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晉察冀邊區政府舊址,位于靈壽縣寨頭鄉東北部山區的麒麟院村,距石家莊市區90公里。麒麟院,村域面積10平方公里;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慈河從村外緩緩流過,生態環境優美;毗鄰西阜高速五岳寨收費站,交通便利。</p><p class="ql-block"> 1938年1月10日至15日,晉察冀邊區軍政民大會在阜平縣召開,選舉產生了華北敵后第一個區域性的抗日民主政權——晉察冀邊區臨時行政委員會,通稱“邊區政府”。由于受抗戰環境的影響,邊區政府曾多次轉移。1939年5月,邊區政府部分機構進駐靈壽縣山區。1940年秋,邊區政府領導機關遷駐靈壽縣麒麟院村,直到1943年秋,轉移到阜平縣境內。</p> <p class="ql-block"> 進村后,路過麒麟院村劇場。</p> <p class="ql-block"> 路過的農家保持著原貌。</p> <p class="ql-block"> 來到這個院落外,我們判斷這里就是晉察冀邊區政府舊址。</p> <p class="ql-block"> 院外一角,有個轆轤井。</p> <p class="ql-block"> 我們來到院門口,發現墻上沒有“晉察冀邊區政府舊址”的牌匾。因為網絡上的圖片是有牌匾的。一度懷疑判斷錯了。</p> <p class="ql-block"> 我們又走訪了周邊鄰居,確定這個院落就是我們要找的“晉察冀邊區政府舊址”。發現門是從里面插住的,判斷里面有人。于是不斷敲門。原來大媽是在睡覺,她很熱情地給我們開了門。</p> <p class="ql-block"> 看看這個飽經滄桑的院落。想當年邊區政府首長們就是在這里開會辦公,領導全邊區的各項工作,閑暇時還幫助群眾打掃衛生,運送糞土,并到田間勞作,與群眾魚水深情、并肩作戰、同甘共苦,挺過了最艱難的時期。</p> <p class="ql-block"> 當我們問起門外的墻上“晉察冀邊區政府舊址”的牌匾為什么沒有了?大媽急切地告訴我們,是因為前幾天刮大風給刮沒了,找了好半天才找回來。我們說幫忙給掛上。大媽趕緊取出牌匾,用抹布擦干凈。通過聊天得知大媽78歲,老伴已故,獨居。有兩兒一女,都沒在一起住。</p> <p class="ql-block"> 牌匾掛上了。和我們在網絡上看到的圖片一樣了。</p> <p class="ql-block"> 看看院子的土墻,暄軟無力,暫時釘上的牌匾,一刮風,估計還得掉,害怕再給刮沒了。再三考慮,還是取下來保管吧。大媽給我們講述當年日本鬼子在這片土地上犯下的種種罪行。</p> <p class="ql-block"> 大媽請我們進屋坐坐。看到了大媽的生活環境,想落淚。大媽一說起剩飯壞了,語氣中帶著哭腔。</p> <p class="ql-block"> 桌子上擺放著一個梳妝鏡,很有年代感,上面印有“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鏡子已經老化的照不見人了。</p> <p class="ql-block"> 善良熱情的大媽跟我們講,你看你們來了也沒什么吃的,非讓我吃根黃瓜,這是兒子給買的兩根黃瓜。</p> <p class="ql-block"> 下次再來探望善良淳樸的大媽。</p><p class="ql-block"> 追尋紅色記憶;</p><p class="ql-block"> 傳承紅色精神。</p> <p class="ql-block"> 請點開以下鏈接,閱讀《紅色記憶系列集》。??</p> <p class="ql-block"> <a href="http://www.xsjgww.com/49cte3sk?first_share_uid=41028500&share_depth=1&first_share_to=copy_link"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紅色記憶—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梅花慘案紀念館。</a></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勤县|
阿合奇县|
贺兰县|
江永县|
台中县|
佛学|
马公市|
潜江市|
报价|
汝阳县|
三穗县|
沂源县|
茂名市|
泾川县|
德江县|
西和县|
财经|
普安县|
绵竹市|
玉田县|
淮北市|
福鼎市|
滁州市|
成都市|
吉隆县|
竹北市|
武隆县|
永康市|
邯郸市|
会同县|
大同县|
密云县|
布尔津县|
城市|
宿松县|
囊谦县|
高州市|
班戈县|
当阳市|
花莲市|
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