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時間:2020年6月26日上午9:30</p><p class="ql-block">地址:洛陽市作協駐地建安門</p><p class="ql-block">主辦:洛陽市作家協會</p><p class="ql-block"> 洛陽市文藝評論家協會</p><p class="ql-block">承辦:牡丹文學雜志社</p><p class="ql-block"> 洛陽市散文學會</p><p class="ql-block"> 人民藝術洛陽創作中心 </p> <p class="ql-block">主持:王小朋</p> <p class="ql-block">趙克紅同志致辭</p> <p class="ql-block">議程;</p><p class="ql-block">一、介紹與會嘉賓(名單附后)</p><p class="ql-block">二、趙克紅主席介紹作者徐禮軍情況</p><p class="ql-block">三、作者徐禮軍介紹散文集《真有意思》的創作歷程</p><p class="ql-block">四、作品研討</p><p class="ql-block">五、作者徐禮軍致答謝辭</p><p class="ql-block">六、張文欣先生總結講話</p><p class="ql-block">七、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真有意思》作者徐禮軍</p> <p class="ql-block">與會人員:市文聯、市作協原主席,</p><p class="ql-block">《牡丹》雜志原主編:張文欣:</p><p class="ql-block">原洛陽大學副校長、洛陽詩詞協會名譽會長: 譚 杰 </p><p class="ql-block">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河南省作協副主席,洛陽市文聯副主席、市作協主席 趙克紅</p><p class="ql-block">市文聯副主席、市作協副主席 余子愚</p><p class="ql-block">市作協副主席、《牡丹》文學雜志主編 王小朋</p><p class="ql-block">市作協副主席 吳文奇 </p><p class="ql-block">市作協副主席 董進奎 </p><p class="ql-block">市作協副主席、市職工作協主席、市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洛寧縣文聯副主席 曲煥平</p><p class="ql-block">市長篇小說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澗西區作協主席 唐益舟</p><p class="ql-block">市作協副秘書長 趙向穎</p><p class="ql-block">市作協副秘書長 張劭輝 </p><p class="ql-block">洛陽師院教授、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 李少詠</p><p class="ql-block">市文藝評論家協會秘書長兼副主席 楊曉紅</p><p class="ql-block">洛陽理工學院教授、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李煥有</p><p class="ql-block">洛陽師院教授、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姚智清</p><p class="ql-block">市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 梁曉輝 </p><p class="ql-block">《洛陽日報》原副總編、市作協原副主席、洛陽作家書畫院院長寇興耀</p><p class="ql-block">《洛陽晚報》原副總編、本書序言作者 段 惠 </p><p class="ql-block">市作協原副主席、澗西區作協名譽主席 莊 學 </p><p class="ql-block">牡丹文學雜志原副主編、市文學藝術研究會名譽會長 喬仁卯 </p><p class="ql-block">市散文學會名譽會長、洛神詩詞學會名譽會長 侯運通 </p><p class="ql-block">著名詩人 冷慰懷</p><p class="ql-block">宜陽縣文聯主席、市散文學會副會長 馮清利</p><p class="ql-block">市散文學會副會長 馬宏章</p><p class="ql-block">客家文學委員會名譽主任 鄧世太 </p><p class="ql-block">市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澗西區作協副主席、《牡丹》編輯 楊亞麗</p><p class="ql-block">嵩縣作協副主席 李艷霞</p><p class="ql-block">“行葦春秋”主編 袁海英</p> <p class="ql-block">侯運通</p> <p class="ql-block">譚杰</p> <p class="ql-block">建安門雅集序</p><p class="ql-block">作者:徐禮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歲在壬寅,紫薇初開,新荷香透。建安門內,勝友云集,群賢聚首。《真有意思》經君口,字字生輝上層樓。</p><p class="ql-block">當此吉日,炎陽炙地;行人舉傘,店鋪掩門。賢達勝友,不畏烤蒸;各述高見,暢敘幽情。無絲竹管弦之亂耳,有雋語良言可舒心。間以筆走龍蛇之養眼,歌吟誦讀之提神。眾皆有感于欣然所遇,暢然所云,快然自足,誠然可樂也。亦有憂國憂民、憂讒畏譏、憂生畏死者,惑然而問曰:時光如逝水,人生如寄旅,劬勞數十載,飽受病痛苦,何言“真有意思”?況乎域外戰火蔓延,國內民生多艱。新冠尚未滅跡,人禍又來添亂。每每思及生死,不禁悲從中來。</p><p class="ql-block">老夫雖無馮唐李廣之勇,亦無潘江陸海之才。然知人生苦短,貴在見機知命,達己達人。正如古人所云: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吾儕雖一介書生,無投筆從戎、殺敵立功之資本,但亦可效樂天“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或效蘇子:“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或似康節“安樂窩里自逍遙”,何故杞人憂天,悲戚戚苦度此生?所喜列座師友,皆有慧根,勤耕書田,慢登書山;暢游書海,學有所獲,業有所成。平素吟詩作文,娛己娛人;詩酒唱和,雅文暖心;若逢盛事,眾智共襄;雄文寫就,不同凡響。</p><p class="ql-block">吾聞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文以載道,情以暖人。文人相與,貴在同氣相求,同聲相應,豈可相輕相妒,離德離心。亦知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故邀眾賢以遣懷,奉薄酒以謝忱,集雅言以存念。他年覽之,足慰平生。</p><p class="ql-block">言不盡意,輔以歌吟,詩曰:</p><p class="ql-block">建安遺韻傳河洛,騷客揮毫賦雅歌。</p><p class="ql-block">暢敘幽情添意思,感懷世事話蹉跎。</p><p class="ql-block">城頭典故堪沽酒,夢里真經可拒魔。</p><p class="ql-block">但得童心文趣在,何愁歲月變遷多。</p> <p class="ql-block">以下按發言順序發片</p> <p class="ql-block">余子愚</p> <p class="ql-block">吳文奇</p> <p class="ql-block">唐益舟</p> <p class="ql-block">鄧世太</p> <p class="ql-block">張劭暉</p> <p class="ql-block">李煥有</p> <p class="ql-block">冷慰懷</p> <p class="ql-block">馮清利</p> <p class="ql-block">喬仁卯</p> <p class="ql-block">段惠</p> <p class="ql-block">馬宏章</p> <p class="ql-block">寇興耀</p> <p class="ql-block">莊學</p> <p class="ql-block">姚智清</p> <p class="ql-block">楊曉紅</p> <p class="ql-block">李少詠</p> <p class="ql-block">董進奎</p> <p class="ql-block">袁海英</p> <p class="ql-block">張文欣</p> <p class="ql-block">譚杰先生向徐禮軍先生贈送墨寶。</p> <p class="ql-block">喬仁卯朗誦徐禮軍《建安門雅集序》。</p> <p class="ql-block">以下為手機隨拍</p> <p class="ql-block">郭景明先生現場攝影</p> <p class="ql-block">合影</p> <p class="ql-block">洛陽古多士 風俗猶爾雅</p><p class="ql-block">——淺讀徐禮軍先生散文集《真有意思》</p><p class="ql-block">作者:喬仁卯</p><p class="ql-block">說句老實話,我還沒有看到這部散文集的時候,從這個書名中我想到了辛棄疾的一首《丑奴兒》:“少年不知愁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嘗盡愁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p><p class="ql-block">日月如梭,白駒過隙,時光匆匆。我們的人生就是這樣,從意氣風發的少年,到歷盡滄桑的成熟,我們從看什么都覺得“真有意思”到“看什么真沒意思”,經歷了一個看不透到看得透的過程。驀然回首,匆匆的人生腳步,逐漸慢了下來,我們不再追名逐利,不再大驚小怪,甚至不再風花雪月,甚至言不由衷。</p><p class="ql-block">拜讀了《真有意思》,我知道我錯了。徐禮軍先生書中羅列的景色、人物、家國情懷,以及種種溫暖的字眼和多情的述說,讓我把“真有意思到真沒意思”的人生路程改成了“真有意思到真沒意思再到真有意思”,返璞歸真也。</p><p class="ql-block">年輕的時候,我們心無居所,我們的心靈在大千世界里四處奔波,尋找山清水秀、尋找花香鳥語、尋找人生旅程的另一半,尋找讓父母長壽的秘訣,更期盼著精忠報國,建功立業……直至筋疲力盡,傷痕累累。</p><p class="ql-block">上了年齡,我們才知道,一個人的力量有多么渺小。但是你看到絕大多數人和你一樣,都經歷過“有意思”“沒意思”再享受有意思的生活,便覺釋然,也就會再次感受感悟感覺和享受有意思的生活了。</p><p class="ql-block">什么叫“有意思”的生活?徐禮軍先生是這樣解答的:當正午的太陽漸漸西行,光芒不在那么耀眼,我們終于明白了“誰非過客?花是主人”的道理。于是,我們在這個年齡段,就會產生尷尬與恐懼的心理變化。于是,作者發出感嘆:“那么,我到底是該在尷尬、糾結、恐懼中為夢想而打拼,還是在安逸、情趣、滿足中為享樂而沉淪?這確實是個問題。”這時,他的心不安了。 </p><p class="ql-block">為了尋求“此心安處”,作者考察了著名作家關于生命的論述,無論是悲觀的、樂觀的或者是迷惘和頹廢的…… </p><p class="ql-block">一開始,他比較欣賞林語堂的生活態度:“我更多時候是沉浸在這種世俗的小情趣、簡樸的小滿足里。因此,有人說我過得比以前滋潤了,有人說我不像即將退休的人,我雖知道這是奉承話,卻也樂于接受、十分享受。沒有了工作上的壓力,沒有了購房、買車的煩惱,沒有了成天“為稻粱謀”的糾結,這時候正適合出遠門旅游,也宜于會朋友,還可以專心讀閑書、寫小品文,當然也可以遛彎、逛吃、發呆……” </p><p class="ql-block">但是,他很快發現,林語堂的理想生活,好像也不是安心之處。從而覺得梁實秋先生的話有些道理:“中年的妙趣,在于相當地認識人生,認識自己,從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那么,咱就要有自知之明,力所能及地做好自己喜歡的事,享受還算美好的生活吧。 方向既定,就進入豁然開朗之境。“自知之明”“力所能及”,無疑應該作為中老年人的“座右銘”。于是,作者便漸入佳境,利用更多的休閑時光,漫步河洛之間,尋訪煙火人家,敲打鮮活的文字,描述大好的河山,與老友把酒臨風,抒發家國情懷。把心安在人間,自得其樂!</p><p class="ql-block">讀《真有意思》,能感覺到作者比較深厚的學識和豐富的閱讀收獲。尤其是他對諸子百家、民國大師思想和情操的深刻領悟。這對于他解讀世界、解讀人生、以一種獨特的視角和很接地氣兒的解構來觀察、領悟和傳播我們這個民族傳承了幾千年的精氣神兒和生活態度。讀《真有意思》,我感覺到一種童趣。人們都說,只要有一顆童心,你就不會老得那么快。雖然作者說他不是“文藝青年”,而是“文藝老年”。</p><p class="ql-block">讀到《假裝成文藝老年》。不禁莞爾一笑,便有會心的感覺油然而升。其實,作者還是和我們大多數老年文藝愛好者一樣,對文藝青年有著一種復雜的心理。比如,他在這篇文章里給我們描述出這樣一幅情景: 一定要會打扮:但不要像沒文化的暴發戶那樣。 一定要喝咖啡:而且不要喝速溶的,不要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眾。 一定要看書:并且用手機拍照,發朋友圈。一定要旅行:是旅行,不是旅游,千萬不要跟團。一定要有自己的藝術愛好:電影、攝影、音樂,都行。一定要咬咬牙買個又沉又貴的單反相機。同時耳機不離身。一定要裝逼……</p><p class="ql-block">呵呵,裝逼怎么裝、那可是一個技術活兒。當你安下心來,你就不裝了。當然,禮軍先生對文藝青年,和王朔一樣,是寬容的。他們知道,青年人的“文藝范兒”也是一種追求,也是一種個性的張揚。裝著裝著,就可能成為真正的文藝青年了。</p><p class="ql-block">與此同時,他還給我們中老年人描述出“文藝老年”的形象:一定要有一兩項文藝愛好 一定要加入一兩個群眾團隊 一定要有自己的文藝作品 一定要讀書,特別是那些文、史、哲方面的圖書一定要超脫,對那些庸俗和無聊的話題要敬而遠之;保持悲憫意識和人文情懷…………</p><p class="ql-block">于是,這位“文藝中老年”便把心安在了自在的文字王國里,從先賢的文字里汲取精華,并用來觀察生活。把親情、友情、故鄉家園、自然山水、花鳥魚蟲乃至雞兔貓狗描述得栩栩如生,饒有情趣,富有哲理和張力。</p><p class="ql-block">我特別感動的是,在一些文章里,禮軍先生表現出來的悲憫情懷。這是真正作家的情懷。華盛頓曾說:你的生活深度,取決于你對幼者的呵護,對長者的照顧,對奮斗者的體恤,對弱者的憐憫,對強者的包容。在生命中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其中的每一個角色,你都扮演過。禮軍先生深悟其道。</p><p class="ql-block">作者對自己居住的城市,更是如數家珍,更有獨特感懷,讀來十分親切。他不僅是一位低調而儒雅的作家,還是一位揮灑著煙火氣兒的文史學者。從 天津橋到隋唐里坊,從應天門到天堂、明堂,叢二里頭夏都到金元明清老城……如數家珍啊,情溢河洛山川。在作者的情懷里,祖國的概念里,這座名城的一磚一瓦,都是濃濃的鄉愁。</p><p class="ql-block">從禮軍先生的字里行間,我們讀出了這座城市和一個有良知、有情懷、溫文爾雅的、充滿人文精神的作家的“真有意思”的內心獨白。開卷有益。</p><p class="ql-block">叔本華寫道:“人們發現,一般說來,偉大的作家通常總是在50歲左右時才有傳世佳作留給后人。不過,知識之樹雖然必須先枝葉茂盛,而后才能碩果累累,但其根卻是年幼時扎下的。”禮軍先生的確如此。</p><p class="ql-block">我希望,步入耳順之年的禮軍先生,在未來“真有意思”的歲月中,創作出更多“真有意思”</p><p class="ql-block">的好作品!和眾多的洛陽才子一起,用文字的無窮演繹,讓我們這座賴以生存發展的、偉大的歷史文化名城,變得更加有意思!</p><p class="ql-block">才疏學淺,零零散散,談點兒感想,請各位同仁教正! </p><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26日研討會發言</p> <p class="ql-block">文/圖:喬仁卯</p><p class="ql-block">2022年06月26日于洛陽海風閣</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边县|
黄浦区|
义乌市|
额尔古纳市|
乐都县|
高密市|
新兴县|
通海县|
广南县|
江门市|
秭归县|
卫辉市|
蓬莱市|
清镇市|
错那县|
古丈县|
河南省|
嘉荫县|
彩票|
黔南|
元谋县|
宣恩县|
威远县|
临沂市|
枣强县|
吴堡县|
平原县|
皋兰县|
尉氏县|
南木林县|
南靖县|
克拉玛依市|
阳朔县|
阿坝|
饶平县|
凌源市|
米林县|
闽清县|
陇川县|
海安县|
田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