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2022.07.31. 日<br><br>香洲區疫情防控指揮部通知,進入室內密閉公共場所需持72小時核檢陰性證明,建議市民每周參加一次核酸檢測。華業大廈那里的核檢點撤掉了。好事!<br><br>回到家里,我們逐漸回歸正常生活,卻不由還是會想起兩次住院的病友。生了病沒辦法,只有治療,就是花錢受罪。想起當年媽媽常說一句話,人生苦難,每個人有自己的難處啊。<br><br>七月所見完成,堅持著沒有停更。再說一遍,拾起日常細碎,學點無用喜好,切記安全第一,確保所見長久。繼續。<br><br><br>所見 一縷陽光</h3> <h3><br>2022.07.30.六<br><br>復診,拆線,換藥。<br><br><br>所見 非花</h3> <h3><br>2022.07.29. 五<br><br>“今天珠海截止下午17時<br>全市大部地區氣溫普遍在35℃以上<br>局部更是出現39.6℃的高溫<br>怎一個“熱”字了得”<br>摘自珠海發布<br><br>不過今天下午還下了一小會兒雷陣雨,聽著隆隆雷聲,看雨水順著玻璃窗滑下,感覺就是老天給的獎賞。<br><br>所見<br>木瓜樹</h3> <h3><br>其實,我最喜歡的是木瓜樹的葉子,端莊大氣,葉脈清晰,在陽光下越加的蓬勃自信。</h3> <h3><br>2022.07.28. 四<br><br>回家開始正常生活,從早起打球開始。<br><br>球臺上放了一部手機,手機背后貼著一個眼鏡盒,老花鏡和手機是標配。</h3> <h3><br>2022.07.27.三<br><br>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欣慰看兒孫健步遠行,開心玩自己晚年樂趣。<br>是啊,豬都愿意特立獨行,人怎么可以對被設置的生活安之若素,怎么可以讓陳舊觀念束縛手腳。<br>為孩子們講個故事,與孩子們一起成長。<br><br>鏈接放在這里,可是用美篇小程序看的時候,鏈接無效。<br><br>““故事魔法師·護夢行動”第七十七期 | 袁麗村講故事《一只特立獨行的豬》<br><br><br>所見<br>冰箱里悶了一周的雞蛋,重見陽光。</h3> <h3><br>2022.07.26.二<br><br>今天出院。從醫院病房回來,才體會到家的安靜暢快、輕松自如。<br><br><br>所見<br>路邊一堵墻</h3> <h3><br>2022.07.25.一<br><br>陪護第六天。<br><br>醫院里的管理制度、工作程序、治療護理規范的制定,場所設備設計、裝修設計,……,從整體宏觀到具體細節,所有這些的制定設計執行檢驗,都靠人來實現,這些參與其中責任重大的人,是不是對病患的痛苦和需求都體察觀察了解過。<br><br>聽說有位醫界技術大咖在自己重病之后感悟到,我們以前只是滿足于為病人做的治療方案很完滿,手術很成功,卻沒有體會到病人在接受治療時的痛苦。多一些這樣的體察感悟,該是病患者們極大的福音。<br><br><br>所見<br>病友</h3> <h3><br>2022.07.24. 日<br><br>陪護第五天<br><br>病房里由天天做核檢改為兩天做一次,大家都開心不已,“啥時候都不用做了才好呢”。<br><br>珠海這一波疫情又過去了。我們小區周圍的封控、管控區域都已經解除,太好了。<br><br><br>所見 空調的儀式感</h3> <h3><br>2022.07.23. 六<br><br>陪護第四天<br><br>住院的人,吃一樣的五谷生不一樣的病,各人有個人的難受,得想法子排解痛苦。<br><br>有人念佛經。有人聽“上帝與我們同在”。有人看搞笑短視頻。有人翻手機里存的孫子的照片。有人聽自己喜歡的歌曲。有人聽語音小說。有人聽俄烏戰報。<br><br>“各莊有各莊的高招。”<br><br>病房里有電視機,基本都是陪護們從早看到晚,甚至看到半夜,直到護士一次次勸阻才肯關掉。<br><br><br>所見 病房陽光:早、中、晚。</h3> <h3><br>2022.07.22. 五<br><br>陪護第三天<br><br>所見 醫院周圍的房子<br><br>忽然想到,醫院周圍的建筑如果漂亮些,外觀獨特些,色彩明快些,會不會提高病人的痊愈率???起碼降低病人的郁悶心情吧?</h3> <h3><br>2022.07.21.四<br><br>陪護第二天。<br><br>所見<br>從病房看香爐灣,在那些難看的樓房縫隙中尋找海天之美。</h3> <h3><br>2022.07.20. 三<br><br>陪護第一天</h3> <h3><br>所見 樓梯</h3> <h3>2022.07.19.二<br><br>“大多數人所成為的,并非是他們想成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為的人?!钡拇_如此。只有順其自然。<br><br>做核檢,第一次做鼻拭子取樣,戳進去嚇我一跳,怪不得她叫我靠在椅子上坐好。<br><br><br>今天來不及拍照。貼一張深圳特區報公號上的海報吧。<br></h3> <h3><br>2022.07.18.一<br><br>珠海自7月11日本輪疫情發生以來,累計報告確診病例76例,無癥狀感染者30例。所幸沒有在社區傳播開。<br><br>夕陽照耀,一排隨風搖曳的油棕,一排濃妝已卸的木棉,中間是遮陽傘下的核檢隊伍,一會兒縮短,一會兒延長,慢慢移動。<br><br>排在我前面的打著紅色花傘的女孩不停地向后張望,大概她還有一個同伴要來吧。<br>一個穿藍色裙子的女孩突然沖到她面前,氣喘吁吁地說:不好意思啊,你快走吧,快回家做飯!紅傘女孩高興地把藍裙女孩拉進隊伍里:才來啊!馬上就排到了!然后扭過頭對我說了句“阿姨,我幫她排的。”就離開隊伍,和藍裙女孩揮手道別,走了。<br>藍裙女孩看著我,笑盈盈地說:我下班晚,她來幫我排隊的,不好意思。我當然理解,表示沒問題。女孩道了謝,急急地掏出手機,我們已經來到查看粵康碼的志愿者身邊了。<br><br>一切按部就班。</h3> <h3><br>早上去打球,突然發現,朝陽以巧妙的角度照在天天看到的那架樓房外梯上,光影漂亮。晚上用Snapseed修了下,很好玩。</h3> <h3><br>2022.07.17.日<br><br>“不能改變外部世界和現狀時,唯一能改變的是你自己。……逐漸學會關掉別人的聲音,留下自己的耳朵,與自己握手言和。”<br>你看,是“與自己握手言和”,調整自己,接受調整了的自己。屏蔽噪音,拒絕戾氣,聽風吼,聽雨吟,聽鳥鳴,聽花開,聽溪流,聽自己心跳的節奏和走向生命盡頭的腳步。聲<br><br><br>所見<br>之前在商場拍的。匆匆穿過,沒來及仔細觀察。</h3> <h3><br>所見 街頭夏夜</h3> <h3><br><br>2022.07.16.六<br><br>一清早被通知“為近期重點地區涉疫人員”,上午被【溫馨提示】為“國內中高風險地區(或所在地市)來(返)珠人員”。有點亂。還好未被賦黃碼,“不要去人員密集場所,每天做核酸,只要你保持住綠碼就沒事”。OK!</h3> <h3>所見 陽光</h3> <h3>2022.07.15.五<br>久不進醫院,現在醫院里看病辦手續與記憶中完全不是一回事了。還好,我很快就學會了預約掛號和在自助終端報到、繳費、打印報告等,還多次幫助過不會操作的老年人,有點成就感。<br>二十年前,女兒剛上班,用省吃儉用積攢下的七千塊錢給我們買了電腦,告訴我們,以后不會電腦就如同文盲一樣了,要抓緊學。如今,雖然我基本還屬于菜鳥級,但畢竟有點電腦基礎,那些基本的電子產品還是可以很快適應。<br>非常感謝女兒督促我們在退休以后自學電腦,拉近我們與時代的距離,幫助我們做一個學習型老人,不僅使退休生活更有樂趣,也讓日常生活方便很多。<br>學習,從啥時候開始都不晚。<br><br><br>所見<br>做核酸采集的醫護身邊,放著風扇和冰塊,希望能降一點溫度,他們太辛苦了。</h3> <p class="ql-block">2022.07.14. 四</p><p class="ql-block">一位球友摘的雞矢藤,準備拿回家煮水洗澡,祛濕敗毒活血的。</p><p class="ql-block">第一次聽說雞矢藤,是在官塘茶果店。我不認得那種黑綠色的米餅,店家告訴我那是雞矢藤餅,吃了敗毒去火。我沒聽明白名字,店家就寫在紙上給我看:雞屎藤。我問,為什么叫雞屎藤?是有雞屎味嗎?她哈哈笑著說,你說有就有啰。于是我買了一塊嘗了下,微苦,清香,挺好吃的,沒有雞屎味啊。哦,其實雞屎味是啥味我也不知。??以后,每次去那家茶果店,我都會買雞屎藤餅。算來已經有七八年沒有去過金鼎那邊了。</p> <p class="ql-block">2022.07.12. 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早起來,看到特區報5點鐘發布的防疫緊急通知,香洲區今天8:00-20:00全員核酸檢測,吉大、鳳山等部分區域實行管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午珠海市衛生健康局通報,7月11日下午,一位年輕女性因出現發熱、肌肉酸痛、咳嗽、頭痛等癥狀,前往中大五院發熱門診就診,核酸檢測初篩陽性,當晚經市疾控中心復采復檢陽性,立即轉送至中大五院隔離治療,經組織專家會診,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輕型)。已對該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和次密切接觸者進行了全面的排查,并按要求落實管控和健康監測措施,所涉及的場所進行管控并落實消毒措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一早接到的通知應該是根據流調做出的決定。昨天晚上又有一些人忙了一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為珠海速度和不一刀切點贊!感謝所有工作人員!也該向積極配合在烈日下安靜排隊做核檢的人們道一聲辛苦!</p> <h3><br>排隊做核酸,心要靜,眼和手別閑著,烈日下才不覺熱。</h3> <h3><br>2022.07.11. <br>一武漢大學這種地方怎么會發生霍亂呢?<br><br>“霍亂是由霍亂弧菌引起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可防可治。近年來,我國每年都有散發霍亂病例報告,均未造成流行。霍亂弧菌對熱、干燥、日光及一般消毒劑均很敏感,經干燥2小時或在55℃下10分鐘即可死亡,煮沸立即死亡。夏季是腸道疾病的高發期,請大家注意飲食衛生,勤洗手,不吃不潔的生冷或半生不熟的食物,共同維護健康安全的生活環境。”<br><br>去南坑菜市場。蔬菜水果都不斷漲價,這事對老百姓來說,比安背走人啥的要緊得多。<br><br>日拍:陽光下的九里香,芬芳四溢,不理會周圍人來還是狗往。用圖曰做圖片視頻好像更順手?</h3> <h3>2022.07.10.日<br><br>高科技尤其人工智能很被期待,好些老年朋友特別期待陪護機器人,好像買一個回家就不用去養老院看別人的臉色,都急著打聽價錢了。<br><br>可是,如果出故障會怎么樣?<br><br>印象最深的是2011年“7.23”動車追尾事故、2021年重慶百架無人機失控撞樓事故,還有奧地利家務機器人“想不開”自殺的駭人事件。如果買回家照顧老人的智能機器人出了故障,或者“想不開”了,會不會把老人拎起來扔窗外?。?lt;br><br>水溝邊的紫竹梅</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202.07.09. 六</p><p class="ql-block">所見</p><p class="ql-block">公交車上等紅燈,順便拍一下路邊樓房,高度不錯,距離太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07.08.五</p><p class="ql-block">某人遇刺身亡,可見沒有萬無一失,只有就怕萬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掃街: 房頂上,誰家的火龍果?</p> <h3>2022.07.07.四<br><br>這一天,永不敢忘 (摘自今日《中國基金報》)<br><br>“2022年7月7日是“七七事變”85周年硝煙早已散去,山河早已無恙但中國人對那段歷史永遠銘記……<br>盧溝橋的炮聲成了中華民族抗戰總動員的號角長城內外、大江南北、黃河兩岸到處都是抗日的怒火中華民族用血肉之軀,血戰至死,筑起了一道道新的長城!<br><br>1937年-1945年的全面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傷亡總數3587.9萬余人其中軍人傷亡413萬余人民眾傷亡2249.9萬余人<br><br>被侵華日軍強擄的中國勞工800余萬人香港同胞10余萬人、臺灣同胞115余萬人被日軍致死、致病殘被掠往日本的4萬多名中國勞工中近7000人死在日本<br><br>大半中國被日軍踐踏930余座城市被占4200萬難民無家可歸<br><br>日軍從中國掠走鋼鐵3350萬噸煤炭5.86億噸木材1億立方米<br><br>日本侵略者給中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000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多億美元<br><br>日本在侵華戰爭期間公然違反國際法大肆對中國軍民使用化學武器地域遍及18個省有準確記載的戰列就達2000多次造成數以萬計的中國軍民傷亡<br><br>中國的敵后戰場和正面戰場共進行重大戰役200余次大小戰斗近20萬次殲滅日軍154萬余人約占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 死傷人數的70%<br><br>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直至投降日本在海外侵略軍共352萬人向中國投降的日軍約128萬人超過東南亞和太平洋各島日軍的總和……<br>時至今日“七七事變”已過去85年盧溝橋上的硝煙早已散去烙滿時光印記的石獅子見證了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山河日新,國力日強但記憶從未褪色歷史仍有回響<br><br>勿忘國殤,緬懷先烈!振興中華,吾輩自強!”<br><br>1937年的時候,爸爸媽媽都還是孩子,互不相識。但兩個家族卻因為杭州淪陷這同樣的原因,同時成為難民,家族中都有親人死在逃難路上,再沒有回到家鄉。<br><br>這些事,我還在幼兒園的時候就知道了,六十多年過去,刻骨銘心。<br><br>如今,我們的國家已經有了巨大變化,先輩們先烈們當為之欣慰。<br><br>振興中華,任重道遠,不忘國恥也是一種強勁動力。</h3> <h3>2022.07.05. 二<br><br>深圳新聞網2022年7月5日訊(記者 張玲)2022年6月23日,深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修訂通過了《深圳經濟特區醫療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3年1月1日起實施。<br><br>最受關注的是,深圳通過修訂《條例》,率先以立法的形式建立“生前預囑”制度,要求醫療機構在患者不可治愈的傷病末期或者臨終時實施醫療措施,應當尊重患者的意思表示。<br><br>太好了!終于在有生之年看到這個立法了。<br><br><br></h3> <h3><br>2022.07.04. 一<br>我等平生為口忙之人,歇腳的時候,掃視一下周遭,做一點感興趣的閑事,留一點做自己的底線,日有粗茶淡飯,夜有穩榻安眠,足矣。<br><br>吉大掃房</h3> <h3><br>2022.07.03. 日<br><br>臺風暹芭在電白那邊登陸,昨天珠海也是大風大雨,聽說潮州還刮了龍卷風。<br><br>今天雨還好,風還是大,吹得陽臺玻璃一直響。<br><br>關門關窗不出去,家里安全,憋悶。</h3> <h3>“不要急于求成,因為播種與收獲不在一個季節,中間隔著的那段時間,叫做“堅持”。”<br><br>說得對。</h3> <h3><br>2022.07.02. 六<br><br>把中醫院的煎藥指南放在這里。<br><br>原本可以放在我收集的各種中醫偏方那個專輯里,里面有些方子是要煎煮的??墒莿偘l現竟然給禁了,不知哪里抿趕了,?? 繞過。?? </h3> <h3>2022.07.01. 五<br><br>如果說年初開始做《所見》,只是想給那些隨手但并不隨意拍下的照片找個地方放著,那么做到第七個月的時候,已經習慣了每天拾起日常細碎,已經真的想向倡導“日常即藝術”的人學習了。<br><br>那些所見,會誘惑我把拍攝(即使是很小兒科的拍攝)當成一種生活方式吧。<br><br>拾起日常細碎,學點無用喜好,切記安全第一,確保所見長久。<br><br>如果一篇里有一處或幾處出現時間軸斷裂,缺文少圖,那不該我事。我不曾偷懶,可能別人太勤快。忍著吧,畢竟冰有點薄。當然也要盡量避免損失。<br><br>所見2022-5,開始。<br><br>用《東方之珠》做背景音樂,祝福被海風吹拂了五千年的香港,祝福山河壯闊生生不息的祖國,致敬音樂天才羅大佑。</h3> <h3><br><br>掃街: 窗外拍婚紗照的女孩<br><br>拍完才發現,那架梯子想干啥?</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城市|
长葛市|
义马市|
惠安县|
颍上县|
万安县|
闻喜县|
阿克苏市|
云南省|
民县|
乌海市|
冕宁县|
新平|
长阳|
化隆|
隆回县|
普定县|
腾冲县|
兴义市|
连州市|
天全县|
武陟县|
泸水县|
青龙|
嵊州市|
惠东县|
大荔县|
静乐县|
锡林郭勒盟|
孙吴县|
商城县|
黔江区|
永胜县|
河源市|
林州市|
海阳市|
铜山县|
阿巴嘎旗|
迁安市|
沛县|
长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