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多次到過西藏,西藏給予我留下了許許多多美好的回憶;</p><p class="ql-block">那里有浩瀚的天空、廣袤的草原和美麗的高原湖泊,每個畫面都在感嘆著生命的渺小和自然的博大。</p><p class="ql-block">那里有巍峨圣潔的神山,蔚藍空靈的圣湖,每個瞬間都定格住了地球上最原始的美。</p><p class="ql-block">那里有世界上最璀璨最浪漫的星空和世界上最自由的生靈、每一次在我眼中劃過總是讓我的心靈受到極大的震撼。</p><p class="ql-block">西藏面積122.84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8;周邊與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等國家接壤,陸地國界線4000多公里,是中國西南邊陲最重要的門戶。</p><p class="ql-block">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元朝始,歷朝歷代的中央政權始終對西藏行使著管轄,有史證明,藏族人民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員;然而國家真正全面地實施對西藏的管理,還是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初,象征著國家主權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西藏后開始的。</p><p class="ql-block">解放軍是從哪個方向進入稱作為“世界屋脊”西藏的?最先進入西藏是什么時間?是哪支部隊?期間經(jīng)歷了多少驚心動魄的事情?在西藏自駕游的過程中,我始終對進藏部隊的足跡有著強烈的興趣,并加以關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49年11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僅一個月,臺灣等海島以及西南邊疆尚未完全解放,西藏地方政府迫不及待地發(fā)了一封異想天開的信給毛澤東,表達了西藏方面的政治立場:(全文如下)</p><p class="ql-block">“共產(chǎn)黨總統(tǒng)帥毛澤東閣下:西藏是觀世音菩薩教化之地,已成為宗教興旺發(fā)達的美好地方,無論過去還是現(xiàn)在,一直享有著獨立自主的權利,從未喪權于外國。由于與中國的青海、新疆兩省接壤,請您不要讓共產(chǎn)黨的軍隊越過邊境,侵入西藏的領土。您若能向手下官員下達此項命令并認真執(zhí)行,我們才能放心。西藏的一些領土,近年被中國占據(jù),希望在您結束中國的內(nèi)戰(zhàn)后,能夠通過和平談判的途徑解決。”</p><p class="ql-block">與此同時,西藏“當局”積極與英美印等國家勾結,加速備戰(zhàn),企圖與新生的人民共和國對抗,并且將西藏從祖國的版圖中分裂出去。</p><p class="ql-block">1950年1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fā)言人就西藏問題向全世界宣布: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西藏當局的“外交活動”是叛國。由于雙方對歷史和現(xiàn)實的理解完全不同,軍事沖突已經(jīng)無法避免了,解放軍進入西藏己經(jīng)迫在眉捷。</p> <p class="ql-block">1949年11月23日,毛主席就解決西藏問題,致電彭德懷并告劉伯承、鄧小平等,指出:</p><p class="ql-block">“西藏問題的解決應爭取于明年秋季或冬季完成之。就現(xiàn)在情況看來,應責成西北局擔負主要的責任,西南局則擔任第二位的責任。因為西北結束戰(zhàn)爭較西南為早,由青海去西藏的道路據(jù)有些人說平坦好走,班禪及其一群又在青海。解決西藏問題不出兵是不可能的,出兵當然不只有西北一路,還要有西南一路。故西南局在川康平定后,即應著手經(jīng)營西藏。”</p><p class="ql-block">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軍在張國華軍長帶領下,從四川方向渡過金沙江進入西藏的門戶昌都,這是一條傳統(tǒng)的進藏線路,也是黨中央設計的解放軍進入西藏的主要線路。</p> <p class="ql-block">l</p> <p class="ql-block">西藏昌都地區(qū)位于四川甘孜以西;西藏當局以英美訓練的藏軍主力布置在昌都地區(qū),企圖利用金沙江為天險阻止解放軍進藏。英勇善戰(zhàn)的十八軍指戰(zhàn)員在昌都地區(qū)勇敢作戰(zhàn),全殲了藏軍的全部主力八千余人,于1950年10月初結束了昌都戰(zhàn)役,打開了通向西藏的門戶,迫使西藏當局放棄武力對抗,接受了我黨提出和平談判的條件。奔騰不息的金沙江見證了這場戰(zhàn)斗,見證了英雄的解放軍戰(zhàn)士為了捍衛(wèi)新中國而在浴血奮戰(zhàn)。(照片為昌都戰(zhàn)役遺址)</p><p class="ql-block">這段歷史早已被了解中國近代史的許多人所熟悉;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在昌都戰(zhàn)役之前,另有一支解放軍部隊為配合18軍大部隊進藏,從新疆方向,沿著罕見人跡的荒漠雪域,艱苦卓絕的來到了西藏羌塘高原腹地阿里,震撼了西藏地方當局。這是一支什么樣的部隊呢?</p> <p class="ql-block">我前年在西藏阿里自駕游的時候,特別關注著這支從新疆過來的解放軍進軍阿里的事跡和路線;阿里地區(qū)是西藏最荒涼海拔最高的地區(qū);隨著新藏線的開通,特別是近年219國道將原來新藏線的行程進一步拉長,這條從北疆進入南疆再由西往東橫穿西藏的公路大動脈己經(jīng)使阿里的面貌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最近隨著317國道(川藏北線)從四川進入西藏那曲后,一直向西也到達了阿里,從而荒涼罕見人跡的阿里形成了公路環(huán)線,交通條件更加得到了改善。阿里壯美的風景和良好的路況越來越多的吸引著眾多的游客來到西藏來到阿里;然而當年在極其惡劣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中,這支英雄的解放軍部隊是如何跨越冰天雪地高山峽谷,艱苦卓絕的來到羌塘高原的腹地阿里,我對這段經(jīng)歷充滿了神秘感和敬畏。</p> <p class="ql-block">下圖為阿里獅泉河鎮(zhèn),老的地圖上稱為噶爾,原來是荒蠻之地的一個藏族小村落,現(xiàn)在成為了一個繁華的小城,也成為了西藏阿里地區(qū)的首府;很少有人知道,解放軍第一支由西向東的進藏部隊就是翻山越嶺奔著這個方向來的。</p> <p class="ql-block">改則縣距離阿里首府噶爾(獅泉河鎮(zhèn))以東約百公里,現(xiàn)在的317國道(川藏北線)由東往西已經(jīng)從那曲地區(qū)延伸到了阿里地區(qū),成為了阿里北線,阿里北線就從改則縣穿過。“沒有來過阿里等于沒有來過西藏”,這是旅游界的一句行話;南來北往的旅行者,凡是到過改則,總會在317國道的邊上看見醒目的標志和雕塑,“紅色先遣連”的紀念碑會赫然映入你的眼簾中;我們當年也和所有的旅游人一樣,在這些紅色的遺址前停車駐足瞻仰;無論你是否熟悉這段歷史,在這里你知道了解放軍第一支進藏部隊曾經(jīng)駐扎在這里,在這樣絕倫嚴酷的環(huán)境中,這支部隊為了祖國疆土的完整,不惜舍身忘死地堅守在這里,直到和東邊進藏的解放軍18軍大部隊勝利會師。</p> <p class="ql-block">1965年,阿里軍分區(qū)將先遣連烈士的遺骸,從改則等地集中遷移到了獅泉河鎮(zhèn)烈士陵園。</p><p class="ql-block">在藏北高原上,包括這支先遣部隊的總指揮李狄三在內(nèi),這里總共留下了63位進藏先遣連烈士的忠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紀念館的史料記載著這一段段驚天地泣鬼神的極其悲壯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1949年12月6日,毛主席出訪蘇聯(lián),列車途徑滿洲里時,給中共中央、彭德懷發(fā)報,并轉發(fā)鄧小平、劉伯承:</p><p class="ql-block">“印、美在打西藏的主意,解放西藏的問題要下決心了”,“進軍西藏宜早不宜遲”,“否則夜長夢多”。</p><p class="ql-block">毛主席根據(jù)國際局勢,調(diào)整了“先解放臺灣后解放西藏”的戰(zhàn)略規(guī)劃,要求把解放西藏提到了前列。</p><p class="ql-block">針對這一指示要組織先遣部隊,新疆軍區(qū)司令王震第一時間想到了原五師副師長何家產(chǎn),何家產(chǎn)在解放新疆的戰(zhàn)斗中,是個善于獨創(chuàng)局面打硬仗的軍事干部。</p><p class="ql-block">于是,剛剛解放新疆的第二軍按照命令指示,組建獨立騎兵師,何家產(chǎn)任師長兼政委。</p><p class="ql-block">1950年5月,何家產(chǎn)趕到蘭州西北軍區(qū)接受任務,彭德懷的桌子上,放著一張由陳毅托人從香港買來的英文分省地圖,地圖上的藏北地區(qū)除了一個黑點與英文標注,幾乎是一片空白;彭總把地圖上的黑點“噶爾”用鉛筆圈了起來,對何家產(chǎn)下達了進軍阿里的命令一一占領西藏腹地,全力策應十八軍主力從東面四川方向進藏。</p> <p class="ql-block">1950年7月31日,何家產(chǎn)站在新疆于闐縣普魯村一處麥場上,舉行先遣連的進藏誓師大會。</p><p class="ql-block">大會上,副連長彭青云騎馬來到臺前,從何家產(chǎn)手中接到一面寫有“向西藏大進軍”的鮮艷大旗,高舉旗幟繞會場三圈,先遣連戰(zhàn)士齊聲高呼“不怕艱難險阻,解放藏族同胞”。</p><p class="ql-block">8月1日,先遣連從新疆于闐縣普魯村向藏北進軍,與部隊一起出發(fā)的還有新疆地方政府組建的,民工毛驢運輸大隊,為部隊托送糧食等物資。</p><p class="ql-block">王震親自送行,一直把隊伍送到昆侖山腳下的蘇巴什河。</p><p class="ql-block">就這樣,先遣連戰(zhàn)士高舉“向西藏大進軍”的旗幟,踏上了進軍藏北阿里的征途。</p><p class="ql-block">此時,沒有人知道此行將會遭遇多大的困難,也沒有人想到,此行會有多少人不能活著回來,更不會想到這是一支中國軍史上非戰(zhàn)斗傷亡比例最高的部隊。</p> <p class="ql-block">進藏先遣連,由來自7個民族的136名官兵組成,配179匹戰(zhàn)馬、35峰駱駝,配置了二套不同功率的電臺;每人配備的槍枝是全師最好的,每個班都配挺輕機槍,第四排是火力排,配6門迫擊炮和3挺重機槍,整個進藏先遣連相當于一個加強連的編制。李狄三任進藏先遣連總指揮兼黨代表,曹海林任連長,李子祥任指導員,特級戰(zhàn)斗英雄彭青云任副連長,連隊番號獨立騎兵師1團1連。</p><p class="ql-block">臨近出發(fā)前,彭德懷把中央專門撥給他的一盒當年很珍貴的盤尼西林針劑拿出來,專門派人送到了先遣連;新疆軍區(qū)政委王恩茂在得知先遣連還差一些防寒物資后,找到軍區(qū)后勤領導,要求其想盡一切辦法,保證先遣連每人要有兩件皮大衣、一條毛氈。并把師級干部配發(fā)的翻毛皮鞋全部收回,加上庫存的,全部發(fā)給先遣連的戰(zhàn)士,后勤部按指示清點過后,發(fā)現(xiàn)皮大衣還差一些,王恩茂帶頭脫下自己的皮大衣……</p><p class="ql-block">他深知此次任務的艱巨,因為從新疆于闐到西藏阿里,是一條僅有起點與終點,中間沒有連接線,沒有路,沒有向?qū)В瑳]有補給,有的只是險峻的昆侖山脈,荒無人煙的荒原。</p> <p class="ql-block">出發(fā)后不久,先遣隊冒著沿途高寒缺氧的困難,花了三天時間穿越賽虎拉姆大石峽。接著到了白雪延綿的昆侖山,翻過此山,必須經(jīng)過庫克阿大坂,連隊趕到雪峰腳下時,李狄三命令就地宿營,休整一晚再登峰。</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清早,當戰(zhàn)士們走出帳篷時,發(fā)現(xiàn)外面很多毛驢凍死了?,心知?此行?困難?重重?,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李狄三遣返了民兵運輸大隊,讓民兵同志們按?原路返回。</p><p class="ql-block">庫克阿大坂上堅硬的寒冰擋住了前進的道路,于是戰(zhàn)士們揮鎬挖冰,劈開一條通道,由于嚴重缺氧,許多戰(zhàn)士開始頭暈、頭疼、嘔吐、呼吸困難,有的馬匹鼻孔開始流血。</p> <p class="ql-block">第九天時,連隊開始翻越海拔6000米的界山達坂,走到半山腰的時候,又遭遇暴風雪,戰(zhàn)士們被吹得東倒西歪,周圍都是雪,白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見,大家相互呼喊鼓勵。</p><p class="ql-block">一個多月后,9月15日,先遣連歷盡千辛萬苦,抵達阿里地區(qū)改則宗的兩水泉,并在此建立了第一個轉運留守據(jù)點。</p><p class="ql-block">在兩水泉扎營后,這里地處荒原,人煙稀少。</p><p class="ql-block">李狄三立即安排了五個偵察小組,分頭尋找藏族同胞,進行宣傳工作,結果一都沒能找到。</p><p class="ql-block">后來加大了搜尋范圍,能出去的戰(zhàn)士都被派出去了,終于在有一天,彭青云小組帶來了好消息,他們在草原上發(fā)現(xiàn)了一對帶著四個孩子的藏族夫妻。</p><p class="ql-block">聽罷?,李狄三帶著翻譯喬德祿急忙趕去,藏族夫妻對背著槍的陌生人很戒心,不讓靠近,李狄三就令戰(zhàn)士們放下槍,他和彭青云一起,兩人手捧哈達,慢慢向這對夫妻走去。</p><p class="ql-block">這時?喬德祿犯了難,要怎樣跟這對夫妻介紹先遣連呢,怎樣介紹解放軍呢,“解放軍”用藏語該怎么說,那時候“金珠瑪米”還沒有出現(xiàn)。</p><p class="ql-block">情急之下,喬德祿用上了“夏保”(藏語朋友的意思),“解放軍就是藏家的夏保”。</p><p class="ql-block">后來先遣連各偵察小組陸續(xù)帶來好消息,藏民同胞一戶接一戶的被發(fā)現(xiàn),而解放軍先遣部隊已經(jīng)到達藏北高原的消息也很快傳到了阿里噶爾以及拉薩。西藏地方政府當局驚恐萬分地注視著這支突如其來的英雄部隊。</p> <p class="ql-block">守在扎麻芒堡的先遣連所處環(huán)境惡劣物資匱乏,加上長期的高原反應,有些戰(zhàn)士開始因為全身浮腫而痛苦逝世,連衛(wèi)生員徐金全也未能幸免。</p><p class="ql-block">為了解決饑餓問題,李狄三指揮先遣連自力更生,成立一個打獵小組,蒙古族戰(zhàn)士巴力祥子在一次外出打獵時,遲遲未歸,幾日后在一處背風的山坡上被找到時,他成了一個冰雕……</p><p class="ql-block">在扎麻芒堡,不斷地有戰(zhàn)士犧牲,據(jù)李子祥后來回憶:最多的一天,連隊舉行了4次葬禮,有的戰(zhàn)士甚至在埋葬完戰(zhàn)友后,返回營地的途中倒下了。</p><p class="ql-block">為了防止不被阿里地區(qū)政府發(fā)現(xiàn)先遣連大量減員,死去的戰(zhàn)士下葬一律平墳,不立墓碑。</p><p class="ql-block">就這樣守在扎麻芒堡的先遣連成為了一支孤軍,而對他們來說真正的考驗也來了。到了10月嚴寒,大雪封山,先遣連帶來的糧食基本上沒有了,他們嚴格遵守著紀律,與當?shù)剞r(nóng)奴及農(nóng)奴主保持著距離,象一把鋼刀猛插在這里,密切注視著阿里當局的一舉一動。</p><p class="ql-block">王震通過電臺得知先遣連的困境后,概嘆道先遣連“歷盡我軍長征以來最大之不幸,最重之苦難”。</p><p class="ql-block">他后來盡力地組織過三批救援隊伍進藏,前兩批隊伍都倒在了半途雪地中,第三批救援隊伍在走了25天后,到達界山達坂時,只剩下少數(shù)牦牛存活,為了減少損耗,隊伍決定只留下兩名雪地行軍較好的隊員繼續(xù)前行,其余人被迫返回。</p><p class="ql-block">于是兩名維吾爾族戰(zhàn)士塔里甫·伊明和肉孜·托科拉著3頭牦牛艱難前進,塔里甫·伊明在半途中犧牲了,僅剩肉孜·托科一人趕著兩頭牦牛,帶著1.5公斤食鹽、7個囊膜和半麻袋來自內(nèi)地的慰問信,成功送到先遣連手上,戰(zhàn)士們聽聞救援隊路途的艱辛經(jīng)歷,每個人都哭了,并且發(fā)報新疆軍區(qū)首長,請求不要再冒險送糧了。</p><p class="ql-block">中國當下自駕游海拔最高的便是這條先遣連走過的路,這條路就是當今從南疆進入阿里的219國道新藏線,海拔五千至六千多米,旅游發(fā)燒友駕著四驅(qū)越野車在柏油公路上通行都感到艱險;而進藏的先遣連卻在無路可走且如此嚴酷的環(huán)境中堅定地執(zhí)行著進疆命令;只要你到過西藏到過阿里,你就能知道這些進藏的解放軍戰(zhàn)士當年需要付出何等樣的犧牲啊!</p> <p class="ql-block">先遣連在世界屋脊阿里極度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中,憑借對國家的無限忠誠,克服了后人無法想像的艱難困苦,在阿里改則地區(qū)堅持了整整290天;由于寒冷饑餓勞累和疾病,138人的先遣連犧牲了包括連長在內(nèi)的63名戰(zhàn)士,重傷三十多人:1951年5月29日,先遣連終于迎來了和十八軍進藏大部隊的會師,完成了黨交于的光榮任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總指揮和黨代表李狄三,這位出身河北的老革命,卻在和十八軍主力會師前夕倒下了,成了先遣連犧牲在扎麻芒堡的最后一人。通訊員曾自修曾回憶,在李狄三病危的時候,黨支部一度決議要他使用僅有的一支盤尼西林,遭到李狄三拒絕,他說部隊還必須堅持下去,這針要留給最需要的報務員。</p><p class="ql-block">在李狄三彌留之際,報務員收到了上級發(fā)過來的好消息,他俯下身子說:“總指揮,我們已經(jīng)光榮地完成了黨交給的任務!和平解放西藏的協(xié)議已經(jīng)在北京簽訂了”!但是李狄三同志卻永遠閉上了眼睛。</p><p class="ql-block">(下圖為李狄三烈士遺像)</p> <p class="ql-block">這是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以來,在解放軍建軍歷史上,以一整個建制連隊每人記大功一次的,除了進藏先遣連,至今沒有第二例。</p><p class="ql-block">進藏先遣連也是解放軍建軍歷史上非戰(zhàn)斗減員比例最高的一支部隊。</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北京聽取西藏軍區(qū)政委譚冠三關于先遣連英雄事跡匯報后,站起身來動情地連說了三遍:“蓋世英雄!蓋世英雄!蓋世英雄!”</p> <p class="ql-block">阿里地區(qū)一措再措的高原湖泊讓人心醉,阿里的雪山冰川晶瑩剔透讓人驚心動魄,阿里地區(qū)各種野生動物如同精靈般的在你眼前劃過…,近幾年形成的阿里大環(huán)線拉近了我們和阿里的距離;南來北往的游客啊!你們可曾想過,當時第一支進藏的部隊是以怎樣堅定的信念和崇高的革命理想,千里跋涉、在這里生存、在這里戰(zhàn)斗!每一位來到阿里的人,每一位中國人,永遠都不要忘記為了中國版圖的完整,而舍身忘死的進藏先遣連每一位戰(zhàn)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改則縣城的今貌</p><p class="ql-block">滄海桑田,歷史將記錄進藏先遣連在這里留下的光榮足跡……</p> <p class="ql-block">西藏璀璨的夜空中;滿天的繁星似乎是成百上千個解放軍烈士的眼睛,他們明亮的眼睛里充滿了對黨對祖國的無限忠誠。</p><p class="ql-block">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祖國的今天是無數(shù)先烈的犧牲換來的,我們應該永遠緬懷他們,向進藏英雄先遣連和所有為新中國而犧牲的解放軍烈士們致敬!</p> <p class="ql-block">(美篇內(nèi)相關歷史資料來自于先遣連紀念館)</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乡县|
石泉县|
东乌珠穆沁旗|
平昌县|
如皋市|
泸州市|
兴隆县|
洪泽县|
盐亭县|
漳浦县|
龙游县|
柯坪县|
宁德市|
黄平县|
中西区|
法库县|
交口县|
扶绥县|
清河县|
江源县|
宣恩县|
布拖县|
米林县|
墨江|
巨鹿县|
江孜县|
中西区|
绥阳县|
乃东县|
光山县|
开封市|
兴国县|
三明市|
黄浦区|
铁岭市|
磴口县|
芷江|
乌鲁木齐县|
彝良县|
凤阳县|
文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