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口述:梁 生</p><p class="ql-block">整理:春華秋實</p> <p class="ql-block">2022. 7. 2 </p> <p class="ql-block"> 橋,這是一座無名的橋。</p><p class="ql-block"> 它普普通通。是通往他縣的唯一的通道。昔日車水馬龍,如今己輝煌不再。只是成為河岸風景的點綴,歷史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四年二月二十日開工。</p> <p class="ql-block"> 我和橋。</p><p class="ql-block">我,一九五七年出生,現年六十五歲。</p><p class="ql-block">橋,一九六四年開工,現年五十八歲。</p><p class="ql-block"> 從這座橋建成后,我和父母趕著牛車拉沙石,經常從橋上往返經過。我和家人也曾多次在橋下煮粥,露宿。</p><p class="ql-block"> 它是我家艱辛困苦勞作的見證。也是我童年那段沉重經歷的見證。。</p> <p class="ql-block"> 六十年代初期,汽車匱乏,大部份的建筑材料,沙石都是靠牛馬車運輸的。所以,有了趕牛車這一艱辛的職業。</p> <p class="ql-block"> 我的母親,在我出生百日后,就把我置放在牛車上,一同趕車拉料。</p><p class="ql-block"> 我的童年是在牛背上渡過的。</p> <p class="ql-block"> 那時,運料的場地離工地較遠,且道路坎坷,上下坡多。為了節省時間和運力,趕牛車的人常常晚上不回家,在附近找地方將就露宿。</p><p class="ql-block"> 橋墩下面,常常就是他們遮風擋雨的臨時宿地。</p><p class="ql-block"> 一個鐵鍋,一抓米,一撮鹽,就地采摘的野菜,就是他們的全部。</p> <p class="ql-block"> 站在橋上,我撫摸欄桿,趕車過橋的情景歷歷在目。橋墩下,我熟悉的地方雖然至今草木長滿,但我架鍋煮粥,在哪個坡上拾柴枝,牛車置放的地方,仍記憶憂新。</p> <p class="ql-block"> 如今這座橋經過五十多年的風雨侵蝕,橋面已斑駁陸離,搖搖欲墜,但我還是不時地來這里走走。在我心中,它依然是風骨猶存,傲然挺立。</p> <p class="ql-block"> 我曾感嘆自已命運不濟,生活給予我和我的家庭太多的磨難。</p><p class="ql-block"> 我沒有同齡人的快樂童年,沒有家庭優越的生活環境。別的同學在課余間做作業,玩游戲時,我卻打著赤腳,幫父母用力地推趕牛車。為一餐米,一分錢,努力地辛勞,盡自已微薄之力。</p> <p class="ql-block"> 如今,我成年了。生活中的艱難困苦也難不倒我。我成了生活中的強者。沒有風雨,哪有彩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感恩父母,正因為經歷過這么艱辛的生活,使我懂得了生活的不易,他們教會了我如何看待人生。他們就是我心中永遠屹立不倒的橋。</p><p class="ql-block"> 我感恩生活。因為吃苦,而知道珍惜。因為貧困,而知道自尊自立。沒有昔日的苦難,就沒有今日的成就。</p> <p class="ql-block"> 橋一一,渡人,渡水,渡時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栾城县|
建阳市|
太白县|
巴林左旗|
八宿县|
克山县|
宕昌县|
色达县|
罗源县|
清新县|
井冈山市|
永福县|
广灵县|
塔河县|
卢氏县|
双流县|
定边县|
中西区|
喀喇|
抚松县|
瑞金市|
颍上县|
含山县|
乡宁县|
奈曼旗|
任丘市|
昌都县|
龙里县|
九龙坡区|
株洲市|
德州市|
宁国市|
调兵山市|
象州县|
汝阳县|
通河县|
收藏|
巴青县|
日喀则市|
龙川县|
龙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