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在其位而無其德,有其德而無其位,皆可稱謂君子。然真正的君子在其心而不在其位。讀完此篇,可以鑒矣!——請(qǐng)聽賞讀音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天子、諸侯謂之君,卿大夫謂之子。古之為此名也,所以命天下之有德。故天下之有德,通謂之君子。有天子、諸侯、卿大夫之位而無其德,可以謂之君子,蓋稱其位也;有天子、諸侯、卿大夫之德而無其位,可以謂之君子,蓋稱其德也。位在外也,遇而有之,則人以其名予之,而以貌事之;德在我也,求而有之,則人以其實(shí)予之,而心服之。夫人服之以貌而不以心,與之以名而不以實(shí),能以其位終身而無謫者,蓋亦幸而已矣。故古之人以名為羞,以實(shí)為慊,不務(wù)服人之貌,而思有以服人之心。非獨(dú)如此也,以為求在外者不可以力得也。故雖窮困屈辱,樂之而弗去,非以夫窮困屈辱為人之樂者在是也,以夫窮困屈辱不足以概吾心為可樂也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河南裴君主簿于洛陽,治齋于其官而命之曰“君子”。裴君豈慕夫在外者而欲有之乎?豈以為世之小人眾而躬行君子者獨(dú)我乎?由前則失己,由后則失人。吾知裴君不為是也,亦曰勉于德而已。蓋所以榜于其前,朝夕出入觀焉,思古之人所以為君子而務(wù)及之也。獨(dú)仁不足以為君子,獨(dú)智不足以為君子,仁足以盡性,智足以窮理,而又通乎命,此古之人所以為君子也。雖然,古之人不云乎:“德?如毛,毛猶有倫?!蔽从杏坏靡病H粍t裴君之為君子也,孰御焉。故余嘉其志而樂為道之。</b></p> <p class="ql-block">圖片除署名者外均選自網(wǎng)絡(luò)。</p> <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 天子和諸侯王稱為君,官員稱為子.古代造"君子"這個(gè)詞是用來形容天下有道德的人.所以天下有道德的人,全部稱為"君子".所以有天子,諸侯,官員的地位而沒有與其地位匹配的道德,可以稱為君子,因?yàn)樗牡匚贿m合;有與天子,諸侯,官員的地位相匹配的道德而沒有那些地位,也稱為君子,是因?yàn)樗牡赖逻m合.地位是外在的,憑借機(jī)遇而得到,別人把君子的名稱給予他,而假作恭順地對(duì)待他;道德是內(nèi)在的,憑借追求而得到,別人用君子的內(nèi)涵稱道他,而心悅誠服地對(duì)待他.如果別人表面上服從而心不服;給予虛名而不給予實(shí)際,那么能在地位上終老一生不遭貶黜,只不過是幸運(yùn)罷了.所以古人把得到名聲認(rèn)為是一種羞恥,以得到實(shí)質(zhì)為滿足.不致力于使人表面恭敬,而考慮如何讓別人從內(nèi)心嘆服.并不僅僅是這樣,我認(rèn)為向自身之外索取,不可以純粹靠力量得到.所以雖然貧窮困頓受屈遭辱,樂在其中而不離開,并不是因?yàn)槿说臉啡ぴ诟F困屈辱之中,而是對(duì)窮困屈辱不足以限量我心而認(rèn)為這是一件值得愉快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河南人一個(gè)姓裴的人任洛陽主簿,在他的任上造了一所書齋,并且將書齋命名為"君子".裴先生難道羨慕外在的東西而想要得到嗎?難道以為世上盡小人,自己獨(dú)君子嗎?是前者就是虧損了自己的道德;是后者就是錯(cuò)誤了對(duì)別人的判斷.我知道裴先生是不會(huì)這樣的.齋名不過是勉勵(lì)修養(yǎng)道德而已.之所以寫上匾額掛在顯要處,是為了早晚進(jìn)出都能看到,思考古代的君子之所以稱為君子并勉力達(dá)到那種修養(yǎng).只有仁慈的心,不足夠稱為君子;只有智慧,也不足夠稱為君子.仁慈能夠依順生靈的天性,智慧能夠窮盡事物的道理,兼且又懂得命理,這是古君子之所以稱為君子的原因.雖然是這樣,但古人又說:"道德,就像生在皮上的毛,毛尚且有同類."沒有想要它卻得不到的.況且裴先生成為君子的志向,誰能阻擋得了呢?所以我嘉賞他的志向并且高興地寫下了這些話.</p> <p class="ql-block">作者簡(jiǎn)介:</p><p class="ql-block">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hào)半山,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qū))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xué)家、改革家。王安石歷任揚(yáng)州簽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jī)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duì),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shì),新法皆廢,郁然病逝于鐘山(今江蘇南京),贈(zèng)太傅。紹圣元年(1094年),獲謚“文”,故世稱王文公。</p> <p class="ql-block">老石頭小照</p> <p class="ql-block">朗讀者老石頭簡(jiǎn)介: </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本名石晶,微信名老石頭,QQ名老癔人。哈爾濱人,比歐陽修晚出生948年,比我外孫早出生60年。從事新聞工作近四十年,資深報(bào)人,高級(jí)編輯。為人率真正直 ,熱情豪放,情趣廣泛。尤好古詩文欣賞與誦讀?,F(xiàn)已賦閑簡(jiǎn)居,安享桑榆末景,不忘廟堂俗俚。愿與你為友,契闊談讌,銜觴賦詩,優(yōu)哉游哉,聊以卒歲。</i></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锡市|
德江县|
盖州市|
仪陇县|
兰州市|
新竹市|
金寨县|
普兰县|
巴林右旗|
腾冲县|
唐河县|
民和|
玉屏|
枣阳市|
敦煌市|
沅陵县|
庄浪县|
南投市|
梅河口市|
武隆县|
鄯善县|
东辽县|
马鞍山市|
旌德县|
溧水县|
霸州市|
东乌珠穆沁旗|
高邑县|
庆安县|
莱西市|
平舆县|
屯昌县|
晋宁县|
工布江达县|
宿州市|
乳山市|
奉新县|
景德镇市|
绥中县|
武城县|
尚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