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開篇——</p><p class="ql-block"> 蕉山,蕉山戰斗,縈繞在我心頭多少年了。每逢父母與戰友們在家中聚會都會常常提起,“蕉山戰斗”——由此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里。查百度,用文字簡單描述了那場慘烈的戰斗。在鶴山宅梧的“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司令部舊址紀念館”,從圖片和文字中感知了這場戰斗的慘烈。</p><p class="ql-block"> 蕉山,一直心心念念要去……</p><p class="ql-block"> 2022年6月21日,我們幾個粵中縱隊的后代們直奔新興。新興縣作為革命老區,偏遠,山區,貧困,落后是我先入為主的認知。然而眼下卻是另一番景象,驅車進入新興太平鎮,通往蕉山的道路兩旁路樹花叢錯落有致,豎立在路邊的紅色標語牌一路延伸,把我們引進了蕉山革命烈士陵園。</p><p class="ql-block"> 蕉山戰斗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的1945年2月22日。戰斗打響時,我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面臨的敵人不是侵華日軍,而是國民黨軍隊158師。蕉山戰斗撕下了國民黨反動派假抗日真反共的猙獰面具。國民黨反動派把槍口對準我抗日隊伍,重兵圍剿剛剛成立的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戰斗異常慘烈,我軍寡不敵眾,在突圍中不幸犧牲了五十多名同志,最讓人心痛的是司令員梁鴻鈞壯烈犧牲。為了紀念這些烈士英雄們,解放后在蕉山村依山建立了宏大肅穆的烈士陵園。親歷這場戰斗的廣東省原省長劉田夫同志(時任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政治部主任),親筆題詞“蕉山戰斗革命烈士紀念碑”,以表達對戰友們的哀思和懷念。</p> <p class="ql-block">依山而建的革命烈士陵園高大宏偉莊嚴肅穆。我們手捧鮮花拾級而上。</p><p class="ql-block">走進蕉山烈士陵園,耳畔響起兒時那首熟悉的歌——“踏著烈士的腳印前進”,那是我們少先隊打著隊旗給烈士掃墓必唱的歌:翻過小山崗,走過青草坪,烈士墓前來了紅領巾,舉手敬隊禮,獻上花圈表表心。想起當年風雨夜,山岡鐵鐐響叮叮,不是你們灑鮮血哪有今天的好光景。我們是紅色的接班人,不怕山高路不平。我們要踏著烈士的腳印,勇敢邁步向前進!……</p><p class="ql-block">今天,我們這些六七十歲的老人家來到蕉山烈士陵園掃墓。我們是蕉山戰斗中幸存的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的后代。</p> <p class="ql-block">莊嚴的烈士紀念碑高聳入云,時任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政治部主任、廣東省原省長劉田夫親筆題詞“蕉山戰斗革命烈士紀念碑”。</p> <p class="ql-block">一九五七年新興縣人民委員會為烈士紀念碑鐫刻的碑志。</p> <p class="ql-block">肅穆的革命烈士陵墓。</p> <p class="ql-block">鮮花祭奠蕉山戰斗壯烈犧牲的梁鴻鈞司令員。</p> <p class="ql-block">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的后代們,如今也是老黨員,白發蒼蒼的他們在黨旗前重溫入黨誓詞。</p> <p class="ql-block">我們三個是堂兄妹,我們的母親當年只有十幾歲,她們親歷了慘烈的蕉山戰斗,經受了戰場的嚴酷考驗。</p> <p class="ql-block">位于烈士陵園山下的蕉山村,慘烈的戰斗就發生在這里。放眼望去,小河依舊流水歡歌,稻田綠茵成疇(當年蕉山戰斗分兩路突圍,一路在副司令員謝立全的帶領下奮力蹚過雨后暴漲湍急的河水;劉田夫等從另一路拼死沖過沒有任何遮掩的水田。突圍的指戰員有的過河時被急流沖走失蹤,有的在沖過水田時被敵人機槍掃射犧牲)。今天的蕉山村,正如烈士們所愿,一片欣欣向榮,山村換新顏,鄉親們的生活今非昔比越來越美好。</p><p class="ql-block">注:謝立全,與司令員梁鴻鈞都是延安派來的軍事干部,斯諾《西行漫記》封面的紅軍號手。</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們前往新興縣水臺鎮,尋找父輩當年“新高鶴人民解放軍總隊”成立的舊址。</p><p class="ql-block">1946年6月,共產黨領導的華南抗日武裝力量根據國共兩黨簽訂的“雙十協定”北撤,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完成了歷史使命,其番號自動撤銷。解放戰爭時期,在原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的基礎上建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粵中縱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來到水臺鎮良田村走進村委會詢問。當服務中心的干部們得知我們的來意,顯得異常的激動和興奮。原來,多年來他們也在多方尋找我們——新高鶴人民解放軍總隊成立的親歷者、知情者,卻苦于未果。</p> <p class="ql-block">良田村陳書記和村主任以及上年紀的老人們聞訊紛紛趕來。村民們和我們似乎有著天然的親切感,座談會上交流熱烈、融洽。村委領導介紹良田村正在申報,將“新高鶴解放軍總隊成立舊址”建成陳列館,打造為紅色教育基地,村里目前正在搜集相關資料做籌備工作。</p><p class="ql-block">老人們滔滔不絕說起他們所見所聽到的,當年游擊隊在村里的活動以及歷次戰斗故事。</p> <p class="ql-block">村民們熱情地帶領我們穿村過巷前往“新高鶴解放軍總隊成立舊址”。</p> <p class="ql-block">陳氏宗祠——新高鶴人民解放軍總隊成立舊址,這里原來是座學堂。</p><p class="ql-block">1946年6月,根據國共簽訂的雙十協定,共產黨領導的華南抗日武裝力量北撤。原定北撤的我父親梁文華根據上級指示留下,調往新高鶴區工委,在山里隱蔽等待時機。父親曾以教師身分在這個學堂里教書作掩護堅持開展工作(照片里有幾個老人說,當年他們曾是父親的學生)。</p><p class="ql-block">1947年,根據上級黨組織委派謝永寬傳達的指示精神,父親以民間的幌子成立新高鶴反“三征”(征兵、征糧、征稅)自衛大隊,開展小規模的武裝斗爭。1948年,全國解放戰爭進入全面反攻,在這個大好形勢下,根據上級指示,我武裝力量打出共產黨的旗號,在良田村成立新高鶴人民解放軍總隊(新高鶴游擊總隊),父親梁文華任總隊長,周天行任政委,政治部主任楊德元,副總隊長兼參謀長沈鴻光。</p> <p class="ql-block">“新高鶴人民解放軍總隊”成立舊址立碑銘志。碑文用“新高鶴游擊總隊”的名稱顯得不夠規范。</p><p class="ql-block">之前“新高鶴人民解放軍總隊”的名稱沿襲幾經變更,當地村民口頭的習慣稱呼也有幾種:新高鶴游擊隊總隊,新高鶴總隊,新高鶴解放軍總隊,解放軍新高鶴總隊等等。</p> <p class="ql-block">我們和村民在新高鶴人民解放軍總隊成立舊址石碑前合影。</p><p class="ql-block">圖中右一為良田村陳書記。</p> <p class="ql-block">村民們興致勃勃地向我們說起往事。</p><p class="ql-block">我們竟然意外地獲悉,我的四叔梁文超和四嬸余杰明于1948年就是在這個舊址祠堂里喜結良緣了,婚房設在祠堂里。我父親還是證婚人,鄉親們都高興地前來參加婚禮。在當年艱苦的戰爭環境里,這還真是一件浪漫的事情。</p><p class="ql-block">布展設計師梁暖根走訪良田村,村里老人回憶:梁文超、余杰明舉行婚禮的時間是在新高鶴解放軍總隊成立的當日,即1948年3月27日。這一天雙喜臨門,良田村格外的熱鬧喜慶。</p><p class="ql-block">我的堂兄(四叔的大兒子)興奮之余,發達的現代通訊工具在手,頃刻這個意外的獲悉傳遍了國內外的親友們。</p> <p class="ql-block">我四叔梁文超與余杰明在良田村結婚,上年紀的村民們都記憶猶新。梁文超的兒子與村民交談甚歡。</p> <p class="ql-block">村民介紹,良田村當時是比較富裕的村莊,建有好幾個祠堂,這里群眾基礎好,擁護我們的隊伍。部隊在這里活動隱蔽得比較安全,晚上部隊分散在各祠堂休息,半夜三四點鐘起來吃飯,天亮前進山隱蔽。每次打完仗都回到村里休整。</p> <p class="ql-block">我出發新興之前,廣州老游擊戰士聯誼會新高鶴總隊92歲的老戰士李樞語重心長地交代我,留意良田村的學校是否需要提供幫助。我特意觀察了良田學校,規模較大,校舍,體育設施都比較完備,比我想象的要好過幾十倍。老戰士們可以放心了,老區的孩子們上學有保證,村民們的生活很不錯。</p> <p class="ql-block">晚上,水臺鎮的領導陳副書記(圖中戴眼鏡者,其左右是良田村主任和書記)特地來和我們見面,對我們的到來表示歡迎,希望我們與良田村共同努力互相支持,把新高鶴解放軍總隊成立舊址陳列館建立起來。</p><p class="ql-block">如今的水臺鎮以溫泉旅游為特色,鎮上建起了文化廣場,我們開車經過看到文化廣場很有一定的規模,很遺憾沒來的及下車拍些照片。</p> <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22日,上午我們從新興縣來到開平龍勝。龍勝處于新興、開平、恩平、鶴山的交界,當年我游擊隊在這個四不管地帶里求得生存,不斷發展、壯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龍勝社區的張書記(圖中左二)熱情接待我們。</p> <p class="ql-block">這是群益旅館舊址,開平我黨的地下交通聯絡站。</p><p class="ql-block">四十年代初,我父親因在家鄉臺山宣傳抗日身份暴露,黨組織將他從臺山調到開平開展地下革命活動,在擔任蒼城(當時的開平縣城)特別黨支部書記期間,親自在龍勝選址開辟這個地下交通聯絡站。交通站以旅館作掩護,外面看似很普通,走進里面才看清交通站選址的精妙,出后門是沙河,河對岸原屬恩平地界,河邊有個小碼頭,可以隨時撤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房間里面很有縱深感。后來改為商鋪,現已荒廢。</p> <p class="ql-block">引領我們來到龍勝的是蘇榮烈士的孫子蘇耀勝(右二)。蘇榮烈士是父親在龍勝開展工作時秘密發展的黨員,1948年被國民黨捉捕當眾殺害。</p><p class="ql-block">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向烈士墓致哀獻花。</p> <p class="ql-block">蘇榮烈士之墓</p><p class="ql-block">2014年換發的蘇榮烈士證明書</p> <p class="ql-block">龍勝棠紅學校。棠紅學校是原是蘇氏宗祠,規模很大。父親在這里是以教師的身份作掩護開展工作。我四叔梁文超和臺山來的余覺之,余毅等同志也曾在這里當過教師。當時,我黨不少同志都在棠紅學校以教師身份做掩護開展工作。</p> <p class="ql-block">原棠紅學校已荒廢,新棠紅學校建在附近。</p> <p class="ql-block">視頻里可以看到,棠紅學校的規模很大。</p> <p class="ql-block">圖片中湖對面的小山包叫青里山(以前可不是這么低矮的),聽村民說,1949年四叔梁文超帶領武工隊從青里山沖出來,解放了龍勝墟。</p> <p class="ql-block">蘇榮烈士的孫子蘇耀勝帶領我們進村,來到蘇榮烈士的故居,眼前已是一片廢墟。</p><p class="ql-block">小蘇說,由于壞人告密,國民黨保安隊逮捕了爺爺蘇榮烈士,并當眾殺害,把蘇榮烈士的故居一把火燒成了廢墟。當年蘇榮的故居,我黨有關人員經常在這里進出開會,其中有劉田夫、周天行、梁文華、梁文超、方向平、吳好女(電臺收發員)、甄星光等同志。</p> <p class="ql-block">蘇榮烈士的孫子小蘇悲憤話當年。</p><p class="ql-block">小蘇的爺爺蘇榮烈士是四十年代初的我父親發展的黨員,犧牲于1948年。小蘇的父親(三十年代出生)在蘇榮烈士被殺害后投奔游擊隊,1950年正式入伍當了公安兵。前些年小蘇的父親曾帶著他到當年打游擊的地方尋訪,把爺爺的革命斗爭故事講給小蘇聽。小蘇說,解放后我父親梁文華曾經到過開平龍勝尋訪蘇榮烈士的后人,因為小蘇的父親此時正當兵在外地,因而錯過了交集。</p><p class="ql-block">口誤糾正:劉和田~劉田夫。</p> <p class="ql-block">這位開平102歲的老同志周榮林回憶,四十年代初入黨,我父親梁文華是他的入黨監誓人。周榮林老前輩最近身體不適住院了不方便打擾,這次來開平沒有去探望他。祝愿周老前輩身體早日康復!</p> <p class="ql-block">這間已荒廢的房子,是當年那泔(廣居)小學舊址,開平我黨活動地點之一,父親從臺山調到開平的第一個落腳點,在這里以教師身份開展地下工作。因為父親教書認真,教學生很多實用的知識,比如測量技術,打算盤等,學生回家可以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村民們滿意,好評傳開了。龍勝棠紅小學校長蘇翰屏獲悉后找上門來,聘請父親到棠紅小學任教。棠紅小學規模大,需要教師多,父親介紹了好幾個黨員進去當老師,其中有李俊潔,李墨香等。</p> <p class="ql-block">中午,我們來到開平市水井鎮獅山村。獅山村是抗日根據地,村里犧牲了幾位烈士,我們走訪張丁烈士和張耀芳烈士的后人。</p> <p class="ql-block">這座橋稱為烈士橋,舊橋由省交通廳原廳長李牧(原新高鶴總隊司令部秘書)撥款修建,年久失修成了危橋,這是拆后重建的新橋。</p> <p class="ql-block">張丁烈士在1945年2月22日的蕉山戰斗中被捕后犧牲。張丁烈士擔任過特委地下交通員。張丁犧牲前擔任中區特委軍政干訓班政治指導員,在蕉山戰斗中,干訓班學員為掩護大部隊突圍,幾乎全部犧牲或被捕。</p> <p class="ql-block">我們與張丁烈士的后人合影,前排兩位老婦人八十多歲了,是張丁烈士的兒媳婦;右一張耀芳烈士的侄子張稱廉;右二張丁烈士的孫子;后排右三張丁烈士的孫子張錚。</p> <p class="ql-block">我們與張耀芳烈士的家人(左三,侄子張稱廉)合影。</p><p class="ql-block">張耀芳烈士犧牲于1948年7月,時任新高鶴總隊的武工隊隊長,打仗英勇頑強,我父親對他很賞識。每次提到張耀芳的犧牲,父親都會眼泛淚光聲音哽咽。張耀芳英勇殺敵聲名大振,敵人對他恨之入骨。在一次行動中失利,張耀芳彈盡被敵人逮捕,遭受嚴刑拷打忠貞不屈,最后被敵人殺害。</p><p class="ql-block">我父親1975年到獅山村尋訪張耀芳的家人,我妹妹文風陪伴同行。父親告訴我妹妹,為來營救被捕的張耀芳同志,我總隊已制定了用敵人俘虜作交換的方案。然而我們太善良了,低估了敵人的殘忍狡詐毫無道德和規則底線。敵人執意要殺害張耀芳,在交換的地點埋伏了槍手,交換過程中張耀芳被敵人從后背打黑槍而壯烈犧牲。我父母親通過當地政府找到張耀芳家人(侄女),當場摘下戴在手上的手表,鄭重地交給張耀芳的侄女。對她說,這是張耀芳的手表,交還給你們好好保管。</p><p class="ql-block">張耀芳是華僑,參加革命后加入新高鶴總隊,他看到我父親作為總隊長指揮戰斗沒有手表掌握時間很不方便,遂將自己從國外帶回來的瑞士表送給我父親。這只手表面發黃已經很舊了,父親很珍惜它,一直戴在手腕上。而不知什么時候起,父親的手表換成了上海牌。今天才明白事情的原委。</p><p class="ql-block">父親送還手表的過程,我妹妹文風全程目睹,深受感動和震撼,將此事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最近清理日記回憶起了這件事。我們通過水井萬隆客棧紀念館工作人員尋查到了張耀芳烈士的原籍,還提供了張丁烈士的后人張錚的電話號碼,通過張錚的電話我們找到了兩位烈士的后人。</p><p class="ql-block">這些感人的故事,應該講出來,講給后人聽。告訴人們,中國革命的勝利多么不容易,是多少革命先輩流血犧牲用生命搏回來的!</p> <p class="ql-block">張耀芳舊居原址上建起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原新高鶴總隊政治部主任楊德元。</p><p class="ql-block">1948年楊德元經常到獅山村指導工作,就住在張耀芳家中。解放后與張耀芳家人也常有來往。1989年6月時任常務副省長的楊德元病逝,相關部門通知張耀芳的侄子張稱廉參加追悼會。</p> <p class="ql-block">張耀芳烈士生平事跡</p> <p class="ql-block">父親送還給張耀芳烈士家人的手表,張耀芳家人保存至今。</p><p class="ql-block">張耀芳的烈士證明書。</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們趕到開平市區,探望原新高鶴解放軍總隊92歲的老戰士甄星光。這是蘇榮烈士的孫子蘇耀勝提供給我們的信息。甄老前段時間摔壞了腿,今天剛從醫院治療回家,甄老家在五樓,要靠孫子把他背上去。我們在他坐的汽車旁和他見面,祝福他老人家身體早日康復。</p> <p class="ql-block">老戰士老黨員甄星光老前輩。</p> <p class="ql-block">甄星光在原新高鶴總隊擔任武工隊的組長,他握著我四叔的兒子文翮說,你爸爸梁文超是我的頂頭上司,他是武工隊隊長,我是組長。</p> <p class="ql-block">黃衫青年是甄老前輩的孫子,他一直照顧著爺爺。</p><p class="ql-block">小蘇的爺爺蘇榮烈士與甄老前輩是戰友,曾在龍勝一起工作。</p> <p class="ql-block">因為還要趕往江門,與負責臺山老家村史榮譽館設計方案的布展設計師梁暖根先生會面,匆匆告別了甄老前輩。</p><p class="ql-block">這次行程圓滿結束,收獲滿滿,更有許多意外的收獲。</p><p class="ql-block">這些活動每次做下來,我總是心潮澎湃久久難以平復,溢出很多很多的感慨。</p><p class="ql-block">感慨中國共產黨的堅毅頑強,歷經磨難九死一生打不死打不垮走向如今的輝煌。她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政黨絕無之一。</p><p class="ql-block">感慨我們的前輩,信仰的力量可以使人如此堅強堅貞義無反顧。</p><p class="ql-block">感慨我們的先烈為了人民求解放,甘愿拋頭顱灑熱血犧牲個人。</p><p class="ql-block">感慨這種無私無畏的精神當今誰能理解?,資本的力量可以嗎?精致的個人主義可以嗎?</p><p class="ql-block">難解!無解!</p><p class="ql-block">我們這一代人要把前輩的革命斗爭故事講好,傳承下去,不愧對我們的革命前輩和先烈,這是我們這一代應盡的責任和歷史擔當!</p><p class="ql-block">篇后——</p><p class="ql-block">非常感謝蘇榮烈士、張丁烈士、張耀芳烈士的后人給我們提供寶貴信息資料。</p><p class="ql-block">感謝一路同行的粵中縱隊后代余家兄妹,李小華,陳永照夫婦,堂兄文翮提供的照片資料,以及妹妹文風提供的翔實的歷史資料。</p><p class="ql-block">感謝新興水臺鎮陳副書記,良田村的陳書記以及村民的熱情款待和支持。</p><p class="ql-block">感謝開平龍勝社區張書記的熱情接待。</p><p class="ql-block">感謝梁暖根先生提供了相關信息資料。</p><p class="ql-block">衷心祝愿原新高鶴總隊老戰士甄星光老人家身體早日康復!</p><p class="ql-block">衷心祝愿原粵中縱隊的老戰士老黨員周榮林前輩身體早日康復!</p><p class="ql-block">七 ? 一,黨的生日,建黨101年。謹以此篇致敬偉大的中國共產黨!</p><p class="ql-block"> 重新完搞于2022年6月30日</p><p class="ql-block">(因修改時操作失誤,誤刪已發布的原稿,現重新發布)</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通市|
普宁市|
河池市|
原阳县|
蕉岭县|
大城县|
广西|
利川市|
米泉市|
启东市|
那曲县|
满洲里市|
遂平县|
内江市|
新竹县|
林口县|
上杭县|
威海市|
龙州县|
内江市|
永福县|
北流市|
宣恩县|
宜兴市|
沂水县|
祁门县|
肥东县|
界首市|
娄烦县|
原平市|
行唐县|
孟村|
中卫市|
巩留县|
申扎县|
新蔡县|
柘城县|
南通市|
民丰县|
枝江市|
阳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