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08年,我第一次去美國。正值小布什即將卸任,奧巴馬上臺,且正是金融風暴爆發的那一年。當時中美關系也還算不錯,記得小布什任內曾指臺灣時任所謂“總統”陳水扁是“麻煩制造者”,不似如今的美國總統拜登和其前任特朗普狂打臺灣牌,瘋狂遏制中國。況且當時小布什為了解決金融風暴帶給美國的經濟問題,正有求于中國。所以那次去美國,總體上感覺還不錯。</p><p class="ql-block"> 在美國的幾個月里,我寫下了一些隨筆,最近又看了看,感覺還是比較客觀、理性的,所以發布在這里,與喜歡旅游的朋友們分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國之行隨筆一. 簽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因為妻妹在美國患病,需要我們前往照顧,于是有了我平生第一次去美國大使館簽證的經歷。</p> <p class="ql-block"> 中國改革開放的那一年,1978年,我正好是“而立之年”——30歲。此前的30年,中國處于閉關鎖國的狀態,尋常百姓不要說出國,就是在國外或港澳臺有個親戚朋友都唯恐避之不及而給自己帶來禍患,因此也就不存在去某外國大使館簽證的問題。后30年,國人出境的機會愈來愈多,對于許多人來說,出國已經成了家常便飯,在國外拿到綠卡,甚至入籍它國的也不在少數。而我則由于思想生性偏于保守,似從未動過出國的念頭。在職的時候,也曾有過出國的機會,但本人都放棄了,因為首先,吃飯、喝水等日常生活習慣恐怕我就不適應——當然,只是聽出過國的人講,并未親歷。其次,覺得出國是背井離鄉,寄人籬下的,何益之有,所以不感興趣。</p><p class="ql-block"> 說到去美國,在我潛意識里抵觸情緒就更大了。且不說南海撞機、轟炸我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等那些蠻橫、惡性事件,就是美國人對外的傲慢,認為凡去美國的外國人都有移民傾向,凡是簽證的人都要留十指指紋,并且時時有可能被拒簽這些事,就讓我感覺很不舒服。</p> <p class="ql-block"> 但這次是因親人所需,盡管存在被拒簽有失顏面的可能,也得硬著頭皮闖一闖了。于是,費力地填寫DS156、DS157、DS158表(之所以費力,主要是對英文的不熟和對美國人設計的表格的不熟),辦理證明我們和妻妹之間關系的公證書(僅此一項就花費人民幣500多元),準備戶口本、身份證、房產證的復印件,去銀行開具個人資信證明,去中信銀行交納簽證費每人903元(拒簽亦不退還),購買給美國駐華大使館打電話預約面簽時間的電話卡……,不勝其煩。妻妹那邊也寄過來各種各樣的證明、文件以備簽證時的質詢。這些準備工作不僅花費了大量時間,而且費用頗巨,還未去簽證,僅我們這里就已經花去了近3000元,真是勞民傷財!</p><p class="ql-block"> 最初預約面簽時間是10月中旬,尚需等待漫長的24天。由于妻妹病情的原因,我們必須盡快啟程,于是又申請加急面簽,最終的面簽時間約定在9月底某天的下午2時半。</p><p class="ql-block"> 面簽那天,我們帶著每人必備的厚厚一摞資料早早來到美國駐華大使館簽證處(那天是周末,聽說美國人下班比平日要早)。</p> <p class="ql-block"> 進入簽證大廳前的安檢可以說嚴格到無以復加的地步。手機是絕對不準帶入的(這在我們事先從網上搜索到的簽證注意事項中倒是已經看到)。他們使用的安檢儀靈敏度極高,在我把手表、鑰匙包、錢包等一應隨身攜帶的物品統統拿出來之后,第一次安檢依然沒有通過。又做了一次,發現原來是皮帶扣作怪。不過總算是有驚無險,最終獲準通過。</p><p class="ql-block"> 簽證大廳里等待面簽的人很多,因公的、商務的、旅游的、探親的……,統統在這里排隊等候。在遞交了DS156、DS157、DS158表,以及檢驗十指指紋后,我們即開始了漫長的等待。</p><p class="ql-block"> 面簽的窗口有五六個,隔著玻璃看過去,簽證官既有白種人、黑人,也有華裔,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美國是個多種族的移民國家。</p><p class="ql-block"> 在漫長的等待過程中,我們目睹了等待簽證的各色人等簽證的悲喜劇。</p> <p class="ql-block"> 一對老年夫婦,女兒在美國,他們以前也曾去過,所以這次簽證很順利,沒有多長時間,簽證官就同意為他們簽證。二位道謝后,懷著喜悅的心情離開了簽證處。</p><p class="ql-block"> 一位來自南京,年齡在70歲開外的老年婦女,聽其與簽證官談話的內容應該是位學者,應邀到美國的一個學術會議上去作報告。然而盡管她有會議方發的邀請函,仍然被拒簽,而且為了這同一件事,這位老年人已經在南京、北京之間往返三次,都被拒簽。這位老人最后對簽證官講了一番話,大意是說她之所以這樣“執著”地爭取獲得簽證,只是表示對會議邀請的一種尊重和重視,她為此盡力而仍不能與會,也就沒有什么遺憾了。坐在我旁邊的一位中年男性,可能對美國的相關政策比較了解,他對我說,這位女士之所以被拒簽,很可能是因為簽證官看她年齡較大,恐其在美身體方面出現什么問題,給美國納稅人增加負擔,如果她有齊備的保險應該可以避免被拒簽。不知此話確否。</p><p class="ql-block"> 一位中年男性,自稱是某公司董事長,率團去美國洽談一筆生意。只聽他不止一次地向簽證官強調,他所率團的其它人都已拿到簽證,如果他被拒簽,其他人也難以成行,那筆生意也將泡湯。但最終似乎還是被拒簽了。</p><p class="ql-block"> 一對來自天津的母女,母親大約40歲左右,女兒是個中學生。其夫持綠卡在美國。因遭遇車禍,這母女二人申請加急簽證,去美國照顧。除了和其它人一樣的各種證明以外,她們還持有遭遇車禍者身上纏滿繃帶的照片,以證明此事不虛。但簽證官似乎并沒有對她們表示出應有的同情心,認為她們有移民傾向而拒簽了。盡管那位女士以哭訴試圖感動簽證官,并提出可否只她一人去,女兒可以不去,但簽證官并不為所動,態度平和卻絲毫不改變最初的決定。</p><p class="ql-block"> 我似乎有些看不懂了,簽證官是出于什么考慮,對每位申請簽證者作出準簽或拒簽的決定呢?</p> <p class="ql-block"> 盡管一頭霧水,我似乎還是得到了兩點很粗淺的結論:一是簽證官給你的第一個決定一般就是最終決定,如果他已經拒絕給你簽證,哪怕你后來再聲情并茂,再聲淚俱下,也無濟于事,難以改變簽證官的決定;二是若遇到華裔簽證官,似乎獲得簽證的難度要更大一些。據我揣測,可能是他們害怕如果經他們之手簽證的華人萬一在美出現問題,會受到美國政府對他們對美國這個國家的忠誠度的質疑。</p><p class="ql-block"> 據我粗劣估計,被拒簽的人數大約占到等待簽證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左右。</p><p class="ql-block"> 至3:30左右,簽證大廳里等待簽證的人們不管獲簽還是被拒簽,都已陸陸續續離去,簽證窗口的燈光也一個個熄滅,簽證官們大都已下班,大廳里的工作人員也在做著下班前的準備。大廳里變得冷冷清清,只剩下包括我們在內的為數很少的幾個人。我開始有了一種被遺忘的感覺,甚至抱怨美國人為什么不增加一點透明度,告訴我們是繼續等下去,還是另外再約時間。</p><p class="ql-block"> 大約又過了一個小時,漫長而艱苦的等待終于有了結果,從一個窗口傳出一個中國話說得很不錯的美國男子的聲音叫我夫人的名字,我們兩人一起向窗口走去。</p> <p class="ql-block"> 站在窗口里面的是一位白人簽證官,年齡在35歲左右,給人的第一印象比較友善。可我發現,這位正是剛才拒簽那母女二人的簽證官。我此時有了一點兒不祥的感覺,看來真是人不可貌相啊!</p><p class="ql-block"> 不過此后發生的卻完全是我們意想不到的結果和非常戲劇化的過程。</p><p class="ql-block"> 以下是我們和簽證官對話的整個過程(為簡單、清楚起見,簽證官簡稱簽,我夫人簡稱Z,我則簡稱M)。</p><p class="ql-block">簽:Z女士,Z.Y是你的姐姐還是妹妹?</p><p class="ql-block">Z:是我的妹妹。</p><p class="ql-block">簽:她去美國多長時間了?</p><p class="ql-block">Z:17年。</p><p class="ql-block">簽:她的先生和子女也在美國嗎?</p><p class="ql-block">Z:是的。</p><p class="ql-block">簽:她在美國還有其它親戚嗎?</p><p class="ql-block">Z:沒有。</p><p class="ql-block">簽:她最近一次回國是什么時候?</p><p class="ql-block">Z:今年6月份。</p><p class="ql-block">簽:你們以前去過美國嗎?</p><p class="ql-block">Z:沒有。</p><p class="ql-block">簽:被拒簽過嗎?</p><p class="ql-block">Z:沒有。(我也回答沒有)</p><p class="ql-block">簽:你們以前去過哪些國家?</p><p class="ql-block">Z:去過德國、法國、芬蘭。</p><p class="ql-block">簽:是旅游嗎?</p><p class="ql-block">Z:不是,是因公。(此問題我沒有回答,簽證官也沒再問我)</p><p class="ql-block">簽:你們有兒女嗎?</p><p class="ql-block">Z:有一個女兒。</p><p class="ql-block">簽:結婚了嗎?</p><p class="ql-block">Z:沒有。</p><p class="ql-block">簽:M先生,你已經退休了嗎?</p><p class="ql-block">M:是的,已經退休。</p><p class="ql-block">簽:是今年退休的嗎?</p><p class="ql-block">M:是的。</p><p class="ql-block">簽:Z女士,你退休了嗎?</p><p class="ql-block">Z:還沒有。</p><p class="ql-block">簽:什么時候退休?</p><p class="ql-block">Z:我和我的公司是雇傭關系,我隨時可以退休。</p><p class="ql-block">簽:你們這次去美國準備住多長時間?</p><p class="ql-block">Z:根據我妹妹的病情,大致在3~4個月左右。</p><p class="ql-block">簽:你們打算從美國去其它地方嗎:</p><p class="ql-block">Z:沒有。</p><p class="ql-block">簽:好了,你們已經通過了簽證。我給你們簽的是一年內多次往返,就是你們在明年9月底之前再去美國可以無需再辦簽證。</p> <p class="ql-block"> 我們對這一結果一時之間似乎還沒完全明白過來,特別是我夫人,她有些驚愕地問簽證官:“我們準備的材料您不準備看看嗎?”簽證官矜持地一笑,答曰:“不用看。我知道每一位來簽證的人都會準備許多資料,這是美國政府的要求。但作為外交官有自己的看法,我認為你們沒有任何問題。”而后這位簽證官說“請再等幾分鐘,你們即可以拿到簽證。”</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們順利地拿到了簽證。</p><p class="ql-block"> 在美國駐華大使館的一個下午,我的感受真可以說是五味雜陳。怎么看美國,怎么看美國人,我真得好好想一想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湖县|
水富县|
荣昌县|
静海县|
肇州县|
龙川县|
甘泉县|
江油市|
姜堰市|
建水县|
阜阳市|
枣阳市|
外汇|
余庆县|
赣榆县|
长宁县|
浮梁县|
华池县|
夹江县|
乐东|
汝阳县|
吴旗县|
佛坪县|
通榆县|
巴南区|
克拉玛依市|
井陉县|
观塘区|
华阴市|
澜沧|
勃利县|
黎川县|
隆昌县|
醴陵市|
景东|
林周县|
富蕴县|
大兴区|
望奎县|
石景山区|
中卫市|