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河南農村,人們俗稱農歷六月六為陸月陸。衛輝有的地方還把陸月陸叫做“羊日”,這天,羊倌擺供祭天,保佑羊安好、又肥又壯多繁養。在流行女孩扎大辮的年代,陸月陸還有剪辮梢的習俗,女孩們早起在門后剪辮梢六刀(每根辮梢上剪三刀,左一刀,右一刀,最后一刀剪齊),把減掉的頭發壓到水缸底下,頭發辮就能長得快。</p><p class="ql-block">六月中伏天,高溫多雨,病毒霉菌滋生,東西易發霉生蟲,人也熱得食欲不振,所以陸月陸還有晾曬被褥衣服、曬書籍、曬糧食、吃焦饃、炒炒面的習俗。</p><p class="ql-block">難忘小時候,媽媽在院里扯一道道繩晾曬被褥、布匹和衣物時,我們鉆來鉆去捉迷藏;還跑著去看新媳婦晾箱,看讀書人曬書。頭頂烈日,蹲著翻看叔叔們晾曬的書籍,熱得滿頭大汗,也不舍得離開。</p><p class="ql-block">在舞鋼,六月六還有剪五色線的習俗。端午節手上的五色線,到六月六要剪掉,還要扔到水道眼里,意味沖災。</p><p class="ql-block">在衛輝有六月六炒炒面的習俗,炒熟的面,加入紅糖或白糖用稀飯或開水燙開,快速攪成糊狀,是兒時的美食,另外炒面還可輔助沒療伏天拉肚子。衛輝六月六有民俗語:?六月六,炒炒面,?叫你拉肚補腚眼,?一補胃口吃飯甜,?二補早起早入眠,?三補娃兒長小伙,?娶個媳婦過圈圈。炒面也算是古時候的方便食品吧,古時外出或行軍帶上炒面,可以方便充饑。</p><p class="ql-block">據說六月初六是螞蟻的生日,吃焦饃是給螞蟻過生日。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個兒媳和雙目失明的婆婆相依為命,為了養活婆婆,兒媳去給財主家當廚娘。她每天給財主家做完飯跑回家,把手上的面嘎巴和油星洗洗給婆婆做飯吃。高高在上的玉帝不明就里,以為這個兒媳不孝順,給婆婆喝洗手水,就讓雷公在六月初六日把她劈死,并給婆婆托夢說了這事。婆媳倆抱頭痛哭。婆婆為了讓兒媳臨死前吃頓飽飯,就借面給兒媳烙了點兒焦饃。兒媳怕婆婆和村民受連累,帶著焦饃走到空曠的野地等死,焦饃的香味引來了很多螞蟻,她邊吃邊把焦饃揉碎喂螞蟻,螞蟻越聚越多,爬滿了她的身體,把她完全覆蓋住,讓雷公找不到。雷公發現這個情況,報告了玉帝,玉帝查明她是被冤枉的,就收回了成命。為了感恩螞蟻的救命之恩,人們就把陸月陸這一天當做螞蟻的生日。每年陸月陸這一天,家家戶戶烙焦饃,讓螞蟻吃掉下的焦饃渣,有的還把焦饃揉碎喂螞蟻。</p><p class="ql-block">烙焦饃是用小麥面粉和面,把淘洗干凈的芝麻和少許鹽一起和進面里,如果家里有老人或孩子積食了,消化不良,還可以把雞內金(俗稱雞屎皮)或黑白丑焙焦搟碎一起和進面里,這樣的焦饃可以健胃消食,利尿通便,黑白丑還有驅蛔蟲的功效。為了面好搟,饃好咬、吃了好消化,還可以在面里加入酵母(老酵子更好),做成發面焦饃,口感更好。烙饃面用溫水把面和得軟些,不粘案板和手就行。等面餳好,或發的面開了,把面拽成雞蛋大的小劑,撒上干面,輕輕團成圓形,用兩頭尖的小細搟面杖(平頂山的小搟面杖最好)搟成薄薄的圓餅,在鏊子或電餅鐺上烙,炕得起花泡翻面,兩面都烙得金黃焦脆即可。焦香酥脆的芝麻焦饃,香酥可口,越嚼越香,邊吃邊掉饃渣。有的小朋友還特意蹲在螞蟻洞口吃,螞蟻聞著香味傾巢出洞,來來往往穿梭般往洞里托運饃渣。</p><p class="ql-block">焦饃經久不壞,在物質匱乏年代,是老人和孩子的美味點心。俗話說:陸月陸烙焦饃,想得老人孩子睡不著;焦饃香,焦饃脆,吃了焦饃好養胃;吃得香,睡得安,一年四季都平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元市|
中牟县|
惠州市|
鄯善县|
宜春市|
嘉祥县|
淅川县|
通海县|
东乡族自治县|
潼关县|
麻城市|
左云县|
营山县|
乌拉特中旗|
库尔勒市|
濉溪县|
拉孜县|
卢湾区|
德兴市|
乌兰察布市|
百色市|
榆林市|
于田县|
财经|
北川|
青龙|
广南县|
蓝田县|
贡嘎县|
彰化县|
平凉市|
南部县|
山东省|
鄂尔多斯市|
依兰县|
黄大仙区|
满洲里市|
麻阳|
韶山市|
磴口县|
会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