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秦嶺南麓,少陵塬畔,斗轉星移,風雨激蕩,大唐護國興教寺依然。</p><p class="ql-block">為保護移至于此的大唐玄奘舍利塔而修建的興教寺,至今已有1300余年,是絲綢之路在世界教科文組織成功申遺的絲路文化遺產。</p><p class="ql-block">唐玄奘的靈骨就安放于此。</p><p class="ql-block">對佛教稍有關注的佛家弟子,都會知道興教寺歷史悠久,情節變幻,佛光普照,舉世聞名。除自然歲月滄桑,還經歷了多年來的改開創新波瀾。</p><p class="ql-block">興教寺坐北朝南分東,中,西三個院落,主建筑均在中軸線上,東西兩個院落,規模不遜宏大。</p><p class="ql-block">整個寺院布局規整,有殿堂,藏經樓,塔院三部分組成。</p><p class="ql-block">大雄寶殿供奉的是釋迦摩尼佛,殿內還供奉著阿彌陀佛, 和彌勒佛像,而在大殿的西殿,則是一座唐朝時期的銅鑄觀音像,東側則是一座明朝的木雕地藏菩薩像,皆是珍貴的歷史文物。</p><p class="ql-block">眾人所知,玄奘譯經文地在大雁塔,但也少有人知他長眠的地方就在興教寺。</p><p class="ql-block">玄奘塔坐落于古剎西院,穿過鼓樓旁的月亮門,會看到一小段竹林。沿小道步入,有三座磚塔,中間最高的一座便是玄奘高僧的靈谷塔,兩側便是玄奘弟子圓測、窺基的舍利塔。三塔在蒼柏翠竹 之中成品字形參差聳立。</p><p class="ql-block">資料顯示,玄奘塔為磚結構,高21米,底座邊長5.2米共有五層。</p><p class="ql-block">塔背鑲嵌著有唐朝篆刻的碑文,記錄了玄奘的一生,包括出生、出家、取經、翻譯經文等過程,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古老的樓閣式塔。</p><p class="ql-block">由于年代久遠,再加上歷朝歷代多次修繕,其表面已無太多細節。返璞歸真,遠遠看去就是一座普通的磚塔。如果不是上面寫著”唐三藏塔“四個字估計很多人都想不到這是玄奘的舍利塔。</p><p class="ql-block">興教寺交通方便,無需門票。西安各地有地鐵,公交可直接到達。</p><p class="ql-block">走到寺院可以看到山門,站在山門前,可以盡覽秦嶺大美。</p><p class="ql-block">玄奘譯經文之處,現已成旅游圣地,車水馬龍,游人鼎沸。豈不知,在一處平淡幽靜的地方,文明世界的大唐玄奘卻長眠于此。</p><p class="ql-block">興教寺在各界人士的努力下,幸免流失為時髦的商業操作。</p><p class="ql-block">延續了一千多年的興教寺,香火純真,人畜興旺。</p><p class="ql-block">簡敘于此,難以繞開本寺主持常明法師。</p><p class="ql-block">上世紀中頁,常明法師經周總理批準,在興教寺主持法務。一路走來,興教寺如今現狀,離不開常明法師的艱苦辛勤無私奉獻。</p><p class="ql-block">2009年4月18日,常明法師圓寂,靈塔就在寺院東側的松林里安葬。</p><p class="ql-block">細品人生,用俗話說,常明主持生前在全國許多寺院駐足,可以說是建寺護僧功德垂千古,傳道授業法脈遍神州。</p><p class="ql-block">轉眼常明法師圓寂于興教寺十年有余??v觀世俗,四大皆空。人作為本,以了為終。</p><p class="ql-block">三十年前我來此寺院,壓根就沒有一點這樣的感觸。真不知我是長大了,還是長老了。</p><p class="ql-block">因不太了解歷史,對佛教更顯無知。如有不妥,敬請匡斧。</p><p class="ql-block"> 魯子牛/圖/文</p><p class="ql-block"> 2022年6月16日</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简阳市|
孟州市|
盖州市|
梅州市|
隆安县|
东兰县|
澄迈县|
定南县|
五河县|
永年县|
信丰县|
甘德县|
南靖县|
富源县|
襄汾县|
茂名市|
昔阳县|
广南县|
治多县|
乌拉特前旗|
靖西县|
西丰县|
桐乡市|
兴宁市|
马山县|
惠东县|
横峰县|
宜川县|
文山县|
尉犁县|
邮箱|
五大连池市|
湘阴县|
旺苍县|
黄平县|
蓬安县|
常德市|
调兵山市|
顺昌县|
阿拉善左旗|
盘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