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 征 文】#《跟著書本去旅行》</b></p><p class="ql-block"><b> 題 記 </b></p><p class="ql-block"><b>?</b>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p><p class="ql-block">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p><p class="ql-block">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p><p class="ql-block">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p><p class="ql-block"> 敬錄毛主席《長征.七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幾回回夢里回延安,56年前的一場壯麗之行,一場紅色之旅,一次難忘的經歷,刻骨銘心,珍藏于心!</p><p class="ql-block"> 2022.07.21.于上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6年11月29日,這將是我們七個高中同學終身難忘的一天。就是這一天清晨四點,我們就起床,整理行裝,打好背包,在北京西山八大處的解放軍同志的帶領下,我們七個同學,有石端益(校團委組織委員,長征隊隊長),劉之成,王政國(此三人均為高二同班同學),加上我們班鄢來斌,王先啟,羅崇先和我四個人,從駐地北京市教育局33局(緊鄰北京西長安街電報大樓),迎著凜冽的寒風(那天的氣溫零下十幾度),石端益隊長舉著長征隊隊旗,我們七個人邁著驕健整齊的步伐來到天安門廣場,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宣誓!緬懷先烈,向英雄致敬,不忘革命的歷史,以革命先輩為榜樣,重走長征路!永遠牢記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革命史實!建設祖國,珍惜和平!</p><p class="ql-block">至此,我們七人便開啟了從北京步行延安的光榮歷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那一年11月29日,我們七個高中同學從北京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前出發,由北京至河北,經山西渡黃河到達陜西直奔延安。整個行程2542里,路過和宿營了100多個城市和鄉村,沿途參觀了河北,山西省許多革命紀念館,烈士陵園及英雄的故鄉,如劉胡蘭的故鄉云周西村,電影《地道戰》拍攝地冉莊……,沿途受到當地老百姓的熱情接待。</p> <p class="ql-block"> 在冉莊我與當年的雙槍老太婆同在一個炕上睡覺。那幾天,我因重感冒發高燒,很難受。八十多歲的雙槍老太婆體貼入微的照顧我。老奶奶晚上數次給我掖好被子,不停地送水,為我從頭到腳進行按摩,清晨熬小米粥給我喝,就象歌曲《老房東查舖》里描寫的一樣,讓我非常感動!老奶奶看我的體溫漸漸地下降,病情有些好轉,就給我們幾個人講述了當年抗戰中冉莊人民抗擊日寇的許多英雄事跡。讓我親臨其境的受到了革命的傳統教育!</p><p class="ql-block"> 在老人家無微不至的關心和耐心細致的照顧下,我便很快就恢復正常了。</p><p class="ql-block"> 在冉莊我們從那棵大槐樹下,進入房子里。進門右手邊有一個很大的灶臺上,擺放著一口大鐵鍋,抬下大鍋,扶著一個幾米長的木梯下到地底下,順著指示牌的路線,跟著講解員,我們實地參觀了地道戰原址。親身感受了抗戰時期,冉莊人民在狹窄的地道里,如何與日本鬼子進行不屈不撓的游擊戰的場景!</p><p class="ql-block"> 兩天后,我們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別了革命的老媽媽,告別了英雄的冉莊人民,又重新踏上了奔赴延安的征程!</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上,質樸的老鄉們對我們非常熱情,他們拿出自己舍不得吃的好米,好面給我們吃。</p><p class="ql-block"> 那時候北方生活非常艱苦,條件很差,缺衣少食,尤其缺水。但他們象當年支援紅軍,八路軍,新四軍那樣,對我們無微不至,無私奉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們從山西永和關過黃河時,經歷了一次生死考驗。那時候的黃河尚未治理,河水呈深土黃色,泥沙俱下,奔騰咆哮,浪花翻滾,水流湍急。我們乘坐一只小木船,船尾插著一面小旗,旗上寫著延川二字,船上船工只有5個人,一人站船尾掌舵,4人在船中各分兩邊撐桿劃槳,河對面也有一只小木船,船尾小旗上寫著永和二字,這便是兩岸唯一的交通工具。我們們15人上船后,4個劃槳的船工就上岸邊用牽繩拉著小船向上游行走約二三里路,然后4人再跳上船,船順著奔騰咆哮,流淌著冰雪,冰凌的河水向對岸延川縣渡口拼命的劃去。</p><p class="ql-block"> 船上共有20人,沒有任何救生設備,就這樣,我揪著的心吊在了嗓子眼,顫顫驚驚的渡過了黃河,到達了陜西省的延川縣渡口。上岸后,很久很久,我的心才平靜下來。</p><p class="ql-block"> 直到現在想起這段經歷,都感到后怕!</p><p class="ql-block"> 可想而知, 戰爭時期條件更加艱苦,但我們的革命戰士和延安的老百姓,為了中華民族的利益,不惜一切代價,不怕犧牲,前赴后繼,才換來我們今天的和平與幸福!</p><p class="ql-block"> 1967年1月8日下午5點多鐘,我們一行人經過一個多月的長途跋涉,終于到達了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一一延安!</p><p class="ql-block"> 我們是隆冬季節到達的延安。到達的那天延安還下著雪,天氣陰沉沉,灰蒙蒙,非常冷。</p><p class="ql-block"> 天公雖然不作美,但我們因完成了一次偉大的壯舉,經歷了生死的考驗,經受了革命的洗禮,所以我們每個人的心情都是非常愉快,也很興奮,所有人早已忘記了饑餓和疲勞。</p><p class="ql-block"> 戰爭年代延安條件是非常艱苦的,但延安人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和勤勞的雙手,養育了人民軍隊,孕育了新中國!</p> <p class="ql-block">(從山西過黃河時,經歷了一次生死考驗?!?lt;/p><p class="ql-block">咆哮翻騰的黃河之水?。?lt;/p> <p class="ql-block">(黃河之水天上來,奔騰到海不復回。)</p> <p class="ql-block">(黃河當年的渡船,我們那年乘坐的船只比這個還小點,已經很舊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月8日,下午5點多鐘,我們終于到達延安。記憶中,那天天氣很冷,天空中還飄著雪花。我們七個人在接待站做好登記后,一位中年男子,將我們帶到了延安鎮上的一所中學住下。</p><p class="ql-block"> 在走進延安鎮上時,我不時左右環顧,觀察延安的街景。延安是一個不太大的鎮子,街道不太長,街道兩邊的房屋大部分是平房,有幾間兩層樓的門面房。無論是平房,還是兩層的樓房,大門都是木板的,大門和窗戶都涂上紅色油漆,但油漆早已斑駁陸離,有的大門和窗戶也已歪歪扭扭,并有大大的裂縫。</p><p class="ql-block"> 我感到雖然已經解放十幾年了,但延安的條件依然很艱苦,回想在解放前,條件就更艱苦了。但就是在這十分艱苦的生活環境下,延安人民無私奉獻,養育了我們革命的隊伍,為取得了抗戰的全面勝利,摧毀一個舊社會,建立新中國作出了巨大的貢獻!</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七點多鐘我們就起來了,簡單收拾一下,迫不及待的走出學校,向寶塔山前行。</p><p class="ql-block"> 延河是季節河,冬天的延河水是干涸見底的,我們從延河里露出來的石頭上,跑過河去,一口氣便爬上了寶塔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老天爺很給力,雪停下來,天氣漸漸放晴,當我們爬上寶塔山時,一輪紅日噴薄而出,太陽的光輝灑在寶塔山上,將寶塔披上了耀眼的金光。我們沿著寶塔前后左右轉了很久很久,久久不愿意離去。</span></p><p class="ql-block"> 我的心里默默的念著:“滾滾延河水,巍巍寶塔山”。</p><p class="ql-block"> 通過實地參觀,革命圣地延安,象征延安精神的寶塔山永遠刻在我們心里!</p> <p class="ql-block"> 在延安我們用整整七天的時間,參觀了棗園,王家坪,楊家嶺,鳳凰山,等革命圣地。最讓我們流連忘返的當數毛澤東舊居了!</p><p class="ql-block"> 主席的舊居是在半山坡上的窯洞里。房間設置簡樸,在一張鋪上白色床單的木板床上,沿墻的床邊上擺放著許多書籍,進大門窗戶左邊擺放一張半舊的書桌。床與桌子間的距離不足三尺寬,中間有一個木架子擱著的火盆,火盆內還有剩下的炭灰,。木架邊緣擺放主席當年寫文章時,因太過聚精會神,被燒破了的一只舊棉鞋。</p><p class="ql-block"> 就是在這樣艱苦卓絕的環境下,主席,寫下了許多不朽的篇章,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帶領千千萬萬中華兒女,指揮八路軍,新四軍浴血奮戰,砸碎了一個舊中國,迎來了抗戰八年的偉大勝利,為新中國誕生設計了最新最美的藍圖!</p><p class="ql-block">日出東方紅勝火,公垂千古萬人頌!</p><p class="ql-block">我們這代人永遠銘記毛主席的偉大功績!永遠向往革命圣地延安!偉大的延安精神永放光芒!</p><p class="ql-block"> 云淡風輕</p><p class="ql-block"> 2022.6.21敬書于上海徐匯</p> <p class="ql-block">(棗園毛主席故居)</p> <p class="ql-block">“主席的舊居里,設置簡樸,一個鋪上白色床單的板床上……靠大門窗戶邊擺放一張半舊的書桌。房子中間有一個木架火盆,火盆邊緣擺放主席當年寫文章時,被燒破了的一只舊棉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當年尚處于貧窮的延安。)</p> <p class="ql-block">(慢慢發生變化的延安)</p> <p class="ql-block">(當年的南泥灣大生產運動)</p> <p class="ql-block">(延安大禮堂)</p> <p class="ql-block">(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里召開?。?lt;/p> <p class="ql-block">(延安時期的毛主席)</p> <p class="ql-block">(新建的延安革命紀念館廣場上的毛主席雕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新建的革命領導人群像)</p> <p class="ql-block">(寶塔山夜景)</p> <p class="ql-block">少數圖片來自網絡,向原作者致謝!</p><p class="ql-block">新圖片由隊友提供。</p><p class="ql-block">改革開放后,他先后隨農業部召開的工作會議,兩次到延安參觀學習。</p><p class="ql-block">音樂《山丹丹花開紅艷艷》/致謝謝作者!</p> <p class="ql-block">附件:</p><p class="ql-block">此原始資料由鄢來斌提供。向我的隊友致謝!</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辉县市|
虹口区|
手游|
石景山区|
九龙城区|
封开县|
安多县|
福贡县|
定结县|
日土县|
温州市|
班戈县|
萨迦县|
新乡市|
灌阳县|
土默特右旗|
和林格尔县|
孟津县|
贞丰县|
广河县|
疏勒县|
柞水县|
工布江达县|
西乌|
长兴县|
通州区|
松潘县|
台中县|
抚州市|
上思县|
太和县|
阜城县|
镇康县|
剑川县|
富蕴县|
天等县|
泉州市|
剑河县|
盖州市|
上杭县|
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