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中國人的傳統思想中,給孩子留一筆資產的想法是根深蒂固的。每一個做父母的,不管家庭狀況如何,都想對得起自己的子女,讓孩子以后擁有一筆財富,希望孩子們離開自己的庇佑后能經得起風雨,保障他們過著幸福美滿安康的日子。特別是富裕的家庭,這種觀念更加嚴重,這種思想一輩一輩,周而復始,世代相傳。</p> <p class="ql-block"> 父母好像為哺育孩子才來到世間,是為后代的幸福活在世上,一輩子都是做著孩子打工仔的角色,貢獻自己的一生,即使自己在老弱不為丶風蝕殘年的情況下,心中也在惦記著給孩子留些什么來保障他們以后生活更美好。</p> <p class="ql-block"> 直至現在,家庭傳世收藏延續一千多年。國家昌盛經濟繁榮,國民生活大幅度提高,也繁衍了大量資本雄厚的家庭,這種觀念在他們心中更加強烈。一是想在當前自已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投資收藏,好給孩子留下一堆財富,供他們今生享用,保障孩子生活美滿幸福,即使在他人生遇到困難的時候,也能對他們有所幫助,度難解危;二是擔心自己資本將來出現不測,留一批“寶貝”備急之用,給家庭今后生活也留個“底氣。</p> <p class="ql-block"> 在一代一代的中國傳統收藏中,因中國人具有深厚的文化情節,藝術品成為收藏的首選目標,特別是書法和繪畫作品,因觀賞性強,品格風雅,能夠陶冶情操修身養性,以及具有傳世資本價值的長久性倍受青睞。宋元至今,追求書法繪畫藝術品收藏的人越來越多,時至今日,時代的進步和發展,書畫藝術品已從歷代的王公貴族丶官宦名流丶文人墨客家的專享藏賞之物,進入到現在的普通人家 宋元明清時期玩收藏的人是以名人字畫為主,而那個時候的收藏家有著很高的文化修養和藝術造詣。</p> <p class="ql-block"> 在每個朝代的各個時期,雖然也多災多難,經濟環境和各方面的條件與現在無可比性,但傳承藝術收藏的一些家族,竟在二三百年中家族不倒,中間雖有危難,但幾幅名人字畫就會化險為夷,度難解憂</p> <p class="ql-block"> 在日本和西方一些國家,也特別講究家族式的傳承收藏,而且藝術品視角遍布世界各地,他們特別講究作品的傳世意義,也為了達到傳世的意義和規避風險,他們在選擇書畫家上十分嚴謹,認真評判書畫家的藝術水準,在投資收藏方式上,他們特別講究“爺爺買,孫子賣”這種隔代賣的收藏投資理念和方式,而且這種隔代賣的時間差正好體現出爺爺那個時期的作品,到孫子輩時正好上升到一個良好價位。</p> <p class="ql-block"> 他們每年賣一兩幅爺爺買的作品,然后,再用此款收一批當代優秀藝術家作品收藏流傳。如果按我年齡算起,我現在賣得作品應該是我爺爺同期的藝術家作品,也就是齊白石到李可染這一年齡段的畫家。就這樣,家族良性的傳承藝術品投資收藏,使藝術品成為家庭最優質的傳世財富。</p> <p class="ql-block"> 文化藝術品收藏也是傳承家庭文脈的一種優質方式。一個家庭沒有文化是很可怕的,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就大打折扣。文脈的延續對一個家族的品格和思想素質以及文化修養的熏陶極其重要。并且投資收藏的藝術品隨著時間的延續價值不斷的體現和放大。世界上也只有藝術品的價值具備永久性和很強的價值復活力量,多少戰爭和災難過后,藝術品的價值能再次復活。</p> <p class="ql-block"> 在中國的歷史上權貴富賈多如牛毛。就拿清朝山西票號銀行來說吧,家家可是富可敵國。那時,這些票號老板們高枕無憂的想,他的財富就是十代八代子孫也用不完,如果有先見之明者告訴這些票號老板們三年之后就會窮家蕩產,就是殺死他他都不會相信;前些年,當代那些有幾十億的超級富豪,十年下來至今已所剩無幾。真正的財富并不是金錢,而是包括文化在內的傳世收藏品。</p> <p class="ql-block"> 書畫等藝術品的價值經久不衰是它自身的文化藝術價值的體現。別看一幅小小的作品,它是國家文化藝術的傳承元素,它是體現國家民族精神和時代風貌的重要力量,它是宏揚國家文化藝術的中堅。民間傳統文化藝術收藏,最終體現的是國家利益和家庭受益,試想,如果沒有民間收藏,國家的文化藝術不可能良性延續傳承,歷代的文化藝術珍品就不會保留至今,中國文華就層層斷代。那我們的國家會成什么樣:國家文化無源如人無脈無宗,孤魂野鬼。所以,家庭收藏對家庭對國家意義是重大的,藝術品價值的永久性就體現在這里</p> <p class="ql-block">王德成,字禹軒、垚力,號泰山小石,出生于1972年4月,山東泰安人,師從于著名書法家崔勝輝先生,現為山東省書協會員,泰安市書協監事會主席,岱岳區政協書畫院副院長兼秘書長。幼承家學,酷愛書法,初師顏、柳,打下堅實的基礎,進而臨習歷代行草名品,尤對王羲之、米芾、王鐸的行書研習最勤,后又專習漢隸,臨池不輟,書法作品既有帖學的靈動飄逸又有碑刻的古拙雄強,在研習過程中努力繼承傳統,既遵循書法的中庸之道,又要在傳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作品雅俗共賞,深受廣大書法愛好者的喜愛。</p><p class="ql-block">作品入展獲獎情況:</p><p class="ql-block">2017、8作品入展“紀念泰山世界雙遺產三十周年”書畫展</p><p class="ql-block">2017、9作品入展“泰安市書協第四屆書法臨創展”</p><p class="ql-block">2017、10作品入展“文化即墨杯”全國書法作品展</p><p class="ql-block">2017、11“濟南出版杯”山東省學校師生書法篆刻展優秀獎</p><p class="ql-block">2017、12作品入展“榮寶齋首屆全國青年書法篆刻展”</p><p class="ql-block">2018、4入展首屆“華山杯”全國榜書展</p><p class="ql-block">2018、9入展“關曉峰杯”全國小品書法作品展</p><p class="ql-block">2018、11入展“全國第三屆冊頁展”(國展)</p><p class="ql-block">2019、9入展首屆文筆光華杯全國書法藝術大展</p><p class="ql-block">2022、10入展信仰的力量—紀念“四五”英烈書畫作品展</p><p class="ql-block">2024、3入展第十二屆全國中小學教師書法作品展</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澄城县|
隆林|
上犹县|
兴业县|
巴塘县|
青河县|
永丰县|
巢湖市|
库伦旗|
宁强县|
凤台县|
梁河县|
乐安县|
本溪|
南岸区|
金门县|
杨浦区|
房产|
湖北省|
海宁市|
托克逊县|
大足县|
临泉县|
靖州|
荔浦县|
鹤岗市|
东源县|
囊谦县|
崇礼县|
崇阳县|
武汉市|
韶山市|
天柱县|
格尔木市|
肥城市|
堆龙德庆县|
余庆县|
海兴县|
大理市|
砚山县|
宁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