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李志國</p> <p class="ql-block"> 拉條子好吃,這是新疆人的共識。</p><p class="ql-block"> 這等同于南方人吃米,一日不食米,腰桿疼。</p> <p class="ql-block"> 不知道別人怎么想的,反正我就好這一口。平常感受不怎么深刻,但在吃了宴席喝了酒、心焦耳熱之際,或是出門在外十天半月后,心里就切切地想著本地的拉條子。2000年我到北京司法行政學院學習,吃了三天的自助餐就受不了(盡管伙食很好),胃里面呱淡的很,走了三條街,愣是沒有找到一個新疆正宗的面館,好不容易找了個西北面館,面瓤的很,沒有勁道,不免心生遺憾。好在十天后回到了新疆,直到吃上那一頓本地拉條子,心里才恢復舒坦,才覺得回到了正常生活。</p> <p class="ql-block"> 拉條子簡單,易做,好吃。拉條子,又叫新疆拌面。起源于甘肅河西走廊移民。甘肅河西走廊一帶居民世世代代食用拉面,做工精細,后來隨著河西走廊居民逐漸向北疆移民,在新疆逐漸將這種面食傳播開來,因其制作的時候以菜拌面而得名成“新疆拌面”。</p><p class="ql-block"> 依聽聞考據,大約是適合地方特點、適應勞動生活而創造的吃法。特別是上世紀在野外打柴挖壩的人們,吃別的沒有辦法做的時候,只有拉條子,有一塊面板一個刀一只面盆一口鍋就可以吃上飯了,簡單方便。這飯也吃著結實。飽吃一頓頂小半天沒有問題。別的面條米飯都太瓤、太軟,吃了頂不下來。</p> <p class="ql-block"> 拉條子這種面食很簡單,和面揉面餳面,成面團后,或做成劑子,或餳好成團搟成薄餅用刀割成條,水開手拉成寬窄相宜的面條下鍋煮透,撈到碗里放做好的菜及紅辣椒等簡單的調味品,拌勻而食?,F在條件好了,可以做些肉臊子拌上,增其美味;過去條件差,簡單地拌些咸菜辣椒醬油吃,也覺得好美。</p><p class="ql-block"> 新疆拉條子,實質是陜甘寧地區的拉面技術和新疆肉食習慣相融合的一個美食用方法。一盤拉條子,菜和面都有了,常吃不膩,經久不餓。吃完干活也攢勁。拉條子其配菜幾乎涵蓋了所有市場能見到的蔬菜:白菜、韭菜、辣椒、茄子、豆角、蘑菇、芹菜、蒜苔……并佐以牛、羊肉配炒。</p> <p class="ql-block"> 更有廚師推陳出新,又推出了阿魏菇、恰馬菇、大盤雞、豆腐等拌面系列……拌面看著簡單好做,但要真正制作出一盤讓人口齒生香的拌面,其工藝并不比制作一道上等菜品差到哪去,從選面、和面、醒面、揉面、拉面、下面,到選肉、選菜、切肉切菜、拌肉腌肉、配菜配料都有一套嚴格的工序,面下出來要精細均勻、圓潤滑爽,菜炒出要色香味俱佳,誘人食欲。特別是每個拌面館必有的招牌菜——過油肉拌面, 則更需要廚師具有高超的功夫,炒出的過油肉色澤金紅鮮亮、濃汁透明、不走油、不散湯、入口嫩滑、香味濃郁。</p> <p class="ql-block"> 拉條子雖然簡單,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好的,也不是每個人做的都一樣好吃。剛工作那陣兒天天吃食堂,饅頭米飯是標配,如果那一天做拉條子,大家會提早排隊等候。如果趕上農忙季節,吃拉條子就成了奢望,要等到休假回家吃或到街上去解饞。</p><p class="ql-block"> 做飯是母親的專利。姊妹六人為減輕家里的負擔過早接觸了家務活。母親言傳身教讓我們掌握了拉條子的制作方法。盡管如此,我們兒時還是喜歡母親做的拉條子?;氐郊遥陨弦煌肽赣H親手做的拉條子,喝下半碗盛來的面湯,那種舒服溫情真是美得“沒法說”!</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姐弟倆</span></p> <p class="ql-block"> 同許多男人一樣,父親也會做拉條子。因為像父親他們這一輩人,從小就外出勞作、謀生,做最簡便最好吃的拉條子,也成了陪伴他們生存的基本技藝?,F在的人雖然沒有生存問題,但是生活的現實讓我們這輩人差不多也會做飯,耳濡目染下學會生存生活的一些基本手藝,為過日子奠定了最基本的基礎。</p><p class="ql-block"> “人生在世,吃穿二字”,雖然有些消極,但毋庸置疑,吃飯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也是活著的基本含義。人只有在吃飽飯有了精力有了好的身體之后才能干別的。一種飯食,就可能成為一個地域一方水土的代名詞,也成了寄托故鄉人與文化情感的一個標志物。新疆人對拉條子的情感可謂是沒法說,就像北京人見了炸醬面,武漢人見了熱干面一樣,眾所周知,新疆面粉筋道爽口舉世聞名,因為這里日照時間長,早晚溫差大,加之是沙質化土壤,因此糖分積淀和面筋系數相當高,放在嘴里有嚼頭。當然,拉條子也就成了新疆人的標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風華正茂的父親</span></p> <p class="ql-block"> 從上學到工作,吃了二十多年拉條子,本來暢想著還能享受好多年母親的拉條子的??墒?,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容易變成失望的幻想。父親在我剛參加工作時就撒手人寰了,母親也因后期年事已高,患老年癡呆生活不能自理,只空留下我思念里傷感及胃覺中的失落。每每自己做出拉條子,就能想到在父母身邊吃拉條子的情景和味道,就能聽到母親熟悉的喊著再添些飯的聲音,就能看到父親端著菜勺往碗里加菜的樣子,就能見到妹妹吃了一碗說還想再吃些、要切些咸韭菜拌上吃的樣兒……一家人都愛吃拉條子,姐姐妹妹,鄉親朋友……后來到了單位,天南地北的人吃了也沒有說不好的……。</p> <p class="ql-block"> 現在走親訪友到了朋友家,問想吃什么的時候,總是不假思索地說是拉條子。因為拉條子誰都方便做,不管啥菜、有個炸韭菜就行,而且現在誰家條件都挺好,根本沒有人怕你能吃多少。當然最主要的還是,不管主人客人都吃著舒心、貼心、安心。</p><p class="ql-block"> 新疆拉條子口碑好,知名度高,聞名全國,澆頭配上羊肉、滾辣皮等,吃起來幸福感十足。所以,如果你是來新疆旅游的游客,一定不要忘了吃新疆的美食———拉條子。</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洛市|
疏勒县|
博乐市|
高台县|
辽源市|
敦化市|
台州市|
九寨沟县|
恩平市|
读书|
霍邱县|
瓮安县|
留坝县|
天祝|
利津县|
昭通市|
巴林左旗|
桃源县|
博乐市|
革吉县|
张家川|
读书|
大安市|
林西县|
枞阳县|
麻城市|
荣成市|
营口市|
宁武县|
洛扎县|
碌曲县|
乌苏市|
威宁|
大埔区|
丽江市|
虞城县|
景德镇市|
舞钢市|
临汾市|
楚雄市|
兴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