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攝/唐幼芬</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 從小喜歡花,這種情愫,也許是與生俱來,也許是后天所育。</p><p class="ql-block"> 少年時期,我在母親種菜的籬笆邊,種上一些單瓣鳳仙,但長不了多久,就被那些游蕩在外的雞鵝鴨群踩斷啄光。</p><p class="ql-block"> 心里想著:要有個院子種上花就好了。</p><p class="ql-block"> 最早看到長在院子里的花,是東村的一個富戶人家。不大的院落里,長著一棵牡丹,四五月間,開出大朵的粉色牡丹,確實雍容華貴。還未上學的我,一次次流連于那個人家的門口,可能就在那個時候,腦子里種下了牡丹。</p><p class="ql-block"> 那個年代,花的品種稀少,農村更少。學校里算是有點花,也只是一些很普通的玫紅月季。</p><p class="ql-block"> 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市面上開始有花卉苗木流動。有年春天,菜場門口外地人擺的地攤上,擺放著一些形態各異的根莖,里面有一種很壯碩的紅色根莖,說是牡丹花苗。不管價格如何,立即買了回來,小心地種下,倒是很快就爆出了綠色的芽,長出了狹長形的葉,但根本不像牡丹,并不泄氣,心里想著:也許是稀奇新品種呢!后來這株東西越長越高,躥得比我人還高了,最后它抽出了大大的像狗尾巴草那樣的穗子,才知道是上當受騙了。</p><p class="ql-block"> 又一年春天,在地攤上見到與上次不一樣的根莖,也說是牡丹,心思,這次大概是真的了,結果長出來的是葉片細碎的蕨類植物。</p><p class="ql-block"> 從此,再也不買牡丹,還產生了一種酸葡萄心理——牡丹雖美,稱之為國色天香,“花開時節動京城”,但花期太短,大部分時間都沉睡了似的。</p><p class="ql-block"> 以后,我的種花標準有所改變,不僅要花美,還要一年四季常開。</p> <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隨著外面世界的瞬息萬變,不知道從哪兒來了那么多花的品種,讓我眼花,,也讓我癡迷!</p><p class="ql-block"> 當我終于有了院子的時候,首選了月季,因為它比較皮實,且月月開花。如今的月季,似乎赤橙黃綠都有了,還有雙色的,鑲邊的,我一下子種了二十多棵。</p><p class="ql-block"> 近年來,又接觸到淘寶網,開始了網購。里面的花,分門別類,成千上萬。天竺葵|,鐵線蓮,還有非洲鳳仙等等,真不知道世界上有這么多美麗的花!特別是天竺葵的姿色美得讓你心醉。直立的,垂吊的,大花形的,只要氣候適宜,一年四季都開。</p><p class="ql-block"> 外出旅游的時候,也會與一些好花不期而遇。</p><p class="ql-block"> 幾年前,去臺灣游,經過了一道特殊的墻——花墻,墻頂上有長長的青蔥柔軟的枝條像瀑布似的奔瀉下來。這種花很特殊,枝條上沒有葉子,卻綴滿了一串串鮮紅的活脫小鞭炮似的花,很是喜慶!我在那道花墻下徘徊不前。這種花只有南方才有,幾年前,在泰國也見到過。也許是老天在眷顧我這個愛花之人吧,竟會在花下墻邊園丁們整理堆放的草叢里,發現一棵小苗,才一寸來長(大概是種籽自播)。真是欣喜若狂,立即蹲下拾起這株只有縫衣針那么大的苗,包在隨身帶的塑料袋里。當然這棵小苗還是命懸一線,我要一個星期之后才能到家的。我用濕紙巾包著它的根,白天隨我行,晚上隨我宿,到旅館才解開塑料袋,露出它的頭,讓它透氣,天天如此。最后一天到家,已經晚上十點,第一件事,就是解開它,栽在盆里,澆上水。它沉默了一段日子后,終于冒新芽了,那種喜悅,不種花的人難以體會。到了第二年春天,終于如愿地開出了一盆紅紅火火的鞭炮花!</p><p class="ql-block"> 我還有一盆來自垃圾箱的花。</p><p class="ql-block"> 垃圾箱,一般人都會掩鼻而過,我也如此。可有時候,垃圾箱里的東西會像章魚似的伸出觸角,撩住你的目光,留住你的腳步!</p><p class="ql-block"> 那年春節過后,我走過巷口,發現一叢油光碧綠的葉子耷拉在垃圾箱上,里面伸著一支開敗變色了的花蕊(一種名貴的鳳梨花)。大概是年過了,這盆花也完成了裝扮節日的使命,被主人掃地出門了。我把它拿回家,剪掉中間的敗蕊,留下它的底座老棵,用水沖洗干凈后重新入盆。第一年,老棵的四周萌生了六個側芽,我把這些側芽切下,扦插在另外的盆里,它們還真的生根了,長大了。我隔三差五的往它們的心窩里灌水,一年,兩年,沒有什么動靜,只是默默地接受我的照顧,心窩里長不出原先那種好看的花蕊,難免有點喪氣,但也舍不得丟棄,畢竟前后也養了兩三年。冬天把它放在陽臺花架的最下層。開春的一天,我偶然地往它的心窩里一看,里面居然長了一個鳥嘴樣的尖咀,真是喜出望外,立即搬它到陽光充足的地方。尖咀咀一點點長大,慢慢地變紅,從一厘米到一寸,到完全伸出了心窩,成了一把紅色的寶劍。然后,這支劍上分叉,長出了七個劍,分布上下左右,伸向四面八方,紅艷光亮得就像涂了一層蠟似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春天來了,花兒們也迎來生命的春天,抽枝發芽,孕育花苞,競相開放。</p><p class="ql-block"> 每天清晨,是花兒們催我起床!</p><p class="ql-block"> 想到院子里,那些在和煦陽光下一天一個樣的花兒,我睡不住了。</p><p class="ql-block"> 下樓來,趁著壺上燒開水的檔兒,來到院中。這滿園的生機,讓我不知道把目光先投向哪里!</p><p class="ql-block"> 還是先看去年秋天從淘寶網上買來的鐵線蓮吧。這些藤本花卉,千姿百態萬紫千紅,怪不得被人稱之為藤本皇后呢!</p><p class="ql-block"> 最可喜的是,這鐵線蓮一開春就孕育花苞,先是米粒那么大,再花生米那么大,到白果那么大。一天天地膨大,我的心也跟著一天天舒展。雖然它一天一個樣,我還是嫌它長得慢。平時,我們總嫌時間過得太快,而此時的我,希望時光飛馳,快一點掀開那些花兒的面紗。古人有“拔苗助長”的笑話傳說,而花癡的我,還真有“掰花助開”癲癡行為,輕輕剝開含苞欲放的花骨朵,急不可耐地看看未來的花瓣是什么顏色,與網上的圖片上是否對版!</p><p class="ql-block"> 接下來看的是非洲鳳仙,只要溫度適宜,它會一年四季常開(本地鳳仙只開在夏季)。</p><p class="ql-block"> 最早被非洲鳳仙吸引,是在公園里。大片大片,色彩明快,繁花滿株,密密層層,地毯似的鋪展,像天邊的彩霞落到了人間。</p><p class="ql-block"> 喜歡一種東西,不需要多大的理由。其實公園里,也有大片大片的矮牽牛,那些矮牽牛,花色多樣,開得皮實,夏天也不怕曬。而我偏偏喜歡嬌貴的非洲鳳仙,因為它可以在萬花凋零的秋冬也開放!矮牽牛的花瓣單薄,風吹起皺,非洲鳳仙的花瓣含厚莊重,花色炫麗,如果說非洲鳳仙的花瓣如錦似緞,那么矮牽牛花瓣就像棉布一樣平淡了。</p><p class="ql-block"> 最喜歡的,還是天竺葵,品種繁多。花色絢麗。</p><p class="ql-block"> 大花天竺葵:花型大如蝶,因此也有洋蝴蝶之稱。一團團,一簇簇,如蹁躚著的蝴蝶停息在綠葉叢中。它的花瓣一般有兩到三種深淺不同的顏色和諧搭配。就拿“粉蝴蝶”來說,整朵花的基調是粉色,神奇的是,五個花瓣里最上面的兩個主瓣上,各自點綴著一個深黑色的斑塊,它就像整朵花的一雙眼睛,放射出奪魂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直立天竺葵里,最喜歡的是“白飛濺”的,它的花瓣整體潔白,但在每一個花瓣靠花心的部位,印著一個鮮紅的斑塊,就像白色糕點上用紅色顏料點上了喜慶的記號,清麗可人。</p><p class="ql-block"> 垂吊天竺葵,顧名思義,披掛的長枝,輕盈地垂下,上面綴著一個個怒放的花球。有一種雙色的鑲邊的“洛麗塔”,粉白色的花瓣邊緣鑲著一圈鮮艷的深色紅,精致而美艷。</p><p class="ql-block"> 這些天竺葵,讓你見識了什么叫花團錦簇,什么叫繁花似錦!</p><p class="ql-block"> 最后看的是月季,不是看輕它。而是它最皮實,經得起酷暑嚴寒,讓人放心!從早春一直開到晚秋,花兒謝了,再含苞,一季季,月月開,冬天的雪地里還伸出它倩麗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有一種鑲邊的月季,叫“摩納哥公爵”,花瓣的底色帶白帶粉,外緣鑲著一圈嬌艷的紅,一朵朵,一團團,競相開放。來我院中觀賞的人,以為它是假的(絹制)。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精致!精致得讓人懷疑它的真實性了。真花美得像假的,是一種極致。當然,假花做得像真花,也是一種極致!</p><p class="ql-block"> 賞不夠這滿園的春色!每天清晨在院子里轉悠,是我最享受的時刻。</p><p class="ql-block"> 忽然,鼻子里聞到一股焦味,這才猛然驚醒,鍋里還煮著雞蛋!急忙去看,水都燒干,蛋殼已焦。這樣的境況何止一次,往往是壺里燒著水,我在院里轉,陶醉得忘記了身外的一切,想起去看,廚房里早已是水汽蒸騰云霧繚繞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院中的花引來了一批又批的花癡。本來嘛,這滿園的春色,僅我一個人欣賞也頗為奢華與浪費!</p><p class="ql-block"> 首先迎來的是自然界的花癡——蝴蝶。它們一般是成雙成對而來,圍著花兒,上下翻飛,我曾攝下過蝴蝶流連于花叢的美景。蝶戀花,自古而然,屢見不鮮,卻不知道蝴蝶為什么戀花,也不想去深究其中的原由,只是感佩它們纏綿相依,雙飛雙落的和諧與忠貞。梁山伯祝英臺雙雙化蝶的美麗傳說,依托的可能就是這樣的忠貞!</p><p class="ql-block"> 接著來的是好友群里的年輕同事們,她們三五成群相約來看花,看著那一雙雙對著花兒閃閃發亮的眼睛,我知道也是一個個花癡。</p><p class="ql-block"> 為了讓她們在緊張繁忙的工作之余,有個放松的時光,為了讓美麗的花兒能愉悅更多的人,我不斷地培育花苗,適時地分發給她們。</p><p class="ql-block"> 有次,我讓她們來分鶴望蘭去種。鶴望蘭的花色與花形都很奇特,橘黃色的花瓣里會伸出藍色的花舌,箭頭狀的花瓣像仙鶴的長嘴一樣朝前張開,酷似一只張嘴而鳴展翅欲飛的仙鶴,仰望著藍天。她們早就心儀這本地少有的奇異之花了,有的帶鐮刀,有的帶小鋤,可惜一個也用不上。這鶴望蘭的肉質根很發達,一只口徑四十多公分的大盆,被擠得嚴嚴實實,壁虎一樣的根緊緊地貼著盆邊,很難剝離。為了不傷其根,只能用小鏟貼著盆邊小心地鏟,用小棍掘著空隙里的泥,看那雄壯的植株已半裸露了,想著可以拔了。誰知它的下部像張開了雙臂一樣牢牢地撐著盆邊,任你這么使勁,拔得渾身是汗,它卻穩如泰山。有人想出一個主意:讓一個力氣大的,踩住盆的一邊,另外兩個從盆對面來拔,不知是那個大個兒沒有這把力呢,還是一時松了勁?反正那拔的兩個人雙雙來了個后滾翻。院子里漾起的咯咯笑聲,驚飛了樹上的鳥雀,抖落了花上的露珠,那鶴望蘭還是安然在盆中……只能再掘再挖,直到花棵終于松動。這群年輕的花癡為了心愛的花同樣是堅忍不拔!</p><p class="ql-block"> 除了鶴望蘭,還有炮仗花,天竺葵等等陸續傳到不少花友的手中,在她們那兒安家落戶。我們的同事好友群里,比賽似的飛進一張張鮮花圖片,頓時花開滿群。</p> <p class="ql-block">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雙重性。花兒們有美麗綻放,也有生老病死,能讓你愉悅,也能讓你沮喪!</p><p class="ql-block"> 有付出才有回報,可有時候付出與回報還不一定對等。那些美艷的天竺葵也很嬌貴,特別是直立天竺葵,半肉質化的莖很難熬過夏天的高溫。記得那些38-40度的日子里,白天把一盆盆熱得直喘的花端回屋里,傍晚,外面涼快了,在滾燙的地上用井水沖洗降溫后,再一盆盆把它們端出來(現在有了遮陽傘)。</p><p class="ql-block"> 還有比天竺葵更嬌貴的,是非洲鳳仙,盛夏三伏天,我曾把花盆擺在小盆里再浮在盛有井水的大盆上,給它降溫,簡直是服侍的公主太太。這樣的辛苦,還不一定湊效,有時候會死掉大半,即使幸存的也已奄奄一息,讓我心疼不已。</p><p class="ql-block"> 盡管屢遭這樣的慘敗,仍是樂此不疲!</p><p class="ql-block"> 耐心地呵護著這些花兒,讓我的心也細細柔柔;看著那些花兒戰勝酷暑嚴寒起死回生,我的心,也濡染了堅韌。有書讀的日子不寂寞,有花兒陪伴不孤獨。是花兒們驅走了我心中的陰霾,伴我度過了人生最艱難的歲月。是花兒們讓我在喧囂的鬧市中觸摸到自然的氣息,有了“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云卷云舒”的從容。</p><p class="ql-block"> 與花兒們一起成長!但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阳县|
呼和浩特市|
河源市|
如皋市|
旺苍县|
修文县|
太仓市|
九江县|
焉耆|
苗栗县|
巍山|
湖北省|
前郭尔|
黄浦区|
卢氏县|
宜宾县|
安康市|
房山区|
阿鲁科尔沁旗|
商丘市|
荥经县|
南郑县|
甘孜|
苗栗县|
梁河县|
伽师县|
子洲县|
礼泉县|
弥勒县|
兴仁县|
重庆市|
边坝县|
聂荣县|
遂川县|
乌兰浩特市|
柘荣县|
如皋市|
台南市|
太谷县|
吉木萨尔县|
车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