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我們醫院八十多位老兵到廣西紀念參戰四十周年活動,遇到一位當年受傷在我院治療的戰友,當年他行程匆匆,僅憑他留下的一個電話號碼,我追蹤了近一年,終于在2020年4月通上電話......<div> 在百度只要輸入他的名字,他個人的英雄事跡和榮譽撲面而來: 堅守邊關十年,屢建奇功,兩次榮立二等功,八次榮立三等功。獲廣州軍區優秀指導員二級一模光榮稱號。榮獲中央軍委一級英模光榮稱號。團職干部轉業后又榮獲: 江西好人,全國勞模等光榮稱號......經他本人同意,我把他的事跡編入了《崢嶸歲月》畫冊。</div><div><div><br></div><div><div> </div></div></div> 從三年前的奇遇,到我和戰友呂大姐前往江西新余拜訪,終于見到了這位英雄老兵——傅塘根。<br> 他退休后依然發揮余熱。擔任民辦院校贛西學院黨委專職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在他努力下,還辦起了新余陽光學校,之前稱少管所。我們受邀前去參觀。 2003年司法部將少管所更名未成年犯管教所,有的地方改名為專門學校或育才學校。而傅塘根書記改名為:陽光學校,只收14-17歲的未成年犯。他還是這個學校的專職書記。 辦學宗旨是:培養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和諧一方社會。 校訓、校風、教風、學風也是傅書記親自制定。 14歲至17歲的孩子正在學習英語和其他的文化課,學制一年。嗯 日常學習生活全是軍事化管理。 誤入歧途孩子。 學校的食堂干凈整潔。 綜合治理工作室,對學校狀況一目了然。 模擬法庭,讓學生們輪流登場,扮演不同角色。讓他們在過程中進行反省、洗滌心靈。 每個入校未成年犯"學生",都有一本學習蛻變成長記錄冊。 參觀了陽光學校,心潮澎湃。崇敬之心油然而生。傅塘根書記可謂是老兵新傳——戰場是英雄,解甲當勞模,退休立新功!<br><br> 書記夫婦熱情接待我們戰友一行。<br> 我和呂大姐在新余見到了戰友王淑軍夫婦。 傅書記、王淑軍都是1977年從江西入伍的。這次相識分外高興。 三年前就是呂大姐留下了傅書記的一個電話號碼。讓我們認識了那這位英雄。這些年來傅書記還繼續照顧六位烈士的父母,每年每家給5000元,連隊的戰友有困難他總是義不容辭去幫助。 傅書記參戰期間曾多次負傷,但他以堅強的毅力堅持鍛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每晚9點入睡。凌晨3-4點起床跑步和鍛煉。逢年過節賦詞作詩,文武雙全。他經常到外地上黨課,作報告。他還是新余市注冊的馬拉松運動員。祝福他健康長壽! 向老兵和教育工作者致敬! 在傅書記和王淑軍夫婦的陪同下,我們一起游覽了新余仙女湖。 據說這是七仙女下凡的地方。那天雖然下著小雨卻別有一番景致。 七仙女下凡到新余?傳說中的董永卻在湖北孝感,他倆怎么認識的呢?一個美麗的傳說, 一個待解答的謎...... 綠蓋疊翠, 青盤銀珠...... 迷人的水韻,醉人的荷香......<div><br></div><div><br></div> 荷花曾是古往今來文人筆下高歌詠嘆的對象, 凝視亭亭玉立的荷花,不由聯想起到傅塘根書記的尊名,荷花開在池“塘”里,“根”扎在污泥中,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種堅貞不屈,高風亮節,這不正是傅塘根書記一路從軍,從政,從教的真實寫照嗎。為這位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英雄老兵點贊! 成雙成對的睡蓮在輕柔的雨絲沐浴下,顯的更加嬌艷了 還在新建的大型演藝廳 荷塘邊風雨中的一葉小舟..... 恰逢仙女湖文化活動中心舉辦社區文藝比賽。 這里將建成一個國家級的旅游度假勝地。 戰友情深 淑軍戰友夫婦倆都退休了,日子過得很舒心。家里有三百多平方的菜園,每年種的蔬菜瓜果吃不完。 王淑軍種的黃瓜原生態純天然,新鮮,好吃。 在那個年代,有那么一批老兵,為著國防事業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而今依然老驥伏櫪 壯心不已,把自己活出了一束光,照亮和溫暖更多的人。不忘: 那個年代,致敬: 老兵新傳的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汉市|
长春市|
大理市|
绥化市|
池州市|
会宁县|
靖远县|
马公市|
黄浦区|
达拉特旗|
商丘市|
长岛县|
平塘县|
张掖市|
花垣县|
荥阳市|
桓台县|
府谷县|
杂多县|
丁青县|
凤庆县|
习水县|
革吉县|
井研县|
皋兰县|
岳池县|
汉川市|
五指山市|
昆山市|
延安市|
启东市|
康保县|
黄大仙区|
宁城县|
宝兴县|
安福县|
五大连池市|
南阳市|
遵义市|
阳高县|
柳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