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寧夏數花,是寧夏回族地區廣泛流行的民間演唱形式。它吸收了山區喜聞樂見的“采花”“對花”“十對花”等山歌小調,在此基礎上改編的表演唱,形式自由活潑,曲調優美動聽。</p><p class="ql-block"> 寧夏數花,它產生于六十年代初期。歌唱時通常是先領后合,每段都有齊唱合腔、數板。演出人數10-30人,內容唱詞,常由花名起興,引出演唱內容,收尾再引到花名上來。表演時,有一對回族男女手持花束在臺前表演動作,其余男女對等,站立說唱。男演員手持打板(寬一寸、長二寸的竹板),女演員兩手打連廂(短霸王鞭)隨節奏在肩上、腰上敲擊。有時唱歌、有時數板,氣氛十分活躍。</p> <p class="ql-block"> 寧夏數花,曲調高亢流暢,內容自編自演,多為贊美祖國、歌頌家鄉的變化。1964年5月文化部和國家民委在首都北京召開了“全國少數民族群眾業余藝術觀摩演出會”,寧夏演出的節目之一便是寧夏回族數花 “幸福的歌兒唱不完”,由已故石嘴山市民歌手王明星領銜演出,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領導觀看了演出并與演員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當年那首“寧夏數花”的歌詞:</p><p class="ql-block"> 第一段是“沙棗子開花香天下,塞上江南好寧夏,東有黃河一條龍,西有賀蘭山寶疙瘩,一馬平川好莊稼” 。 盛贊了天下黃河富寧夏,塞上江南的美麗富饒。</p><p class="ql-block"> 第四段是:“花里開花數牡丹,寧夏有個六盤山,當年毛主席走過六盤山,革命的光輝照遍寧夏川” 。 繼承革命傳統,把寧夏建設的更美好</p><p class="ql-block"> 第六段是:“馬蓮花開一片藍,賀蘭山下大草原,牛兒壯,馬兒肥,羊群一團連一團。二毛皮,九道灣,提起人人都稱贊”。 歌頌寧夏有著豐富的物產,二毛皮名揚全國。</p><p class="ql-block"> 198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30周年,“寧夏數花” 添進了新歌詞。 201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自治區歌舞團新編《寧夏數花》作為獻禮節目進行演出。</p> <p class="ql-block"> 2019年 11月26日至28日,退役軍人事務部在北京舉行全國移交政府安置軍隊離退休干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藝匯演。</p><p class="ql-block"> 銀川軍休所戰友藝術團代表寧夏參加了演出,演唱的節目是新編歌詞《寧夏數花》。圖上。</p><p class="ql-block">(唱)馬蘭花開一片藍,</p><p class="ql-block"> 幸福軍休譜新篇。</p><p class="ql-block"> 永葆青春展風采,</p><p class="ql-block"> 老有所教樹典范。</p><p class="ql-block"> 軍休生活多精彩,</p><p class="ql-block"> 幸福的花兒開,越開越鮮艷。</p><p class="ql-block">(說唱)</p><p class="ql-block">上黨課學黨史,對黨忠誠信念堅。</p><p class="ql-block">敢擔當愛奉獻,初心使命扛在肩。</p><p class="ql-block">進校園講傳統,言傳身教永當先。</p><p class="ql-block">壯心不已育后人老驥伏櫪意志堅。</p><p class="ql-block">文化長廊宣傳欄再現當年奮斗篇。</p><p class="ql-block">軍人本色不能變紅色基因永流傳。</p> <p class="ql-block"> 圖:銀川軍休所戰友藝術團出演“寧夏數花”的演員,在北京舉行的全國移交政府安置軍隊離退休干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藝匯演現場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圖: 美篇作者平安福 1989年在單位的春節聯歡會上,與同事共同演唱“寧夏數花”(前左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阳市|
叶城县|
宜都市|
恩施市|
石城县|
云安县|
黎平县|
乌审旗|
台南县|
青铜峡市|
金阳县|
乐亭县|
泽库县|
阿荣旗|
土默特左旗|
应城市|
金湖县|
栖霞市|
满洲里市|
赤壁市|
班玛县|
曲阜市|
鄂州市|
万山特区|
天气|
新昌县|
日土县|
绥江县|
台东县|
新津县|
高要市|
梅河口市|
佛坪县|
大庆市|
张家界市|
浪卡子县|
娄烦县|
广宁县|
额敏县|
当阳市|
北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