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婷安排了全家周末去南澳島旅游,一來慶祝我退休,二來給阿宇過一個不一樣的父親節,三來讓小朋友和大海來個親密接觸,同時讓遼闊的大海釋放一下忙碌的身心。 定下行程后,美婷和阿宇就商量著怎么玩、怎么走。之前我不知南澳島在哪里,美婷告訴我在汕頭。按照我以前的習慣,去哪里一定要做功課,這次的行程是孩子們定的,功課他們都已做好,就不勞我費神了,也樂得其所。周五下午整裝出發,第一站汕頭。 晚間7點半坐高鐵兩個多小時后到達汕頭,順利入住酒店,洗漱后好好休息,為第二天的游玩充好電。 美婷是美食家,來之前就已經訂好在哪里吃、吃什么。早間起來打車到一家腸粉小店,排著長隊,小店座位不多,我們帶著小朋友不方便,買了帶走。來到海濱公園,坐定長椅,吹著海風,涼爽愜意,來口滑潤潤的腸粉。早餐潮汕人喜吃腸粉,是用米皮類似北方人的煎餅裹卷著肉、蛋、海鮮、蔬菜之類的食物,米皮軟榻榻、白嫩嫩、滑膩膩,只這口感就應是不錯的美食。溜達在海濱,有渡船和游船來回游曳在水面,天氣也尚好,我們也開心。 汕頭老城區是值得一逛的地方,核心區域名稱為小公園,雖為公園名,實則為一片街區。是汕頭老市區的商業中心和文化中心。街區的騎樓,建筑風格別樣,主要街區看上去是才翻新的,少了許多歷史的厚重感。倒是一些小街道里面生活氣息濃重,殘破的墻壁和長在建筑物上的青苔花草發散著歷史的味道。也許是沒到假期,加上疫情的原因,街區里游人很少,許多老字號的店鋪都關著門。我對建筑向來感興趣,這些騎樓具備西式建筑特色,尤其是路口的建筑多為弧形模樣,臨街架空,樓下的廊檐即能遮陽又能擋雨,樓上房屋窗戶多為西式雕花裝飾,細看這些建筑還有民國的味道。汕頭騎樓始建于上世紀20年代,多是潮汕先民漂洋“過番”賺了大錢之后回鄉興建的。它融合了歐亞建筑特別是南洋建筑風格,是華僑文化的載體和縮影。游走在這樣的街區,感受汕頭“百載商埠”的人文歷史風貌,也不失此行的意義。 出行美景和美食是不能辜負的。未出發前就聽美婷碎碎念念著吃了吳記牛肉火鍋就不再吃八合里。汕頭杏花吳記牛肉火鍋是家網紅餐廳,人很多,需要預約排隊。美婷先去排隊,我們帶著小朋友回去退房,吃完飯后提車前往南澳島。 阿宇駕車和提行李,美婷導航并安排吃住行,我負責管好小朋友,我們分工明確,保證了這次出游的順利。去南澳島要經過11.08公里的南澳跨海大橋,放眼望去海面蒼茫,遠處海島連連,海船點點,大風車若隱若現,快上島時看到一座紅色燈塔佇立在礁石上,瞭望著大海,煞是讓人心動。環海公路的景致在速度中不停地變換,令人心曠神怡。 半路上美婷和阿宇收到了短信,深圳出現2例疫情,需要24小時核酸檢測。臨行前我們都做了核酸,在汕頭火車站出站時也做了。為了出行順利,到南澳后我們第一時間先找做核酸的地方,開車走了七八公里找到了南澳縣醫院,做完核酸檢測后才返回到賓館安頓住宿。 這次出行選擇住在南澳的后宅鎮,出門就是海岸,寬闊的濱海大道,游人稀疏,正好對了我們的歡喜。漫步海濱,海風肆意地吹來,涼爽爽,很是舒服,看著孩子們帶著星仔玩耍,自是愉悅。 美婷說:“媽媽,安排住在這里是為了看日落,可惜今天云層有點厚,估計看不到了。”<br> “沒關系,隨遇而安吧,況且對我來說日出日落見得很多很多了。攝影的日子里,每每都是擁著太陽出,摟著月亮睡的。” <br> 看得出來,孩子們為這次出行很是用心,吃住行安排得非常周到,我盡情地享受著他們帶給我的美好和幸福。到了海島,不吃海鮮怎么能行,晚餐我們步行到一家海鮮私廚,飽餐一頓也不虛此行了。海島上感覺沿街的家家戶戶都在做生意,一樓沿街是店鋪,樓上或店鋪后面是住房,日子看上去很愜意,有生意做的時候就做生意,沒生意做的時候就喝喝茶,聊聊天,乘乘涼,路過的行人進不進店鋪,主人似乎不太關心。 回到賓館,洗漱之后,枕著南澳的波濤安然入睡。第二天早餐吃了耗烙、腸粉、海鮮粉等,都是特色,吃完早餐繼續我們的南澳之行。我們是自由行,帶著小孩子,沒想著要匆匆忙忙地像是打卡一樣走過,但時間有限,計劃的打卡之地還是要去的。出來玩,首先玩的是心情。 南澳是中國海島縣(區)中唯一的國家4A級旅游區,海岸線長94.3千米,是廣東全省距離臺灣省的最近點,北回歸線貫穿主島。環島游是南澳的最佳選擇,依山傍海的景致,環海公路的彎彎折折,讓自駕環島會有更多的體驗。 宋井景區是我們的打卡點,此景區為收費景區,每人15元。穿過林蔭道,海風襲來,為悶熱的空氣增添了舒爽的涼意,舒服就這么而來。宋井,顧名思義,就是宋代開掘的井。相傳在南澳島前灣海灘上,共開鑿有“龍井”,“虎井”,“馬槽”三口,四周用多層長石條砌成。龍井專供皇帝飲用,虎井供大臣飲用,馬井供隨從人員和士兵飲用。我們只看到了一口井,沒有考證這口井是什么井,反正還是叫“宋井”。想來也是很神奇,海水就在眼前,這口井卻是口淡水井,井水甘甜清爽,常年流通不息。 登上展南亭,碧海藍天白云是怎樣的一個美,這樣純凈的景致,適合靜靜地發呆,可惜我們只能是盡收美景在眼底后匆匆別過。 到達青澳灣陽光正好,白云悠悠,不時地將太陽遮擋一下。遠遠望見北回歸線標志塔--“自然之門”,它是我國建成的第11座北回歸線標志塔。像是兩只手臂托著一只球,形似“門”的樣子,每年夏至正午太陽直射時,陽光會穿過球體中間的圓點投射到地上。 我們來得時間是正午,但早了兩天,沒能看上這一神奇的現象。這里的海灘不錯,可以游泳,有許多快艇、摩托艇供游客體驗在海上飛速的快感。來到海灘,玩玩水是必然,尤其是小星仔,被一波一波的海浪沖起了高度的興奮,沖浪再沖浪,浪來我要沖,浪退我要進,十足勁頭不罷休,我和美婷跟著小人兒也很盡興,盡興的結果就是被海水濕透了,卻非常開心。 在盡興中不得不離開這金色的海灘。青澳灣,值得再次來。時間關系,我們的環島游在有限的時間里只能駕車一路觀光。也好,在路上原本是生命的一種體驗,何況有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在一起,一路美景伴隨,這就是最大的幸福。 前行的路上,看到海面上有很多很多養殖的浮漂,顏色各異,平鋪開來,像撒在海面上的彩虹,這場景很壯觀,也是別有一番景致。環島一周后又到南澳大橋,出島再未收費,后來才知道進島時將進出島的費用一次收繳。南澳大橋的修建,也頗費周折。1995年大橋開始動工,因當時資金缺乏被停工,2006年重新啟動了修建,2015年1月1日正式通車,歷時20年,才讓這個島和外界完成了陸路相連,徹底擺脫了交通完全依靠輪渡的歷史。讓更多的人能夠走進這個美麗的海島觀光旅游。 車子駛下南澳大橋,也意味著我們即將踏上回程的路途。潮汕的牛肉讓美婷戀戀不舍,趕在臨上車前還匆忙安排我們吃了一頓牛肉火鍋。到達深圳站時間并不晚,因著突來的疫情,出深圳高鐵站必做核酸,把大量的人聚在了一起,平日里的便捷通道也被人潮淹沒不見了,只能逐一排隊做核酸后出站。出站時我們各自走散,我抱著寶寶走在人流中,熱浪滾滾,汗流浹背不說,兩個月以來帶寶寶出行的便捷蕩然無存。事發突然,我想車站也是沒有辦法,只有自己堅持了又堅持,總算在堅持中慢慢走到了核酸采樣點,采樣后算是出了站。 疫情之下出行難,好在我們的旅行已經結束。感謝兒子兒媳的精心安排,讓我開啟了第一趟退休后的人生之旅,這也是我眾多出行中第一次什么心都不操,只負責跟著玩的旅行,也是第一次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旅行,時間雖短,但都是滿滿的溫馨和美好。<br> 南澳之行很圓滿,期待疫情的霧霾散去,開啟我們下次更美好的旅行。<br> 圖文/攝影 李曉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乡市|
石嘴山市|
谷城县|
新泰市|
亚东县|
新河县|
壶关县|
连城县|
长沙市|
清河县|
大足县|
英超|
郓城县|
西和县|
富裕县|
巴东县|
延长县|
清涧县|
久治县|
阿鲁科尔沁旗|
县级市|
南汇区|
沈丘县|
凤翔县|
新竹县|
湟中县|
青铜峡市|
宜川县|
攀枝花市|
华亭县|
阆中市|
和硕县|
巴楚县|
象州县|
黄梅县|
大田县|
大丰市|
巩留县|
恩平市|
大宁县|
阿克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