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00年深圳市文化界干成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策劃巳久的深圳市讀月書活動拉開了序幕。到2021年,這項活動在深圳已舉辦22屆。即便是受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的2020,2021兩年,也堅持下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深圳讀書月,是由深圳市委市政府于2000年創立并舉辦的一項大型綜合性群眾讀書文化活動,時間為每年的11月1日至30日。深圳讀書月秉承營造書香社會、實現市民文化權利的宗旨,以“閱讀·進步·和諧”為總主題,著力于提升市丿民素質,建設學習型城市,每年舉辦如深圳讀書論壇、經典詩文朗誦會、年度十大好書等數百項讀書活動。年度參與人次逐年上升,由首屆的170多萬人次上升至逾千萬人次。成為深圳市民的文化慶典,城市的文化名片和實現市民文化權利的重要載體,影響遍及全國和港澳地區。2013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特別授予深圳“全球全民閱讀典范城市”光榮稱號,以表彰深圳堅持不懈推動國際化建設和全球文化交流合作,尤其在推廣書籍和閱讀方面為全球樹立了典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3我到深圳市教育學會任職時,在度過了剛接手時遇到sas疫情的寂寞期后不久,便開始在楊會長的帶領下,按照學會章程的要求,根據各方面需要,在深圳成功舉辦了一些會議和活動。然而最讓人高興的是,一次偶而的機會,接觸到當時讀書月組委會辦公室主任助理邱建華,聞訊我們學會正在尋找可行的項目,不久他便幫我們引見對此項目有興趣的益田書局羅定東經理,然后和深港一些單位和學校合作創辦了“深港讀書隨筆寫字比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2006年開始,除了兩年因故停辦外,關于這項賽事的基本情況,從以下三則新聞報導可見一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則消息是</p><p class="ql-block">《2006年11月26日,“深港中學生讀書隨筆寫比賽”之“1+1”讀書交流活動計劃走進深圳外國語學校龍崗分校。香港九龍塘學校中學部師生代表訪問團參觀了學校,兩校師生舉行了輕松愉快的閱讀交流座談。 </p><p class="ql-block">“深港中學生讀書隨筆寫作比賽”由深圳讀書月組委會辦公室和深圳市教育局主辦,深圳市益文圖書進出口公司、深圳市教育學會和香港教育評議會等多家單位聯合承辦,是深圳讀書月走進香港、實現讀書月對外宣傳推廣而度身打造的讀書交流活動。活動得到了深港兩地文化教育界的高度重視與支持,兩地師生踴躍參加,為促進深港兩地文化交流起到了積極作用。2012年“深港中學生讀書隨筆寫作比賽”自10月開始接受投稿,共征集到投稿4000多份。 </p><p class="ql-block">為豐富讀書隨筆大賽內容和進一步提高該活動在深港兩地讀書交流的影響力,“1+1”讀書交流活動計劃2010年在香港啟動。“1+1”是指深港兩地一家學校與另一家學校,或一個家庭與另一個家庭、一個學生與另一個學生進行的讀書交流活動。通過“1+1”的形式,將“讀書隨筆”所倡導的快樂讀書風氣傳播到更多的“1+1”讀書交流活動之中,從而達到更好的深港兩地文化教育交流目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則消息是</p><p class="ql-block">《2017深港澳讀書隨筆大賽(第十屆)落下帷幕,今天在香港中華基督教會協和書院舉行頒獎儀式,來自三地數百名獲獎學生和他們指導老師,榮獲組織獎的學校代表還有家長參加了活動,深圳市讀書月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陳新亮,香港教育局劇局長蔡若蓮女士出席了活動。深圳市讀書月一共有七百多項活動,我們這項活動是五十八項重點活動之一,受到讀書月組委會的高度重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則消息是疫情還在的2021年。從以下的報道中可以看出,這項活動雖然受疫情的影響,但在深圳市教育學會第七屆理事會接手后,繼續舉辦。</p><p class="ql-block">《“深港澳中小學生讀書隨筆征文活動”頒獎典禮于11月27日晚在深圳書城中心城益文書局舉辦。受疫情影響,今年的頒獎典禮改為線上舉行。…活動旨在全面推廣經典閱讀,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引導學生修身立德。本屆征文活動年度主題為:經典閱讀+未來暢想。年度主題未來暢想以“天問一號”探測器、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為引,見證國家科技飛速發展,并以此引導學生們暢想未來。頒獎典禮由深圳衛視主持人許雨燕主持。…深圳市教育學會會長金依俚,香港教育評議會主席何漢權,澳門中華教育會學術部語文組長、澳門濠江中學語文教研員高榮良發表了講話。他們肯定了大灣區學生對活動的熱愛,表達了三方繼續深度合作的意愿,并希望將深港澳讀書隨筆活動打造為粵港澳大灣區更好的交流平臺。隨后,文化學者、作家胡野秋分享讀書與寫作的經驗。深港澳優秀學生代表為獲獎學生推薦圖書,分享自己的讀書寫作心得。…今年,活動更是榮獲第六批深圳市全民閱讀示范項目的榮譽,充分體現了深圳讀書月組委會、深圳市新聞出版局、專家評委以及社會各界對活動的肯定。</p> <p class="ql-block">在過去的教育生涯中,在深圳,能參與打造這么一個為青少年服務的讀書平臺,是我感到特別欣慰的事。至今,每當我回憶這些年與之相關的往事,一幕幕展現在我眼前,感到無比親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蕪湖起步,深圳發展</b></p><p class="ql-block">這個項目確實是我們要來的。那么你一定會問,是什么原因對這個項目產生興趣的呢?回答是緣于蕪湖。我84年到蕪湖一中工作后,學校積極開展了一系列二課堂活動,其中一項就是組織了薈萃文字社。在改革開放不久的年代,成立這樣的社團,我敢說,我們是走在其它學校前面的。</p><p class="ql-block">1985年10月19日,蕪湖一中薈萃文學社成立,之后短短的幾年文學社取得了全國矚目的卓越成績。1989年文學社被評為全國中學生文學社先進單位,負責這項工作的劉人云主任(當時的蕪湖一中教育科學研究室主任,90年代初也來到深圳,后擔任翠園中學副校長)被評為全國優秀指導教師,并任全國中學生文學社聯誼會常務理事。文學社工作總結在《安徽教育》雜志發表,并被收入專書出版。學生在全國各級報刊發表文章共300余篇,獲全國省市多類作文大賽獎300多次。全國罕見,得到,贊揚,在全國產生較大影響。當時,曾把學生文章陸續編成三本書,即《蕪湖一中學生報刊作品選》《蕪湖一中薈萃文學社報刊作品選》和《春夢永駐—中學生佳作薈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過文學社的活動,有力地促進了一些語文尖子和寫作尖子的成長,學校因此形成了“屆屆有人才,長江后浪趕前浪”的大好局面。文學社每年都涌現出一些令全校學生矚目的明星人物。如85屆高中畢業生黃娟娟同學,其議論文《狂妄與自信》獲得《作文報》85年全國比賽一等獎第一名,作品被多家報刊轉載,該生畢業后考取清華大學,時任校報主編。何冬梅,1990年畢業于蕪湖一中。曾任一中薈萃文學社社長的她從小學就癡迷于兒童文學,少年文藝等,在一中期間所寫文章在中國青年報發表后,在全國引起很大反響。她的文學夢正是啟蒙于在一中讀初中的那段時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必須要說的是,正是劉人云率領一班深圳各學校的語文學科的專家,年復一年地工作,為讀書隨筆寫作比賽做出貢獻,直至2018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益文統籌,學會操辦</b></p><p class="ql-block">當時我們學會工作人員很少,我是唯一坐班的工作人員。但我們的資源卻無比雄厚,老師中的各個學科的專家、學者應有盡有,都樂意為學會參加的公益事業服務。讀書隨筆寫作比賽的宣傳發動、收集整理稿件、組織評審工作乃至于后來出專輯時,獲獎作品的點評工作,自然由我們負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整個工作的統籌、深港澳三方面的聯系協調工作,乃至特別煩瑣但又非常有價值的頒獎活動的組織工作則大部份由益文公司承擔。還要說的是,活動經費是由益文書局負責,多少年如一日,是難能可貴的事。益文書局的羅總特地委派協調工作年青人陳奕鵬主任,那工作認真負責謙和的態度使我們深感欽佩。</p><p class="ql-block">對于益文書局的貢獻,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深圳市政協文史委主任、深圳市閱讀聯合會創會會長尹昌龍在香港今年剛剛出版的“讀書雜志”上這樣寫道,“隨著讀書月活動影響力越來越大,益文書局和深圳市教育學會,香港教育評議會,香港優質圖書館網絡等共同策劃,將買書與讀書相結合,讀書與寫作相結合,辦深圳深港中學生讀書隨筆大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這里特別要提到的是,我國著名文化學者胡野秋對這個平臺的打造所給予的巨大付出。其實,他是讀書月組委會聘請的專家成員,要對整個深圳市讀書月的工作負責。而我們自已看得很重的平臺僅僅是數百個平臺中的一個。但他卻情有獨鐘,對我們這個項目倍加關心,甚至親力親為:親自參加策劃、親自到評審現場指導、幾乎作為嘉賓參加每次頒獎大會,每次大會,他都會發表精彩講話…。他這樣做,絕不是因為他有蕪湖一中情節,更是出自于對深港澳學生的大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深圳啟動,港深頒獎</b></p><p class="ql-block">由于這個項目的特殊性:需要先在深港兩地(后來增加了澳門)征集稿件,并加以評審;此外,每年都要事先由專家精選并公布與當年主題相符的書目,讓學生自行閱讀、自行撰稿,活動的啟動時間總是需要提前。然而通過益田書局和深圳市教育學會的緊密配合,多年來工作一直井井有條。</p><p class="ql-block">此項活動的高潮則是在頒獎活動,這是深港兩地參與活動師生乃至于家長相聚交流的時刻,因此,我們兩家,特別是益文書局對每次頒獎活動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細仔的組織工作。頒獎活動的地點在香港或是深圳,為擴大活動在香港的影響,這些年來,更多地是安排在香港。頒獎大會有時在學校,有時在大商場;</p><p class="ql-block">尹昌龍在“讀書雜志”上撰文時談到活動的盛況并特別提到頒獎活動,“活動越辦超有知名度,從中學生擴展到小學生,從深圳、香港又擴大到澳門,成了三座城市文化交流的品牌活動。尤其是每年的頒獎禮,三地孩子們帶來各自不同的文藝表演,有唱京劇的,有表演小品的,有做演講的,完全成了文化的嘉年華”。尹昌龍作為當時讀書月組委會的領導,幾乎參加了在香港和深圳舉行的每次頒獎活動,還給出版的讀書隨筆一書撰寫了序言,可見他對這個“小活動”是何等重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為活動組織者的一方,我幾乎參加了所有在兩地舉辦的頒獎儀式。當我一次又一次地登上香港講臺講話時,榮譽感和責任感都會油然而生。記得在活動開始不久在香港講臺上的一次發言中,我把深港讀書隨筆比賽比著一顆灑在深港兩地的土地上的種子,已經破士而出,急需兩地的師生澆水,施肥,讓小苗快快長大。那天,香港教育局一位年輕的女副局長聽了我這話,記了下來,第二年頒獎大會,她還提起此事,讓我感動。</p><p class="ql-block">在深圳頒獎,香港的學生也很開心,他們能到深圳書城淘寶,到學校和深圳的學生面對面交流…沒有到過深圳的孩子看到日新月異發展、與香港相比毫不遜色的深圳,留連忘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局會合作,再創輝煌</b></p><p class="ql-block">我在深圳市教育學會工作時,和益文書局合作,為深港澳學生共同打造了這么一個讀書平臺,感到非常榮幸。但畢竟這項活動曾經中斷過兩年,留下了遺憾。相信以后,這樣的事不會再發生。我更相信以后,已經長出的深港澳讀書隨筆比賽的這顆小苗,會更加健康地成長,最后終成參天大樹!</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托克托县|
夏邑县|
喀喇沁旗|
宁城县|
瑞丽市|
射阳县|
左云县|
广水市|
广河县|
东明县|
宜昌市|
清水县|
灵石县|
南昌县|
双峰县|
沙雅县|
延庆县|
海安县|
鹤壁市|
东方市|
昌吉市|
海兴县|
明水县|
黄山市|
乐安县|
远安县|
义乌市|
南安市|
西华县|
临颍县|
大连市|
依兰县|
丹阳市|
崇礼县|
体育|
馆陶县|
平陆县|
芒康县|
宜宾县|
来凤县|
和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