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春天,一場異常兇猛的新冠疫情襲擊了上海。3月1號開始上海發現本地感染<span style="font-size: 18px;">奧密克戎</span>新冠病例。 從那天開始陸陸續續有小區被封的信息,5號以后每天有多個小區被封,每天新增陽性感染者及無癥狀感染者數字大幅攀升。我住在靜安區,所在小區從3月16號發現第一例感染者,后來又有新感染病例。所以從16號到31號期間,斷斷續續被封12天。</p> <p class="ql-block"> 疫情的源頭是華庭賓館。華庭是上海第一家五星級賓館。香港疫情嚴重,多名從香港來滬人員需要有一個隔離中轉站。 2022年2月21日,華亭賓館被征用為入境人員集中隔離點并緊急啟用。</p><p class="ql-block"> 被征用為隔離酒店的華亭賓館使用的是中央空調,且開了大循環,整個建筑僅一個通風道,無癥狀感染者通過風道傳播了病毒,造成多人感染。導致嚴重后果:交叉污染,據說連賓館周圍的空氣中都測出了新冠病毒。</p><p class="ql-block"> 3月2日起,華亭賓館集中隔離點工作人員中陸續出現核酸檢測異常情況,3月5日被列為中風險地區,先后累計有62人核酸檢測陽性,至此,奧密克戎病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卷上海!真是百密一疏,魔都瞬間破防!</p><p class="ql-block"> 3月12日,針對已大范圍散發的疫情,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消息,多區疫情均存在明確的流行病學關聯,病毒基因測序顯示高度同源,上海發布進一步明確:華亭賓館管理疏漏所致。</p><p class="ql-block"> 華亭賓館位于徐匯區副中心上海體育館附近。華亭賓館附近2公里內,分布著10個地鐵站,連接著六條地鐵線(1、3、4、9、11、12號線)。地鐵是疏導華亭賓館及周邊龐大人流的最重要的交通方式,1號線、9號線、11號線是三條高客流量的地鐵線路,這三條線路途徑松江、閔行、嘉定、寶山,普陀這幾個前期疫情擴散最早和最快的區。在3月4日至3月12日內,疫情迅速蔓延的閔行梅隴、松江九亭等密集居住區,也就在情理之中。</p> <p class="ql-block"> 我居住小區3月16號出陽被封,20號第一次做核酸,當天全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4例和無癥狀感染者734例,</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做核酸,心里是忐忑不安的,晚上臨睡覺前多次打開健康云,出來的是核酸檢測結果是“待上傳”,接下來基本半小時一次的去戳健康云,一次比一次緊張,也一次比一次更失望,健康云都要被我戳破了、戳癱了也沒出來陰性二字,一直都是待上傳狀態。那時家里多人有點咳嗽,因此心里有點虛,去鄰里群問后,得知大家都沒有出檢驗結果,心里才稍微平靜去睡覺。</p><p class="ql-block"> 到了半夜,還是忍不住打開手機,戳開健康云看看,驚喜發現報告出來了,哇塞,是陰性!喜悅的心情不言而喻。此后張嘴巴,捅鼻子做核酸家常便飯了,前前后后做了33次,平均每二天做一次。(照片是小區大門口核酸檢測點)</p> <p class="ql-block"> 3月中下旬社會上幾次傳言:上海將要封城。但馬上有權威部門辟謠:沒有這個安排,并將傳言者送交公安機關處置。不幸的是謠言成真,因為愈演愈烈的疫情,上海被逼要封城了。</p><p class="ql-block"> 擁有2500萬人口的國際化大都市,無奈選擇了最不愿意接受的封控措施。27日官方公布:以黃浦江為界,28日至31日4天黃浦江以東以南地區封閉集中進行核酸篩查;4月1日至4日黃浦江以西地區封閉集中進行核酸篩查。即開展所謂劃江而治的“鴛鴦鍋”式的分區大型核酸篩查。這期間趕上愚人節、清明節。段子手的想象力再豐富也比不上現實版的封控管理。(照片是3月28號無人機拍攝的盧浦大橋被封情景)</p><p class="ql-block"> 3月28號通報:27日0—24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0例和無癥狀感染者3450例。</p> <p class="ql-block"> 臨近3月底,上海出現了搶購物資的跡象,超市的物質從平時琳瑯滿目到31號晚上蔬菜,食品賣空現象。事實證明,這個搶購是必要的,沒有足夠物質儲備,如何應對日后的封控?但是事物總是一分為二,人員聚集采購,無疑大大增加了疫情傳播的風險。后幾天,感染者人數迅速增加,這個教訓及其深刻。</p><p class="ql-block"> 我們小區因為有陽26號被封。無法采購物質, 幸虧女兒得到封控不止五天的信息,30號特意開車送來早上六點起床搶購的三大袋蔬菜等食材,重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也提不動,可能是她這輩子手提最重的購物了。有了這次物質補充,再加上家里存貨,我有15天蔬菜物質儲備。事后在同學群里曬物資,我是“富豪”級別了。</span></p> <p class="ql-block"> 31日晚上,除了延遲到晚上十點關門應對采購潮的超市,原來熙熙攘攘,燈火輝煌的街道,現在商鋪熄燈打烊,從超市購物的居民急匆匆回家。向家人及微信群朋友講述超市搶購情景,頓時一種異樣的緊張、悲哀涌上心頭。</p><p class="ql-block"> 全域靜態管理,也就意味著馬路上不再有人,在封控前的最后一天,朋友告知,南京路這條曾經最熱鬧的馬路,現場的沉寂卻讓人唏噓不已。步行街兩邊的商鋪大部分都已提早關門,看著這一扇扇拉下的卷簾門,也是讓人十分感嘆,熱鬧了一百多年的南京路,可能從來沒有想過會有這么安靜的一刻,街上行人寥寥,三月的倒春寒,冷風吹過,盡顯蕭瑟。</p> <p class="ql-block"> 原本是春暖花開,邀親朋好友踏青,旅游的好季節,這一切的一切被一場突然爆發的奧米克戎疫情砸得稀巴爛。自從4月1日開始上海進入鴛鴦火鍋式的封城,一幕幕自上海開埠以來從未見過的魔幻大戲拉開序幕。做核酸檢測成了疫情期間能走出門棟,呼吸自然空氣的唯一途徑。</p> <p class="ql-block"> 2022年4月1日,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60例 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6051例,4月2日與1日相比,確診病例由260例增加到438例,增加了68%;無癥狀感染者由6051例增加到6688例,增加了11%。數據帶來了不好的兆頭。而后也被事實證明,政府對這次疫情嚴重低估了。4月3日開始全國各省市、解放軍醫療隊開始馳援上海,沒有想到當年全國醫療隊支援武漢抗疫的一幕又在上海重演。衷心感謝全國各地的白衣天使!上海人民銘記于心!</p> <p class="ql-block"> 原定4月5日全市解封,但是4號晚上解封杳無音信 ,4月5日上午舉行的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市政府副秘書長顧洪輝通報:</p><p class="ql-block"> “這些天,我們開展了社會面的滾動篩查,昨天新增陽性感染者數量首次突破一萬例,總數達到了13354例。3月以來的這波疫情,累計報告陽性感染者超過7.3萬例。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傳播速度很快、隱匿性很強,目前上海疫情還在高位運行,形勢極其嚴峻”此話一出,一切都在不言中,解封無望!</p> <p class="ql-block"> 自從上海按下了暫停鍵,轉眼封控已經一個多星期了,新冠疫情絲毫沒有好轉,7號新增感染已達2萬有余。此時我的心情無比復雜,昔日繁華的全國金融中心上海從4月1號起變的異常寧靜。南京路步行街空無一人。</p> <p class="ql-block"> 鏈接浦東及浦西的隧道,橋梁以及所有高架橋全部關閉。所有企事業單位停業停工,員工及學生足不出戶。地鐵線全部停運,加油站全部關閉。</p> <p class="ql-block"> 接二連三傳出某某小區陽多,整個小區集中隔離到方艙醫院。有的是半夜三更通知,驚恐中帶著簡單換洗衣服就出門,是否能再次平安回家是個未知數 。我同學姐姐帶著口罩,就在電梯里幾秒鐘被感染,幸運的是病情屬于輕型,出院后被集中送到街道辦事處附近,下車后,80多歲老人拖著行李箱,在高溫天氣下,徒步行走40分鐘回到家里。</p> <p class="ql-block"> 照片是靜安區共和新路街道“明園森林都市”被封情景。</p> <p class="ql-block"> 在那疫情封閉期間,一度無聊極了,窗外花架上一顆石榴樹上蜜蜂采蜜及蝴蝶在花叢中無憂無慮的追逐的鏡頭,都讓我感慨自由的魅力。也殷切感受到任何自由,幸福都不是憑空而來的,是要付出代價的。</p> <p class="ql-block"> 在這次封控期間里,我感觸到“溫馨的鄰里關系”增進了。平日里擦肩而過的鄰居,現在碰見都會帶著口罩,主動示意打招呼;小區里很多老人會主動燒了飯菜,送到堅守崗位的志愿者家里;送到小區孤老手上;送到身體不適者床頭。誰家需要急需的食物、日用品,藥品只要招呼一聲,馬上就會有鄰居將“東西”送達;還多次出現物質互相交換的現象,譬如洋蔥換土豆;牛奶換水果等等,誰家有病人需要配藥,志愿者也會代為去醫院開藥、去藥房買藥……。</p> <p class="ql-block"> 照片是小區大門口。我們小區3月26號第二次封閉(29號下午可以外出購物2小時),到4月10號每家每戶蔬菜等食品消耗殆盡,13號街道才首次發保供菜,樓棟有個70歲單身老人,沒有蔬菜,又不想麻煩鄰居,只能低聲哭泣。兒子在外地知道母親困境心都碎了,可是鞭長莫及,無能為力。 還有一位鄰居突發腰間盤突出,臥床不起,“鄰里群”知悉后,大家不僅通過微信慰問,還把自己家不多的蔬菜省一點出來,一顆生菜,二個土豆,一把芹菜……,默默地放在蔬菜缺乏者門口,收到物質的鄰居,在鄰里群里感嘆:好鄰居們:“真的是雪中送炭,真的是遠親不如近鄰!真的是患難之中見真情!”遠在外地兒子知道后,再三向鄰居們道謝。4月中旬小區開始團購,502、203室年輕人包辦了樓棟老人團購蔬菜及其他生活物質。還不耐其煩,不知疲勞把街道發的物質送到家門口。再次表示感謝!</p> <p class="ql-block"> 一人有陽 ,全樓封!二人有陽,小區封!多人有陽整個街道誰也別想走出小區門!以前是一人做事一人當!現在是一人有事全樓扛!守住你自己的綠碼就是守住全樓的健康!明天睡在哪里,取決于左鄰右舍!深刻體會到了最親近的人是鄰居!鄰居才是你禍福相依的人!照片中大寧街道第二服務中心是我們居委會前線指揮部 。</p> <p class="ql-block"> 國家衛生健康委從全國16個省份及解放軍調派醫務人員5萬余名和每日238萬管核酸檢測的能力支援上海,和上海的醫務人員一起開展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和核酸檢測等工作。繼續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猶豫 不動搖。</p> <p class="ql-block"> 江蘇省,浙江省除了派出白衣天使支援上海,還在南京和杭州等地設立方艙醫院,專門接納從上海轉運過來的新冠病人。</p> <p class="ql-block"> 為保障市民群眾的基本生活需求,上海市專門成立生活物資保障專班,迅速啟動蔬菜應急保供機制,加強市外貨源對接,實施蔬菜直供、直配,建立了10個應急保供大倉,與50家外延蔬菜生產基地、77個主供應基地和蔬菜主產區做好產銷對接。</p> <p class="ql-block">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上海食物暫缺的期間,兄弟省市派出專車滿載蔬菜、食品、生活必需品等,無償送到上海,我是沒有收到捐獻的物質,據說外地贈送物質是發給志愿者及大白們的。</p> <p class="ql-block"> 照片拍攝的是4月3號,第一次收到政府發的蔬菜包。</p> <p class="ql-block"> 在居家封控2個多月時間內,我們家收到9批次由街道發放的果蔬、肉類、奶制品、豆制品及防疫等用品。(這是其中的幾次)在那個有錢買不到物質的非常時期,政府發放的物質是及時雨。每個家庭都以此為榮,省吃儉用。發的物質從一開始的幾顆土豆,包菜,洋蔥,胡蘿卜等上海人不太愛吃的北方菜,到后來有發香腸,小包裝咸肉,有的街道還有發冷凍肉,雞蛋也發過一次30枚,奶制品也從一次發六袋到后來成箱免費供應。</p> <p class="ql-block"> 這是街道第八次發的物質照片,用泡沫箱裝的以蔬菜為主的盲盒,還配有二包香腸。我們街道沒有發過鮮肉,曾經發過一小袋咸肉,二盒雞蛋,三箱多牛奶。還發過米,油,面條等糧油制品;發過牙膏,紙等生活用品;發過香菇、木耳等南北貨。在上海各區發物質性價比上,屬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狀態。</p> <p class="ql-block"> 這是我居住小區志愿者繪制的小區疫情分布圖。</p> <p class="ql-block"> 浦東新區是這次疫情的重災區,多個時間段,該區病例占全市一半,有好幾個村所有村民被幾十輛大巴送去方艙醫院。我們有7位同學居家浦東,因此也是封控時間比較長的,但是時來運轉,5月下旬,浦東蔣,朱,薛等同學先傳來解封信息,外出自由購物,也都是浦東同學。居住在楊浦,虹口,靜安三個上海舊區的同學全部是6月1號得于解封。</p> <p class="ql-block"> 上海人民在封控期間,自我調整情緒,照片就是市民用政府發的蔬菜拼成“卡通人物畫”,用上海人民的幽默感謝全國各地對我們的支援,感謝各級政府提供的物質。</p> <p class="ql-block"> 封控至4月中旬,居民的生活儲備物資已經消耗殆盡,尤其是糧食、肉蛋奶、綠葉菜和水果的需求開始增加,物資的數量也開始攀升。單靠政府保供菜已經是杯水車薪。</p><p class="ql-block"> 然而,天無絕人之路, 小區自發組織“團購”食物,也是上海疫情期間一個亮點。對緩解居民生活之需。豐富居民食物品種有著功不可沒的功勞。</p><p class="ql-block"> 團長在食物十分緊缺的情況下,動足腦筋,廣開門路,為居民采購食品,當然她們也在其中賺取酬金。我們小區先后組成了十幾個物質采購團,其中比較早運作的有“格格團長”等,這些團長有二個顯著特點,年輕,女性團長居多。</p> <p class="ql-block"> 4月16號第一次加團購買的88元/8斤蔬菜包,打開一看,除了一斤大蔥,其余7斤菜都是我喜歡的,而且菜新鮮。同時期,叮咚等平臺搶菜也是這個價格。我們戲稱,用上海人民幣購物。88元蔬菜盲盒,配有黃瓜,土豆,洋蔥,卷心菜,北方茄子等蔬菜。如果配有較多綠葉菜如:生菜,青菜,苦菊那只有6斤左右。</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照片是5/2號團購的60元蔬菜盲盒。還是以北方菜為主,價格比四月中旬有所回落 。五月中旬有單品蔬菜團購,我買過16元/5斤蠶豆,25元/5斤青浦練塘茭白,質量非常好。這個時期團購全部是本地產蔬菜,比較受歡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6月6號,價格已經很親民了,都是本地當天摘下來,然后下午送到小區的新鮮蔬菜。可以選擇28元蔬菜組合,也可以單品種選購。</span></p> <p class="ql-block"> 生活在上海的2500萬人,大都親歷了社區團購,深刻體驗了它的威力與魔力,無意中他們也見證了一段特殊時期的商業存亡史。</p><p class="ql-block"> 過去兩個月,作為上海居民解決生活需求的重要“商業模式”,社區團購以基本需求為起點、不斷升級著。從緊缺的蔬菜到奶茶咖啡蛋糕、時令水果,經歷了良心團長、“黑心團長”PK大戰,團購價格曾伴隨供需關系跌宕起伏,我們小區至今還有團購,這個特殊時期團長用小推車送物質到樓棟的購物方式值得學者研究。</p> <p class="ql-block"> 疫情迫使人們保持物理距離,但封閉卻意外拉近了人們的心理距離。上海各個小區居民從陌生人變成“患難之交”,大家紛紛感受到了來自鄰里之間的關愛與互助。</p><p class="ql-block"> 疫情期間,小區內的微信群成為很多封控在家的人們生活的最后一道屏障。在這里,大家互相幫助,互相扶持。小到一顆蒜頭,大到看病就醫,一聲鼓勵,一聲感謝,無不時時刻刻傳遞著溫情和力量。</p><p class="ql-block"> 在疫情中,身邊的感動和力量,筑起我們抗疫的鋼鐵長城。平凡人的閃亮瞬間,讓我們重新理解,解讀上海的城市精神。</p> <p class="ql-block"> 我91歲高齡母親和妹妹居住在楊浦區,經歷了缺醫少藥的困境,多虧她本人的樂觀豁達的性格及鄰居的惠顧,而她 不顧高齡堅持從五樓走下來做核酸也被鄰居和志愿者稱贊為人老心不老的健康老人。</p> <p class="ql-block"> 照片是夫人和外甥女做核酸途中背影。在封控期間,我和親人們分割數地,我夫人隨三歲半外甥女居住在寶山區。多少個夜晚無眠時念叨,親人們你們好嗎?同學們,你們好嗎?</p> <p class="ql-block"> 別人家吃菜有困難,我女兒家自從有了團購后,除了“叮咚,盒馬平臺搶菜,還在小區“快團團”下單,物質采購渠道多,有魚有肉有海鮮吃,女兒隔三差五做各式各樣的點心,有烘烤面包、花色面條、雞蛋餅,披薩餅等等,自己用綠豆發豆芽,還水養八盆“生菜”,需要食用時,摘幾片葉子炒菜或者塞在夾有肉肉的面包片中間。和外面買的“麥當勞”有的一拼。寶寶說:可好吃了,這是一個秘密,不能告訴她人哦!</p> <p class="ql-block"> 4月14號,疫情封城第14天,寶寶在媽媽指導下,學做“披薩”有模有樣。</p> <p class="ql-block"> 這個漢堡包可不是買的,寶寶說面包是自己家烘烤的,寶寶喜歡吃生菜,媽媽在家里水養生菜,想吃就去摘二片,寶寶給媽媽點贊,耶!</p> <p class="ql-block"> 外甥女小小年紀,封控的日子頗多。3月9號去奶奶家小住,不巧奶奶家小區11號發現感染者,因此被封控在奶奶家整整五天,看不見朝夕相處的外婆,看不見媽媽爸爸,穿藍大褂的叔叔把控小區大門。穿白大褂的“大白”阿姨每天讓她張嘴巴,做核酸。寶寶還算乖,不哭不鬧。每天居家看電視或者獨自玩游戲 </p><p class="ql-block"> 奶奶家16號剛解封,外婆家當天晚上又被封控了,媽媽和外婆把寶寶從奶奶家接到自己家~錦秋花園。名義上自由了幾天,其實也不自由,因為那時候上海已經有很多人得了新冠病毒,雖然小區沒有被封,因為怕感染,只能每天呆著家里,從窗戶外看小區,看外面的世界。從3月11號到5月31號寶寶被封控在家整整二個半月。照片為寶寶在陽臺吹泡泡,但愿寶寶在泡泡中找到快樂!找到幸福!</p> <p class="ql-block"> 我們有一個五十多年同學情的微信群,在二月份就有女同學醞釀在3月8號組織同學聚會,并且預訂了上海寶山區“石庫門酒店一日游” 微信支付了定金。這可是吃,玩,卡拉OK集一身的,非常吸引眼球的聚會場所。</p> <p class="ql-block"> 但是三月初每天都有病例發生的疫情讓我感覺不妙,3日晩上海大學寶山校區傳出,該校一校車司機陽性全校封閉。聞訊頓時感到有了一絲緊張情緒。4號我和張同學等經過商量,決定延期聚會,萬萬沒有想到,延期至今依然因為疫情不許可聚會。</p> <p class="ql-block"> 但是疫情無情人有情。疫情期間,以群里20位上海在群同學為紐帶,聯系和參與同學互動的同學有26人之多。</p> <p class="ql-block"> 疫情期間,居家隔離,人不出戶,同學們悶的慌。而且新情況接連不斷,有的同學不會手機購物,有的同學不會“快團團小區購物”,群里互幫互學,把操作的每個步驟詳細告知。實在不行的,告知同學兒女,讓她們加入“鄰里群”或者通過叮咚,拼多多等平臺購物。因此疫情中后期,同學們都物質儲備充沛。誰也不愁吃喝。</p> <p class="ql-block"> 疫情期間,群里熱鬧非凡,除了每天的早上好問候,同學碰到煩惱事情上群發泄及請教,譬如隔壁鄰居有陽怎么辦?譬如北方菜不認識,不會燒等等,而且巧的是,多位女同學鄰里有陽,最多一位樓下一層有四個家庭陽了。被大家戲稱之為“牧羊女”。調侃之余,給安慰,給防范措施。還有一位黃同學,居然搞到半只豬,被同學起了個雅號“半匹豬玀”。哈哈!疫情期間,舒同學連續數天手機關機,急煞聯系人,第三日手機終于開通,詢問后知曉,手機故障,平安無事。外地同學也來微信表示關切,對此表示謝意。</p> <p class="ql-block"> 當然疫情期間,不盡人情的事情總會發生,黃同學突然手腳發麻,疑是“腔梗”,雖然及時送醫院,恢復非常好,但是同學之間的安慰還是感人至深,還有一個居住在外地的費同學91歲高齡母親病故,原來2個小時高鐵就能最后送老母親仙逝,非常遺憾因為上海封城不能前來盡孝,事后也得到同學安慰。</p> <p class="ql-block"> 我在疫情防控期間,窗臺上的盆景花。其中有一個是多余的洋蔥發芽的照片。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花花草草,在封控期間,對緩和精神狀態大有好處。</p> <p class="ql-block"> 照片為芳芳同學編織的向日葵。向日葵的花姿雖然沒有玫瑰那么浪漫,沒有百合那么純凈,但它陽光、明亮,愛得坦坦蕩蕩,愛得不離不棄,有著屬于自己的獨特魅力,而且,它綻放的不僅是愛情,還有對夢想、對生活的熱愛。芳芳同學還編織了栩栩如生的綻放的君子蘭,顯示多才多藝的手藝,也給群里同學添樂。以前不怎么上群的陳同學也是出乎意外頻頻在群里冒泡。其中芳芳及鄭同學更是自始至終關心,呵護群里氛圍,被大家戲稱作為“小群門衛”。</p> <p class="ql-block">黃錦新同學展示了盆景花</p> <p class="ql-block"> 胡同學是群里最晚解封者之一,他在微信里樂觀豁達的說:少出門少聚集為好。為同學,為家人,為親朋好友,繼續宅家。學學歌,領領花,其樂融融。哈哈!這張照片拍攝于前年一次聚會旅行時,正巧是胡同學生日,在胡同學不知情的情況下,給了他一個驚喜。</p> <p class="ql-block"> 這次疫情,對有基礎病的高齡老人打擊非常大,重癥及病逝多數是老年人,6月中旬,得悉一個高齡親戚夫妻雙雙在養老院感染病毒,而且被分開送到方艙醫院和公立醫院,其中送方艙醫院的老人在和病魔斗爭后,終于體力衰退,沒有逃過一劫,因為疫情不許可舉行追悼會,老人孤零零離開人世。在此表示哀悼!</p><p class="ql-block"> 2022年2月26日至6月30日,上海總的感染人數約為62.7萬,據統計,其中無癥狀為65.4%,輕癥為25.0%,也就是說無癥狀、輕癥的比例超過了90%。</p><p class="ql-block"> 今年上半年,全球抗擊新冠疫情的戰役經歷了兩個里程碑,一個在美國,另一個在中國,受到媒體廣泛關注。這兩個里程碑促使人們對美中兩國及其抗疫策略進行對比。</p><p class="ql-block"> 第一個里程碑出現在5月12日。當時,美國因新冠肺炎死亡人數超過100萬人,這個數字是世界上所有國家中最高的。第二個里程碑出現在6月1日。當時,中國上海解除封控。截至6月19日,中國大陸的新冠死亡總人數為5226人。</p> <p class="ql-block"> 4月份開始上海疫情發展很快,4曰新增陽性患者超過1萬,到7日超過2萬,7日至18日每天超2萬例,到13日新增達2.7例到達頂峰,后幾天有所回落,到23號又反彈至2萬以上,隨后開始緩慢的回落至4月底在1萬例徘徊。5月份開始才以較快速度回落至5千、3千、1千,至5月22日回落到558例,5月30曰新增病例31例,疫情得到有效地控制。6月1日上海新增本土確診病例5例、無癥狀感染者8例。</p><p class="ql-block"> 這次疫情大致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的源頭擴散(3月1日-3月12日)、第二階段的全市蔓延(3月13日-4月4日)和第三階段的小區內互相傳播(4月5日-5月31日)。</p> <p class="ql-block"> 疫情封控期間,不能聚集活動。同學們居家健身,積極鍛煉,據我所知,羅同學,黃同學居家用健身器材,增強體質,還有的同學居家原地踏步為鍛煉方式,以優良的心態和體質為抗擊疫情取得勝利做準備。堅信我們一定能戰勝疫情,繼續同學相約,外出旅游!</p><p class="ql-block"> 今年4月,很多人被一條短視頻戳中淚點。視頻中記錄了這樣一幅畫面:深夜的上海,武寧路橋洞下,穿著不同制服的外賣小哥們在勞累了一天后,選擇在這里入睡。</p><p class="ql-block"> 視頻發酵后,小哥們在上海封控期間的住宿問題引起了大家的熱切關注:從市民愛心涌動、平臺加大保障,到政府調集資源、社會積極響應,我們看到一個正視問題進而解決問題的閉環。</p><p class="ql-block"> 一位美團眾包騎手管志剛。他曾在封控前主動報名愿意出去跑單,在橋洞下住了兩周時間后,被平臺安置入住到普陀區一家愛心公寓。</p> <p class="ql-block"> 封控前來滬女士,因為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居住地,暫時居住在電話亭,后被人發現,不斷有市民喂投食品。</p> <p class="ql-block"> 一位從安徽宣城來到上海工作的袁女士,在一位雇主家做住家保姆,因為雇主的家人接連被感染,后來袁女士也不幸“中招”。袁女士和雇主家全部被轉入方艙醫院隔離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的隔離觀察和治療后,袁女士很快轉陰,具備出艙條件。</p><p class="ql-block"> 但此時,袁女士的雇主及其家人還沒轉陰,依然被隔離在方艙醫院,因此,袁女士沒辦法回到雇主家里,賓館也不能入住。在上海舉目無親的袁女士很無奈,在街頭一個人思考了半天,袁女士看到了旁邊一個電話亭,選擇躲在電話亭里求生。后來被家鄉派人救助。</p> <p class="ql-block"> 上海國際大都市每天消耗的物質,一部分是需要卡車運輸,原來五天封控,突然無限期延長,許多駕駛員被封控在上海,沒有食品,沒有住址,一個七天沒有吃飯的陳師傅接過來警察送來的盒飯,淚流滿面、嚎啕大哭起來,7天前,他就歇在上海一高速入口外,吃住都在車上,餓了就啃面包。駕駛員對警察說:“哥,我不怕你笑,這個星期除了上大廁,我都在車上”。”聊天中,一名駕駛員風趣而無奈的對民警說:這次真可以拍一部“荒野求生”了,以前再遠的長途,備上四五天的口糧、卡式爐和小鍋就能過活,但這段時間我們沒地方去,只能原地壘起土灶生火做飯。靠熱心市民送一些食品,及自己想辦法弄物質,勉強維持生活。據說有個司機在車上待了27天。</p><p class="ql-block"> 而且長途貨車一般是夫妻雙雙開車,在疫情期間,各地土政策頗多,許多高速公路服務區關閉,駕駛員無法下車吃飯,無法上廁所。貨車一下高速,車門被當地防疫人員貼封條,在到達目的地及卸貨期間,小便只能用塑料袋在車里解決,毫無尊嚴,不能洗澡,不能下車,沒有熱水熱飯吃,都說執政為民,他們難道不是人民嗎?那些制定政策的人應該想想,假如你們的家人是長途貨車駕駛員,受此待遇你們會怎么想?是不是可以有更人性化建議和方案,做到防控和路通二全其美呢?因為沒有處理好駕駛員進出上海的應對措施,導致物流阻斷,上海物價迅猛上漲,蔬菜等食材是平時5~10倍的價格。</p><p class="ql-block"> 他們是整個社會或者城市中的弱勢群體,又是城市運轉不可缺少的群體。作為普通上海市民,對這群可敬可愛的人說一聲,你們受委屈了,你們辛苦了!上海之所以有今天,中國之所以強大,有你們的付出,有你們的功勞!</p> <p class="ql-block"> 5月29號據說市委書記李強召開了居委會主任參加的全市干部視頻會議:宣布從6月1日起,全市將進入第三階段,即全面恢復全市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階段"。并且強調;任何人不得阻礙低風險居民上街購物及就醫:“不得阻礙復工復產人員出小區。幸運的是我們小區己連續14天無陽性感染者了,屬防范區管理,符合復工復產,正常出行小區,但是一直到31號上午,小區是否解封,居委會、街道遲遲不下達通知。</p> <p class="ql-block"> 疫情后期,楊浦,靜安,虹口三個區疫情較重。而且這三個區地理位置緊挨,都是上海的市中心。一個區有疫情,其他二個區如臨大敵,加強核酸檢測,因此被戲稱為“桃園三結義”。據數據上半年上海新冠疫情感染者為6萬人左右。</p> <p class="ql-block"> 5月31曰是小區每曰集中核酸檢測采樣的最后一次了,戴著口罩的業主們看上去并沒有為之欣喜若狂的樣子,按照上海發布的信息理解,6月1曰上海將迎來大面積解封的日子,曰常生活都將進入有序的恢復狀態之中,對此,我感慨萬分,日夜期盼的封解之日真得要到來了嗎?小區的隔離鐵欄柵還沒有被拆除,周圍各類商業網點依然沒有恢復的跡象,各類生活物資依然需要跟團采購等等。</p><p class="ql-block"> 5月31號朱同學外出看病,所到之處,仍舊是區與區之間,浦東與浦西之間,乃至于每個街道、小區,穿防護服的警察及安保人員在隔離欄桿前站立蘇州河上的11座橋,除了南北高架橋沒有封住,其他的十座橋,即大統路橋、烏鎮路橋、西藏路橋、浙江路橋、福建路橋、山西路橋、四川路橋、河南路橋、乍浦路橋、外白渡橋等都給封橋了,這可能是上海開埠以來的蘇州河上最慘的景象吧?</p> <p class="ql-block"> 除了封城之外,5月又多次全城或者部分地區進入“靜默期”,規模比較大的是5月14日,一夜之間街道與街道之間被藍色瓦楞板或者欄桿圍住,也有用五花八門的市政道路維修用欄板甚至共享單車堵路,除三縱三橫主要道路以外,區與區的道路以及區內的道路都被人為的隔斷。(照片拍攝的外灘最有名的“外白渡橋及上海大廈)</p> <p class="ql-block"> 交通警察現在不是指揮車輛運行,而是站立在隔離帶前阻止車輛通行。一度活躍的社區團購被禁止;曾經可以憑居委會發的“通行證”,就近看病配藥被嚴格控制……。</p> <p class="ql-block"> 5月31號中午12:04分,居委會官宣:6月1號凌晨解封,期待之中的平靜生活,自由歡悅終于來臨。煎熬封閉的70多天,讓我們每個人都經歷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為了這一天的來到,不懈努力著,堅持著,祈望著,信念著,相信一定能勝利!</p><p class="ql-block"> 封控期間上海外灘除了海關鐘樓的報時鐘聲,聽不到車水馬龍喧鬧的聲音,街道空無一人,隨著12點鐘聲敲響,不一會,市中心高架橋上車輛川流不息場面又現,外灘人群聚集越來越多。疫情封控二個多月的魔都蘇醒了。</p> <p class="ql-block"> 6月1號原本是兒童節。但是今年不僅是小朋友的節日,而是所有魔都人的慶賀日。在封控了兩個多月之后,熟悉的上海回來了!昨晚,外灘亮燈,讓很多慕名而聚的人眼角濕潤。凌晨<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人群涌入外灘!高架堵車,外環煙花燃放,爆竹齊鳴,場面如跨年!</span></p> <p class="ql-block"> 集聚的年輕人在外灘海關大樓(鐘樓)對著時針攝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6月1號解封后,所在小區慶賀場面。</p> <p class="ql-block"> 這個原來小區鍛煉身體的場地,疫情期間核酸檢測點,終于回歸平靜。</p> <p class="ql-block"> 6月1號上海全城在封閉二個月后,逐步解封,居民可以走出小區,但是附近商店基本沒有營業,6號以后銀行及商店開始營業,到今天為止,社區醫院只配藥,不看病,三級醫院也是以配藥為主,預約看病。菜市場,飯店堂食,幼兒園及學校等還沒有正常運作。</p><p class="ql-block"> 回顧這三個月經歷,可以依次用3月上旬不以為是,一個精準防控了事:中下旬對疫情驚慌失措;4月初封城老百姓百般無奈,各級領導憂心忡忡;4月中旬驚慌失措,從上到下拼命籌措物質,保障老百姓吃飯問題;4月下旬政府對疫情嚴重性有了認識,老百姓已經見怪不怪,麻木不仁;5月上旬,從基層到各級領導對疫情嚴重性有了深刻的教訓,管控有方案,有措施,有考核,疫情逐步趨于平穩下降期,5月中下旬病例顯著下降。6月1號初見曙光,迎來階段性勝利。 </p><p class="ql-block"> 來之不易的感染者下降,是上海市民服從政府指令,足不出戶;是大白及志愿者的傾心付出、無私忘我、逆風而行;是在這特殊時期仍舊堅持在崗位上的警察,安保人員,城市水電煤等公用事業部門員工,共同努力換來的!對此我們應萬分珍惜!</p> <p class="ql-block"> 人生總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有時需要熬。熬不是逆來順受的活著;熬不是對命運的妥協。熬是能量的積蓄;熬是生命的升華???。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后福!熬得住,才有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熬得住,才有可能出人頭地;熬不過被歷史淘汰,被時代洪流淹沒!滄桑或許會催老了容顏,但經歷永遠是人生中一筆無價的財富。</p><p class="ql-block"> 祝愿經歷了疫情封城后的上海越來越美麗!越來越有魅力!祝愿經歷了疫情封控后的上海市民健康幸福!</p> <p class="ql-block"> 愿上海歷經此次坎坷過后,萬物更新,舊疾當愈,欣欣向榮,恢復往日風光!愿祖國無恙,人間皆安,國富民強,安居樂業!中國加油!上海加油!</p> <p class="ql-block"> 一個有2500萬人口的 國際大都市,封控2個多月,這在西方是絕對做不到的事情!也只有在我們國家體制下,才創造出抗疫勝利的奇跡!為我們的民族驕傲,為國家強有力的組織協調機制點贊!</p><p class="ql-block">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共和國的堅實根基,是我們執政的最大勇氣。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這是我們的立場,也是我們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在新冠疫情肆虐的三年里,前有不屈不饒的武漢人民克服驚恐,打贏疫情保衛戰;今有包容聽話的“阿拉上海人”封城閉關二個月,取得抗擊疫情階段性勝利。相信全市2500萬市民萬眾一心,在共產黨領導及全國人民支援下,完全恢復上海正常生活指日可待!也殷切希望全國各地對上海人旅游或出差盡快取消7+7的防疫隔離措施。</p> <p class="ql-block"> 2022年6月17號完稿與上海</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州市|
五大连池市|
灵丘县|
略阳县|
句容市|
舒兰市|
临漳县|
汝南县|
永吉县|
西安市|
庆云县|
微博|
太和县|
蓬安县|
抚宁县|
吴江市|
安岳县|
阜新市|
崇仁县|
蒲江县|
格尔木市|
宜良县|
温泉县|
高雄市|
鹿泉市|
大安市|
利津县|
沈丘县|
娄底市|
绿春县|
黄石市|
德令哈市|
特克斯县|
巩留县|
宣恩县|
南昌县|
芜湖县|
东兰县|
保康县|
永安市|
西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