有同樣的一只圓籃,裝滿了同樣的禮物。件件禮物攔腰扎上了紅紙,體體面面、喜氣洋洋。</p><p class="ql-block"> 太陽露出半張臉,二伯、金哥、父親帶著我便出發了。四人行,二十幾歲的金哥是強勞力,挑圓籃便被金哥包下來了。禮物不重,金哥對二伯、父親要求換肩時總愛說:“不累!挑得動。”</p><p class="ql-block"> 我們翻過“風口嶺”,走過“下馬渡”,眼看太陽快落山了終于到了表姐家。</p><p class="ql-block"> 縣城祁陽,我第一次來。八歲的我,感受到了縣城的繁華,看到了湘江及江中穿梭的船只,品嘗到了表姐家的美味佳肴……可惜時間太短,第三天我們便回家了。</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圓籃被父親又掛到了房梁之上。上了梁的圓籃,已成無用之物。盡管我們時時從圓籃下走過,睡在床上也看得見圓籃,但沒人去關注它。要過年了,圓籃的地位又高了起來。它重新被我們重視、被我們關注,它成為我們垂涎欲滴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平日里,老家人吃肉吃魚,講究的是“豬吃叫,魚吃跳”,圖的是個鮮。過年了,老家人換了說法,說是“殺七不殺八”。于是,臘月二十七,生產隊便安排殺豬干魚塘。我家是“困難戶”,過一個年,能從生產隊分到三斤多豬肉、三斤多鮮魚。父親將分來的豬肉和魚,連同自己家殺的一只雞全裝在圓籃里并掛在房梁上。</p><p class="ql-block"> 這時的圓籃,像磁鐵一樣吸引著我,看一眼都是一種享受,會得到一種滿足。躺在床上,我是看著圓籃進入夢鄉的。那時,我不知道“望梅止渴”這詞,當時的我就是望梅止渴了。看著圓籃中的肉、雞、魚,我掐著指頭盼著年三十快點到。不到年三十,父親是不會去動圓籃的。</p><p class="ql-block"> 年三十終于到了。但見父親,小心翼翼地掇來一條方凳支在圓籃下方,小心翼翼地站到方凳上,小心翼翼地從房梁的掛鉤上取下圓籃。母親莊重地接過圓籃,取出涼冰冰,硬邦邦的肉、雞、魚,一陣忙碌,那肉香便塞滿了我家小屋,每個人的嗅覺便得到了盡情的享受。</p><p class="ql-block"> 過年了,生活比平時好了許多。但是,煮熟的那只雞被母親裝進了碗柜,那是陪客用的。那些年,每到過年,親親戚戚會相互走動,飯桌上的中心位置,必是雞位。那雞,是個陪襯,誰也不去動筷,動了,你便是沒了規矩。這規矩,全是因為窮。</p><p class="ql-block"> 今非昔比了。要過年了,沒有人家再用圓籃儲存肉、雞、魚了;雞上桌,已不是陪襯,誰想吃就吃……</p><p class="ql-block"> 圓籃于我,是一種記憶,更是一種情懷。我時常想起我家的圓籃,想起圓籃中那少得可憐的肉雞魚,想起父親和母親那些年生活的艱辛……</p><p class="ql-block"> (寫于2022年夏)</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璧县|
锦州市|
双江|
岱山县|
嘉黎县|
甘谷县|
虎林市|
三穗县|
镇沅|
英超|
福建省|
英山县|
塔河县|
常宁市|
苍梧县|
类乌齐县|
寿阳县|
五大连池市|
丰县|
连南|
分宜县|
玛沁县|
邯郸县|
昌平区|
交口县|
马公市|
定结县|
屯昌县|
玉林市|
万荣县|
高陵县|
神农架林区|
滕州市|
建平县|
靖州|
桓台县|
多伦县|
碌曲县|
内江市|
鹿邑县|
海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