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草木情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她沒有文姬歸漢的儒雅傳世和古老歷史的厚重,她沒有當代情戀的無羈浪漫,她卻有胡笳十八拍的糾結,她卻像草原上的薩仁花流溢著淳樸的芬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個女人從一個男人走向另一個男人,兩個男人沒有寒暄,沒有握手,沒有互致謝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隨著列車兒馬一樣的嘶鳴帶走了一個女人的淚水,是團圓的興奮還是離別的感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西北風狂卷著寒雪無遮無攔,肆無忌憚,最厚實的老羊皮大襖也抵擋不住風雪的侵襲,寒氣直穿透骨心。賽音夫催動坐騎迎著風雪圈攏著羊群,以防被突降的白災裹走失散。偶然間看到不遠處的雪地上寒風吹動著一條土黃色的圍巾,忽起忽落不停地舞動。賽音夫驅馬過去一看原來是一位雪埋半身的女人已經奄奄一息,不省人事。賽音夫趕緊扶起女人扶持到馬背上,放下羊群驅馬趕回蒙古包,把女人平放在厚厚的氈床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當賽音夫圈回羊群回到蒙古包時女人已經蘇醒,困惑的眼神無力的思索著眼前發生的一切:是誰救了她?這是哪里?我怎么到了這里......女人三十歲光景,臉色蠟黃由于嚴重缺失營養沒有和年齡相當的潤澤,從灰暗的眼神中看得出她對復生失去了興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帶著濃烈漢子氣息的蒙古人推門進屋時女人有些局促不安,但大致知道了自己遭遇的梗概,可能是他從風雪中救回了自己,把自己帶回這座溫暖的蒙古包,沒被凍死野外,自己才活轉。賽音夫見到女人已經醒轉過來放下心。帶著濃重蒙古語調的生硬漢話問詢起來。“這么冷的天你是從哪里來呀?到這里做什么呀!自己一個人不怕凍死外頭啊!....”陌生女人感覺到一種關心,溫和。看到蒙古漢子憨厚的樣子,消除了一切不安,從兜子里掏出一張地圖指了指黃河邊上的一片黃土地開了口“俺是山東來旳,到這個雞冠上找丈夫.......沒出過門走錯了路,就到了這里.....”斷斷續續地介紹著自己的身世和一路行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原來這個女人山東老家連年饑荒無法混日子,丈夫幾年前流入林區當了工人,按月寄回點錢維持家庭生活,但荒年災月沒有好轉一天天食用地瓜干,地瓜秧,樹皮野菜.....公公婆婆年老的生命經不起煎熬相繼去世。女人從未出過遠門,只知道丈夫在地圖雞冠上工作,那時因饑餓逃難人群很多也沒有明確的目的地,只知道到了北方就能糊口填飽肚子。她懷著這種心態在家挨餓不如逃生或許有一線生機,爬上火車搭乘大車就到了這里,她怎能知道小小的雞冠天地竟如此之大,這里冰天雪地漫無人煙,不是遇到賽音夫就拋尸荒野了,這里和她丈夫的方位還相距幾百公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賽音夫露出滿臉的同情,長長的嘆息了一聲“你先把凍傷養好,這里的自留牛自留羊雖然也受控制,但吃的還不缺,安心住下來再慢慢打聽丈夫的去處。”見主人說的真誠,女人也沒有更好的出路,嶄時留住下來。外面的風雪一颳就是十天半個月。燃燒的牛糞干輻射出熱能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蒙古包中溫暖如春,飄香的手扒肉羊肉湯對從饑餓線出來的人而言就像一步進入到天堂,這是最奢侈的享受。女人貪孌的補充著虧缺的營養,年輕的生命指數很快恢復了正常,女人恢復了生活的欲望。她注意到這座蒙古包為了放牧方便孤零零地坐落在一座山丘腳下。她了解到賽義夫的妻子幾年前得了急癥因遠離醫院未來得及搶救就離世了。留下了七歲的兒子 色日格楞和爺爺奶奶在很遠的蘇木居住。賽音夫獨身一人在這里放牧公社的羊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為生活方便賽音夫把蒙古包用惟幔隔離成東西兩室。男人住東屋,女人住西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農村婦女眼中存不下活,隨著女人身體逐漸康復,他把蒙古包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凈凈,把生活用具放牧工具擺放好位置 ,室內室外煥然一新。這里生活用水都到四里地外去拉水,她融化雪水用了一天時間把賽音夫被褥積存的衣物,徹底清洗了一遍。放牧歸來賽音夫看到這變了樣的新屋露出久違的欣喜。只有妻子在時才有過這樣有規有矩的生活。從新體會到過日子家中一半,外邊一半,男人一半女人一半,缺一半就不是完善的日子。隨著逐漸溝通賽音夫和女人自然隨和許多,女人告訴賽音夫:“我叫繡蘭,以后我稱你賽音夫哥哥,你就叫我繡蘭,有什么要做的你吱個聲就行。”繡蘭很快學會了擠牛奶,煮奶茶,做奶酪燉手扒肉……適應著蒙古包里的生活方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轉眼到了春節年關,雖然有許多不順應牧民的清規戒律,傳統的節日是難以改變的,按照繡蘭的建議賽音夫到很遠的集市買了許多年貨,把父母和兒子一起接來,過個團圓歡樂的節日。賽音夫給父母介紹了繡蘭落難的身世,父母也非常同情繡蘭,誠心的安慰著繡蘭:“安心住下來這里就像你的家一樣,不必急慢慢聯系你的家人。”兩位老人也看見這個能干的女人操持著一切家務,家里家外井井有條,二老整天笑逐顏開。繡蘭用剛學會蒙古語稱兩位老人“伊和阿爸,伊和阿吉。”兩位老人心里甜滋滋的。伊和阿吉為繡蘭縫制了件大紅蒙古袍,把繡蘭打扮成蒙古媳婦。繡蘭幫伊和阿吉為賽音夫制作了一件藍緞蒙古袍,她把絡滌扣編結成山坡上的薩仁花。繡蘭在家鄉本來是個繡女,她給色日格楞的新袍子胸前,書包上都繡上了飛馳的小紅馬,色日格楞高興極了,對著繡蘭說“繡蘭姨娘你和媽媽一樣。”繡蘭不好意思的搖了搖頭。對繡蘭的手工伊和阿吉贊嘆不已,昵稱她為“賽很畢熱”就是好媳婦的意思。繡蘭用家鄉的烹制方法置辦出豐盛的蒙漢混合喜宴,蒙古包里由于繡蘭的加入增添了不同的節日氣氛,繡蘭到來似乎改變了家庭的格調,節日的氣氛繡蘭已成了這個家庭不可缺少的成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春天到了,草原綠色茵茵,春風平復了繡蘭的傷痕,她重新建立起生活的熱情,她跟賽音夫學騎馬,學放牧,接羔羊......她望著無邊無際的草原,望著奔馳的馬群,飄灑在草原上的羊群,想著善良的大媽大爺,壯碩溫和的賽音夫,自己好像變成了另一個人,另一個繡蘭。</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雖然草原也在宰殺著資本主義的羊,但大草原分不清羊的標簽,草原用綠色乳汁滋養著生靈,繁衍著一個民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蒙古包中的帷幔拉得很緊,牛油燈映照出女人令人心熱的曲線,西邊是秀女慧心,東邊是燃燒的男人。賽音夫常想從繡蘭來后家里有了個樣,照顧著雙老,管教著色日格楞,出色承擔起女人的一切職責,是位合適的主婦啊!但這種想法豈不是罪過,她是有丈夫的人,不應該有非分之想。此時賽音夫往往牽出烈馬在暮黑的草原中毫無目的的狂奔,一直跑到烈馬和自己筋疲力盡為止,用這種方式消除郁結。每當繡蘭喊一聲“賽音阿吉”賽音夫心中升起異樣感覺,這里既有哥哥的意思,也有好哥哥,心上的哥哥的意思,賽音夫心中暖融融,甜滋滋的,這就足矣了,對繡蘭就越加尊重。繡蘭也萌生多種感覺。是好心的賽音夫大哥救了她,收留了她,才有她今天的新生活,賽音夫是與眾不同的男人,原來的那個繡蘭已經死去了,這個繡蘭應該屬于賽音夫。對救命之恩以身相許古已有之。但是原來的丈夫能理解嗎?鄉親們能理解嗎!如果自己離開這里雙老誰來照顧,蒙古包誰來照管,色日格楞喊一聲“姨娘”時她就心旌搖動,這和山東人喊娘僅差半步之遙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山里也不時傳來消息,那里生活仍然很困難,不斷有人從山里來到牧區打工就是為了填飽肚子。山里人沒有戶口就沒有糧吃。即使找到丈夫也難養活她,繡蘭不敢想象其結果,從饑餓線上逃生出來的人當然有更深的體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世上的事情坎坎坷坷,但是草原到時節就綠,到時節就荒。冬雪飛來逝去多少回,市面上的糧票取消了,布票沒有了意義,肉價被平抑下來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從老家那里繡蘭知道了丈夫的消息,丈夫也在四處找他。我能走嗎!賽音夫怎么辦!我該怎么辦?多么難的抉擇啊!從不相信命運的繡蘭也擲幣問卦,但一次一個結果,得不到結論。今天她早早休息,沒有放下蒙古包中的帷幔,指望賽音夫做個抉擇。這幾天賽音夫也察覺到繡蘭的異樣神情。她用能融化冰雪的眼神看著自己,賽音夫也是千滋百味。幾年來的共同生活賽音夫太了解繡蘭了,賢惠,勤勞,堅毅,是自己心中理想的女人。但能那么想嗎!她有家室,經歷過苦難對遭受困難的人只能伸手援助,不可乘人之危。純情真愛是為了對方,是為了付出,不是索取,不是占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賽音夫鎮靜下來開場直接說:“繡蘭,外面的生活已經好轉了,你可以回家了。你丈夫肯定也很著急找你。你定個日子,我送到火車站,這回不要走丟了。”在死亡線上掙扎過的繡蘭不曾掉過眼淚,賽音夫的態度頓時讓繡蘭翻江倒海失聲痛哭起來,一邊詛咒著賽音夫“你是石頭人,你是傻狍子,你這混哥........”賽音夫無法安慰她只要讓她哭夠發泄。這幾天繡蘭整天像個淚人,眼睛哭得紅腫了,她慪氣不瞅賽音夫一眼。她重新整理著蒙古包,把賽音夫的衣物又洗了一遍,她悄悄地和色日個愣說,“你愿意讓姨娘走嗎?”“不愿意,你和我媽一樣。”“你為什么不和啊爸說,不讓姨娘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離開的日子一天天迫近,賽音夫靜若湖水,再不能發生情感波瀾。賽音夫平靜的和繡蘭說,這個家你放心,我會再找一個女人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困難時期大草原以寬廣的胸懷接納了許多幼兒和落難人群,繡蘭只不過是其中的一位。草原的擔當善意那是一個民族的特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由于情感的閘門開啟起得早,別離那天雖然悲愴但沒有痛絕。賽音夫把繡蘭送到火車站,目送著繡蘭下馬走向另一個男人,登上了既是告別又是團圓的列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賽音夫乘坐騎信馬由韁跟隨火車一站地幸幸返回。山林的樹葉綠了又黃,黃了又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歷史事件向日歷一樣一頁頁翻轉著。由于大量人員的流入。森林資源難以承擔重負荷,暴增的人口饞食著有限的資源。在越來越稀疏的樹林中繡蘭仔細讀著女兒來的長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親愛的媽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沿著你留下的風雪足跡我一路尋找到賽音夫大叔一家。奶奶對我非常熱情,見到我說起過去的事就流淚。色日格楞哥告訴家里情況說,爺爺和賽音夫大叔過世好幾年了,賽音夫大叔后來沒再娶女人,她把你給做的那件蒙古袍珍藏了很多年,去世時拿出來穿上走的。他的墓地就是你當年凍倒被他救起來的那個地方。色日格楞在墓地周圍按照大叔的遺言栽了許多樹,可能和你回到森林有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色日格楞哥可不像你說的那么淘氣,他現在有個牧場,他的野心大著呢!準備引進新品種牛羊,還要辦起一皮革羊絨公司他跟我說,你既然下崗待業還不如來草原幫他干一番事業。媽媽你說行嗎?你還欠著人家的債,母債女兒還吧!奶奶對我很好,問起爸爸我如實告訴她,爸爸是勞模代表被打成修正主義黑線人物被折磨身亡。奶奶聽后很傷心。奶奶熱情的挽留我,這里也沒有下崗待業這些事,就別回去了,把你媽也接過來給我做個伴。..... 女兒 山草 ×月×日</b></p> <p class="ql-block">圖片來自網絡</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城市|
贵南县|
星子县|
衡水市|
买车|
尼玛县|
永城市|
凤阳县|
建德市|
仪征市|
凉城县|
辽中县|
阿合奇县|
瓦房店市|
牟定县|
富阳市|
乌拉特前旗|
偃师市|
沙田区|
瑞金市|
胶州市|
盐边县|
盖州市|
阳谷县|
木里|
武乡县|
沂源县|
和静县|
古交市|
老河口市|
望都县|
永春县|
甘肃省|
汉沽区|
南乐县|
两当县|
疏附县|
乌鲁木齐县|
诸城市|
金溪县|
桦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