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金果滿庭園</b></p> <p class="ql-block"><b> 題目</b>:金果滿庭園</p><p class="ql-block"> <b>款識</b>:己丑如及。鈐印:如及書畫(白文)</p><p class="ql-block"> <b>年代</b>:2009年</p><p class="ql-block"> <b>尺寸</b>:136cm×68cm</p> <p class="ql-block"> 柳村先生這幅作于2009年的國畫作品《金果滿庭園》與其余作品共96件(套),于2017年5月18日作為對第41個國際博物館日的獻禮,捐贈南寧博物館永久收藏。</p> <p class="ql-block"><b>作者楊如及簡介:</b></p><p class="ql-block"><b> 楊如及</b>(1931~2019),字柳村,號怡竹齋。廣東揭西縣人。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揭陽詩社理事。廣西民盟美術院顧問, 揭陽中國畫院顧問。歷任揭陽市政協委員、一品堂書畫院院長、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揭陽分教處主任等。出版有《楊如及作品集》等六部及詩集《柳村吟草》。在韓國、奧地利、臺灣、深圳、杭州和南寧等地舉辦個展及聯展。畫外工詩詞書法,傳略入編《中國美術家》、《中國詩人大辭典》。</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楊之光先生題簽《楊如及作品集》(南寧市博物館館藏作品 )2018年1月第一次印刷,由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b></p> <p class="ql-block"> 柳村先生這幅《金果滿庭園》國畫作品,按創作時間收集在楊之光先生題簽的《楊如及作品集》第7幅。(南寧市博物館館藏作品 )2018年1月第一次印刷,由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楊如及作品集/之光題</b></p><p class="ql-block"> 楊之光,又名燾甫,男,漢族,(1930~2016年),廣東揭西人。曾任廣州美院國畫系主任、教授、副院長,2013年1月獲第二屆“中國美術獎·終身成就獎”。</p> <p class="ql-block"> 柳村先生這幅作于2009年的國畫作品《金果滿庭園》,畫面非常簡潔,色澤十分淡雅自然,就像寫文章那樣運用了寫實的手法,我覺得這正是柳村先生“平生嗜藝追三絕”的風格寫照。</p> <p class="ql-block"> 這也恰恰透出了柳村先生對眼前所見景物直接描寫的風格。藝術來源于生活,不是學院派出身的畫家柳村先生,其高超的藝術水平正是源于自覺踏實立足腳下這片生活土地上。</p> <p class="ql-block"> 至于為什么這幅畫里沒有詩,我以為,這是畫家以“一切盡在不言中”的手法描繪。然而面對這樣沉靜的畫面,卻引起觀畫之人自然而然的浮想或者聯想。就說像我這樣不懂畫畫不懂藝術的人,也<span style="font-size: 18px;">遽然想起小時候潔白搪瓷臉盆里描繪著的誘人口水的嶺南佳果。</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一直以為是嶺南佳果的枇杷</b></p> <p class="ql-block"> 盡管那白色搪瓷臉盆里好像沒有把枇杷也畫上去,但是我根深蒂固的認為它本來就是嶺南佳果。枇杷是初夏特有物產,是中國土生土長的果樹,曾經枇杷被稱為“盧橘”,蘇東坡的多首詩中都提到了它。</p> <p class="ql-block"> 在我國,枇杷的種植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有關枇杷的詩句,最著名的還是要數白居易李白杜甫蘇東坡。</p> <p class="ql-block"> 宋代文學家蘇軾在《食荔枝》也提及到了這種水果:“羅浮山下四時春,蘆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客來茶罷空無有,盧橘微黃尚帶酸。”其中的盧橘就是枇杷的別稱,詩人贊賞黃色圓球形的枇杷果柔甜多汁,甘酸適口。</p> <p class="ql-block"> 在古畫中,枇杷也是比較受歡迎的題材。枇杷圖始于宋代,因果實色澤金黃頗受皇家貴族喜愛,枇杷也就成了宮廷畫主角之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宋徽宗皇帝畫的枇杷山鳥圖</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span style="font-size: 15px;">圖源來自網絡</span><b style="font-size: 15px;">)</b></p> <p class="ql-block"> 第一個為枇杷代言的是宋徽宗趙佶,眾所周知他被稱為文藝皇帝,詩、書、畫、印全面發展。在繪畫方面,趙佶開創了工筆畫,其用筆挺秀靈活,舒展自如,描繪入微精細,從《枇杷山鳥圖》可見一斑。</p> <p class="ql-block"><b> (</b>這是十年前,我在有魔都之稱的上海靜安街區老宅門外、拍攝的結著枇杷果實的枇杷樹)</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茂名市|
屏东市|
门源|
宁乡县|
南雄市|
西和县|
若羌县|
邵阳市|
宁波市|
启东市|
武邑县|
清河县|
梁河县|
油尖旺区|
福海县|
宁远县|
象山县|
曲水县|
扶沟县|
无为县|
门源|
西和县|
新干县|
天津市|
萨迦县|
玛多县|
桐柏县|
磴口县|
叙永县|
江阴市|
乡城县|
长治市|
弥渡县|
浑源县|
平阴县|
陇南市|
敦化市|
大石桥市|
马关县|
寿阳县|
烟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