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網絡照片,并非本人)</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68年,泰安城區的高正民、霍玉新、蘇力萌三位女知識青年,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第一批到徂徠公社下莊村插隊落戶,參加農業生產。高正民她們當時是剛中學畢業的學生,年齡不大,都是1952年生人。</p><p class="ql-block"> 她們到下莊村后,也得到大隊干部和廣大社員的關心幫助,很快就適應了農村的生產生活,業余時間也參加村里的文藝宣傳活動,發揮自己的表演特長。</p><p class="ql-block"> 在宣傳隊有李榮州等幾位活躍的文藝青年,都有吹拉彈唱的愛好,平時參加生產勞動,大隊有任務就排練節目準備演出(那時正值文革,宣傳活動特別多)。知青參與,文藝活動搞得豐富多彩,小伙子們主動熱情,也讓三位女知青喜歡上了這片農村新天地,心甘情愿做個“農村媳婦”。</p><p class="ql-block"> 李榮州和高正民就是其中一對,這在當時也是反響非常大,都知道,農村要比縣城落后很多,生活艱苦,文化衛生等各方面差別很大,所以這種城鄉結合非常矚目,那時有個電影《朝陽溝》,基本說明了當時社會情況,村民也以“銀環”親切地稱呼三位姑娘。</p><p class="ql-block"> 改革開放后,三位女知青被安排到鎮供銷社工作,子女也隨母親轉為非農業戶口,逐漸到城里成家立業了。</p><p class="ql-block"> 這就是女知青到下莊村落戶的故事,美好姻緣也讓下莊村名噪一時。</p><p class="ql-block"> 高正民她們跟習總書記差不多是同齡人,都是第一批下鄉人,都是踏踏實實在農村干事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柘城县|
永修县|
浪卡子县|
锡林浩特市|
河源市|
象山县|
丹巴县|
密山市|
剑河县|
东宁县|
平潭县|
若尔盖县|
长子县|
阳春市|
平远县|
平武县|
宁蒗|
濮阳市|
潮州市|
平南县|
绵竹市|
八宿县|
武威市|
禄劝|
南汇区|
沈丘县|
仪征市|
长泰县|
吉林省|
东辽县|
达孜县|
临澧县|
淮滨县|
集贤县|
拜泉县|
于都县|
渑池县|
塘沽区|
洛川县|
东安县|
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