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作者 犀利武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回憶往事心潮澎湃,緬懷周師人性厚重</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紀念恩師周溫泉</span></p><p class="ql-block"> (開篇)</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隱藏江湖數十載,遍尋名師找正宗。天性厚道真君子,懷揣秘笈挺起胸。謙遜忍讓是根本,不羨世間假大空。多門技藝盡嫻熟,擇徒細量傳真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周溫泉老師的軼事及武術文化傳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記得認識周老師的時候是在一九八零年華北制藥廠成立武術隊的那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當時看見周師的形象還是慈眉善目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樣子。但是周師的武姿實在不敢恭維,看起來是很笨拙的憨態。一個金雞獨立也是搖搖晃晃,站立不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總之,練起武術套路的形態不是很漂亮,不吸引眼球,很丑。其實,這也印證了“丑功夫,俊把式”那句武林中的老話。周老師一九五七年從部隊復員后,在石市城中四處尋找功夫好的老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終于在袁家營村找到了曾經在民國時期任合慶鏢局鏢師的揚重德(小名丑子)為師。大概學了六年的光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周師學藝過程中的那個艱辛磨難就別提了。在揚重德那里學成之后,本打算只教自己的兩個兒子,但是教了一陣后,發現兒子打心眼里就不喜歡,不好好學,不好好練。是自己的兒子又打不得,又罵不的。周師好生無奈,毫無辦法,只好放棄教自己的兒子。另外擇徒,堅持要把自已千辛萬苦學來的技藝傳授下去。周師在入伍前曾經和本家一位大伯學過幾下子擒拿。到了部隊后,團里挑選偵察兵,周師說他在家鄉學過武術,就被選上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周溫泉先生,一九三零十月四日生于山東省樂陵縣黃夾鎮后周家村人氏。一九四七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五二七炮團任炮兵偵察班班長,中共黨員。一九五四后被選送到第四航空院校,學習飛機駕駛。先后榮立三次三等功。會駕駛三種戰斗機。中專畢業學歷。一九五七年退役,分配到河北省石家莊市華北制藥廠玻璃分廠工作。后單位改名為顯像管廠。同年,拜在揚重德門下,學習清拳和郝氏太極拳。周師自幼酷愛傳統武術,一生勤于學習,精于研究,為郝氏太極拳在我市的推廣傳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周師所傳弟子眾多。主要傳人有:邵紅軍,鄭自祥,劉振明,孫宏偉,徐建平等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聽師母講: 周師在華藥玻璃分廠干的活是煤氣處理崗位,三班倒。鑒于他對武術的癡迷熱愛,家里兩兒一女,他沒有操過心,全丟給了師母一個人喂養照顧。周師一個人或者是搭伴,下了夜班就騎上自行車,去石家莊市周邊的縣區尋找拜訪武術高手。特別是到邢臺地區找同門的劉玉祥老師和去束鹿縣找呂清貴老師的事情。周師說他有一次去邢臺地區拜訪郝氏太極拳傳人劉玉祥老師時,當場提出與劉老師推推手,劉師說歲數大了,讓一位徒弟與他推手,周師贏不了劉師的徒弟。劉玉祥老師坐在太師椅上說了一句“你棚不住”。一句話點醒了周老師。還有一次,周師和我說:他和魏家門拳派魏俊生(小名:卜料)下了夜班一起去了束鹿縣去找呂清貴,拜訪老拳師。周魏二位老師找到了呂老師。魏師不懂武術行話,(魏的老師沒有傳給他行話)不能和呂老師盤道。周師懂得,就與呂老師攀談起來。在當時如果不懂行話,舊社會過來的老藝人就不認你。更別說與你談論武術上的事情了。呂老爺子一聽周師是道上的,懂行話,就和周師盤起道來。周師問:“你表演的那個咽喉頂刀,頂劍,頂槍是怎么弄的”?能否做個示范?呂老說年紀大了,做不成了。周說沒關系,不要緊。只要你做個動作就行了。呂老推托不過,只好兩個嘴角往后一裂,頭往上微微一抬,只見咽喉處的肌肉被調動起來。(呂老因為年紀大,脖子處皮膚皺褶堆積)。他這么一做咽喉處肌肉很明顯的露了出來,周師絕頂聰明,一下子就把這個外人看來很神奇的技術學了回來。回到家后,周師和魏師兩人按著呂師的方法練了幾個星期后,就練成了,可以表演了。后來傳給了我們,練習了半個多月也就練成了。周師在離開呂老師家之前,看到了墻上掛著呂師和八極拳大師神槍李書文的合影照片,證明呂師確實是李書文的徒弟。呂師沒有瞎說和冒名頂替。這也是老藝人們誠實憨厚的體現。呂老師的那幾趟八極拳也是李書文傳下來的。后來被石市的武術前輩們也都學會了。我記得的有:吳長海,趙久正,張彥根等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周師嗜武癡迷,有一次去新樂縣訪到一位在民國時期南京國術館的學員,這個人叫什么,周師沒有說。這個人怕周師不相信他是國術館學員,他就從家里的一個筆筒里倒出來一枚國術館當時的圓型證章。周師與他攀談了一會兒,就進入正題。與他動動拿法,所有的招法都贏了他。但是一把肘下掏腕周師沒見過,不知道,被他贏回了一招。周師在講學中,還特意對我說,一定要注意這一招,以防被人拿住。這也證明武林中的一句話:“拳打不知”的正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忘記了是哪一年,周師去北京找揚重德的師兄張敵寒(張寶昌)。張敵寒主要是練清拳的。在北京的門徒多達六百多人。(網上能查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張敵寒曾經在一九五九年參加北京武術套路表演。還受到了當時任國家體委主任賀龍元帥的夸獎。張敵寒老師在北京還結交了許多武林界的朋友們。其中有:王培生,練螳螂拳的馬漢清,練通臂拳的王俠林,三皇炮錘的袁敬泉,還經常與吳氏太極拳第四代傳人劉晚蒼在一起探討拳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本人是在一九八一年二月二十二日,在大師兄邵紅軍家里辦的拜師儀式。是華藥一生活區老八棟樓。我屬羊,當年二十五歲,周老師也是屬羊,大我兩輪,當年四十九歲。記得我拜師那年,邵師兄已經進門一年多了。邵兄的媳婦趙燕做了幾樣小菜,由我的同學張常捷做的證人,寫的拜師貼。周師坐在椅子上,我跪在周師面前叩了三個頭。儀式做完后,周老師用手指著邵紅軍說: “這以后他就是你的大師兄”,又指著邵的媳婦說: “這是你的師嫂”。以后要相互幫助,相互照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周師有一次和我說: “我復員時有九十元的退役津貼,讓揚老師給借走了。從此再也沒有下文了”。 周師在學拳過程中有了經驗教訓后,為了怕我們這一代人再次吃虧,親口對我說: “徐建平,今后有人向你借錢,你不要借給他。就是我管你借,你也別借給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多么實在厚道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其實他是被借錢不還的人激怒了,腸子都悔青了的恨。周師講了一個太極拳手法的故事。他說有一次同揚老師練推手,被揚師一個“十字手”捆住,動彈不得。周師覺得很驚奇,反復地尋問這一手法是怎么弄的,揚師就是不說,一直拖了有半年的時間,揚師也不說。周師又非常想弄明白這一手法是怎么弄的,就動腦筋,左思右想,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見了揚師就說: “師傅,你借我那九十元錢,你就花吧,你不用還我了,我不要了,就當孝敬你老人家啦”。揚師一聽高興了,這才把這招“十字手”教給了周老師,周師也如愿以償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記得周師還講過,揚師還有一手“抹眉暗掌”,也是保守的狠,就是不愿意輕意地教給徒弟。周師那年買了一輛嶄新的山東青島產倒蹬閘“大金鹿”牌自行車。揚師看到后說:“借你的車,回寧晉縣老家一趟。” 周師剛買了不久的新車,還沒新鮮過癮夠,借給別人心里很是不情愿,但是為了學藝,沒有辦法,就答應了。過了幾天后,揚師從老家回來了,把車子還給了周師。周師騎回家里仔細一看,揚師把自行車的前后內外胎都換成舊車胎了。周師自知是吃了啞巴虧了,也不好意思說出來。揚師觀察到周師沒有生氣,也沒有計較,覺得這個徒弟很淳樸厚道,這才把這個“抹眉暗掌”,傳給了周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至今讓我們徒弟們想起來,才知曉才理解,為什么周師學業有成后,要下決心專教自己的孩子,而不是首選外人。兒子不好好學的無奈,才傳給外人。又因為周師為了學點武術招法付出了太多太多。那個年代普遍都很貧窮,現在真正深刻地理解周師當年學拳多么的不容易。回憶這些揪心的往事,不是說寧晉人多么的詭詐、吝嗇、貪婪,而是主要表達周師學藝的艱辛歷程和內在扎心的酸楚。周師一生中學了很多東西,有春秋大刀,六合四門刀,六合斷門槍,三節棍,梢子棍,揚氏八十八式太極拳,陳氏老架一路二路太極拳,還有兩趟方便連環鏟,其中一趟是用擒拿的招法與鐵路醫院毛鐵三大夫那里換來的。周師當年經常去長安公園里轉悠,他是老中專生,在那個年代算是有文化高學歷的知識分子。他的知識面比較廣,天文,地理,人的生理,衛生,健身,養生,保健等等都懂,都很全面。故此能講會說,所以落下一個“周大白話”的美名。周師教給我的口訣是:“母指破,順肩??”。郝氏太極拳的手法有:“一步掌,懶扎衣,托床,十字手,抹眉暗掌”等等招式。記得一九八二年受電影《少林寺》的影響,全市流行辦拳社,很是紅火熱鬧。總共算下來有五十多家拳社。周師一開始根本就沒有打算辦什么拳社。后來一看許多不如周師的人紛紛開辦了拳社,那些不入流的二把刀,三腳貓的人都辦了,周師才一賭氣,也就申請辦了一個“周溫泉拳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周師是個樸素簡單,誠實厚道,人情味非常濃稠的人,從不講假話,空話,虛話,大話。接人待物,辦事做人也是踏踏實實,非常低調,從不張揚。周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對我說: “我想起一招,就教你一招。絕不保守。有時想起來了,可能教給你了,有時可能教給邵了。希望你們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傳教,也不要保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周師還說了一句最精典的話: “沒有武術套路,就等于沒有了武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現在我理解的就是,中國傳統武術的各門各派太多了,他們想表達本門派的武藝就只能是套路,沒有套路就無法表達。還記得一次,周師對我說在長安公園碰上揚貴鎖師叔(石市焦化廠的)當時他倆不認識。因為周從揚師那里學成后,揚師叔才入的門,相互都沒有見過。他倆搭手推了幾下,其實周師己經暗中用“抹眉暗掌”在揚的臉上用了兩次,揚還渾然不知。周師對揚說,你已經輸了兩次了,揚請教了周師才明白是怎么輸的。相互一問,才知道都是從揚重德老師那里學的東西。揚叫周師師兄,周欣然接受了。記得一次我去周老師家里看望師傅,師傅不在,師母給開的門。我進門后,師母說邵剛走,師傅也前后腳剛走。又說小邵把師傅推到炕上了。看她說話有些生氣的樣子,其實她是心疼師傅。師母還說你師傅多大歲數了,還和年輕人推手叫勁兒。過了一會兒,周師回來了,看他高興的樣子,知道是因為徒弟長進了,所以雖然師傅敗給徒弟了,反而特別高興和欣慰。我記得有一位叫賈文合的拳師,是保定高陽短拳門史書顏的高足,是棉三的工人,退休后在躍進路和體育大街十字路口的東北角修理自行車。有一次見到我后就說:“好家伙,你師傅手真快,一下子就把我按住不能動了。”我去問周師是怎么弄得老賈?周師對我說就是一個“十字手”。周師在五十多歲的時候,檢查出了糖尿病,因為他喜歡吃甜食。沒事自己在家里蒸糖包吃。中秋節的時候,徒弟們給他送一盒月餅,他不高興,送上兩盒他才喜歡。記得有一年,我去周師家里,他正在用一個大陶瓷盆和面,一邊和一邊對我說:“得了糖尿病了,不能吃白面了”。他和的是雜豆面,準備蒸干糧。當時我對糖尿病就沒有什么概念,不知是什么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周師還曾對我講: “跪著求來藝,豈能立傳人”。 周師還講,教拳要教自己的徒弟,如果你教師伯,師叔的徒弟都等于白教。他們都不會認你,也不領情。因為他們有自己的老師。他們感覺你教是應該的。所以別費那個勁兒。別使那個好心善心,自己會受傷害的。外門的人更不能教,你教了他以后,你說你教了他什么什么招術,反過頭來人家不承認,被教者一跺腳,一聲呸!翻臉不認你不說,反而倒打一耙說,你是和他學的。弄你一個大窩脖。周師不抽煙,不喝酒。所以我和邵師兄也都不抽煙不喝酒。我是少喝一點酒。師父是表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記得我結婚的時候,周師從腰間的包里掏出來兩張五元的紙幣,先遞給我一張說這是你師母給你的,然后又遞給我另一張說這是我給的。當時很是感動。邵師兄結婚時周師給了二十元。我心里明白周師有些偏心眼,但是我心里一點都沒有怨恨。因為周師就像自己的親人。就是親生父母對自己的兒女也有偏心眼的時侯。后來聽說師弟孫宏偉結婚的時候,周師給了他五元。孫非常不滿意,怨恨師傅,說了許多不該說的話。我們也不和他一樣。其實當時五元已經不少啦,要懂得知足。那個年代單位同事們也就給個二角,三角。關系好的才給五角和一元,兩元。周師留下的文字教悔箴言: 一,妙處就有三五句,不經名師枉勞神。要是知道玄中理,笑煞江湖賣藝人。二,少林拳術真可夸,變化無窮獨一家。妙處全在打防用,比藝招數莫輕拿。三,推敲來之于賈島之思,手腦并舉來于智之本。四,平常的東西到處皆有,珍貴的東西有也難覓。只有得到純白的玉坯,才能做出來帝王的冠玉。五,求知如尋經之人,老師如引路響導,師父教的東西如燈塔之基,自己發現的才如頂峰之光。六,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自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陶淵明。七,健身球歌:一雙木球圓又圓,此種方法有師傳。內勞營中轉一轉,幫助消化能吃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還記得自己的一件事情,邵師兄有個徒弟叫譚克華,他的父親是105車間的,我認識。譚克華有一次見到我說,他哥哥從老家邢臺回來住幾天,他說他的哥哥拳練的很好,推手也很棒。他推不過他的哥哥。讓我去他家和他的哥哥比劃比劃。我當時也沒有多想,很冒失的去了。見面一搭手,被他哥哥非常迅速快捷利索的一個懶扎衣兩次把我推到了他家一米多遠的墻壁上。我心里有些上火,因為他又瘦又小,身高體重都不如我。看他的體重也就一百二十斤左右,身高一米六多點有限。第三次搭手,我使出摔跤的一招腦切子,把他摔倒在地。他在起身的時候說,你這不是太極拳的東西,我說對,是摔跤。我心想管它是什么,總算找回點面子。但是后來一反思,還是技不如人,人家練的才是正宗純熟的郝派太極技法。自己雖然曾經練過許多門派的拳種套路,到頭來還不如一個鄉下的孩子。心里潛意識感覺練的還是不到位,火侯也掌握不好,差距還是不小。還需要多學多練,不能與實際脫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二,本門派武術淵源及武術傳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一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溫老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川省少林寺和尚溫老仰,來河北省寧晉縣北關城村建立大佛寺(關亭寺)。在此傳授武術和養生之道。教舌頂上顎習靜,意守丹田,運小周天,引大同天。通脈活絡,強筋健骨。對和尚的佛門徒教,金鼓樂理,瞻香化紙,木魚誦經等。</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二代</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李老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創立河北省寧晉縣合慶鏢局,任總鏢師。在杜家莊護院,教武校,走鏢四方:北至北京,南至開封,東至濟南,西至太原等地。李老鶴是河北省寧晉縣劉豐頭村人氏。曾經與“江南第一腿”劉百川叫過陣。劉當年已經是五十多歲的人,李是三十多歲,正當年。劉百川經人勸,沒敢應戰。</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三代</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揚重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乃是合慶鏢局鏢師(注:在中華民國十六年至廿四年期間)在民國廿九年至三十八年任四川省廣元縣民眾教育館及大華紗廠國術研究社任教師。揚重德是河北省寧晉縣劉豐頭村人氏。是前師李老鶴的鄰居。關于郝氏太極拳,是揚重德的盟兄弟劉庚辰交流傳授的。后來,揚重德老師改編成小架,匯集成冊,著有郝氏太極拳書。劉庚辰是郝賀的徒弟。是河北省邢臺市人氏。從他堂兄劉玉祥那里得知劉庚辰現在在甘肅省蘭州市。下有四個孩子,兒女雙全,生活尚好。(一九八零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四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門里出身揚重德的兒子揚國漢,揚重德的侄子劉彬,劉彬是河北省寧晉縣劉豐頭村人氏。揚重德老師在石家莊市的門徒如下:李德泉,河北省寧晉縣新豐頭村人氏。周溫泉,山東省樂陵縣黃夾鎮后周家村人氏。郭雙成,河北省寧晉縣唐邱鄉南馬莊人氏。揚貴鎖,河北省獲鹿縣永壁村人氏。張金海,河北省定興縣溝頭村人氏。吳煥芝,河北省石家莊郊區西崗頭村人氏。吳煥庭,河北省石家莊郊區西崗頭村人氏。郭彥彬,河北省石家莊市袁家營村人氏泰安街12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五代</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五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門里出身的楊國漢的長子,楊重德的長孫揚迎春。周溫泉的大門徒邵紅軍,是河北省張家口地區蔚縣東辛安皂村人氏。楊重德老師生于一九零六年,終于一九八零年十月十日十八點四十分。在石市袁家營村病逝,享年七十四歲。以上備忘錄都是參加楊老師葬禮送終的門徒。除李德泉未到。(注:徒弟合影是一九八零年十月二十六日)。邵師兄在周溫泉的弟子中是唯一見過揚重德師爺的。他曾對我說,看著師爺像是個傻子。因為他見到師爺時,揚師爺已經患腦中風。邵師兄曾對我說,有一年過春節,周老師領著他到揚師爺家里拜年。一進門將近五十歲的周老師撲通一聲就給師爺跪下叩了三個頭。邵師兄在一旁看到后特機靈的馬上也跟著跪下給師爺叩頭。記得還有一次周師傅,郭雙成師叔,揚貴鎖師叔邵師兄和我一起在石家莊市書法家張貴銀家的院子里用土方法點火化鋁鑄造大刀龍頭,做了幾十個。最后挑出來鑄的好的,一人一個做青龍偃月大刀。溫泉老師收邵師兄為徒時,非常高興,從不喝酒的他,為收到一位心滿意足的徒弟,破例喝了一小杯白酒。我和周溫泉老師學到第六年頭上后,周師對我說,你在我這里畢業了,可以自已去找其它門派的好東西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楊重德師爺軼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楊重德一九零六年生于河北省寧晉縣劉豐頭村人氏,是前師李老鶴的鄰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揚重德幼年和李老鶴學習少林清拳。后經義兄(盟兄弟)劉庚辰(劉玉祥堂兄)介紹拜在郝賀(為貞)先生門下。揚重德在四川省廣元縣打過擂臺。得勝后,擂主帶著門下弟子二百多人,投其門下學習太極拳。后來被當地國民黨軍隊請去擔任武術教官。前期是四川省廣元縣大華紗廠老板的私人保鏢和廠里護廠隊隊長。民國三十八年出有太極拳全圖書。揚師爺年輕時的職業是合慶鏢局的鏢師,也是民國時期青幫的在幫人員,屬“悟”字輩。與蔣介石同輩。揚重德三十多歲時一人騎自行車走夜路,被三個劫道的劫住,揚師奮力搏斗,強勢勇猛,打跑了劫道的三人。自己的肋部也被劃了一個刀痕,屬小傷并無大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剛解放時,揚重德從四川回來到石門尋找幫會成員“通”字輩的魏派祖師爺魏斌臣老先生,讓他幫助找工作。魏老爺子一紙五級瓦工的便條送到石建一公司就解決了問題。從此揚師爺就有了安穩的工作。后來聽說欒城縣也有一位叫揚老林的人與魏老爺子是青幫一輩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四,青幫輩份及武術過去的稱謂和些許行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青幫原來是二十字輩即: “清靜道德,文成偉法,仁論智慧,本來自信,元明興禮”。到了清末,這二十個字用完,又添了“大通悟覺”四個字。到了民國后幫中又續添了二十四個字即: “萬象依皈,戒律傳實,化渡心回,普門開放,廣照乾坤,帶法修行”。另外,青幫還講:“三堂六部”即:一,翁右堂,二,錢保堂,三,潘安堂。六部是:引見部,傳道部,掌部,用印部,司禮部,監察部。青幫屬于舊社會的民間組織。解放后全部取締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聽周師講過去武林界分六掛五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軟掛子——指軟器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硬掛子——指硬器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活掛子——指能摘能上骨關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死掛子——指能摘不能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五,清掛子——指能拆解套路中的招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六,渾掛子——指會練套路不會拆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立桿——指武術教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豎桿——指看家護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拉桿——指保鏢鏢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橫桿——指劫道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五,撂桿——指打把式賣藝擺地攤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過去的武術行話(春典)現在叫民間俗語大全。(新華書店有賣的)摘錄一小部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橋——玄梁子,塔——地錐子,叩過首——交過朋友,中良麻子——忠誠老實,中良傳子——可以交,郎丁麻子——不可交,混虛麻子——流氓賭棍,老七家——小偷,飯——馬牙,搬山——喝酒,山鴿子——酒杯,吃飯——安根,劃十子——筷子,小鴨子——勺子,肉——馬蜂子,烙餅——翻張子,金山——黃酒,銀山——白酒,馬褂——飛蛾子,銀子——老瓜,襪子——穿通子,木門子——茶虛,蓮花子——飯碗,林欠子——茶葉,茶盤子——荷葉等等。以上都是周溫泉老師傳下來的,如有不正確的地方,希望閱讀者,引證核查,理解海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自從我們拜了周溫泉老師后,技藝大增,無論是實踐中還是理論上全都升了一個臺階,上了一個層次。周師光明磊落的行為,高風亮節的言談舉止,包容的心胸肚量,毫不保留的大方氣度,和善慈祥的笑容至今感覺還像昨天一樣。周老師是這個世界上最大最善良的好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周師在二零一八年九月二十二日仙逝,享年八十七歲。而今算起來走了已經有四年了。本人曾經寫過一首悼詞作為紀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祭奠恩師周溫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恩師辭世駕鶴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悲淚暗涌在心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授業育人付心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德藝雙馨人間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回想當年學拳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字手法嵌入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郝氏絕技懶扎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傳與后人化恩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情濃難斷,無言離別遠去,熱淚奔流。搖想當年學藝難,飽受風霜雪雨寒,嘗遍人間疾苦,艱辛跋涉在求藝的路上。如今想起恩師情義,淚眼滿載是溫馨。心中默默祝福,天堂寂寥高遠,恩師周公您老人家,在那里安祥渡春秋……</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普湖县|
泸水县|
昭觉县|
上思县|
湄潭县|
南昌市|
惠水县|
佛冈县|
镇安县|
扶余县|
邹城市|
涞源县|
松滋市|
西藏|
利辛县|
梓潼县|
稻城县|
张掖市|
前郭尔|
西乌珠穆沁旗|
博野县|
潞城市|
蛟河市|
库尔勒市|
读书|
昌宁县|
邵阳市|
崇义县|
乐东|
乌鲁木齐县|
定襄县|
宜君县|
齐河县|
大名县|
泌阳县|
屯留县|
巫山县|
怀来县|
江永县|
申扎县|
武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