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家里保存著一個肚兜,這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丈夫、女兒和小外甥三代人都曾戴過的兜子。每</span>當看見它,心中就有一股暖流涌動,肚兜裝著<span style="font-size: 18px;">婆婆對兒子和孫輩兒的真情寄托,更裝著滿滿的思念。</span></p> <p class="ql-block"> 1958年5月,婆婆親手給剛出生的大兒子縫制了這個肚兜,婆婆告訴我,這個兜子她花費時間最多,是丈夫出身后穿的第一件最時尚,最能抵擋風寒,祈禱平安的貼身衣物。</p><p class="ql-block"> 如今這個兜子已經經歷了六十五年的風雨歷程,但依舊溫暖艷麗,上面的繡花圖案還是那樣清晰美觀。</p> <p class="ql-block"> 兜子上繡著蝴蝶、仙桃、花兒,還有黃色的花邊點綴,兩邊是紅色帶白點的綁帶,兩個繞頸的布孔,也由紅色和黃色的布丁逢合的,算是A、B版了,肚兜的背面是米色條狀的綿布拼接而成,在兜子右側還留著一個開口,不僅有儲物的功能,還可以放入中草藥。</p><p class="ql-block"> 肚兜是婆婆對兒子的一種美好的祝福,精密的繡花圖案,寄托健康成長,無災無難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 1984年2月女兒出生了,婆婆給女兒做了被褥、衣服、尿墊等,還有這個丈夫小時候戴過的肚兜和一個新做的肚兜。</p><p class="ql-block"> 婆婆特別囑咐我,這個舊肚兜一定要給女兒戴上,俗話說,穿百家衣,吃百家飯,孩子好養,更何況這是他爸爸小時候戴過的兜子,你好好保管,將來也許我的重孫子也能戴上。</p><p class="ql-block"> 說著,婆婆開心地笑著,我心想,女兒才出生,還想著重孫子,這是多么遙遠的事啊。</p><p class="ql-block"> 拿起兜子仔細端詳,羨慕婆婆的針線活,更贊佩婆婆的良苦用心。</p><p class="ql-block"> 多么有愛心的婆婆啊,這是女兒出生后收到最好的禮物。</p> <p class="ql-block"> 這年的端午節,婆婆提前就提醒我,一定要把她給孫女的舊肚兜帶回家。</p><p class="ql-block"> 端午節一大早,婆婆把研細的艾葉縫在一個小袋子里,并裝進肚兜的口袋里,把自己親手做的香囊縫在兜子上,然后給女兒戴上了,接著又給女兒扎上了紅腰帶,手、腳系上了紅色的線,這是婆婆對女兒人生第一個端午節的“裝備”。</p><p class="ql-block"> 婆婆告訴我,打成細細的艾葉是最佳的原料,柔軟,濃郁,暖暖的熱性很快就能輕松傳遞到皮膚,保護肚子,抵御風寒,但洗兜子的時候一定記得把它取出來。</p><p class="ql-block"> 婆婆又笑呵呵地對女兒說:奶奶給你戴上紅兜子,愿百毒不侵,平安健康成長。</p><p class="ql-block"> 這是婆婆希望的寄托,也是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承。</p> <p class="ql-block"> 第二年的端午節前,女兒已經不在吃奶水了,斷奶后就把她送到了婆婆家,女兒在婆婆家過端午節,那是最開心的事。</p><p class="ql-block"> 婆婆鐘情她親手縫制的肚兜,端午節也很講究儀式感,給女兒把肚兜子戴上,兜子的口袋里更多了煮熟的一個雞蛋,女兒不時用小手去兜子里掏雞蛋,有時拿出來已經都捏破了。</p><p class="ql-block"> 婆婆告訴我,丈夫小時候的端午節,她也給放一個雞蛋在兜子的口袋里,丈夫會高興好長時間,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吃上一個雞蛋該是多么幸福。</p> <p class="ql-block"> 女兒就這樣戴著肚兜在炎熱的夏天,奔跑在婆婆的農家院里,直到六歲才回到我們身邊。</p><p class="ql-block"> 2013年7月,我的小外甥出生了,隨著社會的變遷,肚兜文化沒有被丟棄,而是延續到現在。雖然肚兜玲瑯滿目,但我還是把婆婆留下的肚兜拿了出來,遵循婆婆的囑托,彰顯它的神功。</p><p class="ql-block"> 小外甥戴上肚兜俏皮可愛,它是夏季護好腹部、胃部和肚臍免遭冷氣、風寒侵入的護身符。</p><p class="ql-block"> 也許他不會品味三代人共同享用一件肚兜的幸福味道,但享受了擋風祛寒,吉祥健康,快樂成長的喜悅。</p><p class="ql-block"> 當鄰居們得知小外甥戴的肚兜,是婆婆精心縫制并保存下來的時候,都特別羨慕,夸獎婆婆的針腳和真愛的傳承。</p> <p class="ql-block"> 2014年6月,我們一家五口回婆婆家,當86歲的公公、婆婆看見重孫子戴上這個兜子時特別高興,婆婆抱起重孫子,仔細翻看著她當年手工縫制的兜子,感慨地說:那時的條件太差了,一個兜子用的布都要好好掂量。</p><p class="ql-block"> 婆婆親手縫制的肚兜,三代人共同享用,戴在身上,暖在心間,這里蘊含著家的溫馨。</p> <p class="ql-block"> 這次回家后不久,公公就仙逝了,2019年7月1日,91歲的婆婆也安詳地去了天國。</p><p class="ql-block"> 明天是婆婆三周年的忌日,愿夏季的風把這份思念捎去,愿這份愛永遠傳承。</p> <p class="ql-block">文字:姜萍</p><p class="ql-block">圖片:姜萍</p><p class="ql-block">音樂:無盡的思念</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鞍山市|
泾阳县|
江口县|
米泉市|
临猗县|
洛宁县|
特克斯县|
岳阳市|
定结县|
临安市|
石门县|
赤水市|
兰州市|
女性|
准格尔旗|
长乐市|
盖州市|
正蓝旗|
锡林郭勒盟|
安西县|
娱乐|
独山县|
安顺市|
济南市|
庐江县|
滁州市|
友谊县|
松原市|
洛南县|
盐池县|
武定县|
桃江县|
新兴县|
吴忠市|
榆树市|
隆子县|
屯留县|
德江县|
航空|
乌拉特前旗|
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