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抽煙者眾。父親、母親、大哥、二哥、二姐夫、三姐夫、大侄子、二侄子、大外甥、二外甥、三外甥,包括我在內都有較長的抽煙史。每個人抽煙的誘因從微觀上也許不盡相同,但從宏觀上應該不會有大的差別,都是源于生活的壓力。抽煙時,紙頁和煙草燃燒發出的嘶嘶顫音和燃燒后連續盤旋而上最終四散而去的縷縷青煙,就是生活的縮影,繚繞出人生的酸甜苦辣。<br><br> 我們家八口人,因為孩子多,我母親要照顧子女無法工作,所以一直只有我父親一個人工作養活一大家子,可想而知壓在父親肩上的生活重擔到底有多么沉重。<br><br> 我的父親什么時候開始抽煙我不知道。只記得父親原來是抽卷煙的。是卷煙不是煙卷。后來我父親不知從哪里搞來一支煙斗,就不再抽卷煙了。父親的煙癮不大,但即使不大的煙癮也抽不起煙卷,煙卷很長一段時間在我們家都是奢侈品,直到改革開放以后,我們兄弟三人找到了掙錢的門道,大家才逐漸開始能抽上帶過濾嘴的煙卷。父親頂著灰白的頭發,穿著藍布中山裝,坐在門口的馬扎上,在大腿上慢慢展平一張撕好的煙紙,然后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把粗煙草研磨成煙絲的鏡頭,在他去世以后的十多年里,都一直定格在我的腦海里。<br><br> 父親1926年生在河北衡水武邑縣,1938年隨爺爺闖關東來到黑龍江阿城,1947年參加民兵,48年當上民兵隊長,1950年進入四野部隊兵工廠,一干就是20年,1970年響應國家“支援三線建設”的號召,攜家帶口來到舉目無親的河南,一直到1993年去世從此就再也沒有離開過許昌。<br><br> 記憶當中父親有兩次煙量大增的時候,一次是1968年他第一次被批斗游街,另外一次是85年他快60歲的時候到底按離休待遇還是按照退休待遇的那幾個月。<br><br> 父親第一次被批斗游街的那一年我5歲,父親是作為“保皇派”的代表人物被強行拉上綠皮“嘎斯”汽車的,他胸前掛著一塊瓦楞紙做的牌子,上面用黑墨汁寫著“保皇派”三個字,頭上戴著報紙糊成的圓錐形紙帽子,有一米多高,上面也寫著具有強調意義的“保皇派”三個黑字。晚上回家后,父親沒有吃飯,只是不停的卷煙,抽煙,再卷,再抽。我后來想,父親的精神壓力絕不僅僅是擔心政治名聲受損這么簡單,更多和更大的壓力一定來自于我們作為兒女對他人品的懷疑。作為父親,在我們面前他的形象應該更高大,更正派,無論如何被游街批斗與上臺領獎這完全是南轅北轍的兩個方向,我猜想父親肯定有個心結,那就是在我們的成長過程當中,他因為被游街批斗沒有為我們樹立正確的榜樣,為此他生氣,懊惱和委屈。<br><br> 第二次煙量大增是在1986年,那一年父親臨近離休,組織部門通知父親,因為沒有1948年父親參加民兵組織的檔案材料,父親只能按照退休待遇回家養老。接到這個通知后,父親一下子蒼老了許多,嘴角爛的不敢張嘴。正常情況下我父親是屬于中央組織部組通字[1986]8號文件規定的建國前半脫產鄉干部,符合離休規定,不過由于當時檔案丟失的很嚴重,我父親的這段歷史啥記錄都沒有,直接為空白。在這件事上,企業還是幫了大忙,實事求是的反復派人到東北外調,走訪還健在的關鍵證明人,尋找相關人證材料,折騰了一年時間,父親才由將近退休更正為將近離休。對于父親來說,離休還是退休,除了收入上和醫藥費報銷上的差別之外,還有能不能領到免費報紙,和能不能參加只有老同志可以參加的會議這種政治待遇上的差別,差別可大了去了。<br><br> 父親性格當中沉穩占到一半以上,生活再苦再難,父親絕不會在兒女面前表現出來愁苦。在我們面前,父親向來都是笑呵呵的,看見我們六個狼吞虎咽吃一頓有肉的飯菜能看出來他到底有多高興。他幾乎永遠都是最后一個吃飯,為的是打掃我們六個餓鬼的剩飯剩菜,可以想象六七十年代幾乎每家每戶都不會有多少剩飯剩菜。飯后無論父親吃飽沒吃飽,他總是心滿意足的放下碗筷,挪到門前的馬扎上,點上煙斗,慢慢的吞云吐霧,享受著短暫的抽煙之樂。<br><br> 父親打掃剩飯剩菜這種狀況一直到我們兄弟姐妹六個逐步有了收入以后才慢慢改觀。<br><br> 父親是什么時候戒煙的,因為什么戒煙的我完全沒有記憶,父親留給我最后的抽煙形象是手握煙斗,眉頭舒展的形象。父親去世時伴隨他老人家十幾年的那只煙斗也一起燒掉了,這是一件讓我非常懊悔的事情。 我的母親是滿族人,在我母親去世之后,大哥一口咬定母親是旗人皇族,逢人便說,逢人便講。老實說,我認為不太可能。實際上是旗人也好不是旗人也罷,一點都不重要,因為它絲毫不會影響我們對父母的熱愛。<br><br> 我的母親非常的了不起,她雖然目不識丁,卻對人間百態洞若觀火,她對是非善惡具有非凡的判別能力,讓我們六個受益匪淺。在我的記憶中,她很少休息,幾乎在不停的做家務,買菜做飯,縫補漿洗衣物被褥。我們家雖然貧窮,沒有值錢的物品,但屋內和院落永遠都是干干凈凈整整齊齊的。有一件事可以佐證我們家的整潔程度,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會有一些來自歐洲企業的技術人員到父親所在的工廠進行交流,那個時候外國人對中國都充滿了好奇,一些友善的朋友會提出到我們中國家庭去參觀,而每當有參觀的外賓到來,我們家都是被參觀的第一站,這種參觀在80年代中期達到了高峰,某一年的某一個月,我們家竟然接待過三波來自歐洲不同國家的客人,由此可見我母親的過人之處。<br><br> 在我們家,母親處在絕對的領導地位,父親處于完全的被領導地位,當然了,我們六個是被領導者領導的地位。雖然父親有收入,母親沒收入,然而絕對的經濟收入并沒有讓父親成為家庭一把手,父親也樂此不疲。每月開支的第一件事是父親把錢和工資條如數上繳給母親,然后由母親支配全家一個月的一切開銷,包括父親需要的煙錢。<br><br> 有一次開支日,工廠里的勞保庫發生了火災,父親當時在保衛科當副科長,懷里揣著剛發的工資就去救火去了。過去的廠區距離家屬區很近,僅隔著一條馬路,在家門口就能看到廠區里熊熊的火光。母親聽到外面喊叫,一邊打發大哥去找父親,一邊把我們幾個小的拉在身邊向廠區方向張望,從緊抓著我的手勁能感覺到此時此刻母親的心已經提到嗓子眼了。一個時辰后大哥跑回來,從懷里掏出一疊錢和一張細長的工資條交給母親,說看見父親了,父親讓他把錢送回來,并要他立刻“滾回家”。大哥說,消防車已經到了,肯定沒事了。母親問:消防車到了他還在那里干啥?大哥說那誰知道。母親從那一疊錢里拿出兩塊錢,打發大哥給父親買酒去。大哥抹著額頭的汗請示能不能買一毛錢“山里紅”解解饞,母親隨手一巴掌打過去說,我這就“扇你紅”。<br><br> 北方女性有抽煙的習慣。母親跟父親一樣,抽煙卻沒有啥煙癮。但1993年我父親因為腦溢血突然病故,一下子把母親擊垮了,致使母親五年不能出門,抽煙和飲酒成了她緩解精神壓力的辦法。那幾年母親的煙量大增,一直到她得了肺心病不能再抽煙了才勉強戒掉。<br><br> 父親突然離世的前幾年,母親的情況非常糟糕,整夜整夜無法入睡,完全依靠抽煙熬過一個又一個寂寞孤獨的夜晚。說起此事,我心里一直后悔不已,因為后來我遇到了和母親完全相同的狀況,才明白母親當時是得了“創傷后應激障礙綜合癥”,而我們六個餓鬼沒有一個能夠對母親的抑郁心理做出正確的判斷和反應,沒有一個能夠認識到父親突然離世這件事給母親造成的傷害到底有多大,心理創傷有多嚴重。<br><br> 和父親不同的是隨著家庭經濟條件慢慢轉好,母親是抽過好煙的,中華,三五都抽過。雖然當時抽煙對她的身體影響很大,但對于我們來說卻是莫大的慰籍。<br><br> 在我寫下上述文字的時候,父親去世距今已經29年,母親去世也有14年了。最初的幾年清明節我們兄弟姐妹去掃墓,還會帶上煙和酒,我們把煙點著,放在石碑前讓煙卷慢慢燃盡,在煙卷慢慢燃盡的過程中,父親、母親的形象會再次鮮活起來,給我們六個帶來溫暖的一刻。 <p class="ql-block"> 我是什么時候開始抽煙的也沒有記憶了。老實說,我非常懷疑“我有31年煙齡”或者“”我有32年煙齡”之類的說法,一個正經煙民是很難記住他是從哪一年那一月開始抽煙的。前一陣子整理影集,看到一張右下角印有87-03-07的照片,照片中的我手里夾著一支煙卷沖著鏡頭傻笑。87年我24歲,照片里我夾煙的姿勢絕對不是剛學會抽煙的樣子,肯定還早,并且早不少。<br></p><p class="ql-block"> 我戒煙次數不計其數,但在2003年和2008年有過兩次比較成功的戒煙史,兩次戒煙的時間都超過半年,遺憾的是最終都失敗了。2003年戒煙是因為非典,2008年戒煙是因為奧運和母親病故。</p><p class="ql-block"> 老實說,比起真正的煙民我的煙癮也不算大,一天一包,兩包抽不完,如果有飯局可能會多一些,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界定我還算不上真正的煙民。</p><p class="ql-block"> 對于真正的煙民天津作家馮驥才有一段活靈活現的描寫,他寫道:</p><p class="ql-block"> 真正的煙民全都是無時不抽的。</p><p class="ql-block"> 他們閑時抽,忙時抽;舒服時抽,疲乏時抽;苦悶時抽,興奮時抽;一個人時抽,一群人更抽;喝茶時抽,喝酒時抽;飯前抽幾口,飯后抽一支;睡前抽幾口,醒來抽一支。右手空著時用右手抽,右手忙著時用左手抽。如果坐著抽,走著抽,躺著也抽,那一準是頭一流的煙民。記得我在自己煙史的高峰期,半夜起來還要點上煙,抽半支,再睡。我們誤以為煙有消閑、解悶、鎮定、提神和助興的功能,其實不然。對于煙民來說,不過是這無時不伴隨著他們的小小的煙卷,參與了他們大大小小一切的人生苦樂罷了。</p><p class="ql-block"> 2003年鬧非典的那一年我在北京工作,北京是非典的重災區,4月25日封城,6月25日解封。在兩個月的封閉時間里,大量有關肺科知識充斥于耳目,那些各種各樣病變的肺部照片讓你對這個臟器不得不重視,于是我戒煙了。</p><p class="ql-block"> 非典之后流行過一個抽煙人自嘲的段子:因為平時抽煙讓肺部有了免疫功能,非典不能打破這個抗體,所以抽煙有免疫作用,抽煙人不得非典,還是抽煙好。當然,這是煙民為自己解嘲的說辭,一點科學依據都沒有。</p><p class="ql-block"> 2008年對我來說有兩件大事發生,一個是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舉辦,一個是我母親在這一年因肺心病去世。</p><p class="ql-block"> 北京奧運會把全民健身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也趕時髦開始爬香山,每周一次。香山海拔575米,景區內主峰香爐峰俗稱“鬼見愁”。為啥叫“鬼見愁”?是因為香山山路陡峭,很難攀爬,特別是最后100多級臺階,坡度達到40°,沒有休息平臺,需要一鼓作氣攀爬上去,鬼見了都會發愁。正常我登頂的攀爬時間是60分鐘,登頂后需要休息30分鐘,已經很疲勞了。我見過一個登山達人,2152級臺階的香山20分鐘一個來回,心肺功能強到無人可敵。</p><p class="ql-block"> 母親病逝這件事對我打擊和影響都非常大,母親的肺心病在后期把她折磨的讓人不忍直視。特別是在昏迷中上呼吸機,因為難受她不停的想用手去拔掉呼吸管,但因為雙手被捆綁著無法動彈,掙扎的畫面使人心碎。</p><p class="ql-block"> 這兩個誘因讓我決定戒煙,這次戒煙時長一年。</p><p class="ql-block"> 今年4月我去醫院做每年的常規體檢時,CT發現肺部有一個結節,良性的,但需要定期檢查。呼吸科大夫告誡我必須戒煙,立刻戒煙。我也感到應該把煙徹底戒掉了,于是,在CT 檢查后的第二天,我就第N次也是第三次下大決心戒煙了。</p><p class="ql-block"> 只有在戒煙的時候,才會感受到煙的厲害,這句話說到了老煙民的要害。戒煙很難,馬克吐溫說:戒煙其實很容易,我已經戒過幾十回了。老馬頭用戲謔之語來證明他從沒有真正戒掉過給他帶來靈感的煙草。</p><p class="ql-block"> 我的心得體會是戒煙第一周日子很難熬,總想找個理由再抽一支,這個時候需要意志品質做支撐。第二周就比第一周要好受些,第三周比第二周好受些。之后會越來越好受。如今我已經戒煙一個半月了,戒煙的同時順道把酒也戒了。對自己要狠一點,這句話不僅適合女人,也適合老爺們。</p><p class="ql-block"> 我在工作之中和工作之余,都曾經大抽特抽,現在,我又大戒特戒,不斷重復著所有戒煙人的立志軌跡,而生活和社會從沒有因為我們任何一個人的大抽特抽或者大戒特戒而發生改變。</p><p class="ql-block"> 香煙,曾經陪伴我度過數不清個日日夜夜,這些個日日夜夜有些很難熬,有些很開心,香煙時而甘醇,時而苦臭的味道似乎就是抽煙人的人生故事。</p><p class="ql-block"> 抽煙,不僅僅抽的是煙草,有時抽的是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6月18日</p><p class="ql-block"> 父親節前夜于森林半島</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土默特左旗|
三门县|
阿克|
汕头市|
南宁市|
满城县|
江川县|
曲阜市|
疏附县|
侯马市|
上栗县|
永兴县|
江北区|
射阳县|
德安县|
孟州市|
资兴市|
乐至县|
华阴市|
大荔县|
夹江县|
若尔盖县|
蒙自县|
比如县|
丹凤县|
天峻县|
霍城县|
屯门区|
乐都县|
贡嘎县|
南漳县|
靖安县|
合肥市|
喀喇|
石嘴山市|
广饶县|
辽宁省|
承德县|
巩留县|
十堰市|
五大连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