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為了深入理解《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精神,進一步推進小學數學課程改革,提高各地小學數學教師對蘇教版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材的把握水平,探討新課標實施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聚焦新課標、賦能新課堂”教研活動,于2022年6月13正式開啟了為期三天的線上培訓活動。</p> 2022年6月13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節課是由江蘇省宜興市官林實驗小學王燕濤老師執教的《3的倍數特征》一課:這節課王老師依據學情將“觀察——猜想——驗證——結論”作為主要的學習方式,給予學生猜想的空間,引導學生充分展開討論。整節課王老師完全尊重學生的想法,帶領學生不斷舉例論證,從而獲得類比推理可能出現錯誤的真實體驗。同時用小游戲鞏固新知,注重學生的經歷探索,使學生具有較高的參與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無錫市小學數學教研員黃偉星對本課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表示本節課具有多維探究過程,在直觀中說理、在游戲中內化、在聯系中建構,由淺入深,從具體到柚象、從特殊到一般,滲透了邏輯思考,提升了教學核心素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節課是由河南省平頂山市小學數學教研員李慧轉老師執教的《圓的周長》一課,李老師在課前帶領欣賞一段優美的旋律直揭課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通過學生看一看、摸一摸、測一測、比一比等環節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究周長與直徑比值規律的過程,運用不完全歸納法來探尋周長公式。同時,課中介紹我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在圓周率方面的偉大成就,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一次思想與情感的熏陶!課程結束前,李老師再次播放音樂,使學生感受圓周率彈奏出的優美的樂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河南省平頂山市小學數學教研員付亞波老師對《圓的周長》進行點評,指出李老師的課在探究中不斷獲取新知,融合了滲透思想、演繹推理、等量代換等思想,引進的數學思想使學生終身受益。同時也融入了數學文化、音樂學科和現代科技,整堂課基于課標從教學知識到核心素養都有所體現。李老師努力做到心中有人,心中有數,心中有標,提升學生數學智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節課是由江蘇省南京市力學小學茅羽老師執教的《面積單位》一課,面積單位是學習圖形的面積計算的必備基礎知識,是空間發展上的一次飛躍。本節課,茅老師采用多媒體、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有效手段,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充分展現了概念的生成過程,。同時結合使用面積單位進行測量的活動,測量實物,將知識從抽象變為具體應用,使學生知道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又在生活中運用,深化學生對面積的已有認識,發展了相應的量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京市小學數學教研員劉正松評析到,茅羽老師的課層次清晰,具有整體性,課始以“有多大”“是什么”“有什么用”三個核心問題引領探究、有序展開,從內容上讓學生的學習有通透的感覺。茅老師從較高的角度看待本次內容,幫助學生建立了準確的面積單位表象,培養了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和空間觀念,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四節課是由南京市玄武區教師發展中心張齊華老師執教的《等值分數》一課,這節課張老師讓學生通過小熊和大熊吃餅的直觀操作產生認知沖突,張老師引導學生通過“比——分/合——想”三大活動理解和體會分數的“等價”思想,同時,透過不同的等分割活動,引導學生觀察、比較,能夠理解1/2和2/4的等值關系,并能繼續尋找與1/2相等的分數。課程結束前講述分數墻,借助可視化的圖示,使學生嘗試概括與歸納等值分數的內涵以及找等值分數的方法,促進知識的自主建構。相信這樣一節以理解為主的課,為今后學生學習分數基本性質、比的基本性質奠定了良好的基礎。</p> 2022年6月14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節課是山西省太原市大南關小學郝立峰老師執教的《小數的意義》。郝老師以計數單位為核心,借助進制換算實現單位細分,用形表征數,為學生提供了思維的支架,發展幾何直觀,從整數到小數,實現了十進制的反向延伸,發展學生數感。整節課突出了小數與整數、小數與分數之間的結構關聯,結構化的課堂設計促進了學生的深度學習。</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節課由蘇州市滄浪新城第二實驗小學施惠芳老師執教——小數四則運算的再認識。施老師通過回顧運算學習開展教學,學生在師生交流與分享中洞察了:教材知識在循序漸進,學習過程是從簡單到復雜,運算間有聯系。施惠芳老師用聯系的觀點,先是學生一起梳理了加法源于“部分+部分=整體”,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乘法是多個相同部分連加的簡便計算,除法既是乘法的逆運算,也可看作連減,從而讓學生強烈感受加法是最基本的運算,加法派生了其它三種運算;然后比較整數四則運算筆算與小數四則運算筆算的異同,從而讓學生發現不論是哪種形態的計算,其道理、方法都指向計算單位的累加或遞減與均分,為大家上了一堂優質數學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由東北師范大學教學部教授,教育部《義務教育教學課程標準》研制組核心成員馬云鵬教授,在線解讀新課標中“內容結構化”的價值及意義。馬教授從內容結構化的視角結合“數與代數”的主題學習進行闡述,解釋了課程內容結構化的價值和意義:“結構化突顯內容的關聯”“結構化有助于知識與方法的遷移”“結構化促進核心素養的形成”。通過馬教授的講解,老師們深切體會到了實施“課程內容結構化”的必要性和重大價值。</p> 2022年6月15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節課是由江蘇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學陳婧誠教師指教的《數據分類》一課,本節課陳老師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從以下四點培養學生的數據意識。1.利用紐扣素材的獨有特征,引發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分析分類對象。2.利用紐扣素材的獨有特征,讓用“數學的語言”記錄變得生動。3.基于問題組織分類活動,讓學生初步感受分類活動的應用價值。4.對分類結果進行數學化分析,發展數據意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節課是由江蘇省南通市八一小學王海峰教師指教的《三角形的認識》一課,本節課王老師利用“是真的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眼前一亮。首先,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抽象生活中的三角形,學生從已有的經驗到數學化的表達。其次,引導學生用數學的思維思考世界。最后,培養學生用數學的語言表達世界。在操作、交流、質疑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吳正憲老師匯報的主題是《統計與概率教學——重在培育學生的數據意識》重點講了三點內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統計與概率”的主要內容及變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從“事物分類”到“數據分類”內容分析及案例解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從“平均數”到“百分數”內容分析及案例解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是把小學階段“分類”調整為“數據分類”,重點強調讓學生經歷從具體事物分類到抽象數據分類的過程,形成數據意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是將原來“數與代數”領域中的“百分數”內容移到“統計與概率”領域。讓學生在傳統百分數學習的基礎上,還能夠感悟如何借助百分數刻畫和判斷隨機現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主要觀點:統計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會分類、能繪制統計圖表、能計算平均數和百分數。面對大數據時代,更重要的是培育學生的數據意識。特別是在調查研究,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解決真實問題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理解生活中的隨機現象,逐步養成用數據說話的習慣。進而感受數據的力量,逐步學會思考、表達與交流合作。</p> 培訓紀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這次培訓活動中,金龍湖小學的老師們都變成了安靜而又專心學習的學生,認真聆聽,積極參與學習,尋求改變,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在實踐中提升,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師們對每天的培訓都做了詳細的筆記,并對每天所學到的優秀經驗進行了反思及交流,真正做到學有所得,學以致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教材研討培訓活動讓金小全體數學教師心中有課標,提高了教師解讀教材、把握教學目標的基本技能,進一步加深了全體數學教師對新課標的認識、理解,對今后教學起到實質性的指導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用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享受“數學學科的快樂”且快樂地學數學。我們只有不斷充實自己,研讀課標,緊扣課標內容,生成新的課堂教學方法,這樣才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上一個臺階。</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邑县|
大港区|
札达县|
台中县|
台北县|
梨树县|
桂平市|
辽宁省|
施甸县|
赞皇县|
忻州市|
兰溪市|
蕲春县|
重庆市|
凯里市|
伊吾县|
晋州市|
吉隆县|
墨江|
大丰市|
井冈山市|
宣汉县|
平利县|
嘉黎县|
吉木乃县|
桃园市|
东源县|
紫金县|
阜新市|
陈巴尔虎旗|
徐水县|
天津市|
广西|
沿河|
吐鲁番市|
梁河县|
阳泉市|
禹城市|
彝良县|
岫岩|
桦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