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022年6月24日,壬寅年五月廿六日,是父親張孝先的百年誕辰紀念日,女兒專門為您設(shè)計編輯了這張專屬于您的“百年誕辰”首日封。在這特殊的日子里,我們姐弟更加懷念您一一敬愛的父親,雖然您離開我們27年了,但您那挺拔英武的軍人氣質(zhì)和堅毅的音容神情依然如昔,深深地根植于我們的腦海中,永生難忘……</p><p class="ql-block"> 在事業(yè)上,父親您把一生奉獻給了軍隊,“……在5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忠于人民忠于黨。他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在思想上政治上同黨中央、中央軍委保持一致。他嚴于律己、亷潔奉公、作風正派、顧全大局,保持和發(fā)揚了我軍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榮的一生”。組織的評價是對您戎馬一生的肯定。</p><p class="ql-block"> 在生活上,父親您與母親(金淑英)、與我們姐弟都是聚少離多,但您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在我們心里留下的那些點點滴滴溫馨往事,像涓涓細流,經(jīng)久不息,時時刻刻在我們姐弟腦海中流過……</p> <p class="ql-block"> 19世紀郵票問世時,不過只是一種“預付郵資”的工具,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郵票的附加意義增加了:郵票圖案主題不斷擴增,發(fā)行郵票的“紀念意義”早已大過“預付郵資”的目的;郵票圖案設(shè)計不斷提升,發(fā)行郵票的“收藏愛好”和“投資價值”基本取代了“預付郵資”的功能。而延續(xù)父親您我兩代的集郵應(yīng)該定位在“預付郵資”基礎(chǔ)上的“收藏愛好”。</p> <p class="ql-block"> 父親,第一次知曉您集郵,是在我上小學的時候,放暑假了,我們姐弟住在鎮(zhèn)江小衣莊軍營113號樓的二樓東端。一日,您上班去了,我輕輕推開您的房門,看到平時一直放在臉盆架上的洗臉盆,居然放在了書桌上,里面盛有一些水,水面上漂著十多枚從信封上剪下的郵票。</p><p class="ql-block"> 后來您曾說起,郵票不能直接從信封上撕下來,那樣會把郵票撕壞的。應(yīng)該將貼有郵票的部位從信封上剪下來,放入水中浸泡,待郵票從信封上自然脫落后,用手輕輕洗掉郵票上的背膠,然后放在干毛巾上晾干,再夾在書本里壓平。</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我才清楚,大約在1954年,部隊有了固定的軍營(鎮(zhèn)江小衣莊),您在部隊工作之余開始了集郵,而且是信銷郵票。其外因,我們家的生活狀態(tài)是您在鎮(zhèn)江軍營,母親和我們姐弟都在南京,伯伯、姑姑、舅舅分別在北京市、天津市、黑龍江佳木斯市、山東維坊市、榮成市…… 在那個年代,書信是情感聯(lián)絡(luò)的主要方式,信多郵票自然就多。其內(nèi)因,有精神需求,您常年一個人生活在軍營,且平時話語不多,更不愛串門,生活相對單調(diào)而孤寂,集郵是一種既可以一個人獨享的、又能夠益智增知,是一件有趣味的高雅愛好,適合并滿足父親您的性格需求。</p> <p class="ql-block"> 父親,還記得不?大約是1965年初,我正上初中一年級,家也剛搬到鼓樓,您把集攢多年的郵票帶回了家。印象中那是清一色的蓋銷郵票,大約400枚左右,1枚疊壓著一枚,擠排在兩本很小的集郵冊中,還有兩個牛皮紙信封,一個里面裝了些尚未浸泡處理的郵票,另一個里面裝的是重復的郵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現(xiàn)在我才明白,那時您己升任師政委,部隊政治思想工作的壓力使您無暇顧及您的集郵愛好。</span></p> <p class="ql-block"> 父親,還記得不?您偶爾回家,偶爾翻看集郵冊時,曾指著上圖“中國人民志愿軍凱旋歸國紀念”郵票告訴我:左下角的字“紀”、“特”是郵票的分類,“紀57”表示是紀念郵票的第57套,“3一2”表示該套郵票共3枚,這是第2枚;右下角的數(shù)字(188)表示該枚郵票是所有發(fā)行紀念郵票的第188枚,“1958”表示本套郵票發(fā)行的年份…… 使我對郵票有了最初的認知。</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我才知道,您是在向我們講述有關(guān)郵票的基本常識,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接受集郵文化。</p> <p class="ql-block"> 后來的后來,我注意到,父親您每次給家里寫信,不光信封上貼的是紀念郵票或特種郵票,信封里除了信,還夾有我們給您寫信時用的郵票,有時還有1角、2角、偶爾也會見到更高郵資的郵票,還有好幾張郵票聯(lián)貼在一個信封上的郵票。我模仿著您的做法,每次家里收到信,我都會把信封上的郵票剪下,放在專門的牛皮紙信封里,積攢多了再一起浸泡、清洗、晾干、壓平、整理。我還學著您,路過郵局就進去看看,遇到有紀念或特種郵票,也會多買幾張放在家里備用。</p><p class="ql-block"> 從學校回家的路上會經(jīng)過珠江路口,向北不足百米有家面積約10平方米的小集郵店鋪,里面有售新郵票,也有售蓋銷郵票,我放學時去過不少次,看多買少。 8分面值的蓋銷郵票一般1分或2分錢就能買到,最低價的1分錢能買2張,但這也不能隨便買,因為哪怕是1分錢,動用的也是家庭生活費,只有在某套郵票只差1張就能成套時才會考慮購買。</p><p class="ql-block"> 那時姐姐(張戰(zhàn)地)對郵票也很感興趣,會向同班的住校同學“討要”郵票,也會帶著重復的郵票到學校與同學交換。</p><p class="ql-block"> 雖然父親您從來沒有明確這些郵票交給我們姐弟中的哪一個,但在那物質(zhì)生活、精神文化都十分匱乏的年代,郵票中那么多五顏六色的菊花、千姿百態(tài)的金魚…… 深深吸引了我們,所以比較上心。不知不覺中,已接力于父親您,開啟了我們的集郵歷程,那時從來就沒有想過這些郵票的最終歸屬。</p> <p class="ql-block"> 參軍前,我和姐姐集郵的最大成果是收集保存了不少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無編號郵票,諸如毛主席語錄、毛主席詩詞、毛主席檢閱紅衛(wèi)兵、八個樣板戲等等。</p> <p class="ql-block"> 我們姐弟相繼入伍后,郵冊留在家里,父親您不論北上還是西迀,都帶著它。</p><p class="ql-block"> 應(yīng)該是因為喜歡,弟弟(張戰(zhàn)平)曾將郵冊帶到他的部隊,某日,我收到一封信,“因為工作忙,無暇顧及,導致水浸郵冊,現(xiàn)已放回家中”。</p><p class="ql-block"> 其實無論郵冊在哪里,我一直留意收集郵票,哪怕是重復了十多張的郵票,我都會認真地剪下、浸泡、清洗、晾干、壓平、整理,這可能也是受到父親您潛移默化地影響。</p><p class="ql-block"> 也許是看到我的認真和持之以恒,也許是對我的信任和希望,1979年底,當我產(chǎn)假結(jié)束要返回部隊時,您把積攢了數(shù)十年的郵票交到我手上說,“有了孩子,部隊會分給你房子,把這些郵票帶走吧”。至此,我才真正地接手了父親您的郵票。</p> <p class="ql-block"> 在部隊二十年,集郵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有兩件事:第一件事發(fā)生在七十年代末,我剛結(jié)婚不久,老公在信中告訴我,“你來信上的郵票被人撕掉了”,我很氣憤,但細想一下,可能撕郵票的人以為我們不集郵,之后,我給所有人(包括父母親和姐弟)寫信,都會在信封的郵票旁寫上“郵票寄回,請勿損傷”的字樣,讓看到并喜歡郵票的人知道我也是集郵人。</p> <p class="ql-block"> 第二件事發(fā)生在父親您離休前夕,有一次在給我的信中照例夾了幾張從信封上剪下來的郵票,其中1張郵票的邊齒被剪損了,回信時我提及此事,您再復信時說,“可能是沒戴眼鏡,沒看清楚”。那一刻,我第一次感覺到您老了。從那以后,我每次給您寫信,信封上貼好郵票后,我都會在距郵票邊齒約1公分的地方用鋼筆醒目地畫上邊框,而您寄給我的郵票也再沒有出現(xiàn)過誤剪邊齒的狀況。</p> <p class="ql-block"> 轉(zhuǎn)業(yè)是我人生的轉(zhuǎn)折,也是我集郵的轉(zhuǎn)折。1989年和1990年,我和成建華相繼轉(zhuǎn)業(yè)回到蘇州,先是家里安裝了電話,后是人手一部手機,免去了異地書信,也就斷絕了信銷郵票的來源。</p><p class="ql-block"> 那時集郵的人很多,托關(guān)系弄到集郵卡,才免去了排隊,并能確保全年郵票齊全。</p> <p class="ql-block"> 集郵作為父親您與我的共同愛好,從一枚枚,到一頁頁、一冊冊,如今我的集郵品種豐富了許多,僅郵票就有信銷郵票、全新郵票、四方聯(lián)郵票、小型張郵票、小全張郵票、小本票郵票、個性化郵票、外國郵票等,還有明信片、首日封…… 我都分門別類整理成冊。</p> <p class="ql-block"> 翻開集郵冊,其中有2枚紀念郵票,不僅對國家有重大的紀念意義,對父親您和我們姐弟也有著永遠的紀念意義。</p> <p class="ql-block"> 紀47《人民英雄紀念碑》郵票發(fā)行于1958年5月1日。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為了紀念在人民解放戰(zhàn)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當天全體代表在天安門廣場上舉行了紀念碑的奠基典禮。1952年8月1日開工,1958年4月22日建成。</p> <p class="ql-block"> 1958年4月28、29日,父親您先后榮幸地收到“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籌備委員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wù)委員會辦公廳”發(fā)出的邀請函和觀禮證,作為解放軍代表團成員,在天安門右側(cè)觀禮臺,與來自全國各界先進模范代表一起,參加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揭幕典禮,觀看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的盛大游行活動。</p><p class="ql-block"> 您非常珍視這兩份邀請函和觀禮證,一直珍藏著…… 我們姐弟還是在整理您的遺物時發(fā)現(xiàn)的。</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枚發(fā)行于1982年9月1日、J86《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郵票。</p><p class="ql-block"> 由于年代久遠,郵票表面有些微微泛黃,影響了品相,可對于我來說,這枚郵票的紀念意義遠遠大于收藏價值。</p> <p class="ql-block"> 作為蘭州軍區(qū)的代表,父親您出席了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那個年代,人民大會堂在我們心目中非常神圣,能在人民大會堂參加黨的十二大的父親,您更讓我們姐弟欽佩和驕傲!</p><p class="ql-block"> 會議期間,您給母親和我們姐弟都寄發(fā)了信件,我還多收到了一份首日封。“實寄封”與“首日封”的信封和郵票完全一樣,區(qū)別在于郵戳,“實寄封”是黑色郵戳,信息為1982.9.10,北京;“首日封”是紅色郵戳,信息有1982.9.1(開幕式當天),中國.北京、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p><p class="ql-block"> 首日封作為集郵的新品種剛剛興起不久,我非常珍惜,一直珍藏著。</p> <p class="ql-block"> 這是十二大閉幕式后,胡耀邦、葉劍英、鄧小平、趙紫陽、李先念、陳云等中共中央領(lǐng)導同十二大代表合影留念(父親的位置在站立第二排的左1)。</p><p class="ql-block"> 這張己經(jīng)斑駁的照片有著屬于父親您的獨家記憶……</p> <p class="ql-block"> 從父親您開始集郵到今天,父女兩代的郵緣已逾60個年頭。頭10年,您是一個人、一枚一枚地集攢郵票;文革的前4年主要是我和姐姐在“玩”;我們參軍的前10年,又是父親您保管著郵票;直到我結(jié)婚生女有了家,您才明確地把郵票交給了我,但您的集郵情結(jié)一直未斷,繼續(xù)關(guān)注著我集郵,直到1995年12月2日病逝……</p><p class="ql-block"> 這后來的20多年,說實話,沒有了您的陪伴,我的集郵興趣年漸衰減。當然,這其中也有社會的客觀因素。初期發(fā)行量不大,為求得1張全年郵票的預定卡,要托人找關(guān)系,要排長隊,郵票到手就漲價。隨著集郵的人越來越多,郵票的發(fā)行量也越來越大,人們買郵票不再是論張、論套,而是整版購買,整冊預定…… </p><p class="ql-block"> 我繼續(xù)堅持每年定購一套郵冊,郵票都是全新的,都按編號定位排列的,是的,免去了浸泡、清洗、晾干、壓平、整理這些傳統(tǒng)的“工序”,每年一本暫新的集郵冊,往櫥柜里一放了事,好幾年都沒有去細細欣賞那些郵票的欲望了。</p><p class="ql-block"> 直到2019年暑假,在您曾外孫女(顧伊璘)的協(xié)助下,對收藏的所有郵品進行了全面清點整理。</p> <p class="ql-block"> 原創(chuàng)繪本是學校的暑假作業(yè)之一。作業(yè)要求:作品應(yīng)設(shè)計為完整的繪本,由封面(注明書名和圖、文作者)、內(nèi)頁(不少于7張)、封底組成,能夠表現(xiàn)積極向上的生活和精神狀態(tà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我為祖國點贊</b><span style="font-size:18px;">(序)</span></p><p class="ql-block"> 我為祖國點贊!</p><p class="ql-block"> 再有2個月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我能做點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正值暑假,外婆讓我?guī)椭磬]票,那郵票琳瑯滿目,看得我眼花瞭亂。忽然,我眼前一亮,哇!是開國大典的紀念郵票,我靈機一動,先后翻找出建國一周年、十周年、十五周年、二十五周年、三十周年、四十周年、五十周年、六十周年的紀念郵票,就缺建國七十周年的了,我等不及郵局發(fā)行,從報紙上獲得靈感,迫不及待地自己動手,設(shè)計并繪制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的“郵票”,接著,我又在網(wǎng)上搜索到了許多建國以來取得的偉大成就,精選匯編成冊。</p><p class="ql-block"> 借此繪本為祖國點贊!</p><p class="ql-block"> 顧伊璘</p> <p class="ql-block"> 父親,您曾外孫女在參與整理郵票的過程中,了解了集郵的基本常識;編繪成功的《我為祖國點贊》不僅激發(fā)了她對集郵的更大興趣,而且她利用專題郵票集中展示的形式,慶祝建國七十周年,相對于我們之前單一地收藏是一種突破<span style="font-size:15px;">(現(xiàn)在各地集郵協(xié)會經(jīng)常會結(jié)合時政組織郵展及評選活動)</span> 。</p><p class="ql-block"> 看到您曾外孫女設(shè)計繪制的和郵政發(fā)行的建國七十周年郵票同框展示,是否感受到一份欣喜和慰籍?!</p> <p class="ql-block"> 每次整理、翻閱、撫摸著父親您留下的郵票,都能感受到父愛的溫度…… </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己進入古稀之年,郵票上的小字借助老花鏡+放大鏡也看不清了,至此,集郵不再只是愛好和收藏,還有傳承…… 所幸您的外孫女和曾外孫女都有興趣,我己把所有郵品整理好,并在集郵冊扉頁蓋上您和我的名章,算是“傳承有序”吧。</p><p class="ql-block"> 大手牽小手,集郵自有后來人。我準備將此美篇印制成冊,與郵冊一起移交后人,讓她們對家傳集郵的全過程有個清晰明確的了解。</p><p class="ql-block"> 期盼著5G信號覆蓋到天堂的那一天,我想視頻通話,告訴父母親,“下輩子我們還要做你們的兒女!”</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德县|
金溪县|
古丈县|
岳池县|
漳州市|
鹿泉市|
西乌珠穆沁旗|
成都市|
泊头市|
高唐县|
凤庆县|
成安县|
会昌县|
错那县|
乐东|
苗栗县|
宁城县|
涡阳县|
利辛县|
合肥市|
烟台市|
祁阳县|
杂多县|
临沧市|
凭祥市|
于田县|
米泉市|
区。|
图木舒克市|
闽清县|
大石桥市|
闵行区|
凤阳县|
洪泽县|
遂昌县|
台南市|
拉孜县|
夏津县|
汾阳市|
犍为县|
绥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