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500米高度拍攝綠茵中鐵西工人村建筑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左側的石碑文字介紹到:"鐵西工人村建筑群"于2014年10月由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遼寧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攝影酷愛者李學琦為大家留影,左起:李經、戴春年、范東剛、劉大荔、楊兆宇、張瑞、禮彤、于鵬、姜力華、孫英,孫平立去哪了? </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b></p><p class="ql-block"> "戊戌三月三"是一個只有二十幾人的小群,小群建立于2018年3月3日,因為是戊戌年,故群名為"戊戌三月三"。小群既有40后50后,也有60后70后。對生活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望與追求乃至傳授,跨代人走到一起整整四年多了。他們參加產業金融博物館的公益講座活動,好幾位還是公益活動的講授人。他們一起參觀過省博物館、省圖書館、省檔案館、市物博館;他們在"寬和堂"邊品茗茶,邊話太極養生;他們一起走進清原,探尋渾河之源;他們一起到營口蓋州石棚山參觀古石棚遺跡;他們探訪過著名的胡魁章筆莊,參觀過沈延毅大師的書法展;今年三月,《圣地工人村》作者張瑞也成為小群一員。再次襲沈的疫情解封之后,12位群友相約,2022年6月24日來到工人村"打卡";東北育才1981屆校友孫英前來參加活動,并成為小群第24位群友。</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b></p><p class="ql-block"> 對于沈陽人來講,尤其是老沈陽人,鐵西工人村總是讓人魂牽夢繞。工人村是聞名沈陽、聞名東北乃至全國的工人住宅區。百度這樣介紹:它位于鐵西區西南部,東至衛工街,南至十二路,西至重工街,北至南十路。工人村地區在1951年以前是一片菜地。1952年9月根據毛主席"在提高生產的基礎上改善工人的生活"的指示精神,沈陽市人民委員會投資1200萬元,開始工人村住宅建設,并命名為工人村。按照前蘇聯援建圖紙,1952年12月第一期工程完工,荒野上出現了79幢3層紅磚紅瓦樓房(有七千戶職工家庭搬入了新居);1954年續建13棟,1957年續建51棟;至此形成占地7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0萬平方米的5個建筑群,是共和國最早的工人住宅樓群;以后陸續有其它企業在工人村附近建職工宿舍。工人村建筑規劃是解放后沈陽市第一個完整的城市建設規劃,城市基礎設施配套齊全。建筑物之間留有充足的綠化地帶、景點,中小學校、幼兒園、百貨、副食商店、飯店、照相館、衛生院、糧站、郵電支局、儲蓄所、公交車等基礎服務設施完善。</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三)</b></p><p class="ql-block"> 1952年,那是個火紅的年代,那是工人當家做主的年代。伴隨祖國大規模的經濟建設,鐵西工人村應運而生,無疑,這里是那個年代優秀工人的生活天地。工人村七十年的腳步,分明就是沈陽工業發展、城市建設、居民生活的縮影。大約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吧,產業工人紛紛下崗,當時,工人村有了一個新名——"度假村"。共和國沒有忘記工人階級;也沒有忘記他們曾經生活居住過的地方。這里保留下了相當規模的建筑群,改建為生活館、勞模館、養老院、幼兒園等。院落里,綠樹成蔭,雕塑逼真,人們在這里悠閑小憩,這里已成為國家AAA旅游景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保護與開發中的工人村現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查閱地圖便可看到工人生活館,不過,這里并沒開放。疫情是個因素,其實,更主要的是鐵西區正在深度地挖掘工人村歷史同時,還將有布局展示等諸多方面的大動作,讓我們期待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這個石碑與眾不同之處在于,鐵西區工人村建筑群既是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又是遼寧省人民政府所立。而通常情況是上一級政府"公布",下一級政府或所屬部門"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13年6月沈陽市政府公布"鐵西工人村歷史建筑群"為"沈陽市文物保護單位",由沈陽市文物局于2014年2月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這本新書引起了媒體的熱議。2022年6月10日《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王炳坤、武江民在《煥新"工業風",新中國"工人第一村"重光》采訪文章中介紹到:"1959年出生,從牙牙學語到娶妻生子,張瑞人生大半的時光都在這里度過。2021年,搬離工人村20余年后,他出版新書《圣地工人村》,以自己人生的刻度記錄了工人村的起伏"。張瑞現為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遼寧散文學會副秘書長,沈河區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當大家得知《圣地工人村》作者張瑞(后排左三)就出生在這座紅樓,并在這里生活了40年,特別興奮,馬上合影留念。左一為剛進小群的孫英,左二是孫平立,后排左一為李學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張瑞(右)在老樓遇見老鄰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張瑞在講述往日的工人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文學家張瑞與古物鑒賞家姜力華(左)交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2年8月20日范曉斌操作無人機航拍綠茵中的鐵西工人村建筑群,建筑群西起重工街,東至肇工街;北起南十西路,南至南十一西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17年國慶節,筆者曾來到工人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范東剛簡介:</b><span style="font-size:15px;">1966-1977年東北育才讀小學、中學,知青下鄉,大學讀書,電大教書,長期在建設銀行工作至退休;投資金融研究成果曾獲省部級獎項,著有紀實文學作品《真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好友互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黃立新:</b><span style="font-size:15px;">@范東剛?我拜讀了兩遍!沒發現什么"有誤"之處啊。我正在讀第三遍。</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杜鳳寶:</b><span style="font-size:15px;">東剛老友:拜讀您的美文,彌補了我未能參加此次活動的遺憾,謝謝!</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張瑞:?</b><span style="font-size:15px;">@范東剛?東剛兄,美篇拜讀,制作的太好了!很是感動,感謝東剛兄對圣地工人村的宣傳。美篇已轉發分享。</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劉大荔:</b><span style="font-size:15px;">@范東剛?不愧是……后裔,才華橫溢、德藝雙馨,難得的傾情大作!點贊轉發!收藏!</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尔古纳市|
井陉县|
铜鼓县|
德昌县|
甘泉县|
丘北县|
城市|
武冈市|
竹山县|
宁强县|
开封市|
江孜县|
彰化市|
桐柏县|
巴东县|
德令哈市|
白沙|
泉州市|
泰宁县|
舒城县|
涡阳县|
师宗县|
瑞金市|
马鞍山市|
女性|
沐川县|
麻城市|
金溪县|
辛集市|
两当县|
广安市|
贵溪市|
神池县|
礼泉县|
辰溪县|
南皮县|
嘉义县|
昌邑市|
永和县|
安西县|
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