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夏至,北半球白晝最長的一天。對于我國大部分地區來說,標志著一年里最熱季節到來。 夏至,是夏天的第四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釋道:夏至,五月中。當太陽達到黃經90°時,晝最長,夜最短,夏至已至,暫別清涼。“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之名由此而來。 我國自古就區分天時與人的,天時主要指自然節律變化,人時指人文的時序活動。《尚書·堯典》里記載:“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天道無形,卻又無處不在,昊天無言,卻有著無言的威力。“古人心目中時間背后是神秘的上天,如果要生活安樂,就得遵守天時,循時而動。”以當時的條件,對星象、季節轉換等的觀測或預知。<br> <div> 在上古的時候,只有通天的大巫與王者才能了解神秘的宇宙秩序,因此人間世事由他們依據天時來安排調理,這時候“月令”出現了。王官通過“月令”指導民眾生活,‘令’是神圣的自然律令,是天時的體現,‘月令’在當時一方面指導百姓的實際生產生活,另一方面也強調了天時對人事制約的權力。”黃超芬舉例:在《禮記·月令》 里有記載“立夏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還反,行賞,封諸侯,慶賜遂行,無不欣說”。這說明在月令時代,王官在接到時令節點的預報后,就在相應的時間內舉行一套特別的儀式,同時將歲時安排向社會大眾公告。<br><br></div><div> 進入歷法時代,帝王不再有月令時代的全面威權,但在名義上還是天時的人間代表。帝王登基所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告示天下:改正朔,易服色,以示天命所歸,可見王家對時間的壟斷。<br> </div><div> 南北朝時梁人宗懔所撰的《荊楚歲時記》,是記錄楚地歲時節令風物故事的筆記體文集。“從這本書里,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節令的風俗記錄,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天時。”宋代以后,經濟重心南移,商業進一步發展,社會生活更加豐富多彩,這時出現諸多歲時類著作,月令之書已不再有政令的指導意義,只是一種農事指南與社會生活的參考讀物。如宋周守忠《養生月覽》、明馮應京《月令廣義》、清李光地《月令輯要》等,它們或是記專項的月度養生活動,或是古代月令知識的匯編。月令已失去了神圣的時間指導意味。</div> “明朝進一步以世俗歲時取代傳統的王家月令”《明會典》記載“洪武二年,重定時饗,春以清明,夏以端午,秋以中元,冬以冬至,惟歲除如舊”。皇家祭典的時日完全采用民間時序。”<div><br> 節氣與我們的生活相關。節氣不僅是一種時間體系,更是一套生活與民俗系統,其間的文化價值隨時間流動而閃亮。夏至后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范圍小,稱“夏雨隔田坎”。 <br><br></div><div> 夏至到,溫度升高,綠豆粥,解暑妙。吃西瓜,降溫好。吃苦瓜,可降火,白開水,要多喝。晚上睡覺,蓋好被。空調溫度別太低。出門別忘帶把傘,防雨又防曬。愿這個夏天快樂一夏!平安一夏!幸福一夏!</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安县|
黎川县|
沂源县|
濮阳市|
南阳市|
株洲县|
和田县|
东港市|
新安县|
湘阴县|
吉首市|
甘肃省|
五寨县|
东港市|
冀州市|
孟连|
南皮县|
汾西县|
灯塔市|
宁蒗|
且末县|
黄龙县|
潮安县|
社会|
贡嘎县|
荆州市|
尤溪县|
镇赉县|
托克逊县|
富源县|
洪湖市|
柯坪县|
阳朔县|
黑河市|
平凉市|
新宁县|
肃宁县|
张家界市|
清河县|
新化县|
黄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