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水南村民小組,位于宜黃縣西南部,距縣城113華里、所在鎮政府15華里,隸屬東陂鎮管坊村委會管轄。居住在該村的村民,清一色的新安江水庫移民,祖居地原遂安縣北門汪家(長淮)和底洲徐家,1959年沉入新安江水庫湖底,現如今,千島湖水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水南村,3姓聚族而居。徐姓家族人最多,汪姓家屬中,余姓家族最少,另有幾戶入贅的姓氏家族。該村位于管坊南面,屋前水田與荒山,屋后菜地與荒山,建筑為清一色的泥墻屋。為了安置新安江移民,原李家渡、戈家6戶村民,服從政府安排,騰出地盤給移民單獨建村,舉家搬至附近的中屋村居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祖居地北門汪家(長淮)和底洲徐家,隸屬遂安縣武泉鄉管轄。北門汪家(長淮)舊時分為三個自然村,即上汪家、中汪家和下汪家。民國期間,中汪家戶數太少,與上汪家和下汪家合并,統稱北門汪家,距遂安縣城北2至4里。底洲徐家,距遂安縣城南4華里。上述3村,地勢平坦,依山傍水,房屋以磚、木、石為原料,木質構架體,明清裝飾,雕刻非凡,清一色的徽派建筑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水南村老輩移民,在第一次移民時期,因新安江水力發電站大壩形成,扶老攜幼離開了祖居地原遂安縣北門汪家(長淮)和底洲徐家,于1959年移民后靠到淳安縣中洲公社畈頭村。</span></p> <p class="ql-block"> 畈頭村,千年的傳統古村落,位于浙江省淳安縣中州鎮東部下游,離中洲鎮所在地2華里,兩條公路直達淳安縣城(淳開線72公里,淳楊線75公里)。村莊朝北向南,村前水田,村后水田連著山林,楊璜公路、武強溪支流貫穿而過,依山傍水、宜居宜游的好村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移民遷至畈頭村后,因人多地少,新老社員聚居不融合,生活生產條件較差,又趕上了我國三年的自然災害時期,于是53戶移民居住了一段時間,不久搬離了畈頭村。其中36戶遷至塔山村,剩余的17戶倒流至北門汪家(長淮)老家山上,過著無固定場所的困苦日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塔山村,原有幾戶村民,因支援庫區移民,服從政府安排,騰出地盤讓給移民建村。移民遷入后,因前方不遠處有座古塔,移民就以塔命名為塔山村。后靠庫區移民選擇再次向省外轉遷,經浙江、江西兩省共同商定,江西省同意接收安置10萬新安江移民。后靠搬至塔山村才幾年的移民,再次服從政府安排,與倒流至老家上山的17戶移民,分兩批于1969年3月、11月到達宜黃縣。其中倒流至老家的移民安置在鳳崗公社東關大隊第五生產隊(今附東村〉,從塔山遷出的原北門汪家(長淮)16戶55人和底洲徐家20戶85人移民</span><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background-color:white;">安置在東陂公社管坊大隊</span><span style="color:rgb(0, 0, 0);">。</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移來時,大隊從李家渡、戈家、邱坊生產隊拔水田365畝、山林2000余畝給移民單獨建生產隊。移民吃苦耐勞,搭建茅棚居住,不斷改進農業生產技術,糧食大幅增長。第二年建起了每家每戶的泥墻屋后,取名水南生產隊。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后,移民大力發展種植蓮子、煙葉和紫薇樹等產業。2006年至2008年期間,在政府扶持下,分兩批列入新農村建設,移民自籌資金,與當地老表在管坊建起了新村。竣工完成,移民搬進,命名“管坊新村”,位于水南附近的中屋組傍邊,地勢平坦,依山傍水,環境優勢,地處撫河支流管坊段,</span><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background-color:white;">東陂至梅灣貫穿而過此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background-color:white;"> 1969年至今,水南移民靠的是勤勞雙手建設家園,從煤油燈到農網電工程改造,為移民安裝了飲水工程,修建了進村的水泥路面,還為老年人建了活動場所,</span>移民的生活、生產水平逐步提高,<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background-color:white;">村容村貌明顯得到改善。至2022年6月,全村發展60戶282人,在外創業和經商辦企業20余家,中共黨員21人,退役和現役軍人有10人,大中專院校畢業生30余人。其中研究生5人,公務員4人,人民教師7人,醫務人員4人,撫州和縣城購置商品房15套、浙江4套,廣東、四川各1套。</span></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作者:王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圖片:網搜 汪金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編輯:王恒</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勤县|
富民县|
齐齐哈尔市|
辉县市|
南宁市|
永新县|
新和县|
多伦县|
额敏县|
神农架林区|
绥江县|
镇赉县|
兴文县|
常州市|
凤庆县|
吉安市|
永顺县|
图木舒克市|
固原市|
乌拉特后旗|
阿鲁科尔沁旗|
聂拉木县|
岢岚县|
横峰县|
澄迈县|
社会|
永泰县|
临沧市|
沾益县|
长顺县|
河东区|
兴安盟|
普兰店市|
赣州市|
胶南市|
岳阳市|
伊通|
昌平区|
祁连县|
通州区|
博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