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畫風突變??!剛翻了幾頁,劉震云的《一日三秋》便顛覆了我對他往日作品的認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多年前讀過劉震云的中短篇小說《塔鋪》、《單位》、《新兵連》及《一地雞毛》,這些作品被認為是“新寫實”的主要代表作。后來讀了被稱為中國版《百年孤獨》的長篇小說《一句頂一萬句》,描述的是一種中國式的孤獨感與友情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往我所看過的劉震云作品多為平實的鋪敘,家長里短、是非恩怨、愛恨情仇……均以淺顯直白的寫實手法,<span style="font-size:18px;">真實再現普通大眾的世俗生存狀態。而劉震云暌違四年之作《一日三秋》,則被人稱為現實魔幻主義作品,在現實與荒誕、魔幻之間跳躍,亦真亦幻,虛實結合,既寫實又后現代,用精心設置的“畫里畫外、戲里戲外、神界鬼界、故鄉他鄉”等的情境,演繹了一出由各色人等輪番上演的人間悲喜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一)</b></p><p class="ql-block"><b>畫里畫外 </b>作者“我”的文源自六叔的畫。六叔的畫是“隨心畫開去”的,以河南延津的人與事為主題,既有俗世凡人的日常,又有神神鬼鬼的傳說。六叔死后,六嬸將他的畫當成燒紙付之一炬,痛惜之余,“我”便萌發了將六叔不同的畫面連接起來,寫成一部小說的念頭。談起這部小說的創作初衷,是“以紀念我和六叔的過往,以留下六叔畫中的延津”, 劉震云如是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說源自畫作,但又不囿于畫作。六叔只畫延津的人和事,“我”的小說則有跑出畫外的地方,寫了武漢,寫了西安,因為只有“把場面拉開,才能給小說的輾轉騰挪閃出空間?!保ㄗ髡哒Z)</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戲里戲外</b> 延津豫劇團的拿手好戲是《白蛇傳》,在戲中,櫻桃扮演的白蛇修煉千年,終于成仙。她與李延生扮演的許仙情深似海,卻被陳長杰扮演的法海施展法術,壓在了雷峰塔下。三人把戲演繹得真切動人,一句“奈何,奈何”、“咋辦,咋辦”,讓人們對白娘子與許仙天人兩隔的際遇唏噓不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現實生活中,櫻桃卻嫁給了“法?!标愰L杰。 可沒過幾年,兩個曾經相愛的人便漸漸地相看兩厭,硬生生把日子過成了“沒勁”,滿心委屈的櫻桃終因一把韭菜負氣上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二)</b></p><p class="ql-block"><b>神界鬼界 </b>花二娘苦等夫郎,一等就是三千年。望眼欲穿的花二娘等人等不來,哭成了“望郎山” 。復活后的花兒娘見不得眼淚,便去人的夢中聽笑話。把花二娘逗笑了的人,花二娘便賞他紅柿子吃,講的不好的,便被花二娘這座山壓死了,或者說,被笑話壓死了。因有生命之虞,所以延津人平時大都懷揣幾個笑話,睡覺前默念幾遍,以防不測。這就是延津人幽默的來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花二娘后來把“望郎山”改為了“忘郎山”,她說,該把他個龜孫給忘掉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故鄉他鄉</b> 妻子自殺后,陳長杰自覺顏面盡失,只好帶著兒子明亮離開故鄉遠走武漢,投奔了舅舅。明亮與繼母不睦,獨自逃回延津,被寄養在了李延生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學沒上完,明亮就到賣豬蹄的“天蓬元帥”飯館當學徒,從拔豬毛到掌勺,并娶北漂歸來的同學馬小萌為妻。后來馬小萌丑聞敗露,被逼到絕境的明亮只好攜妻出走西安,靠著燉豬蹄的一手絕活兒,終究在異鄉混出了個人樣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三)</b></p><p class="ql-block">美國《紐約時報》評價劉震云的這部作品: 荒誕幽默的情節中,精確地描繪出了各類人物的精神肖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確實,讀罷掩卷,眼前會有一眾個性鮮明的人物輪番上場,除開前面提及過的,還有北關賣羊湯的吳大嘴,西關鹵豬蹄的老朱,東街算命的瞎子老董,十字街頭掃大街的郭寶臣,作威作福的菜市場經理孫二貨,用針頭扎小人兒又化身螢火蟲救人的馬道婆……他們你方唱罷我登場,盡情演繹著延津縣內外的世俗風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亮的生父與養父本是延津的名角兒,劇團解散后,個人尋個人的活路。 生父陳長杰為了掙出兒子的寄養費,加班加點的干活,比拉磨的驢還累,加上晚年做生意又賠光了養老錢,一輩子可謂是活了個“窮”字。用他自己的話說,“把自己活成了笑話?!?養父李延生大半生碌碌無為,晚年患了脊髓炎,痛不欲生時赤身裸體地從房頂跳下,摔斷了腿?!罢娓C囊,想死沒死成,我算把自己活成了笑話!” 口吻與陳長杰驚人得相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吳大嘴的羊湯熬得好,可剛過40就死了。這人不茍言笑,天天滿腹心事,說是死在了花二娘手里,其實是被心事壓死了。曾把做個有錢有權的人當成人生目標的惡人孫二貨,最終變成了一個無欲無求的傻子。就連出國留學的博士郭子凱也因與外籍妻子的文化差異,生活中平添許多煩惱,空有滿腹經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四)</b></p><p class="ql-block">劉震云在本書中將世間百態掰開了給你看,寫出了人性的掙扎與扭曲,是對人生的深刻洞悉與剖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細數書中的人物,大多命運多舛,得以善終者屈指可數。生活的磨礪消彌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望和激情,直至看不到活下去的意義與希望。這些人中,活得通透的只有明亮和瞎子老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亮從小便看盡人情薄涼,本來成績優異,卻因生活費的難以為繼被迫輟學,只能懷揣著哈佛夢去學徒糊口,而他卻并無半句怨言。父親年老生病時,二話不說為斷絕來往40余年的父親支付醫藥費。妻子的不堪過往在故鄉曝光,他卻報以寬容,毅然決然帶著她背井離鄉……他以包容與大度,來應對人生中的凄風苦雨,最終也以自己的格局與胸懷,成就了自己的完滿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瞎子老董算命有一個規矩,只算前世今生,不算來世,理由是“這輩子讓你知道了,下輩子也讓你知道了,活著還有什么意思呢?都說要活個明白,真讓你明白了,你也許就不想活了”。有人質疑說,你看都看不見這個世界,怎么能看到大家看不到的東西呢?老董說:“正因為我看不見這個世界,我便能看到你們看不見的東西?!崩隙@個瞎子比明眼人更能洞見這悲喜人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五)</b></p><p class="ql-block">把玩著夾在書中的這張模擬車票,感慨不已。有人說,生活免不了一地雞毛,有人拿著這雞毛做成雞毛撣子,撣走生活的灰,也有人任由雞毛遍地。明亮感嘆:“活到這個年齡了,想起過去許多糟心事,當時樁樁件件,都覺得事情挺大,挺不過去了,現在想想,都是扯淡”。而明亮的母親櫻桃,便消解不了生活中的辛酸與苦澀,“沒勁”是她對生活的解讀,說是因一把韭菜而尋短見,實則是已深感生無可戀的她因講不出花二娘的笑話而自行了斷,其悲劇的人生際遇令人唏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這兒也就不難理解花二娘這個魔幻角色的存在意義了?;ǘ锲鋵嵕褪巧钪械囊坏揽?,能不能得到她手里的紅柿子(隱喻命運的垂青),就看你是不是能跨過這道坎去?跨過去了,坎坷就是個笑話,大可一切盡在笑談中;跨不過去,那就是座大山,壓得人窒息身亡。山一程,水一程,生活會給你糖果,也就會給你傷疤,就看你能否用輕松的姿態來直面生活的悲苦,以達觀的心態化解生命所承受之重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日三秋”本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之意,在這兒用在了門匾上,意思就轉了。在老晉的門匾上,意思是“在這兒生活一天,勝過在別處生活三年” ;到了明亮的門匾上,便成了“把豬蹄兒做得,一天不吃能想三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還有沒有更深層次的含義?不得而知。坦白地說,讀這本書對我來說算不上是愉快的閱讀體驗,書里那些云山霧罩的虛幻故事,有的是我想破腦袋也琢磨不透其中的奧秘的。理解不了就作罷,如瞎子老董所說,凡事都參透的話,可能就無趣了。有自己的些許感悟就好,哪怕是膚淺的,也強似牽強地掰扯,若勉為其難地做自己的筆力不能窮盡的事兒,那可就真的成了笑話!</p><p class="ql-block"> (寫于2022年6月25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焦作市|
双柏县|
金山区|
江永县|
江源县|
上杭县|
黑山县|
城市|
中方县|
宝山区|
英德市|
昌平区|
柏乡县|
青田县|
凤山县|
白银市|
田林县|
治多县|
保定市|
怀安县|
乌拉特前旗|
文水县|
福建省|
正阳县|
中山市|
扶沟县|
珠海市|
彭山县|
德江县|
工布江达县|
民乐县|
岑巩县|
凤庆县|
边坝县|
米脂县|
永平县|
天柱县|
松滋市|
绥芬河市|
都江堰市|
琼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