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庭院里的野花小草

王偉華

每次走過庭院里的小路,總會看到那些不起眼的野花小草,東面一株、西面一堆,頑強的生活在那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正所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每年到一定的時候它又冒了出來,把自己最陽光、最燦爛的一面呈現在我們的面前…… 阿拉伯婆婆納 是玄參科,婆婆納屬鋪散多分枝草本植物,高可達50厘米。葉片短柄,卵形或圓形,腋內生花的稱苞片,邊緣具鈍齒,兩面疏生柔毛。總狀花序很長;花梗比苞片長,裂片卵狀披針形,花冠藍色、紫色或藍紫色,雄蕊短于花冠。蒴果腎形,網脈明顯,種子背面具深的橫紋,3-5月開花。<br>原產于亞洲西部及歐洲。分布于中國華東、華中及貴州、云南、西藏東部及新疆。阿拉伯婆婆納生于路邊、宅旁、旱地夏熟作物田,特別是麥田中,對作物造成嚴重危害。<br>阿拉伯婆婆納花語 健康<br> 白花紫露草 鴨跖草科紫露草屬多年生草本。室內栽培的白花紫露草植株鋪散,葉色美觀,宜盆栽觀賞,是書櫥、幾架的良好裝飾植物。夏季又可作為吊掛廊下的觀葉植物。作為一種觀賞植物,白花紫露草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同時全株可做藥用,具有消腫解毒、活血利尿等功效,能治癰疽中毒、漯癘結核、淋病等疾病。<br> 白花紫露草花語: 簡單質樸,純真無邪<br> 稗草 是禾本科、稗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稈高可達150厘米,光滑無毛,葉鞘疏松裹稈,平滑無毛,下部者長于而上部者短于節間;葉舌缺;葉片扁平,線形,無毛,邊緣粗糙。圓錐花序直立,近尖塔形,主軸具棱,粗糙或具疣基長刺毛;分枝斜上舉或貼向主軸,有時再分小枝;穗軸粗糙或生疣基長刺毛;小穗卵形,具短柄或近無柄,密集在穗軸的一側;第一穎三角形,第二穎與小穗等長,第一小花通常中性,其外稃草質,第二外稃橢圓形,平滑,光亮,成熟后變硬,夏秋季開花結果。 棒頭草 是禾本科、棒頭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稈叢生,基部膝曲,高可達75厘米。葉鞘光滑無毛,葉舌膜質,長圓形,葉片扁平,微粗糙或下面光滑,圓錐花序穗狀,長圓形或卵形,較疏松,具缺刻或有間斷,分枝長可達4厘米;小穗灰綠色或部分帶紫色;穎長圓形,疏被短纖毛,外稃光滑,先端具微齒,穎果橢圓形,4-9月開花結果。<br>分布于中國南北各地;朝鮮,日本,俄羅斯,印度,不丹及緬甸等國也有分布。生于海拔100-3600米的山坡,田邊,潮濕處。<br>棒頭草為優良牧草,在開花結實前草質柔嫩,葉量豐富,牛、馬、羊均喜采食,抽穗結實后適口性下降,采食性差,但黃牛、牦牛仍喜采食。<br> 薄荷 是唇形科、薄荷屬植物,即同屬其他干燥全草。多生于山野濕地河旁,根莖橫生地下,多生于2100米海拔高度,但也可在3500米海拔上生長,是一種有特種經濟價值的芳香作物。全株青氣芳香。葉對生,花小淡紫色,唇形,花后結暗紫棕色的小粒果。<br>薄荷是中華常用中藥之一。它是辛涼性發汗解熱藥,治流行性感冒、頭疼、目赤、身熱、咽喉、牙床腫痛等癥。外用可治神經痛、皮膚瘙癢、皮疹和濕疹等。平常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br>在中國,薄荷主要以江蘇、安徽兩省產量最大。薄荷栽種方式有根莖栽植、分株栽植和扦插繁殖三種。光棚溫室采摘的薄荷又是春節餐桌上的鮮菜。清爽可口。<div>薄荷的花語是“愿與你再次相逢”和“再愛我一次”。此外,它還有一種花語是“有德之人”。<br></div> 薄雪萬年草 景天科景天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廣布南歐至中亞地區。原產西班牙,也叫磯小松。怕熱耐寒。根是須根性,莖匍匐生長,葉棒狀密集,開花。開花期夏季,花朵5瓣星形,花色白略帶粉紅。<br>薄雪萬年草的花語:永生難忘<br> 寶蓋草 是唇形科、野芝麻屬一年生或二年生植物。莖高10-30厘米,基部多分枝。莖下部葉具長柄,柄與葉片等長或超過之,上部葉無柄,葉片均圓形或腎形。輪傘花序6-10花,其中常有閉花授精的花;苞片披針狀鉆形。<br>分布于中國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湖南、湖北、河南、陜西、甘肅、青海、新疆、四川、貴州、云南及西藏;歐洲、亞洲均有廣泛的分布。生于路旁、林緣、沼澤草地及宅旁等地,或為田間雜草,海拔可高達4000米。<br>全草入藥,主治跌打損傷,筋骨疼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面癱,黃疸,鼻淵,瘰疬,腫毒,黃水瘡。可食用,采取嫩莖葉去凈雜質,入水爐后,撈出再以清水浸去苦味,擠干供用。可切段清炒,或配豆干等同炒,亦可做炒雞蛋或其他葷菜墊底。切碎腌制后,涼拌做小菜也可。<br> 寶蓋草的花語:害羞<br> 平車前 是車前科、車前屬植物。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直根長,具多數側根,多少肉質。根莖短。葉基生呈蓮座狀,平臥、斜展或直立;葉片紙質,橢圓形、橢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葉柄基部擴大成鞘狀。花序梗有縱條紋,疏生白色短柔毛;穗狀花序細圓柱狀。花萼無毛,花冠白色,無毛。雄蕊著生于冠筒內面近頂端,同花柱明顯外伸,花藥卵狀橢圓形或寬橢圓形,新鮮時白色或綠白色,干后變淡褐色。胚珠5。蒴果卵狀橢圓形至圓錐狀卵形。種子4—5,橢圓形,腹面平坦,黃褐色至黑色;子葉背腹向排列。花期5—7月,果期7—9月。 <br>分布于中國、朝鮮、俄羅斯(西伯利亞至遠東)、哈薩克斯坦、阿富汗、蒙古、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印度。生于海拔5—4500米的草地、河灘、溝邊、草甸、田間及路旁。 <br>平車前的種子可以入藥,味甘,性寒。有清熱利尿,滲濕通淋,清肝明目,用于淋病尿閉,暑濕泄瀉,目赤腫痛,痰多咳嗽,視物昏花。<br>車前草的花語:留下足跡<br> 齒果酸模 為蓼科酸模屬下的一個種。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高達1米。莖直立,分枝;枝纖細,表面具溝紋,無毛。產華北、西北、華東、華中、四川、貴州及云南。生溝邊濕地、山坡路旁,海拔30-2500米。尼泊爾、印度、阿富汗、哈薩克斯坦及歐洲東南部也有。<br>根葉可入藥,有去毒、清熱、殺蟲、治蘚的功效。主治 清熱解毒,殺蟲止癢,乳癰,瘡瘍腫毒,疥癬。<br> 翅果菊 是菊科萵苣屬植物,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根垂直直伸,生多數須根。莖直立,單生,高0.4-2米,基部直徑3-10毫米,多數沿莖枝頂端排成圓錐花序或總狀圓錐花序。瘦果橢圓形,長3-5毫米,寬1.5-2毫米。花果期4-11月。 <br>分布于俄羅斯(東西伯利及遠東地區)、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印度西北部和中國。生長于山谷、山坡林緣及林下、灌叢中或水溝邊、山坡草地或田間。 <br>翅果菊根或全草可入藥,嫩莖葉可作蔬菜,也可作為家畜禽和魚的優良飼料及餌料。<br> 垂盆草 是景天科,景天屬多年生草本多肉植物。花莖細,匍匐,節上生根,葉輪生,葉倒披針形至長圓形,聚傘花序,花少,花無梗;萼片披針形至長圓形,花瓣黃色,披針形至長圓形,鱗片楔狀四方形,種子卵形,5-7月開花,8月結果。<br>分布于中國福建、貴州、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蘇、甘肅、陜西、河南、山東、山西、河北、遼寧、吉林、北京,朝鮮、日本也有分布。<br>該種全草入藥,性涼、味甘淡微酸,有清熱解毒。莖葉脆嫩多汁微酸,可作蔬菜食用。<br> 大吳風草 是菊科大吳風草屬植物,多年生葶狀草本。根莖粗壯,直徑達1.2厘米。花葶高達70厘米,幼時被密的淡黃色柔毛。頭狀花序輻射狀,2-7,排列成傘房狀花序;花序梗長2-13厘米,被毛。瘦果圓柱形,長達7毫米,有縱肋,被成行的短毛。花果期8月至翌年3月。<br>分布于日本和中國;在中國分布于湖北、湖南、廣西、廣東、福建和臺灣。生長于低海拔地區的林下,山谷及草叢。<br>該種根含千里光酸(二甲基丙烯酸),主治咳嗽、咯血、便血、月經不調、跌打損傷、乳腺炎。<br>大吳風草的花語是向往和期許,也有人說它的花語是謙讓。<br> 鵝腸菜 是石竹科,鵝腸菜屬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具須根。莖上升,多分枝,長可達80厘米,葉片卵形或寬卵形,頂端急尖,基部稍心形,頂生二歧聚傘花序;苞片葉狀,花梗細,花后伸長并向下彎,萼片卵狀披針形或長卵形,花瓣白色,裂片線形或披針狀線形,子房長圓形,花柱短,線形。蒴果卵圓形,種子近腎形,5-8月開花,6-9月結果。<br>分布于中國南北各省。北半球溫帶及亞熱帶以及北非也有分布。生長在海拔350-2700米的河流兩旁沖積沙地的低濕處或灌叢林緣和水溝旁。<br>鵝腸菜全草供藥用,驅風解毒,外敷治癤瘡;幼苗可作野菜和飼料。<br> 繁縷 是石竹科、繁縷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可達30厘米。莖基部多少分枝,常帶淡紫紅色,葉片寬卵形或卵形,頂端漸尖或急尖,基部漸狹或近心形,基生葉具長柄,疏聚傘花序頂生;花梗細弱,花后伸長,下垂,萼片卵狀披針形,邊緣寬膜質,外面被短腺毛;花瓣白色,長橢圓形,比萼片短,裂片近線形;雄蕊短于花瓣;花柱線形。蒴果卵形,種子卵圓形至近圓形,稍扁,紅褐色,6-7月開花,7-8月結果。<br>中國廣布。為常見田間雜草,亦為世界廣布種。<br>繁縷花的花語就是-雄辯。凡是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富理智、擅邏輯,說起話來口若懸河,令許多人佩服得五體投地。<br> 佛甲草 是景天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無毛。莖高10-20厘米。花序聚傘狀,頂生,疏生花,中央有一朵有短梗的花;萼片線狀披針形。蓇葖略叉開,花柱短;種子小。花期4-5月,果期6-7月。<br>產中國云南、四川、貴州、廣東、湖南、湖北、甘肅、陜西、河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臺灣、江西。生于低山或平地草坡上。日本也有。<br>佛甲草是一種耐旱性好的多漿綠草種,用于屋頂綠化,采用無土栽培,負荷極輕,可取代傳統的隔熱層和防水保護層。全草藥用,有清熱解毒、散瘀消腫、止血之效。<br> 佛甲草的花語為堅強、堅韌,因為它的生命力旺盛,耐旱、耐寒、耐高溫、耐貧瘠,即便在惡劣的環境下也可生長。低調的美麗:佛甲草較為細弱,就像路邊的野草,但每年春季都會開出亮麗的花朵,引人注目。<br> 附地菜 是紫草科附地菜屬植物。莖通常多條叢生,稀單一,密集,鋪散,基部多分枝,被短糙伏毛。基生葉呈蓮座狀,有葉柄,葉片匙形。花序生莖頂,幼時卷曲,后漸次伸長;花梗短,花后伸長;花萼裂片卵形,先端急尖;花冠淡藍色或粉色,筒部甚短;花藥卵形,先端具短尖。小堅果4,斜三棱錐狀四面體形。<br>分布于中國西藏、云南、廣西北部、江西、福建至新疆、甘肅、內蒙古、東北等省區;歐洲東部、亞洲溫帶的其他地區也有分布。生于平原、丘陵草地、林緣、田間及荒地。<br>全草入藥,理氣止痛,疏風,解毒消腫。主治胃滯脹痛,痢疾,熱毒癰腫,跌打腫痛,風濕頑麻。幼苗可食用,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碼、鈣等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br> 杠板歸 是蓼科蓼屬植物,一年生草本。莖攀援,多分枝,長1-2米,具縱棱,沿棱具稀疏的倒生皮刺。總狀花序呈短穗狀,不分枝頂生或腋生,瘦果球形,黑色,有光澤,包于宿存花被內。花期6-8月,果期7-10月。<br>分布于朝鮮、日本、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印度、俄羅斯(西伯利亞)和中國。生長于海拔80-2300米的田邊、路旁、山谷濕地。<br>杠板歸集食、飼、藥用于一身,不僅可以采集加工成可口的菜肴,也是優質畜禽飼用植物,正常食用、喂飼有利于人畜健康,還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具有利水消腫、清熱、活血、解毒等功效,用于治療水腫、瘧疾、痢疾、濕疹、皰疹、疥癬及毒蛇咬傷等癥。<br> 狗尾草 一年生。根為須狀,高大植株具支持根。稈直立或基部膝曲。葉鞘松弛,無毛或疏具柔毛或疣毛;葉舌極短;葉片扁平,長三角狀狹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圓錐花序緊密呈圓柱狀或基部稍疏離。穎果灰白色。花果期5-10月。<br>產中國各地;生于荒野、道旁,為旱地作物常見的一種雜草。原產歐亞大陸的溫帶和暖溫帶地區,現廣布于全世界的溫帶和亞熱帶地區。其稈、葉可作飼料,也可入藥,治癰瘀、面癬;全草加水煮沸20分鐘后,濾出液可噴殺菜蟲;小穗可提煉糠醛。<br>狗尾草的草的花語是堅忍、暗戀,這種植物不被人注意,總是被當作野草,所以也寓意著不被人了解的愛,喜歡一個人卻不敢表白。<br> 何首烏 又名多花蓼、紫烏藤、夜交藤等。是蓼科蓼族何首烏屬多年生纏繞藤本植物,塊根肥厚,長橢圓形,黑褐色。生山谷灌叢、山坡林下、溝邊石隙。產陜西南部、甘肅南部、華東、華中、華南、四川、云南及貴州。其塊根入藥,可安神、養血、活絡,解毒(截瘧)、消癰;制首烏可補益精血、烏須發、強筋骨、補肝腎,是常見貴細中藥材。 黑麥草 多年生植物,稈高30-90厘米,基部節上生根質軟。葉舌長約2毫米;葉片柔軟,具微毛,有時具葉耳。穗形穗狀花序直立或稍彎;小穗軸平滑無毛;穎披針形,邊緣狹膜質;外稃長圓形,草質,平滑,頂端無芒;兩脊生短纖毛。穎果長約為寬的3倍。花果期5-7月。<br>各地普遍引種栽培的優良牧草。生于草甸草場,路旁濕地常見。廣泛分布于克什米爾地區、巴基斯坦、歐洲、亞洲暖溫帶、非洲北部。<br> 紅花礬根虎耳草科礬根屬植物,多年生耐寒草本,高度10-50cm,葉近圓形,緣具圓齒,闊心形,花小鐘狀,小花著生在總花便上形成圓錐花序,花期5-6月。<br>紅花礬根原產北美,中國部分地區有引種。<br> 葫蘆蘚 是葫蘆蘚科、葫蘆蘚屬苔蘚類植物。植物體叢集或呈大面積散生,呈黃綠色帶紅色。在全世界廣泛分布。 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華中及西南等地區。 多生于田邊地角或房前屋后富含氮肥的土壤上,亦多見于林間火燒跡地上,在林緣、路邊、土地上及土壁上也常見。<br>全草可以入藥。性味淡,平。功用主治除濕止血。主治癆傷吐血,跌打損傷,濕氣腳痛。<br> 虎耳草 又名石荷葉、金線吊芙蓉、老虎耳等。鞭匐枝細長,密被卷曲長腺毛,具鱗片狀葉。產河北(小五臺山)、陜西、甘肅東南部、江蘇、安徽、浙江等地。全草入藥;微苦、辛,寒,有小毒;祛風清熱,涼血解毒。<br> 虎耳草花語:持續。真切的愛情。喜歡虎耳草的人,有著超強的耐力,能夠持之以恒地努力,慢慢累積成偉大的成就,實現心中的理想。<br> 黃鵪菜, 菊科、黃鵪菜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生長于山坡、路邊、林緣和荒野等地。分布遍及中國,也見于亞洲溫帶和熱帶其他國家。莖直立,葉基生,倒披針形,提琴狀羽裂。裂片有深波狀齒,葉柄微具翅。頭狀花序有柄,排成傘房狀、圓錐狀和聚傘狀;總苞圓筒形,外層總苞片遠小于內層,花序托平;全為舌狀花,花冠黃色。瘦果紡錘狀,稍扁,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習見雜草。是一種經濟植物。<br>藥用價值 功能主治:消腫,止痛,治感冒。<br> 黃花酢漿草 多年生草本植物,全體有疏柔毛;根具肉質鱗莖狀或塊莖狀地下根莖。莖匍匐或斜升,多分枝。葉互生,掌狀復葉有多葉,倒心形。葉互生,指狀復葉,通常有3小葉,花黃色。<br>喜向陽、溫暖、濕潤的環境,夏季炎熱地區宜遮半蔭,抗旱能力較強,不耐寒,一般園土均可生長,但以腐殖質豐富的砂質壤土生長旺盛,夏季有短期的休眠。原產南非,中國作為觀賞花卉引種。<br> 雞矢藤 是茜草科、雞矢藤屬藤狀灌木,無毛或近無毛。葉對生,紙質或近革質,葉片形狀變化很大,果球形,成熟時近黃色,頂冠以宿存的萼裂片和花盤;小堅果無翅,淺黑色。5-6月開花。分布于中國福建、廣東等省;越南和印度也有分布。<br>雞矢藤適宜作園林景觀中的藤本地被植物,可用來覆蓋山石荒坡,美化矮墻,栽植綠籬,亦可用于花架垂直綠化。中國民間常用草藥之一。全草入藥,有祛風活血、止痛消腫、抗結核功效。用于風濕痹痛、小兒痢積、痢疾、腹脹等。因有清熱解毒、去濕、滋補的功能,故民間又叫“土參”。葉片可食,是一些地方的特色食品雖然鮮葉有異味,但煮熟后清香味美,山民們夏季多以其當茶飲,也可用綠葉制成湯圓和其他特色小吃。<br> 薺菜 是十字花科、薺屬植物。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可達50厘米,莖直立,基生葉叢生呈蓮座狀,葉柄長5-40毫米,莖生葉窄披針形或披針形,總狀花序頂生及腋生,萼片長圓形,花瓣白色,花果期4-6月。<br>全世界溫帶地區廣布;在中國各省幾乎都有分布。生在山坡、田邊及路旁。<br>全草入藥,有利尿、止血、清熱、明目、消積功效;莖葉作蔬菜食用;種子含油20-30%,屬干性油,供制油漆及肥皂用。<br>薺菜花的花語是:為你獻上我所有的全部。<br> 絞股藍 葫蘆科、絞股藍屬草質攀援植物。果實肉質不裂,球形,徑5-6毫米,成熟后黑色,光滑無毛,內含倒垂種子2粒。種子卵狀心形,徑約4毫米,灰褐色或深褐色,頂端鈍,基部心形,壓扁,兩面具乳突狀凸起。花期3-11月,果期4-12月。分布于中國、印度、尼泊爾、孟加拉、斯里蘭卡、緬甸、老撾、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爪哇)、新幾內亞、北達朝鮮和日本。<br>絞股藍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止咳清肺祛痰、養心安神、補氣生精之功效,可用于降血壓、降血脂、護肝、促進睡眠以及腸胃炎、氣管炎、咽喉炎的治療,并用于多種癌癥的抗癌臨床治療。<br> 接骨草 是五福花科,接骨木屬植物。高大草本或半灌木,高可達2米;復傘形花序頂生,大而疏散,總花梗基部托以葉狀總苞片,花冠白色,花藥黃色或紫色;果實紅色,近圓形,表面有小疣狀突起。4-5月開花,8-9月結果。<br>分布于中國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西藏等省區。日本也有分布。生于海拔300-2600米的山坡、林下、溝邊和草叢中,亦有栽種。<br>該種為藥用植物,可治跌打損傷,有去風濕、通經活血、解毒消炎之功效。<br> 節節草 是多種植物的別稱。莖:細弱,綠色,基部多分枝,上部少分枝或不分枝,粗糙具條棱。果:孢子囊穗短棒狀或橢圓形,頂端有小尖突,無柄。<br>分布于全國各省區;歐洲、亞洲、非洲的溫帶地區廣布。節節草喜近水,生于路邊、山坡草叢、溪邊沼澤旁處。<br>清熱,利尿,明目退翳,祛痰止咳。用于目赤腫痛、肝炎,咳嗽、支氣管炎﹑泌尿系感染。止血消腫,淋證、痢疾、瘡癤,外用外傷出血等。具有保肝降酶、降血糖、抗氧化、凝血等多種藥理活性。<br> 金腰箭 是菊科下的一個屬,為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對生,有齒;頭狀花序小。約50種,分布于熱帶美洲,中國南部極常見,為曠地上一種野草。 金魚吊蘭 是苦苣苔科、袋鼠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基部半木質。莖斜升,長40厘米,嫩莖綠色,老莖紅褐色。葉片排列整齊緊湊,葉子比較厚。花單生于葉腋,萼片花冠呈唇形,下部膨大,先端5小裂,橙紅色,裂片黃色,裂片間紅色;外形酷似金魚。蒴果。<br>原產哥斯達黎加、巴拿馬。喜高溫、高濕,陰性環境,生長適溫為18-22℃,忌低溫。<br> 筋骨草 是唇形科、筋骨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部膨大,直立,無匍匐莖。花冠紫色,具藍色條紋,冠檐二唇形,上唇短,下唇增大,中裂片倒心形,側裂片線狀長圓形。雄蕊稍超出花冠,著生于冠筒喉部,花絲粗壯,挺直,無毛。花柱細弱,花盤環狀,子房無毛。小堅果長圓狀或卵狀三棱形,果臍大,4-8月開花,7-9月結果。<br>分布于中國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陜西,甘肅,四川及浙江;生長在海拔340-1800米的山谷溪旁,蔭濕的草地上,林下濕潤處及路旁草叢中。<br>筋骨草的全草入藥,治肺熱咯血、跌打損傷、扁桃腺炎、咽喉炎等癥。<br> 藎草 是禾本科、藎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桿較纖細,基部傾斜而節上生根,上部直立,高可達60厘米,多分枝,葉鞘有時開展或早落。遍布中國以及舊大陸的溫帶至熱帶。已傳入中美至北美及夏威夷群島。常生長在海拔1300-1800米的田野草地、丘陵灌叢、山坡疏林、濕潤或干燥地帶都有。<div> 藎草可供藥用,莖葉治久咳,洗瘡毒。</div> 井欄邊草 是鳳尾蕨科,鳳尾蕨屬陸中小型蕨類植物,植株高可達45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先端被黑褐色鱗片。葉多數,密而簇生,葉片卵狀長圓形,一回羽狀,羽片通常對生,無柄,線狀披針形,先端漸尖,有時近羽狀,能育葉有較長的柄,羽片狹線形,葉軸禾稈色,稍有光澤。<br>分布于中國河北、山東、河南、陜西、四川、貴州、廣西、廣東、福建、臺灣、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湖南、湖北。越南、菲律賓、日本也有分布。生長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墻壁、井邊及石灰巖縫隙或灌叢下。<br>井欄邊草全草入藥,味淡,性涼,能清熱利濕、解毒、涼血、收斂、止血、止痢之功效。<br> 卷耳屬 是石竹科下一個屬,一年生或多年生、被毛草本;花白色,排成二歧狀的聚傘花序;萼片5,稀4,分離;花瓣與萼片同數,先端2裂,稀全緣或凹頭,或無花瓣;雄蕊10,很少5枚;子房1室,每室有胚珠多顆;花柱3-5;蒴果圓柱狀,頂部開裂為花柱數之2倍。約100種,主要分布于北溫帶,多見于歐洲至西伯利亞,極少數種見于亞熱帶山區。我國有17種,1亞種,3變種,產北部至西南。 看麥娘 是禾本科、看麥娘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稈少數叢生,細瘦,光滑,高可達40厘米。葉鞘光滑,短于節間;外稃膜質,先端鈍,花藥橙黃色,4-8月開花結果。<br>分布于中國大部分省區。在歐亞大陸之寒溫和溫暖地區與北美也有分布。生于海拔較低之田邊及潮濕之地。<br>看麥娘的全草入藥。味淡、性涼。利水消腫,解毒。治水腫,水痘,小兒腹瀉,消化不良。<br> 喜旱蓮子草 是莧科 、蓮子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基部匍匐,管狀,莖老時無毛,葉片矩圓形、矩圓狀倒卵形或倒卵狀披針形。花密生,總花梗的頭狀花序,單生在葉腋,苞片及小苞片白色, 苞片卵形,花被片矩圓形,白色,光亮,無毛,子房倒卵形,5-10月開花。<br>原產巴西,中國引種于北京、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后逸為野生。生在池沼、水溝內。<br>喜旱蓮子草全草入藥,有清熱利水、涼血解毒作用; 可作飼料。<br>2002年11月4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列為: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初步名單<br> 苦苣菜 是菊科、苦苣菜屬植物。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舌狀小花多數,黃色。瘦果褐色,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倒披針形,壓扁,每面各有3條細脈,肋間有橫皺紋,頂端狹,無喙,冠毛白色,長7毫米。花果期5-12月。幾遍全球分布,苦苣菜生于海拔170-3200米的山坡或山谷林緣、林下或平地田間、空曠處或近水處。<br>苦苣菜植物在中國食用藥用有著悠久的歷史,民間常作為野菜食用,同時也是一種傳統民間中草藥,主治血淋、尿血,喉痹,對口惡瘡,赤白痢。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認為,苣荬菜屬植物性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涼血化瘀,消食和胃,清肺止咳,益肝利尿之功效,用于治療急性痢疾、腸炎、痔瘡腫痛等癥,對于抗腫瘤也有一定作用。 也是一種良好的青綠飼料。<br> 狼牙草 又名一味藥、野綠豆等,小灌木或半灌木,高60~90厘米,莢果褐色,線狀圓柱形,長不超過2.5厘米,被白色丁字毛,種子間有橫隔,內果皮有紫紅色斑點;種子橢圓形。花期5-6月,果期8-10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用于感冒咳嗽,扁桃體炎,頸淋巴結結核,小兒疳積,痔瘡;外用治疔瘡。 老鸛草 是牻牛兒苗科,老鸛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50厘米。根莖粗壯直生,莖直立,單生,花瓣白色或淡紅色,倒卵形,花絲淡棕色,蒴果被短柔毛和長糙毛。6-8月開花,8-9月結果。<br>分布于中國東北、華北、華東、華中、陜西、甘肅和四川。俄羅斯遠東、朝鮮和日本也有分布。生長在海拔1800米以下的低山林下、草甸。<br>老鸛草的葉形美觀,葉色鮮艷,花色多,花美觀,植株矮小,適合做地被植物用。全草供藥用,祛風通絡。<br> 老鸛草的花語和寓意 吉祥如意,輕快,警醒,勤奮 荔枝草 是唇形科、鼠尾草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高可達90厘米,粗壯,多分枝,花柱和花冠等長,前裂片較長。花盤前方微隆起。小堅果倒卵圓形,4-5月開花,6-7月結果。<br>在中國除新疆、甘肅、青海及西藏外幾產全國各地;朝鮮、日本、阿富汗、印度、緬甸、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至澳大利亞也有分布。生長在海拔可至2800米的山坡,路旁,溝邊,田野潮濕的土壤上。<br>荔枝草的全草入藥,中國民間廣泛用于跌打損傷,無名腫毒,流感,咽喉腫痛,小兒驚風,吐血,鼻衄,乳癰,淋巴腺炎,哮喘,腹水腫脹,腎炎水腫,療瘡癤腫,痔瘡腫痛,子宮脫出,尿道炎,高血壓,一切疼痛及胃癌等癥。<br>荔枝草花語:思念與回憶<br> 龍葵 是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全草高30-120厘米;莖直立,多分枝;卵形或心型葉子互生,近全緣;夏季開白色小花,4-10朵成聚傘花序;球形漿果,成熟后為黑紫色。漿果和葉子均可食用,但葉子含有大量生物堿,須經煮熟后方可解毒。全株入藥,可散瘀消腫,清熱解毒。 <br>幾乎全中國有分布。喜歡在田邊生長,荒地及村莊附近。廣泛分布在歐、亞、美洲的溫帶至熱帶地區。<br> 龍葵的花語 沉不住氣 葎草 是桑科,葎草屬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莖、枝、葉柄均具倒鉤刺。,瘦果成熟時露出苞片外。花期春夏,果期秋季。<br>中國除新疆、青海外,南北各省區均有分布。日本、越南也有分布。常生于溝邊、荒地、廢墟、林緣邊。<br>該種可作藥用,莖皮纖維可作造紙原料,種子油可制肥皂,果穗可代啤酒花用。葎草也是中國農業有害生物信息系統收載的有害植物,該種種子繁殖。危害果樹及作物,其莖纏繞在植株上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br> 馬齒莧 為石竹目、馬齒莧科一年生草本,全株無毛。莖平臥,伏地鋪散,枝淡綠色或帶暗紅色。花無梗,午時盛開,花期5-8月,果期6-9月。<br>中國南北各地均產。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澇,生命力強,生于菜園、農田、路旁,為田間常見雜草。廣布全世界溫帶和熱帶地區。全草供藥用,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種子明目;還可作獸藥和農藥;嫩莖葉可作蔬菜,味酸,也是很好的飼料。<br>馬齒莧的花語為永結同心、頑強堅韌、幸福幸運、生機旺盛。<br> 馬交兒 葫蘆科,屬于多年生草質藤本,長1~2米,有不分枝卷須。攀援或平臥草本;葉片膜質,三角狀卵形、卵狀心形或戟形、不分裂或3-5淺裂。雌雄同株。果實長圓形或狹卵形,成熟后橘紅色或白色。產于嘉興、德清、杭州、臨安、桐廬、紹興、開化、天臺、松陽、縉云。生于水邊草叢、山坡草地,江蘇、安徽、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四川、西藏、山東、河南、河北、遼寧亦有分布。<br>塊根也與馬交兒同等入藥,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用于咽喉腫痛,結膜炎;外用治瘡瘍腫毒,淋巴結結核,睪丸炎,皮膚濕疹。<br> 馬蘭 是菊科,馬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有匍枝,莖直立,高可達70厘米,花托圓錐形。舌狀花,舌片淺紫色,瘦果倒卵狀矩圓形,極扁,5-9月開花,8-10月結果。<br>分布于中國西部、中部、南部、東部各地區均有分布。朝鮮、日本、中南半島至印度也有分布。生長在林緣、草叢、溪岸、路旁。<br>全草藥用,有清熱解毒,消食積,利小便,散瘀止血之效。幼葉通常作蔬菜食用,俗稱“馬蘭頭”。<br>馬蘭的花語是愛的使者或者宿世情人,它的花語跟愛情有關,所以,給人一種非常唯美的感覺。 馬唐 禾本科,馬唐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稈膝曲上升,高可達80厘米,無毛或節生柔毛。6-9月開花結果。<br>在中國分布于西藏、四川、新疆、陜西、甘肅、山西、河北、河南及安徽等地。它的種于傳播快,繁殖力強,植株生長快,分枝多。因此,它的競爭力強,廣泛生長在田邊、路旁、溝邊、河灘、山坡等各類草本群落中,甚至能侵入競爭力很強的狗牙根、結縷草等群落中。<br>馬唐是一種優良牧草,但又是危害農田、果園的雜草。 麥冬 百合科沿階草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根較粗,中間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橢圓形或紡錘形的小塊根,莖很短,葉基生成叢,禾葉狀,苞片披針形,先端漸尖,種子球形,花期5-8月,果期8-9月。<br>麥冬原產中國,日本、越南、印度也有分布。中國南方等地均有栽培。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陰濕處、林下或溪旁。<br>麥冬的小塊根是中藥,有生津解渴、潤肺止咳之效。<br>麥冬的花語:無畏、不爭回報,一心向善。<br> 蔓剪草 是蘿藦科鵝絨藤屬的植物。多年生草本;根須狀;全株近無毛;單莖直立,端部蔓生,纏繞,全株近無毛。頂端具白絹質長3.5厘米的種毛。花期5月,果期6月。分布于中國大陸的浙江、廣東、河南、湖南等地,多生在溪旁、山谷以及密林中潮濕之地。<br>性味歸經】 味辛,性溫 【功能主治】 理氣健胃、祛暑、散瘀消腫、殺蟲。用于胃寒疼痛、中暑、跌打損傷、疥瘡等癥。<br> 蔓柳穿魚 為柳穿魚屬玄參科植物,又名梅花草、常春藤葉柳穿魚、小兔子花、鐃鈸花。原產歐洲地中海沿岸,現被世界范圍內廣泛引種。因其花朵形如小兔,因而常被稱為小兔子花。生長在多蔭的巖隙和林地。 毛茛 是毛茛科,毛茛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須根多數簇生。莖直立,高可達70厘米,葉片圓心形或五角形,花瓣倒卵狀圓形,花托短小,無毛。聚合果近球形,瘦果扁平,4月至9月花果期。<br>該種在中國除西藏外,各省區廣布。朝鮮、日本、蘇聯遠東地區也有分布。生于田溝旁和林緣路邊的濕草地上,海拔200-2500米。<br>該種全草含原白頭翁素,有毒,為發泡劑和殺菌劑,搗碎外敷,可截瘧、消腫及治瘡癬。<br>花毛茛的花語就是“受歡迎”。受到祝福的壽星,個性隨和、健談、廣受周遭人的仰慕、喜愛及支持。<br> 毛頭鬼傘 是鬼傘科、鬼傘屬真菌。子實體較大;菌蓋不完全展開,直徑3-6厘米,高6-11厘米,圓筒形至鐘形,表皮淡土黃色,易裂成羽毛狀鱗片;菌肉、菌褶白色,開傘后菌肉與菌褶起自溶成墨汁狀液體;黑色,光滑,橢圓形。 <br>毛頭鬼傘是一種世界性分布的食用菌,亞洲、歐洲、大洋洲和北美洲均有分布。春至秋季,生于闊葉林中的草地、田野、林緣、道旁、公園等處,甚至雨季在茅草屋頂上,單生或群生。<br>毛頭鬼傘可食用,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可藥用,性平,味甘,有益脾胃、清神寧智、治療痔瘡等功效。<br> 木防已 為防己科植物, 纏繞性木質藤本。根為不整齊的圓柱形,外皮黃褐色。小枝有縱線紋和柔毛。葉互生,花單性異株。聚傘花序排成圓錐狀。核果近球形,藍黑色,有白粉。花期5~8月,果期8~9月。生于丘陵、山坡、路邊、灌叢及疏林中。主產華東、中南、西南。<br>功能主治:用于風濕痹痛、神經痛、腎炎水腫、尿路感染;外治跌打損傷、蛇咬傷。<br> 泥胡菜 是菊科,泥胡菜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100厘米。莖單生,通常纖細,小花紫色或紅色,花冠裂片線形,瘦果小,楔狀或偏斜楔形,深褐色,3-8月開花結果。<br>中國除新疆、西藏外各地均有分布。朝鮮、日本、中南半島、南亞及澳大利亞普遍分布。生長在海拔50-3280米的山坡、山谷、平原、丘陵,林緣、林下、草地、荒地、田間、河邊、路旁等處普遍有之。<br>泥胡菜全草可入藥,具有消腫散結,清熱解毒。用于乳腺炎,頸淋巴結炎,癰腫疔瘡,風疹瘙癢。<br> 泥胡菜的花也擁有“謹慎、嚴謹、穩重、默默的愛”這樣的花語。 擬鼠麹草 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莖高可達40厘米或更高,部不分枝,頭狀花序較多或較少數,花黃色至淡黃色;總苞鐘形,總苞片金黃色或檸檬黃色,花期1-4月,8-11月。擬鼠麹草生于田埂、荒地、路旁,喜土層深厚、疏松濕潤、有機質豐富、排水良好的壤土。<br>擬鼠麹草全草入藥,味甘、微酸,性平。歸肺經。化痰止咳,祛風除濕,解毒。為鎮咳、祛痰、治氣喘和支氣管炎以及非傳染性潰瘍、創傷之尋常用藥,內服還有降血壓療效<br> 牛筋草 一年生草本。根系極發達。稈叢生,基部傾斜。葉鞘兩側壓扁而具脊,松弛,無毛或疏生疣毛;花果期6-10月。<br>分布于中國南北各省區及全世界溫帶和熱帶地區。多生于荒蕪之地及道路旁。全世界溫帶和熱帶地區也有分布。 [1] 根系極發達,稈葉強韌,全株可作飼料,又為優良保土植物。全草煎水服,可防治乙型腦炎。<br> 披堿草 是禾本科,披堿草屬多年生叢生草本植物。稈疏叢,直立,高可達140厘米,穎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外稃披針形,芒粗糙,內稃與外稃等長,先端截平,脊上具纖毛,脊間被稀少短毛。<br>分布于中國東北、內蒙古、河北、河南、山西、陜西、青海、四川、新疆、西藏等省區。多生于山坡草地或路邊。俄羅斯、朝鮮、日本與印度西北部、土耳其東部也有分布。該種性耐旱、耐寒、耐堿、耐風沙,自1958年開始,先后在河北、新疆、內蒙古、青海等省區的牧場實驗站、草原試驗站進行栽培馴化工作。<br>披堿草營養枝條較多,飼用價值中等偏上,分蘗期是各種家畜均喜采食,抽穗期至始花期刈割調制的青干草,家畜亦喜食。<br> 蒲公英 菊科,蒲公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圓錐狀,表面棕褐色,皺縮,葉邊緣有時具波狀齒或羽狀深裂,基部漸狹成葉柄,葉柄及主脈常帶紅紫色,花葶上部紫紅色,密被蛛絲狀白色長柔毛;頭狀花序,總苞鐘狀,瘦果暗褐色,長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br>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華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頭狀花序,種子上有白色冠毛結成的絨球,花開后隨風飄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br>蒲公英植物體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膽堿、有機酸、菊糖等多種健康營養成分。性味甘,微苦,寒。歸肝、胃經。有利尿、緩瀉、退黃疸、利膽等功效。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湯,是藥食兼用的植物。<br> 蒲公英花語:無法停留的愛、愛情的渴望、自由、誘惑愛情 漆姑草 是石竹科、漆姑草屬植物。一年生小草本,高5-20厘米,花期3-5月,果期5-6月。 <br>分布于中國、俄羅斯(遠東地區)、朝鮮、日本、印度、尼泊爾;在中國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陜西、甘肅)、華東、華中和西南。<br>全草可供藥用,有退熱解毒之效,鮮葉揉汁涂漆瘡有效;嫩時可作豬詞料。 可作為觀賞型草坪,具廣闊的發展前景。<br>漆姑草花語是黑暗中的指引<br> 竊衣,為傘形科植物竊衣,竊衣分布于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小竊衣分布幾遍全國。具有殺蟲止瀉,收濕止癢之功效。常用于蟲積腹痛,泄痢,瘡瘍潰爛,陰癢帶下,風濕疹。 球序卷耳,二年生或有時一年生草本,石竹科卷耳屬植物。苗期11月份至翌年2月份。花果期4~5月份。種子繁殖。喜生于干燥疏松的土壤。各地都產,生于田野、路旁及山坡草叢中;我國普遍有分布。<br>全草藥用,治乳癰、小兒風究、咳嗽,并有降壓作用。 含糖類等成分。<br> 如意草,中藥名。為堇菜科植物如意草的全草。分布于臺灣、廣東、云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瘡瘍腫毒,乳癰,跌打損傷,開放性骨折,外傷出血,蛇傷。 蛇莓 薔薇科 ,多年生草本,全株有柔毛;匍匐莖長。小葉片倒卵形至菱狀長圓形,長2-3.5(-5)厘米,寬1-3厘米;花單生于葉腋;直徑1.5-2.5厘米;瘦果卵形,長約1.5毫米,光滑或具不明顯突起,鮮時有光澤。花期6-8月,果期8-10月。多野生于山坡、草地上、路旁、溝邊或田埂雜草中;全國各地都有分布。全草供藥用,有清熱解毒、活血散瘀、收斂止血作用,又能治毒蛇咬傷,敷治疔瘡等;并用于殺滅蠅蛆。<br>蛇莓花花語:蛇莓花,有意外收獲之寓意。<br> 蛇葡萄 葡萄科木質藤本。幼枝、葉和花序或多或少被覆銹色短柔毛,卷須分叉,葉片闊卵狀心形,有時3淺裂,邊緣有圓鈍鋸齒。聚傘花序,花瓣5,雄蕊5,子房2室,漿果近球形,由深綠變紫再轉鮮藍色。花期6~7月,果期9~10月。產于廣東、廣西、四川、貴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等省區。 酸模 是蓼科,酸模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100厘米,具深溝槽,通常不分枝。基生葉和莖下部葉箭形,頂端急尖或圓鈍,基部裂片急尖,全緣或微波狀; 花序狹圓錐狀,頂生,分枝稀疏;花單性,雌雄異株;花梗中部具關節;雄花內花被片橢圓形,長約3毫米,外花被片較小,近圓形,瘦果橢圓形,黑褐色,有光澤。5-7月開花,6-8月結果。<br>分布于中國南北各省區。朝鮮、日本、高加索、哈薩克斯坦、俄羅斯、歐洲及美洲也有。生山坡、林緣、溝邊、路旁,海拔400-4100米。<br>酸模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及草酸,草酸導致此植物嘗起來有酸溜口感,常被作為料理調味用。<br>酸模的花語是“體貼”。<br> 碎米莎草: 為單子葉植物綱莎草科莎草屬一年生草本,無根狀莖,具須根。稈叢生,細弱或稍粗壯,高8-85厘米,扁三稜形,基部具少數葉,葉短于稈,寬2-5毫米,平張或折合,葉鞘紅棕色或棕紫色。小堅果倒卵形或橢圓形,三稜形,與鱗片等長,褐色,具密的微突起細點。花果期6-10月。<br>我國大部分地區,朝鮮、日本、越南、印度等地均有分布。<br> 藤三七 是落葵科、落葵薯屬纏繞藤本植物,長可達數米。根狀莖粗壯總狀花序具多花,軸纖細,下垂,苞片狹,不超過花梗長度,宿存;花托頂端杯狀,花常由此脫落;花被片白色,漸變黑,雄蕊白色,花柱白色,6-10月開花。<br>落葵薯原分布南美熱帶地區。中國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四川、云南及北京有栽培。喜潮濕、光照充足的環境,通常生長在溝谷邊、河岸巖石上、村旁墻垣、荒地或灌叢中 [1] 。<br>落葵薯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胡蘿卜素等,尤以胡蘿卜素含量較高。珠芽、葉及根供藥用,具有滋補、壯腰膝、消腫散瘀、活血、健胃保肝等功效。葉拔瘡毒。<br> 天胡荽 是傘形科天胡荽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有氣味。莖細長而匍匐,平鋪地上成片,節上生根。葉片膜質至草質,圓形或腎圓形。傘形花序與葉對生,單生于節上;花序梗纖細。果實略呈心形,兩側扁壓,中棱在果熟時極為隆起,幼時表面草黃色,成熟時有紫色斑點。花果期4-9月。 [1] <br>分布于中國、朝鮮、日本、東南亞至印度;在中國分布于陜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廣東、廣西、臺灣,四川、貴州、云南等省區。通常生長在海拔475-3000米之間濕潤的草地、河溝邊、林下。<br>天胡荽為天胡荽屬分布最廣的一種。全草入藥,清熱、利尿、消腫、解毒,治黃疸、赤白痢疾、目翳、喉腫、癰疽疔瘡、跌打瘀傷。 還被廣泛用作燉菜、炒食等菜肴。<br> 鐵莧菜, 大戟科、鐵莧菜屬一年生草本,高0.2-0.5米。小枝細長,被貼毛柔毛,毛逐漸稀疏。雌雄花同序,花序腋生,稀頂生。花序梗長0.5-3厘米,花梗長0.5毫米。花果期4-12月。<br>中國除西部高原或干燥地區外,大部分省區均有分布。俄羅斯遠東地區、朝鮮、日本、菲律賓、越南、老撾也有分布。生于海拔20-1200米平原或山坡較濕潤耕地和空曠草地,有時石灰巖山疏林下。<br>鐵莧菜以全草或地上部分入藥,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積、收斂止血的功效。可以嫩葉食用,為南方各地民間野菜品種之一。<br> 通泉草,別名:膿泡藥、湯濕草、豬胡椒、野田菜、鵝腸草、綠藍花、五瓣梅、貓腳跡、尖板貓兒草、黃瓜香;為通泉草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br>高3-30厘米,無毛或疏生短柔毛。總狀花序生于莖、枝頂端,常在近基部即生花,伸長或上部成束狀,通常3-20朵,花疏稀;花萼鐘狀;花冠白色、紫色或藍色。蒴果球形;種子小而多數,黃色。花果期4-10月。<br>遍布全國,僅內蒙古、寧夏、青海及新疆未見標本。生海拔2500米以下的濕潤的草坡、溝邊、路旁及林緣。通泉草的全草可用于止痛,健胃,解毒消腫。<br>花語為希望<br> 土人參 是中央種子目,馬齒莧科,土人參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達100厘米。主根圓錐形,莖直立,肉質,葉互生或近對生,葉片稍肉質,倒卵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頂端急尖,全緣。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小,總苞片綠色或近紅色,圓形,苞片膜質,披針形,頂端急尖,萼片卵形,紫紅色,早落;花瓣粉紅色或淡紫紅色,花柱線形,6-7月開花,9-10月結果。<br>分布于長江以南各地。多為栽培。可供觀賞。根入藥,滋補強壯。土人參栽培容易,繁殖迅速,病少蟲微,根、葉均可食用,可炒、可做湯、可涮、可燉,藥蔬兼用。作為蔬菜食用部分是不斷生長的嫩莖葉,為賓館蔬菜。肉質根,是一種藥用補品,具有滋補強壯作用,能補氣血、助消化、生津止渴、治咳痰帶血。<br>土人參花語是答應我,寓意是不要拒絕我。<br> 土三七 系是景天屬植物,根頸粗而木質,葉不具距,平,互生。花序傘房狀,花密生;花5-6基數;萼片不具距;花瓣有短尖,基部1-2毫米合生,黃色;鱗片正方形或稍寬;心皮1-2.5毫米合生。蓇葖星芒狀排列,長7毫米;種子橢圓形,長約1毫米。土三七系植物分布于亞洲東部。<br>該系植物如費菜可以根或全草入藥,有止血散瘀,安神鎮痛之效。<br>三七花的花語象征著鎮靜和安神<br> 烏蘞莓 是葡萄科烏蘞莓屬植物,草質藤本。小枝圓柱形,有縱棱紋,無毛或微被疏柔毛。花序腋生,復二歧聚傘花序。果實近球形,直徑約1厘米,有種子2-4顆;種子三角狀倒卵形。花期3-8月,果期8-11月。<br>分布于中國陜西、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湖北、湖南、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云南。日本,菲律賓、越南、緬甸、印度、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也有分布。生長于海拔300-2500米的山谷林中或山坡灌叢。<br>全草入藥,有涼血解毒、利尿消腫之功效。<br> 細風輪菜,纖細草本植物。匍匐莖生出,被倒向短柔毛。基部圓形,邊緣具疏圓齒,較下部或全部葉均為卵形,輪傘花序或密集于莖端成短總狀花序,疏花;花萼管狀,小堅果卵球形,褐色,光滑。花期6—8月,果期8-10月。 香菇草 傘形科 別名:圓幣草、顯脈香菇草、毛天胡荽、毛香菇草、水金錢、盾葉天胡荽、金錢蓮、錢幣草、銅錢草、香菇草<br>香菇草是原產于歐美的多年生挺水或濕生觀賞植物,生長迅速,成形較快。繁殖能力強,國內多用做觀賞植物用。但是其同時具有侵占能力很強,根除難度大的特性,選擇其做濕地造景裝飾植物時應當謹慎。<br>香菇草的花語/寄意:“祿壽喜、固執堅固福、財路廣進、財運亨通、招財進寶、日進斗金”。<br> 香絲草 是菊科、飛蓬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或斜升,中部以上常分枝。葉密集,基部葉花期常枯萎,下部葉倒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花托稍平,有明顯的蜂窩孔;雌花多層,白色,花冠細管狀;兩性花淡黃色,花冠管狀。<br>原產南美洲,廣泛分布于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在中國分布于中部、東部、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區。 分布極普遍,凡路旁、溝岸、井邊、宅畔、河堤、河床、荒丘、山坡、菜圃、田園、田埂、地界等幾乎無處無之。 <br>全草入藥,治感冒、瘧疾、急性關節炎及外傷出血等癥。<br> 苦落藜 一年生草本植物。早春萌發,花期4~6月份,果期5~7月份。嫩苗可食。全草入藥,功能去濕,解毒。 小蓬草 菊科,飛蓬屬 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紡錘狀,莖直立,高可達100厘米或更高,圓柱狀,葉密集,花托平,雌花多數,舌狀,白色,舌片小,稍超出花盤,線形,兩性花淡黃色,花冠管狀,瘦果線狀披針形,被貼微毛;冠毛污白色,5-9月開花。<br>原產北美洲,中國南北各省區均有分布。常生長于曠野、荒地、田邊和路旁,為一種常見的雜草。已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第三批)。<br>小蓬草嫩莖、葉可作豬飼料;全草入藥消炎止血、祛風濕,治血尿、水腫、肝炎、膽囊炎、小兒頭瘡等癥。<br> 小野芝麻 一年生草本,根有時具塊根。莖高10-60厘米,四棱形,具槽,密被污黃色絨毛。花期3-5月,果期在6月以后。產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北部及廣西東北部。 薤白 百合科蔥屬植物。根色白,作藥用,名薤白。鱗莖近球狀,鱗莖外皮帶黑色,紙質或膜質,不破裂,但在標本上多因脫落而僅存白色的內皮。葉3~5枚,半圓柱狀,或因背部縱棱發達而為三棱狀半圓柱形,中空,上面具溝槽,子房近球狀,腹縫線基部具有簾的凹陷蜜穴;花柱伸出花被外。花果期5~7月。<br>中國各省區均產。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坡、丘陵、山谷或草地上,極少數地區(云南和西藏)在海拔3000米的山坡上也有。俄羅斯、朝鮮和日本也有分布。鱗莖作藥用,也可作蔬菜食用,在少數地區已有栽培。<br> 旋鱗莎草 為莎草科、莎草屬植物的一種。一年生草本,具許多須根。桿密叢生,高2--25厘米,扁三棱形,平滑。葉長于或短于桿,花藥長圓形;花柱長,柱頭2,少3,通常具黃色乳頭狀突起。小堅果狹長圓形,三棱形,長為鱗片的1/3--1/2,表面包有一層白色透明疏松的細胞。花果期6---9月。產于黑龍江、河北、河南、江蘇、浙江、安徽、廣東各省;分布于日本、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歐洲中部以及非洲北部。 鴨跖草 別名碧竹子、翠蝴蝶、淡竹葉等。屬粉狀胚乳目、鴨跖草科、鴨跖草屬一年生披散草本。鴨跖草葉形為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葉序為互生,莖為匍匐莖,花朵為聚花序,頂生或腋生,雌雄同株,花瓣上面兩瓣為藍色,下面一瓣為白色,花苞呈佛焰苞狀,綠色,雄蕊有6枚。<br>產云南、四川、甘肅以東的南北各省區。越南、朝鮮、日本、俄羅斯遠東地區以及北美也有分布。<br>味甘、微苦,性寒。能清熱,解毒,利尿。為消腫利尿、清熱解毒之良藥,此外對麥粒腫、咽炎、扁桃腺炎、宮頸糜爛、腹蛇咬傷有良好療效。<br>鴨跖草的花語和象征代表意義:希望、理想。<br> 野茼蒿 是菊科,野茼蒿屬直立草本植物,高可達120厘米,莖有縱條棱,葉膜質,葉片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頭狀花序數個在莖端排成傘房狀,總苞鐘狀,基部截形,總苞片線狀披針形,小花全部管狀,兩性,花冠紅褐色或橙紅色,瘦果狹圓柱形,赤紅色,7-12月開花。<br>分布于中國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廣東、廣西、貴州、云南、四川、西藏。山坡路旁、水邊、灌叢中常見,海拔300-1800米。泰國、東南亞和非洲也有。是一種在泛熱帶廣泛分布的一種雜草。<br>該種全草入藥,有健脾、消腫之功效,治消化不良、脾虛浮腫等癥。嫩葉是一種味美的野菜。<br>茼蒿花的花語是豐富、多才多藝。<br> 野豌豆 是豆科、野豌豆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匍匐,莖柔細斜升或攀援,具棱,疏被柔毛。偶數羽狀復葉,葉軸頂端卷須發達;短總狀花序,花2-4花萼鐘狀,萼齒披針形或錐形;花冠紅色或近紫色至淺粉紅色,稀白色;旗瓣近提琴形,先端凹,莢果寬長圓狀,近菱形,成熟時亮黑色,先端具喙,微彎。種子5-7,扁圓球形,表皮棕色有斑。<br>分布于阿爾泰山、天山及中國西北、西南各省區;俄羅斯、朝鮮、日本亦有。生于海拔1000-2200米山坡、林緣草叢。<br>植株柔軟,枝繁葉茂,營養價值高,青草或干草均為各類家畜喜食,屬優等牧草。幼苗和嫩葉可作蔬菜食用,嫩莢果可煮食或炒食,成熟種子可煮粥或磨面食用。葉及花果入藥,有清熱、消炎解毒之效。植株秀美、花色艷麗,可作觀賞花卉。<br>花語:雅俗共賞,淡然自若。<br> 一年蓬,中藥名。為菊科植物一年蓬的全草,花期6-9月。分布于吉林、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及西藏等地。具有消食止瀉,清熱解毒,截瘧之功效。用于消化不良,胃腸炎,齒齦炎,瘧疾,毒蛇咬傷。<br>一年蓬的花語有隨遇而安的意思,不管在哪里扎根生長,都能一直繁衍生息。一年蓬花語還有純潔的美,其潔白如雪的花瓣,給人純潔、美好的感覺。一年蓬也象征著頑強的生命,只要有它的生存的地方,一定是成片的繁衍。<br> 益母草,中藥名。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新鮮或干燥地上部分。鮮品春季幼苗期至初夏花前期采割;干品夏季莖葉茂盛、花未開或初開時采割,曬干,或切段曬干。廣泛分布于全國各地。具有活血調經,利尿消腫,清熱解毒之功效。用于月經不調,痛經經閉,惡露不盡,水腫尿少,瘡瘍腫毒。<br>益母草花語:母愛<br> 魚腥草 是中國藥典收錄的草藥,草藥來源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莖葉茂盛花穗多時采割,除去雜質,曬干。<br>草藥性狀:莖呈扁圓柱形,扭曲,表面棕黃色,具縱棱數條,節明顯,下部節上有殘存須根;質脆,易折斷。葉互生,葉片卷折皺縮,展平后呈心形,先端漸尖,全緣;上表面暗黃綠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綠色或灰棕色;葉柄細長,基部與托葉合生成鞘狀。穗狀花序頂生,黃棕色。搓碎有魚腥氣味。<br>魚腥草味辛,性寒涼,歸肺經。能清熱解毒、消腫療瘡、利尿除濕、清熱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實熱、熱毒、濕邪、疾熱為患的肺癰、瘡瘍腫毒、痔瘡便血、脾胃積熱等。現代藥理實驗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利尿等作用。<br>魚腥草的花語和寓意 脈動<br> 早熟禾 是禾本科、早熟禾屬一年生或冬性禾草植物。稈直立或傾斜,質軟,高可達30厘米,平滑無毛。葉鞘稍壓扁,葉片扁平或對折,質地柔軟,常有橫脈紋,頂端急尖呈船形,邊緣微粗糙。圓錐花序寬卵形,小穗卵形,含小花,綠色;穎質薄,外稃卵圓形,頂端與邊緣寬膜質,花藥黃色,穎果紡錘形,4-5月開花,6-7月結果。<br>分布于中國南北各省:江蘇、四川、貴州、云南、廣西、廣東、海南、臺灣、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山東、新疆、甘肅、青海、內蒙古、山西、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歐洲、亞洲及北美均有分布。生長在海拔100-4800米的平原和丘陵的路旁草地、田野水溝或陰蔽荒坡濕地。<br>早熟禾具有降血糖、作用特點與胰島素相似。<br>早熟禾的花語所以是頑強的生命力<br> 澤漆 是大戟科、大戟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纖細,長7-10厘米,直徑3-5毫米,下部分枝。莖直立,單一或自基部多分枝,分枝斜展向上,光滑無毛。花果期4-10月。<br>澤漆原產于美洲,已經擴散到歐洲、亞洲、非洲北部、北美洲及大洋洲,在中國除新疆、西藏外,幾乎遍及中國各地,常見于山坡、路旁、溝邊、濕地、荒地草叢中。<br>全草入藥,有清熱、祛痰、利尿消腫及殺蟲之效;種子含油量達30%,可供工業用。<br> 澤漆的花語:善變<br> 豬殃殃 是茜草科、拉拉藤屬植物。多枝、蔓生或攀援狀草本。莖四棱,棱上、葉緣及葉下面中脈上均有倒生小刺毛。葉4-8片輪生,葉片條狀倒披針形,聚傘花序腋生或頂生,單生或2~3個簇生,有黃綠色小花數朵,果干燥,密被鉤毛,每一果室有1顆平凸的種子。分布于中國、日本、朝鮮、巴基斯坦等地區。生于海拔350-4300米的山坡、曠野、溝邊、湖邊、林緣、草地。<br>豬殃殃全草藥用,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利尿等功效。<br> 紫嬌花,屬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球根花卉,株高30~50公分,具圓柱形小鱗莖,成株叢生狀。<br>其外觀除花色與中國的韭菜不同外,(中國的韭菜一般為白色花,此花為紫色),其余特征均與中國的韭菜相似,且該植物全株均有濃郁韭菜味,并可和中國韭菜一般食用,炒、涼拌、做湯等均可,故亦名洋韭、洋韭菜。頂生聚傘花序開紫粉色小花。<br>紫嬌花的花語為銘記于心<br> 紫蘇 是唇形科、紫蘇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莖高0.3-2米,綠色或紫色,花期8-11月,果期8-12月。<br>分布于中國、不丹、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朝鮮。中國各地廣泛栽培。紫蘇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在排水較好的砂質壤土、壤土、黏土上均能良好生長。<br>紫蘇可供藥用和香料用。入藥部分以莖葉及子實為主,葉為發汗、鎮咳、芳香性健胃利尿劑,有鎮痛、鎮靜、解毒作用,治感冒;梗有平氣安胎之功;子能鎮咳、祛痰、平喘、發散精神之沉悶。葉又供食用,和肉類煮熟可增加后者的香味。種子榨出的油,名蘇子油,供食用,又有防腐作用,供工業用。<br>紫蘇花語 一生只愛一人<br> 紫云英 是豆科,黃耆屬二年生草本植物,匍匐多分枝,高可達30厘米,奇數羽狀復葉,葉柄較葉軸短。托葉離生,小葉倒卵形或橢圓形,先端鈍圓或微凹,基部寬楔形,上面近無毛,下面散生白色柔毛,總狀花序,有花呈傘形;花冠紫紅色或橙黃色,旗瓣倒卵形,瓣片長圓形,莢果線狀長圓形,種子腎形,栗褐色,2-6月開花,3-7月結果。<br>分布于中國長江流域各省區。生于海拔400-3000米間的山坡、溪邊及潮濕處。中國各地多栽培,<br>該種常作為重要的蜜源植物、綠肥、牧草栽培;種子可入藥,有補氣固精、益肝明目、清熱利尿之效。<br>紫云英花語:沒有希望的等待<br> 紫竹梅(是鴨跖草科、紫露草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成株植株紫色,草高20-50厘米;花粉紅色或玫瑰紫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br>原產于墨西哥。中國各地栽培。喜溫暖、濕潤、半蔭,不耐寒,對干旱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對土壤要求不嚴,適宜肥沃、濕潤的壤土。<br>全草可以入藥,具有活血、止血、解蛇毒之功效,主治蛇泡瘡、瘡瘍、毒蛇咬傷、跌打損傷、風濕等癥。<br>紫竹梅的寓意著勇敢無畏的精神,象征著正直、無畏、勇敢、堅強的人。<br> 用了幾年的時間,在小區里不斷地尋尋覓覓,用手機記錄著所看到的新的物種,不斷地更新,才有了這些野花小草。通過這些天的整理,進一步懂得了世上生萬物,萬物皆有用,萬物皆為人類所用,我們更要珍惜愛護這些野花小草,我們地球這個家園才會更加美麗,生活在此才更舒適。<div><br></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西县| 江孜县| 上饶县| 晋州市| 渝北区| 科技| 南川市| 新余市| 防城港市| 鲁甸县| 军事| 凤山市| 老河口市| 清水县| 高清| 杭锦后旗| 大丰市| 永丰县| 托克托县| 长丰县| 乃东县| 运城市| 微山县| 沈丘县| 绵竹市| 凭祥市| 新田县| 清水县| 柘城县| 来凤县| 新宾| 金塔县| 永胜县| 泗洪县| 扎鲁特旗| 图木舒克市| 光山县| 化德县| 深圳市| 南溪县| 信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