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古稱姑蘇,春秋時為吳國都城,當年吳王夫差與越王勾踐的吳越之爭,勾踐的臥薪嘗膽故事婦孺皆知。并留下了許許多多的歷史遺跡,一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給我們描繪了姑蘇城的故事。<br> 2014年的九月,我們昔日由上海下鄉至黑龍江長水河九分場知青一行20余人,來到蘇州西山,據說這里有乾隆皇帝的一段風流韻事。我們訪古探秘,尋找姑蘇歷史上的這一段秘密。<br> 一路上,我們的中巴路途經過蘇州太湖湖濱國家濕地公園,那就先去看看太湖濕地的風光。<br><br> 太湖淼淼,一派水鄉澤國景象。湖邊高高的水車,正緩緩轉動它的摩天大輪。<br> 這里水天一色,面積浩然,然因為時間關系,我們匆匆一瞥,只能一窺皮毛。 不多時,我們來到了住宿的金庭艷陽度假酒店,這里的外觀還不錯,是我們下榻的地方。<br> 當天吃完午飯,懷著獵奇探秘的心情,我們來到了蘇州西山的東村古村。<div>東村歷史悠久,始建于秦末漢初,這里位于西山島的北部,靠山臨湖,環境優雅。目前還正在開發階段,到處多是破落的門第,倒是原汁原味。這些飽經滄桑的大墻背后,又不知深藏了多少歷史上的驚天秘密。</div> 在東村古村,明清的老房子還比較多,萃秀堂、郎潤堂、敬修堂等等。其中最為知名的是敬修堂。我們探秘的重點,便是敬修堂。據說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六次盤亙東村,在敬修堂里曾經金屋藏嬌,有過一段“游龍戲鳳”的佳話。<br> 年久失修的門扉,斑駁的木柱,木板壁墻又不知經歷了多少人間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如今默默地矗立在這里,冷眼向洋。 門頭的礎石,已經翻新,看了反而有點不倫不類。 疑似穿越時代的隧道,來到這江南小村,這門后仿佛倚著哀怨的祥林嫂,還有那齊天大冤的楊乃武與小白菜。從村口到大名鼎鼎敬修堂,這里墻上的青苔,園里的蒿草,也有當年經歷過的輝煌。 我們一路探秘,一路掠奇。這吱呀作響的古老門軸,現在已經十分稀罕,好像走進了蒲松齡的聊齋故事,如果夜深人靜,是有點嚇人的。在這里拍電影,電視劇,倒是十分現成的外景。<br> 大名鼎鼎的敬修堂到了,看介紹,這里曾經就是乾隆皇帝金屋藏嬌的地方。前后六進深,是一個深宅大院,最后的一進叫“鳳棲樓”,里面曾經就居住過乾隆留在民間的“孽債”。這里還是電視劇《桔子紅了》《庭院里的女人》《鳳穿女人》《風雨雕花樓》等的外景地。 進了大門,里面復立門框,體量左右相稱,款式左右相同,寓意“門當戶對”。門樓的磚雕精美。 過了一進又一進的院子,我們終于到了最后一進房屋,有名的鳳棲樓,就是傳說當年乾隆皇帝金屋藏嬌的地方。這鳳棲樓目前還是殷氏的后人居住。平時并不對外開放。<br> <div><br></div><div>這位老太太是殷氏的后人,在我們的要求下,并給了20元的小費,她打開了鳳棲樓的院門,推開厚重的宅門,進了鳳棲樓的內院,我們看到在她身后的落地長窗上,就雕有12條龍的浮雕。</div> 鳳棲樓五間兩廂,都是兩層樓房。樓廳進深9米,面寬18米。它是敬修堂的內宅,屬于藏閨納嬌之地,建筑以整潔實用為主。樓下的12扇落地長窗上,雕有不同形狀的代表12個月份的龍12條,是民居建筑中絕少見到的。<div>盡管里面庭院深深深幾許,院外卻已經蓋起來現代的小樓,顯得有點格格不入。<br></div> <p class="ql-block">這就是寄托皇帝情緣的代表12個月份的雕龍,雖然經歷了時代的巨變,依舊是民居建筑中絕少見到的。</p><p class="ql-block">在滿清封建王朝時期,杏黃色和龍圖案都是皇家專用權,民間如果私用是有欺君之罪,砍頭的,看來這殷家和乾隆皇帝,確實有理不清道不明的私密關系。</p> <p class="ql-block">歷史上,乾隆帝六次巡游江南。傳說有一次他乘著豪華的龍船,巡游在碧波浩渺的太湖上,眼前是水波凌凌,身邊涼風習習,讓久居皇宮的他感到無限愜意,他邊吟詩詞,邊賞美景。不久船靠西山島,只見湖邊一姑娘提著竹籃,緩緩走來,苗條的身材,衣著樸素,舉止端莊,婀娜多姿。走路顰笑間似有無限甜蜜,又有萬般柔情,讓乾隆帝春心蕩漾,于是乾隆帝趕忙叫人打聽,原來這位姑娘姓殷,住東園村,芳齡十八,出生于破落的書香門第,從小會吟詩作畫,撥弄琴弦。乾隆帝得知后龍顏大悅,當即用大轎把姑娘抬來,陪他左右。o</p> <p class="ql-block">等到乾隆帝巡游尾聲,回宮之際,殷姑娘已有身孕,懷了乾隆的骨肉。出于對殷姑娘的深愛,乾隆帝本想帶她回宮,封個妃子,無奈祖宗有訓,滿漢不能通婚,于是他只能讓她回家,此后再想法子。回到皇宮,乾隆帝繁忙事務之余,總想到太湖西山島上的殷姑娘,想到她肚里的孩子。一天他召見蘇州的一位官員,共商殷姑娘的事,而那官員也想出了辦法,原來西山東村有一戶姓徐的商人,常年在外經商,他有個二十出頭的兒子,他們在京城也有貿易往來,不如讓那徐姓商人的兒子與殷姑娘假結婚,未入洞房,這樣殷姑娘肚里的孩子就無人猜疑了。對此乾隆帝一開始萬分不愿,無奈沒有更好辦法。(皇帝居然也有不能如愿之事。)</p> <p class="ql-block">徐家公子與殷姑娘成婚當天,他就離開老家,從此再也沒有回來,在外娶妻生子,殷姑娘也知自己要獨守空房。第二年殷姑娘生了一女嬰,而在京城的乾隆帝日夜思念她們母女倆,此后每次江南巡察,他都要到西山東村,與她們母女相會,享受天倫之樂。此后乾隆帝專門撥巨款為徐家修建了敬修堂,當然其實是為殷姑娘所建。堂屋建成后,殷姑娘就住在后樓,取名為“鳳棲樓”,并在樓下大廳的十二扇門上,分別雕刻了不同的龍,意為一年十二個月,真龍天子的乾隆皇帝天天陪著她們母女倆。</p> <p class="ql-block">殷氏為乾隆生下了一個女孩,實際應該是公主身份,據說乾隆皇帝六次到蘇州,每次都是從木瀆乘船來到太湖當中,在船上與殷氏母女秘密相聚。</p><p class="ql-block">由于殷氏為乾隆生下的是女孩,不用書房,所以如此富麗堂皇的敬修堂,就沒有設專門的書房間。徐倫滋常年在外面做生意,不久另娶了側室,生下了兒子徐明理,徐明理繼承父業,不僅成了有名的儒商,還精于醫術。</p><p class="ql-block">這是敬修堂介紹乾隆皇帝“金屋藏嬌”的文字,看來真真假假,不由人不信。</p> 出了敬修堂,我們還沉浸在乾隆皇帝的風流韻事中,前面不遠就是徐家祠堂。 這徐家祠堂是東村的又一歷史遺跡,如果說鳳棲樓的金屋藏嬌是傳說,除了這十二條雕龍沒有什么其他佐證的話,這徐家祠堂可有文字的記錄。 殷氏去世后,徐明理來到北京,乾隆皇帝專門派了劉羅鍋、紀曉嵐和翁方綱三位宰相為殷氏題詞或撰寫祭文,(三位宰相為普通民女撰寫祭文,這是何等的榮耀,這中間一定有外人不知的秘密。)徐明理回西山后將這些題詞和祭文刻在石碑上,放在東村徐家祠堂里供人瞻仰。<br> 可惜的是,這些珍貴碑刻均在“文革”中被毀。但值得欣慰的是,在民國十八年(1929)李根源先生(國民黨元老、朱德總司令的恩師)到西山訪古時,將這些碑文的內容大多抄了下來,編進了《洞庭山金石》一書中,使得我們現在還能從中了解到這一似乎只能在小說或影視劇中才能看到的傳奇故事。 這就是曾經存放有劉羅鍋、紀曉嵐和翁方綱三位宰相的祭文的徐家祠堂,令人遺憾的是,這些珍貴碑刻均在“文革”中被毀。如今里面空空如也。<br> 前廳頂部,布滿了精美的木雕與彩繪,有人物戲文、花草動物、喜慶吉祥等多種圖案,雕刻手法有透雕、高浮雕、平雕等。 在軒梁和前軒檁上,繪滿了施瀝粉金線聚錦蘇式彩畫,色彩艷麗明快,圖案簡潔清秀。 祠堂門樓精美的磚雕。 乾隆皇帝風流韻事的傳聞現在已經無從考證,但東村徐家祠堂內原先三位宰相劉羅鍋、紀曉嵐和翁方綱為殷氏這位民間婦女專門題寫的頌詞及祭文,卻是無可爭議的事實。而乾隆爺的傳奇掌故和風流韻事到底有多少,又有誰說得清楚呢? 坊間流傳“木瀆古鎮是乾隆六次到過的地方,東村古村才是乾隆真正金屋藏嬌的地方”,“東村古村——乾隆金屋藏嬌的地方。”這真是一句絕佳的廣告宣傳口號。 這是我們一行20余人在游覽之后的合影。姑蘇之行,拾得一個乾隆爺的風流韻事,也算是小有收獲啊!<br>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苏市|
凌海市|
太仆寺旗|
舟曲县|
仁怀市|
开平市|
宿迁市|
张家界市|
新丰县|
宜兰市|
洮南市|
清远市|
镇原县|
大名县|
天长市|
沂源县|
南溪县|
临泽县|
江华|
海城市|
定南县|
驻马店市|
新绛县|
绥棱县|
石城县|
黎川县|
沂南县|
宜黄县|
绥中县|
抚顺县|
阳曲县|
彩票|
新疆|
新闻|
宝坻区|
财经|
镇坪县|
安宁市|
桂平市|
邵东县|
资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